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始人釋疑「跳躍式」增長業績承諾

2020-12-05 騰訊網

  □本報記者 黃靈靈 康書偉

  頭頂小米生態鏈公司的光環,萬魔聲學已經邁出了回歸A股的第一步。共達電聲董事長謝冠宏擬通過此前控制的共達電聲換股吸收合併萬魔聲學,實現萬魔聲學的A股借殼上市。曾經富士康最年輕的事業群級總經理、被稱作「聲學狂人」的謝冠宏在12月4日下午於深交所舉行的共達電聲重大資產重組媒體說明會上對中小投服中心及媒體的提問「高接低擋」,甚至主動出擊,澄清公司實控人問題。

  對於萬魔聲學拋出2019年-2021年1.5億元、2.2億元和2.8億元的翻倍式的業績承諾,謝冠宏表示,公司向智能無線耳機產品的升級已經完成,市場空間廣闊,業績承諾有保障。

  萬魔聲學作為小米生態鏈公司,小米曾長期為公司第一大股東,但謝冠宏主動回應了實控人問題:「萬魔聲學是我創立的,從來沒有變過,今天發布會前為止,這些大股東都是按照監管規定出具承諾函,他們對上市公司沒有控制。幾個股東一邊賺錢一邊減持,如果想控制就不會減持。」

  小米曾入股卻非實控人

  根據重組預案,公司此次重組方案為共達電聲向萬魔聲學全體股東以非公開發行股份方式收購萬魔聲學100%股權,對萬魔聲學實施吸收合併,萬魔聲學從而實現重組上市。而此前謝冠宏已完成對共達電聲控制權的收購。

  此次重組一大看點是謝冠宏深厚的富士康背景和萬魔聲學作為小米生態鏈公司的獨特股權及經營模式。「我一直在消費電子產品領域,在富士康十年,是事業群級總經理,對產品比較熟悉,公司長期經營價值我也比較熟」,謝冠宏在重組說明會上脫稿作了自我介紹。

  2013年,在謝冠宏創業之時,小米公司成為了他的金主,並由此開創了小米生態鏈模式。預案顯示,2013年,小米通過關聯公司投資,對謝冠宏團隊創業予以支持,並一直持有較高股權比例,在董事會也控制了多數席位。此後通過多輪融資稀釋和小米系公司減持,直到2017年12月,謝冠宏通過其控制的企業合計持股32.99%,超越小米系公司,成為萬魔聲學第一大股東。同時,萬魔聲學是小米耳機產品的主要供應商,從過去幾年經營數據來看,小米對公司營業收入貢獻超過60%。因此,小米成為萬魔聲學步入資本市場揮之不去的特徵,同時也引發諸多疑問。

  在結束媒體提問後,謝冠宏主動提出回答有關實控人的問題。他表示,「萬魔公司是我創立的,帶著幾個合伙人、總監,從來沒有變過。我的股東除了小米以外,還有很多大股東都是有名的機構,他們基本上都是投資人。這些大股東都按照監管規定出具承諾函,他們對上市公司沒有控制。幾個股東一邊賺錢一邊減持,如果想控制就不會減持。」

  「跳躍式增長」業績承諾引關注

  根據重組預案,截至2018年10月31日,萬魔聲學100%股權帳面價值為9.03億元,預評估值約30.14億元,評估增值率為233.56%。2017年扣非後淨利潤對應的本次交易市盈率為48.28倍,公司2018年預計扣非後淨利潤為0.76億元,對應的市盈率為39.65倍。

  如此高的估值建立在公司對未來五年的高盈利預測基礎上。據預案披露,萬魔聲學管理層預計未來五年淨利潤金額分別為1.5億元、2.2億元、2.8億元、3.5億元和3.8億元。但萬魔聲學2015年度、2016年度、2017年度以及2018年1-10月淨利潤分別為3401.60萬元、2598.73萬元、3697.21萬元以及3018.71萬元。這也意味著萬魔聲學2019年淨利潤將較2017年有約三倍的增長,未來五年的複合增長率也必須達到約26.16%,而萬魔聲學2015-2017年度淨利潤複合增長率僅為2.8%。

  投服中心代表指出,萬魔聲學的主要產品為耳機,2018年1-10月,ODM業務和自有品牌在銷售金額佔比分別為79.62%和16.44%,自有品牌中定位較為中高端的1MORE雖佔有一定市場份額,但在技術壁壘低而品牌壁壘高的耳機市場,短期內依靠銷售佔比不高的自有品牌實現市場份額的突變,從而實現利潤跳躍式增長並不現實。

  萬魔聲學財務總監喬超對此回應稱:「預案和對深交所的回函中涉及到2015年、2016年、2017年三年的利潤都是扣非前的,2017年受股份支付影響的金額為2500多萬元,實際上淨利潤應該在將近7000萬元的水平。」

  喬超表示,四季度是銷售發貨高峰期,今年公司的產品從有線向無線轉型,很多新品集中在四季度發售,有比較高的毛利,2018年淨利潤預測在7600萬元左右。

  謝冠宏介紹,2018年公司投入將近百人專做無線和智能研發,投入非常大,開發費用多。無線智能部分今年就將開花結果,公司未來將是中國最大的真無線耳機廠商。「目前才剛開始出貨,現有的客戶群不比亞馬遜、華為、京東等小;此外智能音箱、助聽器等產品也會發布。」

  跳出單一客戶

  從既往財務數據來看,萬魔聲學業績的持續增長與小米的高增長密不可分。但同時也帶來公司單一大客戶依賴問題。投服中心指出,根據小米公司的三季報數據,智慧型手機毛利同比下滑25%,毛利率僅為6.1%,同比下滑5.6%。在智慧型手機毛利率較低的前提下,萬魔聲學為小米等智慧型手機產商代工的毛利率有大幅度增長的可能性存疑。此外,在行業代工廠替代性極強的大環境下,委外訂單將面臨激烈競爭以及瓶頸的到來。由此可見,如無其他大客戶介入,ODM業務增長上限理論上不會超過小米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增速,且小米手機在國內出貨量出現下滑,國際市場能否繼續維持高增速存在不確定性,即萬魔聲學ODM業務份額的增長上限可能會提前到來。

  喬超表示,在客戶拓展方面,前期小米的貢獻佔比較高,但目前公司的客戶還有騰訊系公司、網易、咕咚、愛奇藝、電商平臺京東及亞馬遜。在這些戰略級大客戶上,公司已經實現了量產。此外,公司還在與國際手機巨頭和網際網路廠商合作,這些都是在未來三年或五年實現銷售承諾的保障。

  謝冠宏說道,「公司產品定位於中高端,為客戶提供綜合解決方案;同時公司2018年完成了向智能無線耳機產品的升級,無線耳機、智能耳機、智能音箱類產品的市場並非飽和而是每天在增長。」

  在海外打造自有耳機品牌也是公司未來一個突圍方向。公司表示,未來將持續開發海外市場。目前公司的海外渠道已拓展至美國、加拿大、英國等25個國家。未來萬魔聲學計劃在拓展原有海外渠道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展其在歐洲、北美、亞太地區和其餘地區的市場份額與品牌影響力。

  根據萬魔聲學未來盈利預測,預計2019年來自小米之外其他客戶及自有品牌的收入佔比將提高到55%左右,2020年提高到60%以上。

  本報記者 張煥昀 攝

相關焦點

  • 三維通信業績承諾發力過猛
    三維通信預計三季報業績大降,稱主要原是受新冠疫情影響,公司自媒體業務收入下滑,毛利率轉負,事實上,這更多是因當初業績承諾用力過猛帶來的後遺症。 業績承諾精準完成,業績承諾完成率105.14%。 三維通信業績騰飛、巨網科技圓滿完成業績承諾,如果時間定格在2019年,那麼本次收購無疑是非常成功的,性價比相當高。 但併購標的出現業績承諾期滿後變臉的情況在資本市場是大概率事件,廣告公司的業績變臉更是常見。
  • 下半年業績承諾尚有約4.6億缺口
    每經實習記者 陳晴 每經記者 鄢銀嬋 每經實習編輯 任芷霓連續兩次資本運作失敗後,奧瑞德(600666,SH)急需面對的是全資子公司業績承諾問題。2015年奧瑞德對西南藥業借殼上市時,奧瑞德相關方曾承諾,哈爾濱奧瑞德2015~2017年累計淨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股東合併淨利潤)不低於12.15億元。據公告,哈爾濱奧瑞德2015和2016年兩年淨利潤實際完成7.35億元,據此,今年若能完成4.8億元扣非後淨利潤可完成業績承諾。值得注意的是,哈爾濱奧瑞德今年上半年歸屬母公司淨利潤僅為2044萬元。
  • 北玻股份被子公司總經理告上法庭 稱其為制止業績增長與創始人爭奪...
    「我把廣東北玻的利潤完成的太好了,他(指北玻股份董事長高學明)就緊張了,他們就開始通過各種方式來阻止廣東北玻的業績增長,寧願上市公司不賺錢也不讓你賺錢,最終目的就是付收購尾款時不給高收購對價,我就告了他們。」原告廣東北玻電子玻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北玻」)總經理侯學黨在2月19日接受財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
  • 698家公司預告一季報業績 228家預計實現翻倍式增長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4月4日晚,A股總計有698家上市公司發布今年一季度業績預告,其中近七成上市公司業績預喜。  具體來看,247家上市公司業績預增,64家上市公司預計業績扭虧,132家上市公司業績略增,34家上市公司業績為續盈;37家上市公司業績預減,93家上市公司業績續虧,41家上市公司業績預計首虧,41家上市公司業績略減。9家上市公司業績存不確定性。
  • 攀鋼釩鈦:業績預告公布 釩價上漲帶動公司業績增長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楊誠笑,孫亮 日期:2019-01-23  事件:攀鋼釩鈦發布2018年全年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18年實現歸母淨利潤30-32億元,對應EPS 為0.35-0.37元/股,相比2017年增長248%-271%;對應四季度預計實現扣非歸母淨利
  • 百洋股份拒絕火星時代創始人回購請求
    近日,A股市場出現咄咄怪事:雖然承諾業績沒有完成,北京火星時代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火星時代)創始人王琦向百洋股份(002696)提出回購100%股份申請,但被一口拒絕。據了解,火星時代主要從事數字藝術教育,其產品線包括影視剪輯包裝、影視後期特效、遊戲美術設計等。這場圍繞「火星時代」的爭奪戰,究竟藏有怎樣的隱情?
  • 信隆健康收到業績承諾補償款606.48萬元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張雪)信隆健康10月21日午間公告稱,公司近日收到參股公司武漢天騰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天騰動力」)原股東所支付給公司的2019年度業績承諾補償款人民幣606.48萬元。
  • ST銀億:關於寧波昊聖投資有限公司重大資產重組2019年業績承諾實現...
    公司現就寧波昊聖2019年度業績實現情況說明如下:一、業績及補償承諾根據上市公司與本次業績承諾主體西藏銀億籤署的《盈利預測補償協議》,本次交易的業績承諾情況如下:(一)盈利補償期間及淨利潤承諾數協議雙方同意本次交易利潤補償的承諾期間(以下簡稱「盈利補償期間
  • 業績沒保障,談什麼業績增長,不如談談你的方案力吧
    這樣下去門店業績如何保障,業績都保障不了如何談業績增長、品牌改善?面對此局面是先做品牌還是先做生意?這些讓人頭疼的問題作為老闆或者運營者的你,是否有解決方案?這個方案能否一次性解決這個問題?可能你沒想過,這些在你眼中的問題,其實就是他人的解決方案。
  • 中節環雙翼驅動業績激增
    主業收入跳躍式增長  記者發現,在國家政策扶持和持續加大環保投入大背景下,公司的業績掛牌後出現了跳躍式增長。報告顯示,公司從2011年11月份成立,2012實現銷售收入660萬元,利潤-368萬元,2013年實現銷售收入5028萬元,利潤即扭虧為盈,達到了389萬元。
  • 四季教育:業績連續三個季度負增長 擴張偏謹慎
    連續三個季度負增長 Q3虧損882萬元財報披露,截止2021財年前三個季度,四季教育的業績同比仍未出現明顯好轉。營業收入由去年同期的3.18億元下降至2.10億元,同比下降33.93%;毛利由去年同期的1.63億元下降至0.83億元,同比下降49.08%,接近腰斬;淨利潤由去年同期的0.36億元轉為虧損0.16億元。
  • 長期業績保持增長走出了漂亮的螺旋式上升的公募老司機名單來了
    ,事後總結經驗易,事前正確判斷難,一些長期業績保持增長的股票走出了漂亮的螺旋式上升曲線,能耐得住寂寞持有這些股票的基金經理,通常是在市場上摸爬滾打多年的「老司機」,他們的投資業績令人刮目相看。  本報曾報導過嘉實投研體系前領軍人物邵健,他管理嘉實增長11年,年化收益率達21.16%,是嘉實後來者的榜樣。江山代有人才出,現在公司內的老司機業績突出者有陳少平、邵秋濤等人。  陳少平是嘉實吸納的人才,在嘉實做投資更加較之過去得心應手。
  • [公告]商贏環球:關於控股子公司環球星光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業績承諾...
    重要提示: 為了支持上市公司發展以及保護上市公司利益,羅永斌方同意提前確認並結算環球星光承諾期第一年的業績承諾未完成數額,該事項為支付方式的補充約定,不存在對業績承諾事項的變更。元,與環球星光承諾期第一年承諾業績差額為人民幣274,048,571.79元,業績承諾完成率約為33.61%。
  • 業績增長逐年大幅下滑 周黑鴨欲重回「鴨王路」
    為緩解業績壓力,周黑鴨在6月22日放開了已經叫停多年的特許加盟模式,並放低了對合作者的自有資金、管理經驗等要求,加盟費更由此前的500萬元降至30萬元。「直營+加盟」這一轉型動作,是一直走高端路線的「鴨王」周黑鴨在業績焦慮之下被迫做出的無奈之舉,能否自救,還需時間的檢驗。
  • 企業業績要「有機增長」還是「無機增長」?
    食品要有機,企業的業績增長要「有機」還是「無機」?「有機增長」就是企業致力於提升客戶忠誠度、員工參與度及客戶價值,通過提升產品質量與增值服務創造良好的口碑,從而擴大市場份額,獲得銷售及利潤的自然增長;「無機增長」則是指企業通過人為幹預而取得的增長,企業通過大規模的併購、廣告促銷、大幅降價、降低首付款、非理性以舊換新、終身免費服務、延長質保期和犧牲後市場等手段來增加銷量。
  • ...轉讓廣東美電貝爾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權暨變更業績承諾的公告
    3、美電貝爾的原經營業績承諾因本次股權轉讓作出相應修改,即截至2018年12月31日前,公司所持美電貝爾股份已經籤訂正式股權轉讓協議的部分對應的業績對賭取消,未完成轉讓的剩餘股份,向美電貝爾實際控制人鄭孫滿繼續主張經營業績承諾。
  • [公告]思美傳媒:關於杭州掌維科技有限公司業績承諾完成情況的鑑證...
    目 錄 一、業績承諾完成情況的鑑證報告……………………………………第1—2頁 二、業績承諾完成情況的說明……………………………………… 第3—4頁 關於杭州掌維科技有限公司業績承諾完成情況的鑑證報告 天健審〔2017〕8528號 思美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全體股東: 我們審核了後附的思美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思美傳媒公司)管理層編制的《關於杭州掌維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度業績承諾完成情況的說明》。
  • 康寧公司:讓中國市場成為全球業績增長的發動機
    康寧大中華區總裁兼總經理李放表示,儘管疫情導致全球經濟出現放緩預期,但是康寧仍將在華加大投資,推動行業發展,履行對客戶的承諾。2020年是康寧進入中國的第40個年頭,如今,康寧在中國擁有5000多名員工,19個製造工廠,銷售業績約佔全球三分之一。康寧業務覆蓋光通信、移動消費電子、顯示科技、汽車應用和生命科學等產業,在這些領域,中國都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場規模。
  • 維信諾2019年業績增長87.99%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李興彩)維信諾2月27日午間披露了2019年度業績快報,公司2019年營業總收入27.02億元,同比增長51.9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511.87萬元,同比增長87.99%。
  • 連遭折戟,11年業績增長停滯,「掉隊」的星河灣風光難再?
    近日,新出爐的克爾瑞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年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200排行榜》顯示,截至2020年末,百強房企中有超8成房企累計業績超去年同期,超4成企業同比業績增速在20%以上。粵派房企方面,如恆大、碧桂園、雅居樂、佳兆業等房企,業績均有不俗表現,長期引領全國房地產發展風向標,但也有老牌粵系房企卻數年來業績停滯甚至倒退,這其中就包括曾為「華南五虎」之一的星河灣集團。沉寂數年,地產業績數十年停滯不前的星河灣集團重新出現在大眾面前,源於2020年9月,星河灣集團董事長黃文仔被原星河灣集團元老吳世權實名舉報經濟犯罪的一場輿論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