2021年1月14日,山東聯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為公司)首發上會通過。公司主營業務為二氧化矽和炭黑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產品應用於輪胎和工業橡膠製品等領域。此次IPO,公司擬在中小板上市,公開發行不超過455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25%。
據公司招股書及其他公開資料,三稜財經研究小組發現公司身上存在諸多疑點。
股權多次「0」元轉讓
2005年1月,第一次股權轉讓,韓國李相浩先生將其19.5萬美元的出資權利和義務轉讓給韓國鄭在旺先生。本次股權轉讓價格為 0 美元/出資額。公司給到的理由是「因李相浩先生未實繳出資」。韓國李相浩先生未實繳出資,卻獲取公司股份的原因,以及李相浩先生與鄭在旺先生的關係是什麼,我們並未得到公司回復。
2013年7月,第三次股權轉讓,韓國鄭在旺先生將其所認繳的39萬美元股權(佔註冊資本的6.96%)、原股東賽林(香港)將 其所認繳的101萬美元股權(佔註冊資本的 18.04%)全部轉讓給聯科集團,股權轉讓價格為0美元。
不知兩位股東自願無償交出大額股權利益的原因是什麼。
抵押房產、土地,連續增資償債,在銀行瑕疵轉貸
公司目前有5處房產及8處土地使用權均處於質押狀態,截至 2020年6月末,公司用於抵押的房屋建築物帳面價值合計 6,268.07萬元。公司尚有帳面價值為789.91萬元的房產未辦妥產權證書,不知此事將在何時辦妥。公司用於抵押的土地使用權帳面價值合計 6,159.26萬元。如果公司不能及時償還銀行借款,面臨抵押權被行使的風險。
2019年2月,聯科科技第一次增資,公司明確表示,此次引入外部投資機構,是為提高公司償債能力,緊接著,2019年5月,聯科科技進行了第二次增資。報告期內如此頻繁的增資行為,是否可以認為公司資金鍊已處於異常緊張狀態?
2017年至2019年,聯科科技從關聯銀行臨朐農商行、青州農商行累計進行銀行借款1.27億元、2.37億元、1.29億元,且存在通過關聯銀行進行受託支付貸款「轉貸」的情況。今年,山東青州農商行被媒體多次點名,主要涉及股東貸款借新還舊,高管大額低息貸款等,公司為山東青州農商行的關聯方,不知是否也涉及其中。
不良資產的「取與舍」
子公司聯科卡爾迪克曾存在因環保問題而被行政處罰的情形。且在2017年10月,公司將聯科卡爾迪克納入合併財務報表之前,存在向合營企業聯科卡爾迪克採購二氧化矽、矽酸鈉的情況,採購數量較大,讓其位居2017年公司前五大供應商之一。縱觀過往公司與其他供應商的採購範圍,集中在炭黑油、蒽油這兩類,而二氧化矽、矽酸鈉為公司本身生產的產品,自己大額購買自己的產品,左手倒右手的行為不能再實錘了。
東壩供熱成立於2003 年4月,主營業務為蒸汽生產、銷售。股東吳曉濤持有的股權實為代聯科集團持有。2018年6月與公司業務合併,合併前該公司存在因環保問題而被行政處罰的情形。也曾存在開具無真實交易背景票據的行為。
東壩供熱於2018年10月註銷,不知其註銷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信披內容存隱情,與公開資料難分真假
根據企查查公開資料顯示,公司在報告期內曾有一筆1502.58萬元的動產抵押貸款,可小編並未在招股書中找到相關信息,公司信息披露不完整。
這筆1502.58萬元貸款的抵押物為壓濾機4臺,蒸汽鍋爐1臺。小編翻閱招股書,產生了很大疑惑:
公司用的壓濾機採購單價為50萬元/臺,且不算折舊,按原價抵押4臺,即200萬;蒸汽鍋爐,招股書中披露的200萬元以上主要機器設備中,單價最高的鍋爐是866.97萬元,866.97+200=1066.97萬元,公司有何妙招,如何拿價值1066.97萬元的物品,抵押出1502.58萬元?
其次,招股書披露公司的炭黑總生產能力為8萬噸/年,高分散二氧化矽生產能力為3萬噸/年。但這個數據卻與外界過往公開資料的信息不符。
華景情報網統計2019年的數據是10萬噸/年和5萬噸/年。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在2016年中國沉澱法白炭黑髮展狀況及「十三五」發展方向的報告中提到過,公司2016年總產能就已經達到10萬噸/年。
這兩份報告其他大部分公司的數據都可以合得上,為何只有公司報的數據小於其他公開資料?公司是否刻意隱瞞實際產能?目的又是什麼?
再者,報告期內,公司涉及一樁民事案件,案由為身體權糾紛,且隱去了案件內容,此內容為何敏感至此,需要隱去?
關於以上疑問,截至發稿,我們未收到山東聯科科技的任何回復和反饋。
嚴正聲明:本文為《三稜財經》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寫明出處。
本文的信息或所述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內容摘取企業公開披露信息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