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思廣,這位年僅28歲的飛行員在突遇飛機空中停車的關鍵時刻,為避免飛機墜落城區,他和同機飛行員張德山一起果斷改變飛行軌跡,自己卻因錯過跳傘最佳時機,為了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而壯烈犧牲。
「下降的是飛機的航跡,上升的是人生的高度。」這位正式駕機不過兩年、飛行時間只有500小時的年輕飛行員,在人民的安危與自己生命的選擇中,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把人民利益高舉過頭頂。
英雄的壯舉決非偶然。飛參記錄顯示,從匯報故障到推桿、跳傘,只有短短幾秒鐘,容不得片刻的猶豫、權衡與遲疑。馮思廣能在生死關頭,毫不猶豫地作出這樣的抉擇,源於他紮根內心的對人民群眾的無限熱愛,源於他融入血脈的為人民利益勇於犧牲的堅定信念。
我軍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軍隊,是為人民的利益而誕生、存在、發展的。人民的利益高於生命,是這支軍隊永遠不變的信念。
正是懷著這樣的信念,戰爭年代,人民軍隊為了人民的解放事業英勇奮戰,不怕犧牲,為人民共和國誕生建立了彪炳史冊的豐功偉績。
正是懷著這樣的信念,和平時期,一代代官兵無私奉獻,竭誠為民,為保衛人民和平勞動,為國家建設發展,為維護世界和平,不斷作出新的貢獻。
正是懷著這樣的信念,危難關頭,子弟兵總是挺身而出:旱災襲來,他們是降伏旱魔的甘霖;洪水湧來,他們是衝不垮的堤壩;地震發生,他們是挺立在廢墟上的鋼鐵脊梁!
馮思廣的英雄壯舉,正是對「人民利益高於生命」這一人民軍隊不變信念的又一次莊嚴詮釋。
英雄的出現絕非偶然。馮思廣的家在農村,他和姐姐都是靠國家的助學貸款才圓了大學夢。正是抱著一顆感恩的心,馮思廣報名參加了空軍招飛考試,決心把青春獻給守衛祖國藍天的飛行事業。
馮思廣所在部隊是一支戰功赫赫的英雄部隊。在抗美援朝的空中戰場上,這支部隊的老一輩飛行員,創出擊落、擊傷敵機67架的輝煌戰績,打出了年輕人民空軍的威風。前輩的光榮傳統是激勵年青一代為了人民利益勇於犧牲的精神動力。
全軍和武警部隊近年來廣泛開展的主題教育活動,使忠誠於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崇尚榮譽的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為馮思廣為代表的人民軍隊年青一代茁壯成長奠定著堅實思想基礎。
刀光劍影逐漸黯淡,鼓角爭鳴日趨遙遠。然而,在和平陽光下成長起來的共和國新一代軍人,依然傳承著人民軍隊80餘年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的優良傳統。在他們身上依然具備著臨危不懼、不怕犧牲的英雄主義精神,具備著沉著冷靜、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具備著當人民需要的時候,甘願奉獻一切的赤膽忠心和非凡勇氣。
馮思廣的英雄事跡,再一次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