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項目能拿下浦東青少年科創大賽一等獎?秘笈來啦→

2021-01-09 瀟湘晨報

11月28日,第36屆浦東新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進才北校落下帷幕。這個一年一度的青少年科創盛會,今年採用線上線下同步結合的方式開展,共收到來自全區青少年申報的1846個項目。經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相關領域專家的評審,177個項目喜獲一等獎。

十中取一,這些一等獎項目勝在何處?閉幕式上,參與評審的專家詳解評審過程,透露了獲獎秘笈。

帶著親手製作的手持式強吸力飛蟲捕捉器,上海民辦張江集團學校初三學生楊家懿走上閉幕式的舞臺,面對觀眾和專家分享了發明過程。疫情期間宅家在線學習,他開始研究怎樣能把家裡的小蟲子輕鬆消滅。他發現,目前市場上主要有三類捕蟲器,但無論是誘蟲補殺、飛蟲網拍還是捉蟲網兜,都有各自的缺陷,最大的問題就是用起來比較費力,且飛蟲容易逃脫。於是,這個愛思考的男孩獨闢蹊徑:利用家裡的吸塵器改裝成捕蟲器,使它產生吸入氣流,從而大大提高捕蟲效率。經過兩次拆裝實驗,第二版捕蟲器獲得了成功。在學校老師的輔導幫助下,他進一步改進這一發明,最終拿下了此次大賽發明創造類一等獎。

「獨特、有效、匠心、簡單。」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學院教授韓正之在點評中直言:這個項目之所以能評上一等獎,正是因為它具有這四個特點。所謂「獨特」,在於楊家懿改變了捉蟲的思路,想到了吸力這個新方法;所謂「有效」,是因為評審現場見證了這一發明的實際效果;所謂「匠心」,在於發明改進的過程中,楊家懿不斷改進閥門的設計;所謂「簡單」,是因為發明創造的目的是解決問題,解決方案並非越複雜越好,簡單就是美。韓正之教授的精彩點評,激起了熱烈掌聲。他總結:「這一發明沒有用到看似高大上的技術,但它符合這個年齡段學生的探索特點,切合大賽的宗旨:擁抱生活、熱愛科學。所以,這個一等獎當之無愧!」

無獨有偶,上海師範大學生命環境科學學院教授秦浩正,也在閉幕式上談到了他對科學論文一等獎評選標準的理解:選題有放眼世界的眼光,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善於學習和思考,能夠得出一定的成果。他認為:「社會科學在中學裡並非強學科。相比成就,我們更看重學生在創新科研過程中獲得的成長。」

從小小發明人到真正的科學家,孩子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在不久前舉辦的主題圓桌論壇上,幾位科學界大咖和浦東小發明家面對面時寄語,真正的探究學習,需要懷著好奇心、多問幾個為什麼,需要在思考中培養邏輯思維及批判性思維。他們強調:青少年參加科創活動不用太在意比賽結果,要好好享受研究過程。

「創新·體驗·成長」,正是第36屆浦東新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主題。區教育局副局長陳強表示,浦東新區是上海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科創中心的主戰場。浦東的每一所學校,都肩負著培育未來科技創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大賽推進了新區青少年科技教育在更高起點上實現新的發展,成為激發浦東學子創新能量的平臺。他期待,通過大賽這一機制,在更多孩子心中點燃科學夢想。

文字:符佳

攝影:倪竹馨

編輯:張紫薇

* 轉載請註明來自浦東發布官方微信

【來源:浦東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惠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30個作品獲發明類一等獎
    惠州市第十八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這裡舉行,來自各縣(區)和市直學校的8支代表隊607名師生,帶著621個項目前來參賽。經過評委評選,惠州市第一中學(初中部)的作品「一種方便攜帶的迷你保鮮袋」,惠州市實驗中學的作品「電鍍除油除蠟清洗水採用納米碳+陶瓷膜過濾回用系統」,惠州市綜合高級中學的作品「5G高鐵軌道螺絲警報器」,陳江五一小學的作品「防溺水救援箱」,仲愷中學的作品「智能語音沐浴房」等30個項目作品獲得惠州市第十八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創新項目作品發明類一等獎。
  • 瓜州少兒科幻畫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中新網甘肅新聞9月7日電 據甘肅省科技廳網披露,近日,為期6天的全國第33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重慶市落下帷幕,瓜州縣選送的少兒科幻畫《蔬菜健康成分檢測儀》榮獲一等獎。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是目前亞洲規模最大、參賽國別最多的青少年科技賽事。
  • 科創大賽一等獎+2個專項獎|昆蟲少年王清石:潛心研究蝴蝶鱗片
    獲中學生科技創新項目一等獎,《知識就是力量》雜誌(北京)專項獎-「知力」創新獎,自然與生命探索獎。
  • 市小蘭若湉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少兒科幻繪畫一等獎
    龍泉新聞網訊(記者 嘯武 通訊員 黃冰梅)近日,從「第27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委會傳來喜訊,我市實驗小學蘭若湉同學的作品《太陽能空中停車場》獲得全國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繪畫一等獎,另有綠谷外國語小學鄭易洲同學的作品《未來學校》獲浙江省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繪畫二等獎,楊錦鴻同學的《機器人保姆》作品獲浙江省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繪畫三等獎。
  • 小發明嬰兒床獲省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丹溪小學一女生的科學夢實現了:  小發明嬰兒床獲  省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王乙格同學獲得了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創新項目一等獎了!」最近,在丹溪小學的校園裡同學們都在討論這個事情。原來,上個月在湖州舉行的為期3天的浙江省第28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王乙格同學的小發明「五合一多功能松木嬰兒床」經過公開展覽、封閉答辯等環節在大賽中脫穎而出,將一等獎收入囊中,並且在頒獎典禮上作為典型展示,同時被推薦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 新津職高喜獲成都市第36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近日,成都市第36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成都泡桐樹中學開幕本屆大賽由市科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和團市委共同主辦,以「青春奮鬥·築夢科學」為主題,設置了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繪畫、青少年科學影像活動、科技輔導員創新成果5個項目。
  • 2020年浙江省青少年控煙徵畫、攝影攝像大賽開始啦!
    2020年浙江省青少年控煙徵畫、攝影攝像大賽開始啦!」主題,舉辦浙江省青少年控煙徵畫及攝影攝像大賽,還在等什麼,快來參加吧!一、作品內容圍繞「保護青少年遠離傳統菸草產品和電子菸」主題,表達青少年控煙意識,倡導拒吸第一支煙,呼籲養成「不攜煙、不吸菸、不遞煙」的良好生活習慣。二、參賽對象全省公眾。三、作品要求每位參賽者任選一種形式參賽,提交一份參賽作品。
  • 拿下全國一等獎!
    拿下全國一等獎 成績斐然 快來為母校打call!> 7月20日至26日,由中國科協、教育部、科技部等九部委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共同主辦的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終評活動在澳門舉辦
  • 廚餘垃圾破袋,機器人來幫忙?廣州青少年科創成果受圍觀
    最終,53項一等獎作品從5964項脫穎而出,32個優秀項目將參加第35屆廣東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廚餘垃圾咋破袋?初中生請機器人幫手該大賽由廣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由廣州市教育局、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廣州市科技局、廣州市知識產權局共同主辦,廣州市青少年科技中心、廣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廣東科學中心共同承辦。
  • 實驗小學在全國青少年AIOT科技作品大賽中喜獲佳績
    近期,2020年全國青少年AIOT科技作品大賽落下帷幕,漳平市實驗小學選送的兩個作品在眾多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均榮獲小學初級組三等獎。漳平市實驗小學六年級3班學生 吳佳銘:這是我們的作品智慧房屋,大多數的普通家庭的燈還不夠智能化,還是用開關控制燈光,還有的家裡廚房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於是我們就想設計一款智能聲光控燈,在白天的時候不會亮,等到晚上的時候能根據聲音自動開燈為我們照明。在科技實驗室裡,熱火隊主創代表正忙著向大家介紹這次獲獎作品《智慧房屋》的設計思路和創作理念。
  • 湖南青少年天文科學大賽投票啦!看看孩子們的「火星地質勘測計劃」
    網絡投票連結:2020湖南省青少年天文科學大賽——「火星地質勘測計劃」線上設計大賽紅網時刻11月10日訊(記者 何超)火星基地模擬沙盤、 「土地公」號火星地質探測器、火星地質勘測車、未來火星種植基地……孩子們用一個個富有想像力的設計作品,表達著對太空的好奇與憧憬,讓小小的探索精神滋生發芽。
  • 重慶兩位小學生調查作品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建議把大轟炸相關知識寫入鄉土教材  本報訊 (記者 匡麗娜)為期6天的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於7月25日在澳門落幕。重慶市南岸區珊瑚實驗小學五年級學生魏子博和李梓豪參賽的作品《探尋歷史遺蹟,發掘抗戰精神——重慶市小學生對「重慶大轟炸」歷史的認知情況調查》獲得青少年項目一等獎。
  • 深度扒皮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獎作品!
    於是我懷著膜拜的心情打開了全國青少年科創大賽的網站,我承認,當我打開網頁的一瞬間,手指再次微微顫抖了一下:石墨烯,鋰硫電池,生物傳感器,螢光探針,這些碩博們兢兢業業想要解決的課題中學生們竟然信手拈來?作為985的本科生,我們當年可是畢業時才對科研有了一知半解的概念啊!
  • 寮步:西溪小學學生科幻畫獲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日前,寮步西溪小學謝晉譽同學創作的科幻畫作品《地下黑能源採集工程》榮獲廣東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並被推薦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那麼這幅作品究竟是怎樣的呢?
  • 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交大斬獲3個一等獎!
    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交大斬獲3個一等獎!本屆大賽主題為「智慧家居,幸福家庭」。據悉,參與第九屆大賽高校所屬的省(直轄市、自治區)為30個,參賽高校678所,各賽區預賽中切題作品共4719項。我校學子獲一等獎3項(最高獎),二等獎2項。
  • 30個參賽作品獲科技創新項目發明類一等獎
    11月20日至22日,第十九屆惠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大亞灣第一中學舉行,我市各縣(區)和市直學校8支代表隊682名師生,帶著604個項目前來參賽。經大賽評審委員會科學、嚴格的評審,惠州市第一中學(初中部)「基於北鬥系統的自動路況監測車及道路監測預警系統」、仲愷高新區第三中學「疫情下的無接觸電梯系統」等30個參賽作品獲得科技創新項目發明類一等獎。
  • 我州舉行第36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暨首屆機器人大賽
    科技點亮希望 創新改變世界我州舉行第36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暨首屆機器人大賽為獲獎選手頒獎。近日,以「創新 安全 綠色 成長」為主題的甘孜州第36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暨首屆機器人大賽在州民族體育館舉行。
  •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向「成人化」說不
    據悉,按中國教育部相關政策,全國科技創新大賽一、二等獎獲獎者高考可免試進行大學學習深造。內蒙古兩位高二女生合作完成的「野外活動多用組合裝備」項目獲一等獎,圖為她們向評委詳細介紹該項目。 中新社發 孫自法 攝    當方興和餘浩遠舉起手中的中國科協主席獎證書時,兩個帥小夥笑得特別甜。
  • 看完《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結果,研究生畢業的我自閉了
    緊接著,第二個問題就來了——小學生就知道什麼基因了?要知道,對於「基因」這個概念,本科生都需要發給一年的時間來研究。而根據這位陳小朋友在日記中的描述,他一開始也不是非常明白什麼是基因。而擔任此次雲南省青少年科創大賽的資深評委,也正是其父母單位的同事。雖然昆明動物研究所至今還未給出明確的說法,但如此看來,這件事情也就有了初步的眉目。然後,是彭某珊同學。
  • 代做、代畫青少年參賽作品也能成生意?網友:真是撒謊從孩子教起
    近年來 少兒編程比賽、青少年繪畫大賽、 中小學生科創比賽…… 名目繁多的各類面向青少年的比賽 成為許多家長眼中的「香餑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