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讚美不自由,則批評無意義

2020-12-05 騰訊網

正解局出品

若批評不自由,則讚美無意義。

——語出法國劇作家博馬舍的《費加羅的婚禮》

局長贊其言,踐其行。

僅僅本周,局長在《好端端一個國家,被糟蹋成這爛樣》中,批評委內瑞拉;在《正在消失的中產,釋放了一個危險信號》中,批評M型社會;在《暴跌2800億!恭喜360,割韭菜的速度,擊敗了全國99%以上的股票》中,批評360;在《炒藥有術,喪心病狂》,批評奸商。

老讀者知道,局長還是最早批評聯想、華大基因、銀行業、拼多多的自媒體之一。

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現在的微信訂閱號,已被批評的文章佔據。

當批評成為主旋律,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最近,不斷有讀者留言,詢問批評之外、解決問題的路徑與方法。

看到這樣的留言,局長真心高興,這說明,我們的讀者,更喜歡建設性的批評,而非簡單的情緒宣洩。

問題是,如果不是業內人士,提出解決方案,很難切中要害。

好在,雖然不知道A怎樣才能糾正錯誤,但可以看看B是如何正確做事的,正所謂「他石攻玉」、「見賢思齊」。

基於這樣的想法,局長啟動了「正解百企」計劃,打算篩選100家優秀的中國企業。既是尋找中國企業學習的榜樣,也為中國製造加油打氣。

若讚美不自由,則批評無意義。

該讚美的,就應該讚美!

01

好端端一個國家,被糟蹋成這爛樣

(發布日期:8月6日)

奧古斯都:委內瑞拉的問題與美國有毛關係,完全是自己瞎搞的結果。說真的,美國要搞翻它,還不是小事情。支持局長。

局長:謝謝讀者「奧古斯都」的支持!當然說委內瑞拉問題和美國一點關係都沒有也不可能,但委內瑞拉走到今天主要是內部人禍。

事實上美國一直是委內瑞拉石油的大買家,包括查維茲最如日中天的幾年,比如,2010年委內瑞拉43%原油賣給了美國,2011年這個比例是40%。

委內瑞拉吃到美國苦頭的是在川普上臺後,川普幾番加強對委內瑞拉制裁,即便如此在今年2月委內瑞拉平均每天仍然向美國出口37.86萬桶原油。

說這些,其實是想說明一點:美國既沒有那麼好,也沒有那麼壞。如果有人一直把所有問題歸結於美國,那麼,他要麼蠢,要麼就別有用心。

02

正在消失的中產,釋放了一個危險信號

(發布日期:8月7日)

明月:中國一次分配的比例現在36%左右,1978年是在56%。普通百姓已經無法靠自己的勞動力(體力及腦力)去積累財富,再加上住房、教育、養老及醫療的產業化,使生活變得入不敷出,普通人基本上找不到提升階層的通道,而中產下降卻很容易。

這是個危險信號,也是個真正的大問題,需要分析原因找辦法解決啊!

局長:這位讀者說到點子上了。

造成貧富分化日益拉大的主要原因,就是一次分配的比例越來越小。

勤勞可以致富,但與炒房、炒錢等方式相比,弱爆了。

同樣一個360,在美股上市,周鴻禕的身價是200億元;在A股上市,暴增至1000億元。一年不到,翻了5倍之多,這是勤勞致富嗎?資本操作爾。

《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的作者託馬斯·皮凱蒂認為,當今的資本回報率已經遠遠大於經濟的增長率,換句話說,就是你勞動賺錢的速度,比用錢賺錢的速度要慢,這將會導致社會財富快速向少數人聚集。

也就是說,越有錢收入增長越快,越富有的人越富有!

這就是現實。

03

炒藥有術,喪心病狂

(發布日期:8月8日)

Charles NYNN:醫藥行業決不能再交給市場了,市場化下去,我們都得得窮病。

局長:這是「Charles NYNN」對另外一個留言的回應(箭頭尾部是他的觀點)。

其實,很歡迎大家之間也能相互交流,一般推送後,就會放出一波留言,除了希望大家點評文章之外,讀者朋友們相互切磋也能達到「真理越辯越明」的效果。

回到這條留言,的確這是針對看病貴的兩種解決方案,一種認為要對醫藥進行完全管控,依靠行政力量來強力解決高藥價等問題,一種認為要徹底放開,由市場充分競爭來解決,因為如果存在高利潤就有廠家會進入,加劇競爭,最終依靠市場競爭解決問題。

但現實往往不是那麼簡單,比如,第一種方案,就會帶來黑市交易(因為公開交易無利可圖)、權力尋租等問題。

大家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嗎?

04

越南:中國最好的一個學生

(發布日期:8月10日)

一起去旅行:曾經看到過一個觀點:同樣是在大國之南,19世紀墨西哥人的諺語是:墨西哥的不幸,在於離上帝太遠,離美國太近;而21世紀越南人的格言則是:天堂太遠,中國很近。按照越南人的解釋,這句話有著互相矛盾的兩層意思——中國是通向天堂的攔路虎;中國本身就是天堂。而對於這兩層意思,越南人選擇了都相信,並將兩者奇蹟般地統一在了一起。

中國有個好學生在自己附近也是好的,保持清醒和危機意識。我的國還沒有我們想像那麼厲害,加油。

局長:這種留言是我最中意的,有態度、有觀點,能達到相互學習的目的。所以,即使點讚不夠爆,我今天還是做了精選。

再說說這個觀點。

國際政治理論中「進攻性現實主義」代表人約翰·米爾斯海默,有一本書叫《大國政治的悲劇》。他認為,在無政府狀態下,大國之間的衝突幾乎無法避免。

對於越南、墨西哥、韓國等這樣的國家放在其他地方肯定成為地區性霸權。但不幸的是,鄰居沒法選擇,他們身處在大國之側。

這也就決定了只要大國不衰落,它們(包括日本)永遠最多只能成為中等強國,這可能是這些國家的「悲劇」吧。

05

被美軍封殺,讓明星痴迷,這家中國企業制霸全球,牛到上天

(發布日期:8月9日)

暴跌2800億!恭喜360,割韭菜的速度,擊敗了全國99%以上的股票

(發布日期:8月11日)

水光瀲灩

A:小明數學很好,能考滿分。

B:可小明英語不好,考不及格。

於是,B和A吵了起來。。。

靜水微瀾:凡是不玩技術而一門心思搞圈錢的科技企業都沒有好未來

局長:一正,一反;一篇讚美,一篇批評。

所以兩篇放在一起回復。

思考一個問題,如何正確地讚美或批評一個企業?

局長覺得,要看本分。

企業的本分是什麼?

對大疆來說,本分是把產品做好。從高端到低端,大疆佔據全球消費級無人機市場70%的份額,還不值得讚美嗎?

有讀者提及晶片、攝影頭等技術,這些很重要也很關鍵,但恐怕不是大疆的本分。不能把整個產業鏈的重擔,都壓在大疆的身上。

當然,我們希望大疆在些領域取得突破。

對360來說,只要上市,就成為了一家公眾公司,本分是對股東負責,與股東分享成長紅利。

360卻通過炒作,推高股價,導致股民損失慘重。後又在不缺錢的情況下,拋出百億融資計劃,試圖再次圈錢。

這就有點無恥了。

相關焦點

  • 讚美的可信度須靠批評自由度檢驗
    作為當事人的縣委書記的回應是:第一,這是老百姓的個人行為;第二,不鼓勵這種行為。針對網上「拍馬屁」的說法,李表示「不評論、不評論」。應該說,這樣的爭議早已不是第一次出現。記得在2008年,當時網上一篇題為《縣紀委書記卸任,百姓「萬民傘」相送》的博客,就引起了人們對江蘇省泗洪縣紀委書記王守權的「感人事跡」是否屬實的質疑。
  • 語錄偵探 |《費加羅報》的「若批評不自由,則讚美無意義」
    若批評不自由,則讚美無意義。——這句話掛在時評人嘴邊,也掛在《費加羅報》報頭下面。作為座右銘,「若批評不自由,則讚美無意義」與《費加羅報》「評論立報,觀點先行」的採編理念不謀而合。「費加羅」出自十八世紀法國劇作家博馬舍的喜劇《費加羅的婚禮》,系該劇的男主人公,而「若批評不自由,則讚美無意義」借著費加羅之口說出。1778年,博馬舍用鵝毛筆寫下《費加羅的婚禮》時,恐怕不會想到「若批評不自由,則讚美無意義」在當代社會已經成為新聞媒體捍衛言論自由的一面Flag。
  • 若現金流不自由,則淨利潤無意義
    若能在埋雷階段,及時發現蛛絲馬跡, 則可大大降低爆雷的隱患。 而埋雷,卻不是看利潤表可以看出來的。,十年內淨利潤77億,只對應15億的自由現金流,含金量很差。
  • 若離婚不自由,則結婚無意義
    對於決定離婚的夫婦來說,可能一天都等不了,繁瑣的手續,漫長的等待,無異於是一種折騰。30天的冷靜期內,如果有一方不同意離婚,就可以撤回離婚申請。而即便是過了冷靜期,一方不去領取離婚證,同樣視為撤回申請。 簡單一句話,只要有一方不想離婚,這個婚是無論如何也離不掉的。嚴格來說,這不是離婚冷靜期,而是離婚限制條款。
  • 若差評不自由則好評無意義
    對商家而言,一個必須銘記的常識是:若差評不自由,則好評沒意義。這般思量之下,那些郵寄壽衣、大便,提刀砍人的商家們,的確需要自我反省一番了。(龍敏飛)
  • 北京日報:《流浪地球》再好 也要經得起批評
    原標題:《流浪地球》再好 也要經得起批評 春節檔落幕,《流浪地球》成為當之無愧的「C位」影片。然而,伴隨其不斷攀升的票房,輿論場漸成撕裂之勢:有人力挺其「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有人吐槽質疑其「科學設定不合理」,還有人認為其承載了集體主義、家國情懷,稱批評《流浪地球》便是「不愛國」……紛紛擾擾中,各方爭論似乎正離影片本身越來越遠。 平心而論,四年磨一劍的《流浪地球》確實可圈可點。雖然同樣是世界末日的情境設置,但影片給出的則是一個充滿情懷的「中國式方案」:帶著地球去流浪。
  • 若買正版不自由,則反盜版無意義
    這導致有些東西不漢化就沒有官方中文版本;另一些東西官方的版本拖後一到兩年是常事,引進了也發現做得毫無誠意,甚至有些翻譯跟機器翻譯差不多。種種因素造成了中外文化交流的信息差。在人們踏上信息高速公路的現代社會,眼看著中國人和全球潮流脫節,是叫人無法容忍的行為。斷絕文化交流,甚至可能會斷絕我們自己的未來。
  • 孩子聽不得「批評」怎麼辦?「肥皂水效應」:批評也要有「技巧」
    孩子聽著我的批評,突然就爆發了:"我就是笨,這和我看不看電視沒有太大的關係。"然後,孩子就跑回房間。不僅僅是我,父母也會為孩子"一聽到批評就爆炸"的現象所困擾。這時,父母不知道該用什麼方法讓孩子聽取"批評"。
  • 若理性不存在,則善良無意義
    晉惠帝揪心不已,善良的他想為子民做點事情,一番冥思苦想後,他說出解決方案:「老百姓沒有米飯吃,怎麼不吃肉粥呢?」第一種盲目善良:「無知無德」。比如,為了彰顯自己的善良,很多人總是成群結隊去放生,把陸龜放到水裡,致其活活淹死。總有些人,道聽途說一些偏方後,就像撿到了寶一樣到處推薦給病人,自以為給出的是滿滿的希望,最後病人得到的卻是大大的絕望。
  • 孩子聽不得「批評」怎麼辦?肥皂水效應:批評需要技巧
    其實我們在生活中,父母教育批評犯錯的孩子也是這樣,如果自己先認可孩子的有點,再指出孩子的不足之處,孩子就會輕易接受批評。讓這個黨員真心接受麥金利的批評,同時又讓這個黨員不反感自己,寫出更好的演講稿。很多的時候,作為大人的我們在接受批評時,也很難意識到自己犯了錯誤,而且在接受批評的時候心裡就會不痛快,認為自己做的並沒有錯。但是如果別人先是讚美我們的優點,再去批評我們犯下的錯誤,我們就會靜下心來考慮自己的錯誤,既讓自己改正,又虛心接受批評教育,這就是運用肥皂水效應的好處。
  • 按照讚美三段論法每天讚美身邊的人,讓你的生活和工作更加愉快
    今天得到CEO脫不花分享了一個讚美三段論,教我們誇人誇到別人心坎裡,於是馬上試用了下,真的很好用,被誇的人很開心,我因為看到對方的優點,也很愉快,於是今天一天心情都還不錯,哈哈「讚美三段論」具體就是把讚美分成三個環環相扣的要素來展開,首先說「我發現了一個你特別好的地方」,然後說「
  • 孩子聽不得批評怎麼辦?父母巧用「肥皂水效應」,孩子更容易接受
    認為自己已經給予了孩子最好的一切,孩子就應該做到盡善盡美,只要孩子做出了讓父母不滿的事,就會引來父母一頓批評。孩子早上起床晚了,父母會嘮叨,說:讓你晚上早點睡偏不聽,現在起不來了吧?孩子吃飯慢了,父母會批評:天天想著辦法給你做吃的,還這麼挑剔,不愛吃就別吃。
  • 嘻哈音樂布道會引發「敬拜讚美」爭論:這是在敬拜上帝?
    事情是這樣的,最近,網絡上傳出一段10秒的短視頻,展示出在溫州當地的一個夏令營布道會上,當地的一個基督教背景的樂團採用了嘻哈的方式來布道,又是說唱又是舞蹈,這種方式被不少基督徒批評。聖經裡多處提到讚美,說「耶和華是以讚美為寶座的」,聖經裡的米利暗、大衛等人都喜歡讚美神,教會歷史上的讚美詩更是雋永而聖潔。
  • 格律詩詞與自由詩詞相對 根本區別在講不講格律
    格律詩詞是個適合與自由詩詞相對舉的名稱,二者的根本區別是講不講格律。  在數千年中華文化中發育成熟的格律詩詞,近百年來被稱為「舊體詩詞」。它有五大格律要素——篇制、句式、平仄、對仗、押韻。  二十世紀以來興起的自由體詩歌,國人習慣稱之為「新詩」。這是相對於「舊體詩詞」而言的。新詩不講究格律,形式完全自由隨意。
  • 人生存在處境之無意義
    有人在生活中設立一個又一個目標,被驅使著忙碌不停,以免被追逐他們的無意義感追上。這種強迫性的活動局限了生命的內容,無法使人實現更多的潛力,原因還是在於沒有意識到生命意義主題的危機。有人對生活中的一切感到虛無和絕望。有人處在一種無目標感和冷漠狀態。
  • 讚美是孩子成長的必需品,利用「皮格馬利翁效應」,讓孩子更優秀
    文丨大寶疼小寶(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知乎有一個熱議的話題,講的是為什麼中國的父母,大多不怎麼愛讚美自己的孩子。這是因為中國一向推崇謙虛是美德,與其讚美孩子,不如多批評孩子,鞭笞他們進步。
  • 那些有機會給局長唱讚美詩的孩子
    (荊楚網1月6日)  若不是條件有限,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的熱鬧場面也不是不能出現。想當年,「高校領導熱迎評估組女秘書事件」一時甚囂塵上,怪只怪女秘書的身段與領導的身段不太相稱而已,若是將女秘書置換成評估組專家,別說風塵僕僕去機場迎接,就是紅地毯一路從機場鋪到校門口,估計也算不上什麼奇聞。
  • 若社交無意義,選擇獨處則是智慧(深度好文)
    文/唯晨莊子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這句話不能說百分之百正確,但確實很有道理,人的本性是貪婪的,每個人天生都是懶惰的,所以才有「無利不起早」之說。與人相處,若沒有特殊原因,很難有誰能做到十年如一日地殷勤。
  • 再談《後浪》:「前浪」的讚美為什麼不被年輕人買帳?
    《後浪》視頻截圖讚美就等於理解嗎?以「前浪」的視角來評價「後浪」,即使通篇都是讚美,為何依然有人不買帳?因此,年輕人更感興趣的是如何與同齡人建立有意義的親密關係,以及如何建立個人的價值觀體系;而中年人的主要興趣則正好相反,他們更關心如何加強與成年子女的關係,維護他們自己已經建立好的價值觀體系,並將這些知識和生活經驗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