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在重慶租千畝閒置土地 養出成片螢火蟲

2020-11-23 騰訊大渝網

瑩火蟲被重新喚回到我們的生活中。

▲從事生態農業行業40多年的黃金生講述螢火蟲的生活習性。

「你上一次看到螢火蟲,是在什麼時候?」見面後不多久,黃金生冷不防拋來這麼一個問題。他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源於這個問題。

在中國傳統觀念裡,60歲已是「知天命」的年齡。中國臺灣人黃金生卻一切從零開始,在重慶為小小的螢火蟲重建棲息地,營造適合這群閃亮小精靈的生存環境。他希望把因城市化進程而退居山林的螢火蟲重新「召喚」回市民身邊。

他至今還沒有習慣吃麻辣

但愛上這座山水城市並在此定居

黃金生第一次來重慶是在1997年,他只待了一晚就離開了。

剛到重慶時,黃金生還搞不清楚重慶和四川的關係。下了飛機後,他去便利店買打火機,一進門就被老闆「罵」了一句「傻子」。黃金生懵了,掉頭就走。當他第二次又被「罵」成「傻子」時,才知道說的是「啥子」(什麼)。他說,另一個朋友也因被「罵傻子」,還跟重慶人打了一架。

笑話歸笑話,如今,還沒習慣吃麻辣的他在重慶定居下來。

他喜歡上這座有山有水的城市,先後去了潼南、武隆、雲陽等地,幫當地開發商做休閒旅遊規劃,做景觀設計。

漸漸地,黃金生覺得哪裡有點不對勁。「跟開發商談生態,對方卻更看重賣房子。」重慶的發展太快,他注意到一些地區的小開發商會為了降低成本,將綠化搞成商業地產項目的點綴,隨意栽點草,種點花,搖身一變就成為一個景點,而欠缺對生態持續性的營造和保護。

鋼筋森林難見到一隻螢火蟲

適合其生活的空間在急劇縮小

有一天,在郊外,黃金生偶然發現一隻螢火蟲發出微弱的光亮,旁邊有小朋友興奮得要命,問媽媽這是什麼東西。

「我們有多久沒有看到螢火蟲了?」黃金生問自己,也問身邊的人。他想起小時候,半夜醒來睡不著,聽爺爺講朱元璋,聽爸爸講三國故事,百聽不厭。窗外有一閃一閃的螢火蟲,安靜地陪伴。爺爺說,這是自然界會發光的小精靈,守護著我們的環境。

然而,如今在都市「鋼筋森林」裡,要見到一隻螢火蟲卻是奢侈的事情。

黃金生開始對螢火蟲產生了濃厚興趣。他發現,螢火蟲其實不稀奇,並非珍稀物種。為什麼現在很少見到?因為螢火蟲只有在未被汙染的環境中才能存活。在城市化進程中,適合它們生活的空間急劇縮小——綠地變少,溫度升高,不科學地處理垃圾,河流汙染,賴以生存的水源被切斷,田間的農藥把它們燻走。

黃金生說,重慶的夜景很美,商圈的燈光、橋上的燈光、小區燈光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座「不夜城」,但也讓不喜歡燈光的螢火蟲難以棲息。

它們不是不在了,而是悄悄離你遠了,躲到了山裡。而人們又追到山裡去搞開發,蓋房子、建酒店、開民宿,慢慢的,螢火蟲只得又往後退了一步。

黃金生萌生了一個想法:把螢火蟲重新找回來。

大學城附近租千畝閒置土地

要為螢火蟲找回「失去的家園」

復育螢火蟲的關鍵,在於恢復適合它們生存、繁衍的棲息地。

尋遍了重慶周邊地區,最後他在大學城附近租下上千畝閒置的土地,利用四面環山的山谷地貌,開始為它們營造一個舒適、安全的新家。這個新家最基礎的架構就是土壤、水源與光環境。

螢火蟲喜歡肥沃、潔淨的土壤,於是他先將土地挖了個遍,把殘留的毒素、農藥全部清除掉。在種植新的農作物時,不使用化學肥料,而是搬來稻草和爛掉的水果。稻草腐爛後形成滋潤土壤的腐殖質,爛水果發酵形成酵素,為土壤增加營養。他還鼓勵周邊村民也不用農藥。

城市裡各色亮光會打攪螢火蟲的交配,甚至屏蔽其閃光信號。當螢火蟲感知到外界燈光時,就會停止發光、求偶,為了打造螢火蟲喜歡的光環境,黃金生在土地周邊密集地種樹造林,遮蔽光汙染。

螢火蟲幼蟲需要水源,而這裡的地勢平坦,存儲不了水,他就一鋤頭一鋤頭地挖溝,造出高高低低時寬時窄的小溪,增加水的氧氣含量,又在水裡分批投放小螢火蟲喜歡吃的田螺。

深入各地山林尋找適合品種

與昆蟲專家探討交流復育方法

將生態「找回來」以後,需要讓螢火蟲搬家。黃金生在全國各地尋找適合在重慶復育的螢火蟲品種。他深入各地山林,曾在宜賓一個峭壁之下找到了一種比較少見的紅背螢,在旁人看來只是一隻紅色的普通小蟲,夜裡卻能發出迷人的光芒。他小心翼翼地將幼蟲帶回重慶,投放到稻田、溪流、草地。又漫山遍野捕捉田螺、蝸牛等小動物,分批投放到地裡,供螢火蟲幼蟲取食。

螢火蟲的成長分四個形態——卵、幼蟲、蛹、成蟲。成年螢火蟲壽命只有十天左右,但它從卵到成蟲,卻要經歷漫長的過程。從卵變成幼蟲需要三周以上,幼蟲要經過五、六次蛻皮才能變成蛹,大概歷經半年到10個月,從蛹到成蟲又需要一到兩周。我們通常見到的發光體是幼蟲和成蟲兩個狀態。

現在,第一批成蟲馬上將產卵繁殖出第二代,如果第二代也存活了,那麼就代表螢火蟲在這個「新家」定居了下來。

黃金生經常與生態專家、中國臺灣「螢火蟲之父」何健鎔博士,昆蟲專家許欽演博士探討,交流螢火蟲的復育方法。

目前,已成功復育出8種螢火蟲,有黃寬緣螢、巨窗螢、紅胸黑翅螢等,預計今年內品種將達到12種。

螢火蟲回歸小區只需三條件

還能營造生態,拉近人與人的距離

不僅僅是「召喚」回螢火蟲,黃金生還有更大的計劃。他正在跟重慶一些小區商談,建議他們讓螢火蟲重新回到市民家門口。

「迎接」螢火蟲走入家門,只需要在小區裡有一小塊區域,滿足三個條件。

一是避免強烈燈光的照射。螢火蟲喜歡昏暗的光線,在一個固定空間內,有樹木或是裝飾物的遮擋,躲開城市燈光;

二是有流動的水源。螢火蟲喜歡生活在潮溼、多水、雜草叢生的地方,可以利用自然布景,營造出類似溪水、河流的環境;

第三是需要一塊有落差的坡地,擋住周邊吹來的有毒害的風。

有了這些環境,結合生態復育技術,再投放一些螢火幼蟲,就可以很快開始自然的繁衍。

而如果小區裡有了這麼一塊螢火蟲的樂土,小朋友肯定要下樓去玩耍。小孩子們一起玩,交到新的小夥伴,大人則可以在一旁交流。慢慢地,就會增進溝通,將人心凝聚在一起。

黃金生表示,這樣以螢火蟲拉近人與人距離的做法,目前在日本與中國臺灣地區比較流行,通過一個小小的生物搭橋,營造出人的「生態」,讓心與心更近。

復育過程影響了200多戶村民

他每個月還免費開設「三農講堂」

黃金生在這裡打造螢火蟲復育基地,還有一個願望,讓當地村民自覺保護環境,增強生態保護意識。

最初在這裡租下土地時,住在附近的200戶人家都不看好,有的甚至帶著敵意和懷疑。黃金生能夠理解,在村民們眼裡,他跟所有開放商一樣,這是一項好賺錢的項目。

在復育螢火蟲過程中,村裡人對黃金生的態度慢慢發生了改變。

雖然已辦理了50年土地流轉手續,但有的村民圖方便依舊在地裡種菜,發現各種秧苗的時候,黃金生並沒有將它們剷除,等快收穫時才很客氣地告訴他們:這裡需要種螢火蟲需要的東西,請以後不要在這裡種了。

村民們很驚訝,議論紛紛,怎麼這個老闆這麼客氣有禮貌。

黃金生確實不像個老闆。每天早上6點到9點,他必扛著鋤頭到田裡幹活,常常是汗流浹背。種菜、割草、養田螺,都親力親為。在改造環境的過程中,為了保留一棵樹,寧願多花錢去改道。

村民們漸漸地發現,自己所處的環境悄然發生了改變。汙染減少了,蔬菜變得更清甜,各種農場作物也賣得更好。黃金生每個月免費開設「三農講堂」,將農業知識傳授給村民,他的農場還為一些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

現在,村民們都把黃金生當作了朋友,時常送給他一些自己種的瓜果。他們從排斥外地人,到無條件支持。

對於宣傳生態理念,黃金生也很執著。他之所以選擇大學城,是因為這裡每年有5萬大學畢業生。「其中可能有100個學生會碰到我,我會給他們講這個理念,然後每個人又會給10個人講,這樣子傳遞出去。」

他找回了環境指標「監督員」

望促進環保,讓重慶山水更美

八月的一個晚上,晚霞將沙坪垻區大學城附近賴家漕與棋水灣交集處的螢火谷文創農場染紅。這裡就是黃金生為螢火蟲打造的「世外桃源」。晚霞褪去,8點半以後,黑色的天幕漸漸垂下,走進一條石子鋪成的小徑,突然像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星星點點的光亮出現在林間、枝頭、溪水中,成百上千的螢火蟲輕盈地飛舞,在空中劃出一道道光痕。溪水中也有發光的小精靈,如星星掉進了水裡。一行人輕輕地走路,低聲說話,避免驚擾到它們。黃金生叮囑旁邊的小朋友,「不要用手碰它們,觸碰會引起螢火蟲的死亡。」語氣溫柔得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

在一塊本沒有螢火蟲的地方把它們「找回來」,黃金生辦到了。

螢火蟲向來有「環境指標生物」之稱,可以從它們的生活狀況判斷一個地方的土壤、水和肥料情況。於是,讓螢火蟲當一個「監督員」,今年把蔬菜種下去,並投放螢火蟲。一年之後,如果能看到螢火蟲,說明這裡適合種這種蔬菜,生態是達標了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黃金生的眼中,這小小的光亮寄託了撬動大的生態建設,喚醒公眾的環保意識,讓重慶的一山一水更加美麗的願望。

本報記者 紀文伶

相關焦點

  • 夏日裡的漫天「星火」 重慶建首個螢火蟲農場
    20日晚,大學城螢火谷中,螢火蟲在草叢中飛出的美麗曲線。   20日,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從沙坪垻區獲悉,位於大學城片區的豐文街道三河村的螢火谷文創農場7月27日將正式開放,這裡將為市民在「山溝溝」裡點亮一片「星光」。
  • 又吵又臭 寵物店主租居民樓養狗遭投訴
    又吵又臭 寵物店主租居民樓養狗遭投訴   投訴 有人在居民樓裡養狗擾民  近日,本報接連接到市民舉報稱,明德路88號「五月花」樓上有人養了好幾十隻狗,並且還有好多是大型犬,弄得整棟樓都是一股濃烈的騷臭味。多次向街辦、城管等有關部門反映,但遲遲沒有得到解決。
  • 螢火蟲能毒死人?不好意思,螢火蟲不背鍋
    今天看到一則小新聞,乍一看標題,嚇得我拿螢火蟲的手都抖了一下,螢火蟲有毒,還把人給毒進醫院了?再仔細一看內容,我握緊了手裡的螢火蟲,難道我手裡的是個假的螢火蟲嗎(開始懷疑蟲生了),要是我手裡那些螢火蟲會上網,估計此時的表情會跟我一樣,如下圖。
  • 千畝花海正值盛花期!建德下涯喊你去噶鬧猛
    寧文武 攝寧文武 攝杭州網訊   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張歡帶著一家三口從杭州出發,特地驅車來到了建德下涯鎮,那裡的成片的向日葵和沿江花海正值盛花期,令人美不勝收,一路上他們的手機相機就沒停下來過。「花海五彩絢爛,在風中搖曳多姿,非常美!」這個假期,像張歡一家自駕而來的遊客絡繹不絕。
  • 上萬隻螢火蟲漫天飛舞有多神奇?重慶大學城螢火谷下周開放
    螢火蟲那金色的光斑,撲閃的透明翅膀,撥動著我們的童心。今夏,漫天飛舞、點點星光的螢火蟲將重現沙坪垻。20日,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從沙坪垻區獲悉,位於大學城片區的豐文街道三河村的螢火谷文創農場7月26日將正式開放,這裡將為市民在「山溝溝」裡點亮一片「星光」。
  • 廣州打擊李嘉誠式囤地,土地閒置一年徵稅20%,兩年就收回
    一直以來,開發商通過囤地賺取土地溢價的情況時有發生。就以李嘉誠為例,其囤地的手段算不上高明,但賺起錢來卻也從來都不手軟。看著幾十億、數百億就這樣輕鬆被李嘉誠拿到國外,這一現狀終究要有變化了。近日,廣州公布了《廣州市閒置土地處理辦法》其中明確經認定土地閒置滿1年的,用地單位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按出讓土地價款的20%計收土地閒置費;用地單位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有劃撥土地價款的,按劃撥土地價款的20%計收土地閒置費;無劃撥土地價款的,按劃撥土地時土地使用權價格的20%計收土地閒置費。
  • 重慶大學「螢火蟲」志願者進社區服務空巢老人
    「我們願為需要幫助的人照亮一片天空」——重慶大學「螢火蟲」志願者進社區服務空巢老人新華網重慶7月17日電(記者趙宇飛)「爺爺奶奶
  • 深愛這土地
    深愛這土地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1.01.07 星期四     娟是我初中同學,畢業後不久就進城打工了。她性格潑辣,又能吃苦,從工廠的流水線幹到了批發市場的小攤販,自己給自己當老闆,活得風風光光。
  • 螢火蟲為什麼會發光 螢火蟲發光的原因
    夏天我們經常能看到螢火蟲漫天飛舞的景象,特別是它們發光的尾部更是給炎熱的夏夜增添了一抹鮮亮。那麼,螢火蟲為什麼會發光呢?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螢火蟲為什麼會發光  螢火蟲會發光是因為它們特殊的生理結構,螢火蟲身體的腹部末端內充滿許多含磷的發光質及發光酵素
  • 一群蒙面男子從車上衝下將他打倒,原因竟與31畝土地有關……
    這是2017年10月17日,一名群眾用手機拍下的視頻,雖然只有短短12秒,卻清晰的記錄下五名男子兇殘的暴行。從視頻可以看出,這五名男子並沒有遮擋自己的面貌,氣焰囂張。案發地位於北京市房山區良鄉鎮的綠緣商城門口,時間是下午3點多,有三名黑衣男子從一輛綠色越野車上下來,氣勢洶洶地朝綠緣商城走去,隨後將三名男子陸續從商城內拖拽出來,拳腳相加,出手狠辣。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與螢火蟲來一場浪漫約會
    新華社重慶5月22日電(記者周文衝)螢火蟲是生態環境指標昆蟲,挑剔的「黑夜小精靈」只在環境好的地方安家。在重慶三河村,當地人修復自然環境,把消失的螢火蟲「請」回家,鄉村也重現美麗。在黑夜中,在森林深處,有一群發光的自然精靈——螢火蟲,猶如演唱會上的螢光棒,在黑暗中忽閃忽現。
  • 男子辭去月入萬元工作 養蟲子一年賺了20萬元(圖)
    辭去月入萬元工作  養蟲子一年賺了20萬元  「打開了本地市場,我可以加大養殖規模了!」昨日,向繼華從主城一家餐館出來,稱自己養的黃粉蟲、竹蟲、蝗蟲等昆蟲,終於與主城的幾家餐館達成了意向性銷售協議。他表示銷售渠道從市外轉回本地後前景更好,決定回家放開手腳大幹一場。
  • 重慶一位女子,帶2千婦女種菊花,一年賣出2000多萬
    也因為感同身受,她才會在打工的工廠倒閉後,選擇回到重慶雲陽縣農村老家,帶著婦女們一起種菊花。 高新村周圍的山上氣溫低,土地也貧瘠,種一畝菊花也就能產個200來斤。 真把地租給冉秀清,十有八九要虧本,到時候連租金都給不起!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風洞鎮:千畝「茶油地」變致富「加油站」
    近日,在青槓林村千畝油茶基地,工作人員進行油茶測產,此次測產通過採集豐株和稀株油茶樹果實,稱重進行測產。經工作人員現場實地採摘稱重,豐株茶果每株約15.4斤,稀株茶果每株約10.3斤。部分村民想自己種,有的村民願意出租土地,有的不想種也不想租。針對村民的不同想法,王懷軍租下願意出租的村民家的300畝土地自己種;對於不想種又不想租的,則以土地入股分紅,入股土地200畝;想自家種的,王懷軍就先出錢購買樹苗讓他們種上,等茶籽產收時,再衝抵苗木的成本,在他的鼓動下,有10戶村民免費領苗種了500多畝油茶。
  • 養貓養狗請靠邊站,男子把大白鴨養成了網紅,還出了養鴨寶典!
    導語:養貓養狗請靠邊站,男子把大白鴨養成了網紅,還出了養鴨寶典!有的人喜歡養狗,有的人喜歡養貓。這都沒什麼好稀奇的。但是你知道嗎?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小波人喜歡養冷門的動物,比如說蛇啊,蜥蜴之類的。但是出了農村裡,養鴨是為了賣的。
  • 「好懷念有螢火蟲的夏天」,為何農村也很少見到螢火蟲,哪去了?
    螢火蟲的種類有很多,其中有些螢火蟲就是把卵產在一些腐爛的枯草中,古代的人不明白其中的科學,就認為螢火蟲是從腐草中生長出來的。在民間還有一個很經典的故事,那就是《螢囊映雪》,估計現在不少城裡人對螢火蟲的印象也只能是停留在這個故事中。如今,不僅在城市裡見不到螢火蟲了,就連在農村裡也很難見到螢火蟲了。就算是有,也只是零星幾隻螢火蟲,真的好懷念有螢火蟲的夏天,那為何現在農村也很少見到螢火蟲了呢?
  • 重慶女子回農村種菊花,帶2000多名婦女致富,年銷售額2000多萬
    也因為感同身受,她才會在打工的工廠倒閉後,選擇回到重慶雲陽縣農村老家,帶著婦女們一起種菊花。創業9年,冉秀清和她的事業一起成長。曾經不被看好的菊花,已經發展成了村裡的致富產業。曾經不看好她的婦女們,也和她成了關係親近的「一家人」。她們還給冉秀清取了一個特別的稱呼——花將軍。
  • 全國人大代表蔡繼明:建議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建立農民脫貧長效機制
    與往年一樣,今年蔡繼明遞交的議案和建議主要還是圍繞土地制度改革方面,包括同步推進城鄉土地產權同權化和資源配置市場化改革、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建立農民脫貧長效機制、嚴格界定土地徵收中「成片開發」的內涵和標準等。
  • 兩會訪談(3)全國人大代表蔡繼明:建議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建立農民...
    與往年一樣,今年蔡繼明遞交的議案主要還是圍繞土地制度改革方面,包括同步推進城鄉土地產權同權化和資源配置市場化改革、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建立農民脫貧長效機制、嚴格界定土地徵收中「成片開發」的內涵和標準等。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
  • 她開空間千畝黑土地,一年產量破萬斤,七零年過得賊滋潤!空間文
    她開空間千畝黑土地,一年產量破萬斤,七零年過得賊滋潤!空間文今天阿九給大家推送的是女主帶有空間的穿越重生小說,都是阿九精選出來的,希望大家喜歡今天的幾本小說,她重生在七十年代,意外打開空間發現了千畝黑土地,種糧食一年的產量破萬斤,她在七零年過得賊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