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淋電力業績下滑「斷臂求生」,營收遠遜同業難翻身

2021-01-19 騰訊網

時代商學院研究員 黃祐芊

電源線組件是家電和消費電子產品不可或缺的配件。近年,隨著家電及消費電子市場的發展,電源線組件的需求穩步上升。威海市泓淋電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泓淋電力」)是國內電源線組件的主要供應商之一,1月6日,該公司IPO進入問詢階段。

時代商學院研究發現,報告期內,泓淋電力營業收入出現下滑,主要受子公司德州錦城拖累所致。為擺脫德州錦城的業績影響,泓淋電力將該子公司的股權出售,直接導致泓淋電力業務結構發生較大調整。此外,在與國際大型企業、國內同行的競爭中,泓淋電力業務規模相對較小,產品競爭力亟待提升。

一、業績下滑,剝離兩大產品線

泓淋電力成立於1997年11月,法定代表人遲少林通過威海明博間接控制泓淋電力,為該公司實際控股人。泓淋電力本次IPO計劃募資6.99億元,用於產能擴建項目、產品技術改造項目、生產基地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等。

招股書顯示,2017—2020年上半年,泓淋電力營業收入分別為11.88億元、12.84億元、12.48億元、5.26億元。自2019年起,該公司營收規模現下滑跡象。

1月4日,針對營業收入下滑問題,時代商學院向泓淋電力發函詢問。該公司回復稱,2019年營收規模有所減少,主要系處置了德州錦城所致。剔除德州錦城影響後,報告期內,泓淋電力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7.6億元、9.05億元、11.07億元,呈穩定增長態勢。

德州錦城主營業務為汽車線束的組裝、銷售。按泓淋電力的回覆內容,時代商學院計算得出,2017—2019年,德州錦城對泓淋電力主營業務的貢獻度分別為36.03%、29.52%、11.3%,佔比較大。在剝離德州錦城後,泓淋電力的主營業務從4大類產品驟降至2大類,即由原來的電源線組件、特種線纜、汽車線束、線纜半成品縮減至目前的電源線組件、特種線纜。

泓淋電力回復函透露,外部政策環境變化和汽車行業不景氣,導致德州錦城的經營狀況轉差,截至2018年年底,德州錦城淨利潤已大幅下滑至虧損。

時代商學院認為,報告期內,德州錦城業績下滑,直接拖累泓淋電力業績表現。因此,該公司在此時處置德州錦城股權,且估值作價打對半折扣,頗有美化業績的嫌疑。

二、市場競爭激烈,產品競爭力不足

2019年5月,泓淋電力處置德州錦城後,業務結構多樣化優勢被削減,若未來市場環境發生重大變革,或產品優勢不及同行導致市佔率下滑,恐不利於該公司的長期穩定發展。

目前,國內電源線組件、電線電纜行業集中度較低,市場競爭者主要呈三級梯隊分布。第一梯隊主要為知名跨國公司,如普睿司曼、耐克森、住友等,該類企業擁有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設備,研發創新能力較強,佔據國內高端電線電纜市場。

第二梯隊為國內規模較大、知名度較高的領先企業,它們憑藉規模、質量、研發、品牌等方面的優勢,在國內市場佔據重要地位。第三梯隊為國內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規模相對較小,自主研發創新能力較弱,競爭優勢以價格為主。

對比國際大型電源線組件和特種線纜企業,我國該類企業無論在業務規模還是研發投入(資金、人力、物力)上,均有一定差距。這使得我國電源線組件和特種線纜企業,在高端產品領域難以取得突破性進展。

正因如此,目前國內企業基本仍以生產中低端產品居多。那麼,泓淋電力營業收入規模處於國內市場何種水平?

日豐股份(002953.SZ)、金龍羽(002882.SZ)、金杯電工(002533.SZ)、天融信(舊名:南洋股份,002212.SZ)等主要為泓淋電力的同行可比上市公司,Choice數據顯示,2017—2019年,上述4家企業的營業收入均值分別為31.81億元、39.78億元、45.8億元,為泓淋電力的2—4倍。

相關焦點

  • 獵豹移動連續四個季度業績下滑:AI板塊難扛營收大旗 傅盛二次創業...
    獵豹移動發布的往期財報顯示,獵豹移動已連續四個季度業績下滑。作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代表之一,獵豹移動在2010年創立之初就推出了一系列明星產品,旗下的獵豹清理大師一度高居全球62個國家GooglePlay工具排行榜的榜首。而今連續四個季度業績下滑的頹勢與其初期的風光形成了鮮明對比。不少人在問:獵豹移動到底怎麼了?
  • 泓淋電力完成上市輔導,其裁判文書記錄高達32件
    魯網·泰山財經記者獲悉,近日威海市泓淋電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泓淋電力」)已完成上市輔導。據悉,泓淋電力於2019年9月27日和中信證券籤署輔導協議,於2019年9月27日在山東監管局備案。公共資料顯示,泓淋電力成立於1997 年11月27日,經營範圍涉及經營範圍:電源線、充電電源、開關電源、充電連接器、高壓連接器、艦船、海工平臺、氣保焊槍、新能源汽車等用途特種線纜及組件、塑膠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從事自營貨物及技術進出口業務等。
  • 業績下滑疊加控股子公司爆雷 遠大控股「斷尾求生」
    遠大控股旗下控股子公司遠大石化經營大宗商品貿易業務,熟悉大宗商品價格,董事長吳向東因涉嫌操縱期貨市場被罰繳7億元,公司落得資不抵債、擬破產清算的下場,而上市公司也面臨投資虧損、業績下滑的局面。但是,遠大控股今年的業績再度由盈轉虧。前三季度淨虧損5225萬元三季報顯示,遠大控股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約398.29億元,同比下降20.66%;淨虧損約5225萬元,同比下降177.14%;基本每股收益-0.10元,同比下降177.58%。繼2017年淨虧損1.93億元之後,遠大控股時隔三年再度出現虧損。
  • 聯想系正奇金融上市擱淺後:連續兩年業績下滑,2019年淨利潤同比降...
    3月26日,聯想控股(03396.HK)發布了2019年全年業績,聯想旗下金融服務板塊各公司2019年業績也隨之披露。聯想控股2019年實現營收3892.18億元,同比增加8%;實現股東應佔淨利潤36.07億元,同比減少17%。聯想控股表示,其營收增長主要受益於IT、金融服務、農業與食品板塊業務增長。
  • 上市券商1月業績遭寒流!有行業「老兵」營收淨利雙雙跳水逾70%
    原標題:上市券商1月業績遭寒流!有行業「老兵」營收淨利雙雙跳水逾70%,有公司淨利逆勢大增兩倍 摘要 【上市券商1月業績遭寒流!
  • 上海銀行發布2020年度業績快報 營收盈利雙雙增長
    本網訊 記者周軒千報導 1月8日晚間,上海銀行發布2020年度業績快報。2020年,上海銀行堅持「精品銀行」戰略引領,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後經濟金融形勢變化,主動響應國家宏觀政策導向,積極減費讓利,加大對實體經濟服務力度,持續推動業務轉型和結構調整,提升專業化經營能力,強化風險管控和不良化解,全面推進三年發展規劃(2018-2020年)收官,經營業績穩健增長。  2020年,上海銀行營收和盈利實現穩健增長,業績趨勢向好。
  • 2020年淨利預計達101億元 但這家化學公司業績依然下滑
    1月7日,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華化學」或「公司」)2020年年度業績預告。公司稱,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 2020 年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 96 億元到 101 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 5.3 億元到基本持平,同比減少 5%到基本持平。
  • 業績好、估值低 「煤飛色舞」卻不在A股的聚光燈下
    那時股價才12.7,消息一出,以為東方通信結束了,結果股價又繼續飆升,從3塊漲到了最高41.82,當時該公司業績還處於下滑,營收同比下降1.33%。後來大家看明白了,原來資金說你是5G你就是5G,此時已經從炒概念變成了接力棒的遊戲,東方通信是什麼已經不重要了,大家只求自己不是最後一棒就行了。
  • BBC開拍最新「絕境求生」真人秀 13人孤島求生
    BBC開拍最新「絕境求生」真人秀———  13英國人上演孤島求生記  《魯賓遜漂流記》講述了一個海難倖存者在一個偏僻荒涼的島嶼上絕境求生、度過了28年的故事。日前,英國廣播公司開始拍攝一檔名叫《船難者》的真人秀節目:13名英國人被送到了紐西蘭人煙稀少的大屏障島,他們將在艱苦狀況下生存3個月,上演一出現代版的「孤島求生記」。
  • 流利說換道少兒英語:營收首次下滑 營銷費用高企
    來源:北京商報  5月27日,AI在線教育第一股流利說發布2020年一季度業績,首次出現了單季營收下滑的情形。面對付費用戶增長停滯以及居高不下的營銷費用,流利說開始布局少兒賽道,並強調自己「AI+教育」的實力,包括英語語音識別引擎、深度自適應英語學習系統等。
  • 最新| 10大跨國藥企業績公布|賽諾菲|默沙東|藥企|業績|-健康界
    另外,在賽諾菲在Q3財報新聞稿中28次提及「中國」,並指出其在中國業績下滑主要受帶量採購影響,其中特別提到Plavix(氯吡格雷)Q3銷售額僅2.05億歐元(-39.9%),氯吡格雷Q3在中國營收7200萬歐元(-64.1%)。
  • 二季度營收創歷史新高,機構給出近1倍的空間
    3、伊之密:上半年營收和淨利潤降幅收窄,二季度單季度業績明顯改善,實現營收7.16億元,創單季度歷史新高,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52%-60%,同時Q2淨利率達16.34%,也創下歷史新高;公司注塑機業務有望迎來底部反轉,行業連續4個月出現明顯反彈,機構上調20年公司淨利潤預期
  • 3D列印沒有那麼美好 多家公司業績下滑
    財報顯示,該公司當季淨利潤和營收均未達市場預期。在截至6月30日的第二季度,3D Systems的淨虧損為1370萬美元,不及上年同期的淨利潤210萬美元。雖然3D Systems的整體營收實現了增長,但是排除通過收購獲得的營收和匯率變動影響,3D Systems第二季度的營收事實上同比下滑了5%。
  • 184億重組母公司化工業務背後,兗州煤業股東或靠併購美化業績!
    從資產情況來看,兗州煤業收購的標的均為煤化工相關產業,此前兗州煤業的主營業務為煤炭生產、洗選加工、煤炭銷售和鐵路運輸,電力等等,在煤化工領域投入相對較少。併購完成之後,標的企業都將納入兗州煤業的合併報表範圍。 早在7月12日,兗州煤業就發布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兗礦集團與山東能源正在籌劃戰略重組事宜。
  • 第三季營收197億 茅臺稱「符合預期」
    營收與淨利潤增速均未達到4%,儘管本年三季度的營業收入、現金流創造了歷史最高紀錄,生產、銷售狀況也無異常,但三季度的增幅遠低於去年同期,引發了投資者對茅臺未來的不確定預期。  業內人士指出,分析一家企業,不僅要同比,更要環比,進行多維度的判斷與思考,才能找到觀察茅臺盤面數據背後的邏輯。目前看來,投資者不應被「利空」恐慌,以及輕易得出的「走低」結論左右理性判斷。
  • 營收淨利雙降 同昌保險「斷尾求生」?
    機構「瘦身」背後是同昌保險上半年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雙雙下滑。有業內人士表示,在車險綜合改革啟幕背景下,車險費用空間被大幅擠壓,讓利消費者的同時,附加費用的減少使得保險中介生存空間受到擠壓。在改革中求生成為保險中介公司亟待解決的問題。
  • 宜人金科「大象轉身」:2019年營收利潤下滑 非網貸業務增速猛
    本報記者 李暉 北京報導在全球資本市場震蕩和國內行業轉型的雙重壓力下,美股金融科技中概股進入一年一度業績交卷時刻。美東時間3月25日盤後,首家美股上市的中國金融科技公司宜人金科(YRD.US)發布了2019年四季報及業務重組後的首份年報。
  • 業績不理想,吉利汽車下調年度銷量目標
    據吉利汽車最新發布業績報告顯示,公司2020年上半年營收368.19億元,與去年同期475.58億元下降了22.6%;上半年淨利潤為23億元,同比大幅下滑43%。 值得注意,這是吉利汽車繼2019年首次出現業績下滑後的第二年下滑。2018年吉利汽車在實現年內整體銷量增加及利潤率上升,全年收益和淨利潤雙雙增長。
  • 遊戲營收佔比近6成 姚記翻身還得靠「撲克」
    許是為了提振股價,姚記科技異於往常的提前發布了2020年一季度業績預告,由於疫情期間公司遊戲業務板塊整體的活躍用戶和流水增幅較大,預計一季度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150%-230%,達到1.32億-1.74億。
  • 江南奕帆:能看清營收淨利的波動 卻迷惑於房車減速電機銷售實情
    業績方面,營收和淨利潤增速先降後升,業績增長穩定性不足;信披方面,2018年和2019年,江南奕帆房車減速電機的銷售收入竟然低於對諾克工業的銷售額,收入佔比近三成的房車減速電機的真實銷售收入無法從招股書中獲取,江南奕帆信披質量由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