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得到CEO脫不花分享了一個讚美三段論,教我們誇人誇到別人心坎裡,於是馬上試用了下,真的很好用,被誇的人很開心,我因為看到對方的優點,也很愉快,於是今天一天心情都還不錯,哈哈
「讚美三段論」具體就是把讚美分成三個環環相扣的要素來展開,首先說「我發現了一個你特別好的地方」,然後說「我認為你之所以能達成這個成就,原因是什麼」,最後說,「你的這個成就對我產生了什麼影響」或者「我準備怎麼做」。比如我早上就這樣讚美了一位每天都在我們學習群裡分享思維導圖的朋友,我學以致用,這樣說:我發現你堅持做思維導圖,特別好,我覺得你之所以能在忙碌中還能堅持完成,主要原因是你時間利用得好,每天起得早,正所謂「一日之計在於晨」,我要向你學習,準備每天也提前半小時起床,堅持寫至少500字。是不是很簡單?
讚美三段論,表面上看起來是個刻板的工具,實際上是提醒我們一個觀念:誇人不要誇現象,要誇現象背後的素質或能力。要告訴對方,你知道他的努力,你認可他的深層價值。使用讚美三段論,不僅僅在於讓對方感到高興,而且也是強迫自己養成善於發現、善於學習的精神。一舉兩得,完美實現雙贏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讚美別人,而這恰恰是我們缺乏的。中國人往往都比較含蓄,從小我們父母對我們也是教訓得多、讚美得少,比如「你這次雖然數學考了滿分,但是不要驕傲,還需要繼續努力,把其他科目也提高到和數學這麼好……」這樣看似戒驕戒躁,追求完美,卻導致了長期以來我們往往看到自己的缺點多、優點少,反思得多、自信得少,更不會自誇,甚至別人誇我們時都覺得不好意思……
這裡,我想起我的兩位老闆,都希望我們加班,但不同的是,前一個老闆用批評的方式,總會說「科研成果都是要花時間做出來的,不加班,怎麼能和全世界科學家們比拼,你們看看,我現在還這麼努力,你們憑什麼還不願意加班?……」
而現在的老闆則是以看似表揚的方式,每周組會後常說「你們這段時間辛苦了,也做出了很不錯的結果,今天就早點下班休息吧……」但其實剛剛組會還說實驗要抓緊點,布置的實驗也多得不加班根本做不完,但是正是他這麼一誇,我們都不好意思不好好幹了……可見讚美的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