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號「雷射眼」將拍攝中國首張月球三維圖(圖)

2020-11-23 中國網

為探月工程研製的雷射高度計

中國第一張月球三維圖片,誰來拍?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實驗室裡,「勞動節」也不閒著,一支由上海技物所與上海光機所組成的20多人科研團隊正在為即將上天的「嫦娥一號」探月衛星趕製「雷射眼」。這雙「雷射眼」就是我國獨立自主研發的首個太空雷射高度計,明年此時,它就有望從月亮那兒傳回月面三維高程圖,為中國人未來登月計劃尋找最合適的落腳點。

記者隨同上海技物所所長王建宇等人換上淨化服,經過風淋間沐風去塵後,走進實驗室。航天儀器的研製對環境要求特別高,雷射高度計的「閨房」內裝有特殊的超淨裝置,潔淨度達到「一千級」,相當於每立方米空間內的灰塵顆粒少於一千個,比看上去「一塵不染」的標準實驗環境還要乾淨幾百倍。記者終於來到這隻「雷射眼」的身邊,它身長不足30釐米,體重也只有15公斤,由雷射發射模塊、雷射接收模塊和數據處理模塊共同組成,顯得結實精幹。

「雷射眼」怎樣描繪出月球上山脈盆地等的地表起伏呢?王建宇告訴記者,雷射高度計搭載在「嫦娥」衛星上,從高空發射的雷射束被月球表面反射回衛星,通過精確測量從發射雷射到接收雷射的時間,再乘以光在太空中的傳播速度,得出的雷射單程距離就是衛星與探測點之間的距離。這段距離越短,表明被探測點離衛星越近,海拔高度就越高。如果高密度地獲得一個又一個探測點的海拔高度數據,就能繪製出一幅較精密的立體地形圖。據介紹,美國在第二代火星探測器上也採用這種類型的雷射高度計,獲取了火星表面的地形資訊。

這臺全國產化的雷射高度計堪稱「太空勞模」,它將隨「嫦娥一號」繞月運轉,在 200公裡高度的軌道上長期開機工作,不分白天黑夜,每隔一秒發射一束雷射。雷射在月球表面留下一個約 100米直徑的「足印」後,便在千分之一秒內反射回來,由衛星實時處理並傳回測得的大量數據。而下一秒鐘,「嫦娥」的「雷射眼」已飛到 1200米外的另一點上,發射下一束雷射了。就這樣,衛星搭載著雷射高度計像繞絨線球一樣,一圈又一圈地轉,留下一個個雷射「足印」,最終把月球地表狀況掃描下來。

「嫦娥姐姐」的高科技眼睛自然也是成雙作對的。目前,科研人員已完成雷射高度計正樣產品的交付,正在製作的備份也將於近期交付,為「嫦娥探月」配上雙份保險。

記者隨同上海技物所所長王建宇等人換上淨化服,經過風淋間沐風去塵後,走進實驗室。航天儀器的研製對環境要求特別高,雷射高度計的「閨房」內裝有特殊的超淨裝置,潔淨度達到「一千級」,相當於每立方米空間內的灰塵顆粒少於一千個,比看上去「一塵不染」的標準實驗環境還要乾淨幾百倍。記者終於來到這隻「雷射眼」的身邊,它身長不足30釐米,體重也只有15公斤,由雷射發射模塊、雷射接收模塊和數據處理模塊共同組成,顯得結實精幹。

「雷射眼」怎樣描繪出月球上山脈盆地等的地表起伏呢?王建宇告訴記者,雷射高度計搭載在「嫦娥」衛星上,從高空發射的雷射束被月球表面反射回衛星,通過精確測量從發射雷射到接收雷射的時間,再乘以光在太空中的傳播速度,得出的雷射單程距離就是衛星與探測點之間的距離。這段距離越短,表明被探測點離衛星越近,海拔高度就越高。如果高密度地獲得一個又一個探測點的海拔高度數據,就能繪製出一幅較精密的立體地形圖。據介紹,美國在第二代火星探測器上也採用這種類型的雷射高度計,獲取了火星表面的地形資訊。

這臺全國產化的雷射高度計堪稱「太空勞模」,它將隨「嫦娥一號」繞月運轉,在 200公裡高度的軌道上長期開機工作,不分白天黑夜,每隔一秒發射一束雷射。雷射在月球表面留下一個約 100米直徑的「足印」後,便在千分之一秒內反射回來,由衛星實時處理並傳回測得的大量數據。而下一秒鐘,「嫦娥」的「雷射眼」已飛到 1200米外的另一點上,發射下一束雷射了。就這樣,衛星搭載著雷射高度計像繞絨線球一樣,一圈又一圈地轉,留下一個個雷射「足印」,最終把月球地表狀況掃描下來。

「嫦娥姐姐」的高科技眼睛自然也是成雙作對的。目前,科研人員已完成雷射高度計正樣產品的交付,正在製作的備份也將於近期交付,為「嫦娥探月」配上雙份保險。(本報記者徐瑞哲)

相關焦點

  • 嫦娥一號將繪首張中國版全月地形圖
    不論「嫦娥」奔月還是登月,首先要製作一張月球地圖,這是每個制訂探月計劃國家的必答題,有望於本月下旬發射的「嫦娥一號」衛星也不例外。記者昨天獲悉,該星搭載上海科研人員自主研製的雷射高度計,將承擔我國首位「探月攝影師」之責,為世人拍下第一幅擁有較高精度的中國版全月地形圖。
  • 中國正式發布"嫦娥一號"拍攝全月球影像圖(圖)
    11月12日下午,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正式發布「嫦娥一號」拍攝月球全圖。  據悉,中國公布的全月球影像圖,是目前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圖中最完整的一張。評審專家一致認為,中國首幅全月球影像圖的圖像數據完整、信息豐富、信噪比高、質量良好,在圖像質量和影像製作方面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嫦娥一號拍攝數據製作我國首幅全月球影像圖公布
    新華社快訊:  依據嫦娥一號衛星拍攝數據製作的中國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圖,12日15時05分正式公布。同時,衛星獲得的第一批科學探測數據,也按照有關規定向科研單位移交。  探月工程領導小組的領導為我國首幅全月球影像圖揭幕(航天局網站)  新華社快訊:  我國此次公布的全月球影像圖,是目前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圖中最完整的一張。
  • 細看嫦娥三號上的「雷射眼」
    ——中秋舉頭望明月,遙想「嫦娥」真落月。嫦娥三號衛星最近運抵「月城」西昌發射場,預計百日之後擇機發射,實現中國太空飛行器在地外天體上的首次軟著陸。此番無人登月,「嫦娥」要靠自己的「眼睛」認路識途,其中多套探測儀器由中國科學院在滬相關研究所研製,守望落月登月全程。
  • 中美「雷射眼」大不同:雷射器走向深空
    另外,中國嫦娥三號在2013年實現成功登月的過程中,「雷射眼」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接下來,OFweek雷射網編輯帶你簡單了解中美「雷射眼」究竟起到了什麼作用。  1、好奇號「雷射眼」:進行光譜分析  「好奇」號共攜帶10種不同科學儀器,ChemCam只是其中之一。
  • 嫦娥一號衛星成功撞擊月球
    在撞擊過程中,嫦娥一號衛星攜帶的CCD相機傳回實時圖像,圖像清晰。中國探月一期工程宣布完美落幕。記者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看到,為了保證嫦娥一號衛星成功「受控撞月」,嫦娥一號任務飛行控制組選擇在青島和喀什兩個測控站同時能夠進行測控的時間段內進行撞月控制。15時36分,嫦娥一號衛星開始減速,16時13分10秒成功落在月球的豐富海區域。
  • 嫦娥四號傳回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月背影像圖
    嫦娥四號發回的首張月球背面影像圖。這是嫦娥四號著陸器監視相機C拍攝的著陸點南側月球背面圖像,巡視器將朝此方向駛向月球表面。國家航天局供圖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月3日10時26分, 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東經177.6度、南緯 45.5 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此次任務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信。
  • 中國首張月球圖片將在探月工程官方網站首發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十六日電(記者 劉長忠)記者今天獲悉,中國首張月球圖片將在探月工程官方網站首發,屆時,廣大網民還可以通過「嫦娥探月.CN」登錄官方網站,一睹月球真容。
  •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回顧嫦娥探月之旅
    嫦娥一號拍攝了中國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圖,  嫦娥二號首次實現我國對小行星的飛躍探測,  嫦娥三號成功實現落月夢想,  嫦娥四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  揭開月球背面神秘面紗……  在嫦娥五號即將發射之際,  讓我們一起回顧「嫦娥」的探月之旅
  • 嫦娥一號拍攝的月球全景圖將在春晚上首次亮相
    舞臺後面的巨型屏幕上則清楚寫著章子怡將演唱歌曲《天女散花》。  賑災朗誦是春晚的新加節目,但卻在短時間內齊聚了眾多明星參與演出。在當天的彩排中,可以看到參加朗誦的明星達近二十人,其中包括姜文、陳道明、張國立、徐靜蕾、黃曉明等等。
  •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三號:中國探月工程的"三級跳"
    新華社西昌11月29日電(記者李宣良、王經國、餘曉潔)即將實施的嫦娥三號任務,將實現中國探測器首次在地外天體的軟著陸和巡視探測。從2007年到2013年,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三號,中國探月工程實現了「三級跳」。
  • 「嫦娥」第3次變軌成功 月球照片精度120米(圖)
    在這個軌道上運行1圈後,衛星將於10月31日實施入軌後的第四次變軌,變軌成功後進入地月轉移軌道,開始奔向月球的漫漫行程。  開創航天測控新紀錄  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主任饒順和介紹說,嫦娥一號衛星在24小時軌道飛行第3圈時,遠望三號測量船在近地點順利發現目標,把相關數據傳送到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同時把有關指令發至嫦娥一號衛星。
  • 「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倒計時
    嫦娥一號重 2350 千克,體積 200×172×220 釐米,總投資 14億人民幣。嫦娥一號的主要任務是獲得全月面的三維影像圖,分析鈾、釷、鉀、鈦、鉻、鐵、鋁、鎂等14種礦產資源的分布和含量,測量月壤厚度,估算氦3資源的儲量,考察距地面4萬~40萬千米的地月空間環境。
  • 嫦娥五號傳回首張月球影像圖:將開始為期兩天的工作
    【CNMO新聞】據央視新聞報導,嫦娥五號探測器於昨晚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 嫦娥五號傳回首張月球影像圖:將開始為期兩天的工作
    【CNMO新聞】據央視新聞報導,嫦娥五號探測器於昨晚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 嫦娥雷射高度計揭秘:比日本儀器看得遠造價低
    他們沒有技術權威、沒有先前經驗,憑著親如兄弟般的精誠與團結,將創新資源和能力運用至極限,接連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青年五四獎章」等個人和集體榮譽。 「探月雷射眼」照遍月球 春節期間,舒嶸研究員又回到他四樓的辦公室加班。
  • 國內動態 丨嫦娥一號出徵已是13年前!嫦娥五號將於年底出徵,加油!
    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於9月18日至21日在福建福州舉行。在此次大會上,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表示,預計今年底之前發射「嫦娥五號」,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據了解,此次月壤採樣將達到1000克以上。
  • 嫦娥一號已完成全月面拍攝 八月份接受月食考驗
    「嫦娥一號」完成全月面拍攝  本報訊截至昨天,我國首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一號」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嚴密監視和精確控制下,已安全環月飛行210天,飛行2374圈,目前衛星處於環月正飛狀態,各系統設備工況正常穩定。
  • 這才是月球背面真實的樣子!中國嫦娥四號拍攝的月球背面照片
    前蘇聯拍攝的第一張月球背面照片這張照片除了模糊以外,還有存在另外一個特徵,那就在這張照片中中出現了四個非常明顯的黑點,這四個黑點到底是什麼?網絡流傳月球背面的金字塔網絡流傳月球背面外星人基地直到2019年1月3日這個謎團才最終揭開,因為在這一天中國研製的月球登陸車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這是人類首次實現在月球背面登陸,嫦娥在月球背面登陸之後,進行了為期幾個月的科研探測,經過長時間的探測,嫦娥四號不僅拍攝到月球背面第一張全景照
  • 嫦娥一號撞擊坑未能拍到 將考慮用嫦娥二號拍攝
    全國政協委員、嫦娥一號工程總指揮兼總設計師葉培建昨日透露,嫦娥一號撞擊時正是白天,光線太強,國內天文臺未能觀測到撞擊的實時情況,也未拍到圖片,正在考慮用嫦娥二號去拍攝嫦娥一號的撞擊坑。  葉培建說,嫦娥3號將攜帶月球車,首選月球赤道附近的虹灣地區著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