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丁嫵瑤 上海報導
在此前兩次衝刺IPO折戟之後,貴州永吉印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吉印務」)於近日再次預披露了其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並於10月19日首發過會。
公司本次擬公開募集資金2.15億元,投入冷燙工藝及後加工配套設施技改項目、年產1萬噸複合轉移紙搬遷技改項目和研發設計中心建設項目。
《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中了解到,自2014年起,永吉印務業績便開始出現下滑現象,且存在單一客戶佔公司營業收入比重較高現象。分析人士指出,在此背景下進行投資擴產,可謂風險不小。同時貴州永吉過度依賴第一大客戶貴州中煙也成了公司闖關IPO的最大風險,因為銷售收入過度依賴於貴州中煙,印務永吉的此次IPO也被市場認為是「寄生式」IPO。
對於有關公司經營情況,記者多次致電並致函該公司,對方在收到採訪函後表示採訪事宜已委託給相關公司,隨即記者向上述委託公司致電致函,截至記者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業績下滑
家族式經營模式存憂
事實上,早在2009年,永吉印務就曾試圖借殼上市。
公開資料顯示,2009年8月20日,A股公司旭飛投資(現更名為紫光學大)披露重組預案,擬以全部資產和負債與貴州永吉房開(以下簡稱「永吉房開」)及其他股東持有的永吉印務100%股權進行置換。重組完成後,永吉房開將成為旭飛投資的控股股東,原公司控股股東椰林灣公司成為第二大股東。
然而,2010年8月17日,旭飛投資公告稱,公司終止了重組意向。
借殼上市夢想破滅後,永吉印務決定自己排隊上市。2015年6月,永吉印務預披露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今年年初傳出被中止審查。直至今年9月,公司再次遞交了招股說明書。
公開資料顯示,永吉印務主營業務為煙標和其他包裝印刷品的設計、生產和銷售。2013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1~6月,公司核心產品煙標銷售收入分別為3.4億元、3.5億元、3.2億元和1.7億元,佔公司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98.17%、98.63%、98.36%和98.25%。
同時,記者注意到,2013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1~6月,公司前五大客戶銷售收入佔公司營業收入比例分為99.23%、99.24%、99.47%和99.65%,而第一大客戶貴州中煙佔公司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96.32%、97.46%、97.80%和97.63%。
公司亦在招股書中表示,2007年至2015年,貴州中煙佔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一直在94%以上,公司存在貴州中煙訂單減少導致業績下滑,以及貴州中煙終止合作致使發行人煙標業務不能持續的風險。
10月19日,公司首發獲通過,不過證監會亦對公司品牌、研發、生產技術等核心競爭力是否能夠保持其在貴州中煙重要供應商地位,公司是否存在嚴重依賴單一客戶貴州中煙的情形,是否採取必要的產能消化措施,以及是否存在產能過剩的經營風險等問題提出了相應質詢。
永吉印務成立於1997年,由鄧維加、鄧小芸和李秀玉共同出資設立,鄧小芸系鄧維加之妹,李秀玉系鄧維加配偶。期間有過多次股權變更,2007年12月,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公司股東為永吉房開、雲商印務、一佳印務、聖泉實業、雄潤印務5名法人股東和4名自然人股東。
此外,鄧維加、鄧代興父子二人因合計直接持有永吉印務控股股東永吉房開100%股權,為永吉印務實際控制人,然而持股比例遠高於鄧維加的鄧代興卻從未出現在永吉印務董監高名單中,加之其還擁有加拿大居留權及香港居留權,有分析認為,公司上市不失為套現的捷徑。「擁有境外居留權的企業實際控制人若出現經濟等問題,可以『跑路』國外,給監管核查帶來難度。」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說。
此外,記者注意到,公司總經理李秀玉系董事長鄧維加之配偶,公司副總經理楊順祥系公司董事長鄧維加之妹的配偶,公司財務總監吳秋桂系公司副總經理黃革之配偶。這樣的家族式管理結構也不禁遭到質疑。
「雖然上市公司有獨立的企業制度,但制度在家族成員面前還是可能遇到親情的阻力的,股東在進行決策表決時比較容易統一意見。與此同時,如果家族成員本身沒有管理才能,卻又身居要職,更會給企業經營帶來風險。」經濟師林文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