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新聞輿論要不斷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國際話語權

2020-11-28 環球網

天道酬勤,日新月異。讀書學習,涵養心智。

近讀《習近平新聞輿論思想要論》一書(新華出版社2017年12月出版),越讀越受教益:習近平新聞輿論思想蘊含著唯物辯證的思維方法、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赤誠真摯的為民情懷、務實擔當的實踐要求,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時代特徵和戰鬥精神。做好新時代軍事新聞輿論工作,既要全面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又要全面貫徹習近平新聞輿論思想,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基本職責,堅持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不斷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國際話語權,為強國興軍、強軍安邦提供有力輿論支持。

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要求新時代軍事訓練、新時代練兵備戰、新時代打贏能力,要瞄準世界一流、實現世界一流、超越世界一流。

我軍在向「世界一流」邁進過程中,我國與外部世界在交往融通不斷深化的同時,利益摩擦和價值碰撞也更加頻繁,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面臨許多新的挑戰,這就要求軍事新聞輿論工作必須堅持中國站位、全球視野,科學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

科學統籌「兩個大局」,要從國際國內形勢的相互聯繫中來把握新聞輿論工作,既爭取國際輿論對中國強軍的理解支持,又回應人民群眾對強國興軍的深切期待,自覺服務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個大局,自覺服務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這個大局,自覺服務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這個大局。

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離不開人民群眾的關心支持。軍事新聞輿論工作不斷提升民族凝聚力,關鍵是要全面貫徹習近平新聞輿論思想,對外傳遞正確信號,對內傳遞堅定信心,讓廣大民眾、海外華人凝聚中國志氣。

強軍興軍的輿論勢場越強,越有利於提升民族凝聚力。正如網友所說,今天的中國,已不再是當年任人宰割的中國,民眾希望更多地看到解放軍牢記天職、練兵備戰的信息,更多地看到新時代國防建設特別是人民軍隊的強大。

信息就是力量、信息就是信心、信息就是導向,要回應人民群眾對新時代強軍安邦的新期待,有序有度地釋放強軍興軍、練兵備戰信息,展現「我們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容忍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的決心意志,展現「不要指望我們會吞下損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苦果」的能力定力,提升人民群眾的豪氣、底氣和信心。

新年度新聞輿論工作,要聚焦「新時代黨的強軍思想引領新時代練兵備戰」主題,既展現普通一兵「強化打仗意識」,又展現高級將領「扛起打仗擔子」,增強人民群眾對新時代高級軍事指揮員的信任和信心。

釋放強軍興軍、練兵備戰信息,要科學把握時、度、效,審度時宜、慮定而動,及時發聲、理性發聲。要科學界定和看待「好評如潮」,特別是重要軍事信息的披露,要有序、有度、有節,不能單純看受點讚的多少,還要看是否有利於軍事行動的順利和武器裝備的安全,是否有利於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

誰掌握了國際話語權,誰就能在國際博弈中佔據主動、掌握先機。軍事新聞輿論工作不斷提升國際話語權,關鍵是要全面貫徹習近平新聞輿論思想,牢記「落後就要挨打,貧窮就要挨餓,失語就要挨罵」的諄諄教導,努力錘鍊「進攻」和「防禦」兩種本領。

提升國際話語權呼喚攻防兼備、攻防有道。要服從政略、講求策略,科學把握「先聲奪人」和「後發制人」 、「主動宣示」和「順勢回應」、「設置議題」和「引領話題」的關係,既努力佔據「輿論主導」,又善於規避「輿論陷阱」。對具體問題要做具體分析,既遵守規矩也遵循規律,既提前計劃也著眼變化,既講求時效更講究實效。

在國際空域、國際海域進行的各類演訓活動,不管我們說不說,外方、外媒都要搶先說,國內媒體「援引外媒」還會廣泛說,新聞輿論工作就要因勢而動、把握主動、力爭主導,避免「中方不說外方說」「外方出題中方答」的局面,少當「勤奮答題的好學生」,多當「善於出題的好老師」,把軍事活動的話語權、定義權抓在手中,主動調動對手而不被對手所調動。

針對「有理說不清」的問題,既要創新對外宣傳方式、加強話語體系建設,又要最大限度地用好外國媒體、外宣媒體和駐外媒體、社交媒體,精心設置觀點鮮明、指向性強、通俗易懂、易於傳播的議題,理直氣壯、從容自信地傳遞中國立場,讓該熱的熱起來,該冷的冷下去,該說的說到位,使我們設置的議題成為引導國際輿論的話題,使我軍的國際形象少些「他塑」、多些「自塑」。

新時代、新年度,軍事新聞輿論工作特別是國際輿論鬥爭,要堅持攻防兼備、攻防有道。少一些「被導」、多一些「主導」,少一些「答題」、多一些「出題」,少一些「他塑」、多一些「自塑」。

把握「多」和「少」,要力戒教條主義、本本主義,從實際出發、從實效出發。使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有利於讓中國聲音贏得國際社會的理解認同,有利於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有利於我軍向「世界一流軍隊」邁進。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強軍也是奮鬥出來的。讓我們心懷強軍壯志、堅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做好新時代軍事新聞輿論工作,不辜負黨和人民的信任。

相關焦點

  • 推進外宣翻譯工作 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
    【關鍵詞】外宣翻譯 國際話語權 路徑 對外傳播【中圖分類號】H059          【文獻標識碼】A在今天多維全球化時代,世界各國間政治、經濟、文化相互交融程度不斷加深,世界範圍內各種思想文化的交流和對話日趨頻繁與活躍,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應對國際問題已成為普遍共識。中國的經濟發展舉世矚目,綜合國力大幅提升,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日益增大。
  • 中國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中國軍人如何掌握國際話語權
    在我軍向「世界一流」邁進過程中,我國與外部世界的交往融通不斷深化,利益摩擦和價值碰撞更頻繁,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面臨許多新挑戰。牢牢把握軍事活動的話語權、定義權和解釋權,須堅持中國站位、全球視野,務求對外傳遞正確信號和對內傳遞堅定信心的有機統一,既爭取國際輿論的理解支持,又回應人民群眾的深切期待,為捍衛新時代空天安全提供有利有力的輿論支持。
  • 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針對國家安全形勢變化的新特點、新趨勢,為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國家長治久安,我們黨提出必須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託,走出一條新時代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其中,意識形態安全尤為重要。
  • 程玲:美國對中國共產黨的早期印象和中國道路國際話語權研究
    部分西方話語主導國際話語體系,闡釋西方視角的「修昔底德陷阱」「零和博弈」等概念,設置符合西方利益的國際議題議程,引導國際輿論對中國道路產生不信任和戒備心理,導致中國道路國際話語權處於弱勢地位,表現為中國道路尚未贏得國際社會普遍信任,嚴重影響了中國國家形象和利益的維護。
  • 全球話語權的變遷:用硬實力說話
    從經驗論到語言論,休謨、福柯等人看到了經驗與語言對人的限制,也看到了經驗和語言世界對人類生活的重要作用,但這種理論忽視了語言本身仍具有依附性。三、話語就是權力在現代社會,話語權是指主導輿論的權力,即主導社會的群體通過主導輿論的方式來影響社會發展的方向。
  • 淺析全媒體時代報紙新聞話語權的重構
    摘 要:本文以全媒體時代為研究背景,以當前報紙的發展現狀為切入點,論述報紙必須適應受眾獲取信息渠道的變化,以網際網路思維方式提高新聞話語權,做大做強主流輿論,從而在媒介競爭中贏得生存和發展空間。
  • 我國文化話語權提升的幾個維度
    創新:文化話語體系構建的動力維度創新引領文化話語體系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提升中華文化話語權的世界影響力。世界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中國也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我們必須在理論上跟上時代,不斷認識規律,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創新。
  • 【共有家園】民族國家認同與中華民族凝聚力問題研究
    【摘要】對民族認同中的民族與國家、情感與理性、封閉與開放的張力的把握,影響到民族凝聚力的形成。當代中國社會民族凝聚力的弱化與認同障礙主要表現在:國內民族分裂主義的擴張、民族問題與社會問題的交織等方面。總結歷史經驗,當前要加強民族國家認同、反對民族分裂;逐步實現各民族的和諧發展和共同繁榮。
  • 深刻把握習近平新聞輿論重要論述科學內涵
    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堅持和加強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既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必然要求,也是新聞輿論事業健康有序發展最有力的保障。要始終把新聞輿論工作擺在突出位置,進一步壓緊壓實新聞輿論工作責任,不斷完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好各級黨委領導核心作用,真正把黨的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貫穿新聞輿論工作始終。
  • 【傳媒致敬】誰引領新聞話語權
    公民新聞崛起,是2009年中國媒體業的一道亮麗風景,無論是杭州飆車案,還是央視大火,還是鄧玉嬌事件,都顯示了公民新聞的逼人氣勢。
  • 新時代黨的意識形態話語權建設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意識形態是文化的靈魂和核心,對意識形態話語權的建設是全面提升國家綜合國力和文化軟實力極為重要的環節。不僅關係著一個國家在國際社會的話語地位及其影響力,更關係著一個社會內部的凝聚力及一個政黨執政根基的穩固。
  • 培養適應時代需求的軍事新聞報導員
    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面對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的深刻變化,軍事新聞宣傳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大變革。在新的傳播生態環境下,傳統軍事新聞工作者顯然已不能適應全媒體時代的要求,必須加快培養一批適應全媒體時代需求的全能型軍事新聞報導人才。選拔、培養優秀的軍事新聞報導員,不僅是做好基層部隊新聞報導工作的關鍵一步,也是打贏網際網路輿論鬥爭主動仗的重要步驟。
  • 新媒介環境下地市電視臺新聞話語權的解構與重塑
    新媒介環境下,民意輿論場不可控、不可測因素凸顯,地市電視臺的新聞話語權面臨新媒介對電視新聞「現實」構建能力的解構。未來,地市電視臺要重塑新聞話語權,必須積極擁抱新興媒介,打造電視新聞品牌欄目,培育草根意見領袖,深植群眾話語體系,重新掌握構建「現實」的主導力。
  • 貴州貴陽南明區委書記鄒傑:夯實意識形態主陣地 把握思想輿論主導權
    強調要堅持黨性原則,把政治方向擺在第一位,強化各級黨委主體責任,增強意識形態領域主導權和話語權,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述了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深刻闡述了堅持黨的領導是意識形態工作的本質屬性。  二是要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宣傳思想工作新形勢新坐標的重要論述。
  • 構建輿論引導新格局需要重視微觀話語的針對性
    黨中央高度重視新聞輿論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2月19日的講話中系統地闡述了新形勢下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以及發展戰略,指出「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創新理念、內容、體裁、形式、方法、手段、業態、體制、機制,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要適應分眾化、差異化傳播趨勢,加快構建輿論引導新格局」。「要推動融合發展,主動藉助新媒體傳播優勢」。
  • 專家:中日軍事話語權之爭是正義與邪惡之爭
    對日交鋒,中國要牢握軍事話語權楊運忠軍事話語權是一個國家在世界上進行有關軍事活動發言的影響力,是國家話語權的一種。在日本右翼政權看來,「中國軍事威脅」炒作得越兇越狠,越有利於它們重做軍國迷夢。可見日方的軍事話語權,是被日本右翼操縱的輿論機器。再次,日本對我國的指責缺乏基本軍事常識。如日方炮製的「火控雷達照射」問題,在日語裡使用的是「照準」一詞,中文譯意為「照射」、「瞄準」。按日方解釋,我國軍艦對日軍機艦已處於「臨戰狀態」,只等下令對其攻擊。日方的這種指責和描述,缺乏基本的軍事常識。
  • 網絡正能量激揚話語權構建
    人類正在經歷信息革命,網絡空間成為意識形態博弈的重要場域,但網絡話語呈現出的泛娛樂化、碎片化等傾向,迫切需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和價值取向的引領。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必須要走向社會、走向大眾,變成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這些都迫切需要意識形態領域的話語權和領導權。
  • 「學思平治」易滌非:塑造輿論、建構意識形態,要適應信息網絡化的...
    塑造輿論、建構意識形態,既要尊重其固有規律,又要適應信息網絡化的新形勢。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全媒體不斷發展,……導致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新聞輿論工作面臨新的挑戰。」面對輿論和意識形態工作中的新挑戰,各方深入研究並創新網絡傳播技術和業務取得了明顯成績。
  • 形成影響國際輿論的聚合效應
    這組評論與今年本報的數十篇高訪評論一道,向世界傳播中國對國際關係和全球治理的理念,不僅有力引導了國內輿論對國際局勢的認知,而且匯聚成中國強音,有效影響了國際輿論。以習主席訪美訪英為重要裡程碑,本報高訪評論不僅在數量和密度上達到空前程度,而且系列化、規模化,布局呈現新特點,寫作嘗試新探索,為今後的高訪報導拓展了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