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聯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簡稱:聯科科技)是一家從事二氧化矽和炭黑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的有機化學原料生產企業,正在衝刺主板IPO。但我們研究發現,聯科科技2019年業績下滑十分明顯,子公司曾在新三板受過處罰,而公司合規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
業績下滑,募投擴產能夠扭轉頹勢?
2017年—2019年,聯科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64億元、9.41億元、9.72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為4666.40萬元、8823.69萬元和 6615.33萬元。很明顯,聯科科技的盈利能力在2019年出現了大幅下滑。
而根據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底,國內直接從事沉澱法二氧化矽廠家共有 53 家,總生產能力達到226萬噸,實際產量達到154萬噸。根據《2019 年中國炭黑年冊》,目前國內可生產高分散二氧化矽企業有11家,其中外資1家,內資10家。
聯科科技在這11家生產高分散二氧化矽的企業中位列第6位,產能為3萬噸/年,而位居前三位的無錫確成矽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羅地亞白炭黑(青島)有限公司(外資)和株洲興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總生產能力分別達到12萬噸/年、11萬噸/年和6萬噸/年,遠高於聯科科技的產能。
本次IPO募投項目中,10萬噸/年高分散二氧化矽及3萬噸/年矽酸項目將使得聯科科技的高分散二氧化矽產能達到13萬噸,公司在產能方面將成為國內「老大」。
但據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聯科科技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25.47%、24.28%、18.30%,逐年下降,報告期內的二氧化矽銷售單價分別為3993.26元/噸、4700.60元/噸、4279.42元/噸,炭黑銷售單價分別為5608.52元/噸、6630.66元/噸、5604.34元/噸,兩類主力產品的銷售價格也在2019年出現了不小的下跌。公司計劃翻倍擴張產能,又能否扭轉上述下滑趨勢?
子公司掛牌新三板,因內控問題受處罰
山東聯科新材料有限公司(證券簡稱:聯科股份,證券代碼:831458.OC,曾用名:山東聯科炭黑有限公司、山東聯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新三板退市後簡稱為聯科新材料)是聯科科技較為核心的控股子公司,曾在新三板掛牌,已於2017年11月26日終止掛牌。
聯科股份在新三板掛牌期間,曾出現關聯公司拆藉資金、提供擔保等內部決策程序不合規,且未對外進行公告披露的情況,公司及其相關負責人因此遭到股轉系統處罰。
根據股轉系統發【2016】260號文件顯示,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期間,聯科股份與關聯企業山東聯科卡爾迪克白炭黑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科卡爾迪克)、山東聯科白炭黑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科白炭黑,聯科科技的曾用名)等發生資金拆借、擔保等關聯交易事項,而這些信息並未在臨時公告或定期報告中予以披露。
監管文件顯示,自2015年3月25日,聯科股份開具的承兌匯票到期,聯科白炭黑辦理了託收手續,同時將託收款6000萬元以存單形式繼續質押於中國銀行臨朐支行,繼續為聯科股份的融資租賃業務擔保,涉及金額較大。因此,股轉系統在2016年8月31日下發文件,對聯科股份及其董事長吳曉林、董秘鄧金傑等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自律監管措施。
受罰後仍存大量不規範資金運作
子公司受到處罰後,聯科科技理應更加重視內控工作和內部資金規範問題,但據聯科科技的招股書顯示,公司此後仍存在不少問題。
根據招股書顯示,山東聯科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科集團)目前直接、間接持有聯科科技的72.45%股權,為公司控股股東,吳曉林、吳曉強分別持有其83.33%和16.67%股權,為聯科集團的實控人。截至2019年12月31日,聯科集團還持有青州農商行9296.79萬股股份,持股比例6.45%,吳曉林擔任該行董事;同時,聯科集團持有臨朐農商行1682.36萬股股份,持股比例2.13%,吳曉強擔任該行董事。
值得注意的是,聯科科技報告期內的大部分借款都來自臨朐農商行與青州農商行。2017年至2019年,公司從這兩家關聯銀行獲得的借款金額合計分別為1.27億元、2.37億元、1.29億元,而聯科新材料2017、2018年自臨朐農商行開具的銀行承兌匯票金額分別為0.51億元、0.67億元。
與關聯方銀行進行借貸等業務並沒有問題,但是在2017、2018年,聯科科技還通過關聯供應商取得銀行貸款,即所謂的「轉貸」。2017、2018年,聯科科技通過關聯公司山東昊星矽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昊星矽業)、青州東壩供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壩供熱)實施轉貸,金額分別為6760萬元、8696萬元,兩年間聯科科技還曾開具無真實交易背景的票據,金額共計3408萬元。
信披或遺漏訴訟事項,曾因私自氣改煤受罰
聯科科技招股書顯示,「公司不存在對財務狀況、經營成果、聲譽、業務活動、未來前景等可能產生較大影響的訴訟或仲裁事項」。但經過我們查詢公開資料發現了2020年8月,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省分公司(原告)與聯科科技(被告)的保證合同糾紛裁定書,雖然該裁定書未予以公開,但在聯科科技2020年12月提交的更新預披露招股書中,公司並未披露這一事項。
而結合聯科科技在過去幾年中不斷出現的各類違規金融融資及不規範操作,上述保證合同糾紛未來是否將成為公司的一個「雷」,還需廣大投資者警惕。
除此之外,根據裁判文書網查詢到的「王進超與被申請人宋玉亮、聯科科技關於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糾紛」一案顯示,申請人王進超於2019年2月19日向法院申請訴前財產保全,請求對聯科科技的70000元銀行存款予以凍結或查封相應價值的財產,而此項糾紛同樣也沒有在招股書中進行披露。
另外,作為一家二氧化矽和炭黑生產企業,聯科科技在炭黑生產過程中有部分汙染物排放,主要是廢氣和粉塵,環保問題也是關注的重點。
根據招股書披露,2017年聯科科技子公司聯科卡爾迪克因私自氣改煤受到處罰。根據《臨朐縣環境保護局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聯科卡爾迪克的矽酸生產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准的燃料為山東雷奧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煤氣,但臨朐縣環境保護局於2017年2月28日調查發現,該窯爐採用的燃料為煤炭,與上述審批不符。對此,臨朐縣環境保護局要求矽酸生產項目立即停止建設,並處罰款5.6萬元。
聯科科技在招股書中稱,聯科卡爾迪克已按照臨朐縣環境保護局要求整改,並於2017年8月14日通過竣工驗收。然而,招股書顯示,聯科科技2017年至2019年原煤和塊煤的合計採購金額分別為3283.96萬元、3518.89萬元、2888.81萬元,燃煤採購金額並未出現大幅下滑,這是否說明聯科科技的其他項目生產中依然存在大量使用煤炭的情況呢?還是當時的整改並未到位?
環保一直是公司乃至整個行業重視的問題,2017年山東省濰坊市環保局發文,要求轄區內的炭黑企業全部停產,停產時間為3月11日至3月31日,並視空氣品質改善情況適當延長。
另外,根據濰坊市生態環境局網站公示,聯科新材料亦出現在「2020年度濰坊市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企業名單」中。
隨著環保形勢趨嚴,各地、各級政府相關部門,尤其是「2+26」傳輸通道中的城市,要求炭黑等行業企業上馬脫硫脫硝裝置,該裝置安裝費用、運行成本均較高,裝置耗電量高(風機、高壓靜電除塵等),設備維護費用高(脫硫塔部分部件每兩個月更換一次),聯科新材料被列入強制性清潔生產名單勢必也會增加聯科科技的生產成本,在2019年業績不順的情況下,未來聯科科技能否恢復增長還存在很大疑問。
內容來源:金色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