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水加氯消毒再引疑慮,美科學家發現可能產生劇毒副產物

2020-12-05 十輪網

氯都是自來水淨水場中的主要消毒劑之一,然而美國科學家最近發現這種自20世紀以來常見的自然水消毒方法,會產生以前從未發現的有毒副產物。

由於自來水中的有害微生物、細菌無法通過沉澱、過濾等程序完全去除,而氯可以有效殺死細菌、病毒和微生物,因此自20世紀初以來,自來水消毒已然成為非常重要的一道處理程序,讓全球免於傳染性疾病的大範圍感染。

目前最常見的消毒劑有氯氣、氯胺、二氧化氯及臭氧等,在這其中只有氯在配水管中仍可維持消毒能力,避免水源在輸送過程中被重新汙染,因此無論在臺灣或歐美國家中,添加氯都是最常見的自來水消毒方法。

然而殺死這些潛在的致命細菌和病毒,卻可能產生反面後果,過去已知水中有機物和氯反應會形成三滷甲烷,主要生成物包括CHCl3(氯仿)、CHBrCl2(一溴二氯甲烷)、CHBr2Cl(二溴一氯甲烷)、CHBr3(溴仿)等,此四者合稱總三滷甲烷(TTHM),已被證實有致癌風險,最常發生的是膀胱癌,但只要控制得宜就不用擔心。

而現在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科學家Carsten Prasse領導的團隊,最近在加氯自來水中發現了前所未知的劇毒副產物──來自氯與天然存於水中的酚反應。

酚(Phenols)是在環境中自然產生的化學物質,當這些酚與氯混合時會產生大量副產物,目前的化學分析方法無法檢測識別所有副產物,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團隊懷疑其中可能有些副產物會危健康,因此他們採用了毒理學領域中另一種常見物質「N-α-乙醯基賴氨酸」來測試加氯水源。

令人驚訝的是,實驗結果發現了2種以前從未檢測到的劇毒化合物:2-丁烯-1,4-丁二烯(BDA)和氯-2-丁烯-1,4-丁二烯(含氯BDA)。研究人員表示,BDA是一種已知的致癌物質。

雖然這項研究僅是在實驗室內進行,科學家並未評估這些副產物是否在飲用水中實際存在,以及它們的濃度又是否高到對人體有害,但還是有可能引發外界對加氯消毒的權衡取捨。該團隊表示,目前的監管機構之所以未檢測到這些有毒物質,也許是沒有適合的工具,我們需要開發新的分析技術以評估更多未知副產物。

新論文發布在《環境科學與技術》(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

(首圖來源:pixabay)

相關焦點

  • 如何控制氯酸鹽消毒副產物,讓飲用水更安全?
    相比其他兩種消毒劑,次氯酸鈉因為消毒效果好,操作管理更安全等優點,近年來逐步被越來越多的水廠採用。  而次氯酸鈉消毒又分為成品次氯酸鈉和現場通過電解製備次氯酸鈉兩種方式。其中現場製備的方式由於無需危險化學品的運輸和存儲,在安全性和運行成本等方面都比成品次氯酸鈉更優異。今天我們就再來講一講現場製備次氯酸鈉技術的另一大優點:消毒副產物氯酸鹽更低。
  • 國內外飲用水中消毒副產物研究進展,推薦這些文章
    然而,由於這些方法的明顯缺陷(例如,消毒副產物的形成(DBPs)),開發一個安全飲用水的替代方案是可取的。在這方面,生物炭是解決飲用水中常見的常見汙染物(如微生物汙染物,無機汙染物,重金屬,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藥品和個人護理產品(PPCP))的有效藥材料。
  • 警惕飲用水中消毒副產物對人體的危害
    在城市供水系統中,消毒是最基本的水處理工藝,它是保證用戶安全用水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其中,因氯消毒具有操作方便、價格低廉、性能穩定等優勢,成為當前國內外主要的消毒方式。但需要關注的是,用氯雖然能夠有效殺滅水中的致病菌,但同時還會與水中天然有機物發生反應生成具有毒性和「三致」作用的消毒副產物,嚴重威脅人體健康。
  • 深圳自來水消毒副產物「超標」 稱在全國算好的
    對多家媒體,深圳水務集團有關人士稱:老百姓感覺水質不好多是管網老化等造成的……  與此對應的是,有多名業內人士向晶報記者爆料稱:1.某國家部門近期曾來深調查,深圳幾家水廠有項目超標,被「約談」責令整改;2.深圳水務部門多年來公布的水質報告,存在數據不可靠等問題;3.深圳眾多自來水廠所用的消毒技術會產生消毒副產物「三滷甲烷」等,積累到一定程度可能對人體產生嚴重危害。
  • 精準加氯降低消毒副產物!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消毒工藝是制水工程中重要的環節,合理選擇消毒工藝,在確保微生物指標合格的情況下儘可能降低消毒副產物是供水部門一直研究的內容。介紹了上海供水如何選擇合理消毒工藝,控制消毒副產物,精準加氯,改善自來水口感的方法。
  • 調研數據:水廠次氯酸鈉消毒的氯酸鹽副產物問題
    水廠消毒發展多年,這幾年逐步從液氯消毒開始往次氯酸鈉消毒轉變。本次報告主要介紹大家沒有關注到的水廠次氯酸鈉消毒中的氯酸鹽副產物問題,通過調研跟檢測,從儲存時間和溫度等方面對成品次氯酸鈉產生氯酸鹽的影響進行了分析,對現場發生的電解溫度以及不同設備的發生效率方面,也給大家做了分析。對成品和現場發生的次氯酸鈉中氯酸鹽的水質風險進行了比較,同時給我們提出了運行、管理和決策等方面的意見建議。
  • 更細更深入:水廠次氯酸鈉消毒氯酸鹽副產物問題
    ,歧化反應還會產生副產物氯酸鹽,見式(2)和式(3):分解反應:2 NaClO=2 NaCl + O2↑(2)歧化反應:3NaClO=2NaCl + NaClO3(3)分解反應和歧化反應可能同時發生,哪種反應為主,則取決於反應條件。
  • 自來水加氯消毒你了解嗎?這些原理你要清楚……
    天然水源中,無論是地下水還是地表水都不可避免地含有各種雜質,為了保障人的身體健康,作為飲用水的水源必須經過必要的淨化處理手段來改善水質
  • 疫情當前,飲用水和消毒的那些事兒(1)
    2月1日消息稱,在某些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出2019-nCoV核酸(新型冠狀病毒)陽性,很有可能提示糞便中有活病毒存在。同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汙水和城鎮汙水監管工作的通知》,旨在加強糞便和汙水消毒。在有公眾擔心病毒會不會進入水體的背景之下,本公號決定新開一個系列,講一講飲用水和消毒的故事。結尾有重點!
  • 經過氯處理的飲用水是否真的安全無毒呢?
    氯與水接觸時,一般會產生「歧化反應」,生成次氯酸和鹽酸。起到滅菌作用的成分正是次氯酸,這是一種體積很小的中性分子,它首先會擴散到帶有負電荷的細菌表面,然後利用自身較強的滲透力直接穿透細胞壁進入細菌內部。氯殺死細菌就是通過破壞細菌的酶系統而實現的。    早在20世紀初,氯化法就廣泛應用於水消毒工藝。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對飲用水進行氯消毒所產生的問題也開始顯現。
  • 自來水採用上限標準加氯消毒?謠言!
    大家在用水時,特別是燒開水、煮飯用水要把水裝出來,最少靜置兩小時以上再用。這樣會更健康。  較真鑑定:假,謠言  查證要點:  1首先,沒有報導稱「自來水中在允許的範圍內加大了氯氣的注入」。此前有傳言稱「南京自來水採用上限標準加氯消毒」,但南京市水務集團已闢謠,南京自來水消毒程序和標準並沒有發生變化。
  • 深度淨化——飲用水的革命
    眾所周知,20世紀科技發展迅猛異常,八九十年代出現了大量合成有機物,還發現了各種有機物的新的有毒機理,這些不可能訂入十幾年前的水質標準。但是即使按現有的標準來衡量,全國共有9億人飲用不符合飲用水標準的水。
  • 《健康的水》—加氯消毒法
    目前EPA對飲用水中的34種汙染物執行了國家標準。1990年7月他們提出新增加23種,並期望1992年條目中能增加到85種。    另一些報告表明實際情況要更糟糕。《自來水的麻煩》(TroubleWater on Tape)一書寫道:「自1974年以來,美國飲用水中已被發現的汙染物就超過2100種,其中190種是已知或可疑在達到一定濃度時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 1月9日 飲用水水質與水處理技術 馬軍
    飲用水水質汙染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個就是微量有機汙染物。第二藻類及其代謝產物,包括藻毒素 嗅味、氯化消毒副產物、致病微生物,有機物對膠體的保護作用,穩定性鐵錳、色度、氨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等以及管網微生物的再繁殖和一些二次汙染。
  • 科學家提出了評估飲用水質量的新方法
    赴美看病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美國大多數飲用水消費者都知道,為了確保水的安全飲用,在處理過程中使用了化學物質。但他們可能不知道,使用其中一些化學物質,比如氯,也會導致產生不受監管的有毒副產品。
  • 顧客還在遊泳泳館加氯消毒 多名泳客出現不適
    顧客還在遊泳泳館加氯消毒 多名泳客出現不適時間:2020-08-04 13:08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顧客還在遊泳泳館加氯消毒 多名泳客出現不適 福州新聞網 泳館前臺,顧客在辦理入場手續。
  • 生活飲用水的標準是什麼
    生活飲用水的標準是什麼  生活飲用水是指人類飲用和日常生活用水,包括個人衛生用水,但不包括水生物用水以及特殊用途的水。制定《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是根據人們終生用水的安全來考慮的,它主要基於三個方面來保障飲用水的安全和衛生,即確保飲用水感官性狀良好;防止介水傳染病的暴發;防止急性和慢性中毒以及其他健康危害。控制飲用水衛生與安全的指標包括四大類:  微生物學指標  理想的飲用水不應含有已知致病微生物,也不應有人畜排洩物汙染的指示菌。
  • 飲用水中的餘氯從何而來 對人體有害嗎?
    答:如果我們聞到自來水中的氯味,代表了當地的自來水是有消毒措施的。它也表示水中的致病微生物已經被有效殺滅,所以這樣的水其實比沒有餘氯的水喝起來更令人放心。但是我們通常擔心的是消毒劑與水中的有機物或藻類等反應形成的消毒副產物。目前文獻所報導的消毒副產物有600-700種,包括三滷甲烷、滷代乙酸、溴酸鹽、亞氯酸鹽、滷化氰等。而這些消毒劑是我們看不見聞不到的,需要用專業手段進行檢測。
  • 上海市《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實施步驟與措施
    下調消毒副產物指標限值。經過多年研究,精準加氯,嚴格控制消毒副產物,將三滷甲烷、氯化氰、二氯乙酸、三氯乙酸、2,4,6-三氯酚限值調整至國標限值的1/2已具備條件。調整微生物指標,為直飲創造條件。菌落總數下調至國標1/2,水質參考指標中增加異養菌平板計數。增加社會關注的新型汙染物指標。增加N二甲基亞硝胺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