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2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重點專項「III-V族半導體三維異質納米線的原位構築與紅外探測應用」、「基於集成光子器件的量子信息基礎研究」 2019年度項目中期檢查會在山東大學中心校區順利舉行。科技部高技術中心項目主管於笑瀟,項目責任專家尹浩院士、王慧田教授、程亞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都有為院士,項目諮詢專家,山東大學科研院副主任劉全芬,微電子學院副院長林兆軍教授,項目組成員等出席該會議。
會議伊始,山東大學微電子學院副院長林兆軍教授致歡迎辭,他代表學校以及微電子學院對各位專家領導在百忙中抽出時間參加會議表示歡迎,以及對項目組的工作給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隨後,中國科學院院士尹浩教授主持「基於集成光子器件的量子信息基礎研究」部分的會議。由中山大學的周曉祺教授為代表的三位該項目的負責人依次做了報告,取得了許多階段性成果:(1)實現可以執行任意兩量子比特信息處理的矽基光子晶片;(2)首次實現光學量子自動機;(3)提出解析量子系統能級結構的新型量子算法,在矽基光量子晶片上成功地演示了該算法。清華大學龍桂魯教授、中國科技大學史保森教授對該項目的總體進展情況表示肯定,建議進一步保持特色研究,努力攻克更多技術難題。
隨後,南京大學的王慧田教授主持「III-V族半導體三維異質納米線的原位構築與紅外探測應用」部分的會議。項目首席楊再興教授與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的王林副研究員、東南大學的賀龍兵副教授、南京理工大學的顧宇副教授依次做了匯報工作,圍繞高質量III-V族半導體三維異質納米線的原位構築研發,高性能III-V族半導體三維異質納米線陣列紅外探測器,探索高效「熱電子」產生及注入機制等方面匯報了立項以來的項目進展與成果,同時也匯報了財務情況以及下一步的研究計劃。專家組仔細審閱課題中期報告和年度報告,並在認真聽取項目負責人匯報的基礎上,對項目工作內容和研究前景進行了討論評議,提出了非常多的建設性意見。確立了「加強團隊之間合作,圍繞關鍵詞做工作,合理分配財務支出,集中力量攻克難點,保質保量完成指標,加強團隊人才培養」等原則。此次會議全面總結了項目的中期進展情況,在加強團隊之間技術交流的同時汲取了專家組的中肯意見,並確定了接下來的工作計劃和研究目標。
國家重點研發項目「III-V族半導體三維異質納米線的原位構築與紅外探測應用」是2017年6月獲批,屬於「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主題青年科學家項目,由國家科技部高技術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組織和指導實施。項目研究經費共計488萬元,其中國撥經費488萬元。項目牽頭單位為山東大學,項目負責人為楊再興教授。項目參與單位還有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南京理工大學、東南大學共四家單位。立項兩年以來,共發表論文23篇,其中影響因子大於10的有5篇,包括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Nano Letters, ACS Nano, Materials Today Nano, NPG Asia Materials等著名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