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號拍攝數據製作我國首幅全月球影像圖公布

2020-11-23 和訊
  新華社快訊:

  依據嫦娥一號衛星拍攝數據製作的中國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圖,12日15時05分正式公布。同時,衛星獲得的第一批科學探測數據,也按照有關規定向科研單位移交。

  探月工程領導小組的領導為我國首幅全月球影像圖揭幕(航天局網站)

  新華社快訊:

  我國此次公布的全月球影像圖,是目前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圖中最完整的一張。

  新華社快訊:

  12日下午首次揭幕的中國全月球影像圖等一批與繞月探測工程相關的資料和實物,被國防科工局捐贈給國家博物館,將作永久收藏。

  新華社快訊:

  國防科工局負責人12日透露,我國探月二期工程中的嫦娥三號衛星將實現月球軟著陸和巡視探測任務。並將選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

全月球影像圖(航天局網站)

  新華社快訊:

  國防科工局表示:鑑於嫦娥一號衛星狀態至今良好,已決定將按照「軌道從高到低,風險從小到大」的原則,繼續安排開展一些在軌試驗,為後續工程積累數據和經驗。

  新華社快訊:

  國防科工局宣布:對嫦娥一號備份星進行技術改進而成的「嫦娥二號」,作為中國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導星,將於2011年年底前完成發射。

  新華社快訊:

  12日公布的全月球影像圖由嫦娥一號衛星拍攝的589軌影像數據經處理完成。圖像數據獲取於2007年11月20日至今年7月1日。

(來源:新華社)

相關焦點

  • 中國正式發布"嫦娥一號"拍攝全月球影像圖(圖)
    中新網北京十一月十二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十二日下午在北京舉行繞月探測工程全月球影像圖暨科學數據發布儀式,正式發布依據「嫦娥一號」衛星拍攝的月球地形地貌數據製作而成的中國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圖。
  • 首幅全月球三維立體圖研製成功 展示全月球實景
    2008年11月12日,依據嫦娥一號衛星拍攝數據製作的中國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圖正式公布。新華社發   太空美術——我國首顆月球探測器 [圖集]新華網北京3月9日電(記者孫彥新)想知道月球任何一個角落是什麼模樣,只要輕點滑鼠就能實現。「『嫦娥一號』全月球三維立體圖自動構建技術」項目,9日上午通過了解放軍總裝備部組織的成果鑑定。
  • 嫦娥一號科研成果發布 全月球影像圖國際領先
    本報北京7月16日電(記者餘建斌)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16日對外發布「嫦娥一號」科學研究成果。我國繞月探測工程月球應用科學首席科學家、中科院院士歐陽自遠表示,「嫦娥一號」探測數據的處理、分析與研究,目前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填補了我國在月球探測領域的空白,其中,根據嫦娥一號衛星數據製作的「全月球影像圖」為國際先進水平。
  • 嫦娥一號衛星成功撞擊月球
    從發射升空開始,嫦娥一號衛星累計飛行494天,其中環月482天,期間經歷三次月食,5次正\側飛姿態轉換,共傳回1.37TB的有效科學探測數據,獲取了全月球影像圖、月表部分化學元素分布、月表土壤厚度等一系列科學研究成果,圓滿實現工程目標和科學目標,為我國月球探測後續工程和深空探測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倒計時
    、嫦娥二號嫦娥一號於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發射升空,11月7日正式進入距月200千米的工作軌道,26日公布了第一幅月面圖像,同時完成了三維影像的製作。嫦娥一號重 2350 千克,體積 200×172×220 釐米,總投資 14億人民幣。嫦娥一號的主要任務是獲得全月面的三維影像圖,分析鈾、釷、鉀、鈦、鉻、鐵、鋁、鎂等14種礦產資源的分布和含量,測量月壤厚度,估算氦3資源的儲量,考察距地面4萬~40萬千米的地月空間環境。
  •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三號:中國探月工程的"三級跳"
    然而,由於衛星軌道控制「非常精準」,嫦娥一號只實施了一次中途修正。    進入環月軌道後,嫦娥一號拍攝的月球照片源源不斷地傳回地球。2008年11月12日15時05分,由嫦娥一號拍攝數據製作完成的「中國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圖」公布。這是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圖中最完整的一幅影像。
  • 嫦娥二號全月圖拍到當年阿波羅11號登月遺蹟
    昨天,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正式公布了中國探月工程的又一重大科技成果嫦娥二號月球探測器傳回的解析度達7米、100%覆蓋全月球表面的全月球影像圖。這也是目前國際上已發布的解析度最高的全月球影像圖。元宵賞銀月,「嫦娥」捧圖來。全月球影像圖是何模樣?7米解析度有多「牛」?我國探月工程的下一步將是什麼?記者昨天採訪了北京上海多位專家,一一解析全月圖的奧秘。
  • 中國首次探月工程第一幅月面圖像發布(圖)
    新華社發中國網直播:中國首次探月工程第一幅月面圖像發布儀式新華網北京11月26日電(記者陳二厚 黃全權)26日9時40分許,中國國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號衛星傳回並製作完成的第一幅月面圖像。在第一時間,「中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第一幅月面圖像」通過新華社傳到了世界各地。
  • 「嫦娥一號」繞月探測衛星發射成功
    新華社北京1月29日電 探月工程一期——「嫦娥一號」衛星於2007年10月成功發射,準確進入預定環月工作軌道,開展了為期一年的科學探測工作。截至2008年10月,「嫦娥一號」衛星達到了「一年壽命」的技術要求,共獲得1.37TB的有效科學數據。
  •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回顧嫦娥探月之旅
    嫦娥一號拍攝了中國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圖,  嫦娥二號首次實現我國對小行星的飛躍探測,  嫦娥三號成功實現落月夢想,  嫦娥四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  揭開月球背面神秘面紗……  在嫦娥五號即將發射之際,  讓我們一起回顧「嫦娥」的探月之旅
  • 嫦娥一號將繪首張中國版全月地形圖
    不論「嫦娥」奔月還是登月,首先要製作一張月球地圖,這是每個制訂探月計劃國家的必答題,有望於本月下旬發射的「嫦娥一號」衛星也不例外。記者昨天獲悉,該星搭載上海科研人員自主研製的雷射高度計,將承擔我國首位「探月攝影師」之責,為世人拍下第一幅擁有較高精度的中國版全月地形圖。
  • 嫦娥2號拍世界最強月圖 可見阿波羅登月遺蹟
    「除中國外,目前國際上還沒有其他國家發布優於7米解析度、100%覆蓋全月球表面的全月球影像圖。」中國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劉東奎說。嫦娥二號全月球影像圖解析度為7米,比嫦娥一號全月球影像圖120米的解析度提高了17倍。打個比方,嫦娥一號只能發現機場、港口,嫦娥二號可以發現機場上的飛機和港口裡的輪船。嫦娥二號是我國發射的第二顆月球探測器。
  • 中國嫦娥二號全月圖拍到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遺蹟
    昨天,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正式公布了中國探月工程的又一重大科技成果——嫦娥二號月球探測器傳回的解析度達7米、100%覆蓋全月球表面的全月球影像圖。這也是目前國際上已發布的解析度最高的全月球影像圖。  元宵賞銀月,「嫦娥」捧圖來。全月球影像圖是何模樣?7米解析度有多「牛」?我國探月工程的下一步將是什麼?記者昨天採訪了北京上海多位專家,一一解析全月圖的奧秘。
  • 中國發布嫦娥二號7米解析度全月球影像圖 (圖)
    嫦娥二號 攝 國防科工局提供   中新網北京2月6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6日在北京發布「嫦娥二號」月球探測器獲得的7米解析度全月球影像圖。製作完成的7米解析度全月球分幅影像圖產品共746幅,總數據量約800GB。
  • 嫦娥一號「雷射眼」將拍攝中國首張月球三維圖(圖)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實驗室裡,「勞動節」也不閒著,一支由上海技物所與上海光機所組成的20多人科研團隊正在為即將上天的「嫦娥一號」探月衛星趕製「雷射眼」。這雙「雷射眼」就是我國獨立自主研發的首個太空雷射高度計,明年此時,它就有望從月亮那兒傳回月面三維高程圖,為中國人未來登月計劃尋找最合適的落腳點。記者隨同上海技物所所長王建宇等人換上淨化服,經過風淋間沐風去塵後,走進實驗室。
  •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一文回顧中國的探月之旅
    月球探測器——嫦娥一號繞月探測器由長徵三號甲火箭送入太空,並於2007年11月20日傳回所拍攝的第1幅月面圖像。嫦娥一號傳回的第1幅月面圖像。圖 / 《知識就是力量》雜誌2008年7月1日, 嫦娥一號完成了全月球影像數據的獲取。
  • 回顧「繞」「落」「回」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我國的偉大壯舉!
    回顧「繞」 「落」 「回」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我國的偉大壯舉! 第三步為「回」,即發射月球採樣返回器,軟著陸在月球表面特定區域進行分析採樣,然後將月球樣品帶回地球,在地面上對樣品進行研究。 嫦娥一號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衛星在長徵三號甲遙十四火箭的幫助下成功進入預訂月球軌道,從此刻起正式拉開了我國探索月球的彈幕,實現了零窗口發射。2020年11月20日嫦娥一號探測器傳回了所拍攝的第一幅月面圖像。
  •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一文回顧中國的探月之旅!
    第三步為採樣返回探測, 即在2013—2020年研製和發射採樣返回器到月球表面特定區域進行分析採樣, 然後將月球樣品帶回地球進行詳細研究。 「繞」 2007年10月24日,我國第1個月球探測器——嫦娥一號繞月探測器由長徵三號甲火箭送入太空,並於2007年11月20日傳回所拍攝的第1幅月面圖像。
  • 光之成果|「嫦娥一號」
    「嫦娥一號」衛星在軌運行一年中,共傳回1.37TB(1TB=1024GB)的有效科學探測數據,獲取了全月球影像圖、月表部分化學元素分布等一批科學研究成果,圓滿實現工程目標和科學目標。1.軌道設計與飛行程序控制問題。2.衛星姿態控制的三矢量控制問題。3.衛星環境適應性設計移動圖片。
  • 中國繞月探測衛星「嫦娥一號」科研成果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