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海洋底棲動物有了規範化分類資料庫

2020-11-23 中國網

近日,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組織專家在杭州召開「底棲動物分類鑑定技術與資料庫在典型海洋生態監測中的應用」項目自驗收會議。會上,專家組在聽取了任務負責人的匯報、審閱了項目組提交的各項成果資料後,一致同意項目通過自驗收。

該項目由自然資源部東海監測中心承擔,是海洋公益科研專項「我國近海常見底棲動物分類鑑定與信息提取及應用研究」項目子任務之六。據子任務負責人劉材材介紹,海洋底棲動物是海洋生物中種類最多、生態關係最複雜的類群,在海洋生態系統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由於海洋底棲動物種類繁多,結構複雜,目前尚沒有統一的分類體系和完整的檢測規程。底棲動物多數種類由於活動範圍有限甚至營固著生活,對逆境的逃避相對遲緩,受環境影響更為深刻。因此,底棲動物的種類組成、群落結構、次級生產力的變化能夠更準確地反映出所處環境的長期、宏觀變化。建立統一科學的海洋生物分類體系、完善海洋底棲動物鑑定手段顯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海洋底棲動物分類研究是海洋研究、海洋調查和業務化監測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是海洋科學發展、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評價和生態環境保護必需的基礎生物信息。」劉材材介紹,該項目自2015年啟動以來,通過調查和採集我國近海重點海域、典型生態系統監測、生物多樣性監測海域(長江口海域、黃河口和渤黃海海域)的大型底棲動物樣品,為底棲動物資料庫建設和典型生態系統底棲動物圖譜製作提供了樣品和基礎資料,並將總項目的研究成果中國近海海洋底棲動物分類體系、常見種名錄、分類圖譜及資料庫應用於上述海域底棲動物種類鑑定和物種多樣性研究,檢驗了其科學性、實用性、可靠性和穩定性,有效規範了業務工作中大型底棲生物鑑定結果,取得了良好的應用示範效果。

相關焦點

  • 海洋日報|國家海洋信息中心與山東海洋局籤署框架合作協議
    國內時事1.國家海洋信息中心與山東海洋局籤署框架合作協議10月24日,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和山東省海洋局在濟南市籤定框架協議,就共同推進山東省海洋生產總值核算體系建設進行合作。國家海洋信息中心何廣順主任、山東省海洋局宋繼寶局長見證籤約,崔曉健副主任、付日新副局長籤定協議。
  • 底棲動物在沉積物生態毒理學研究中能起到什麼應用?
    目前國外關注較多的是海洋沉積物的生態毒性,而淡水沉積物生態毒性評價主要借鑑海洋沉積物生態毒性評價的方法體系。底層生物我國沉積物生態毒性評價的研究尚處於起步階段,亟待建立適合我國水環境實際的淡水沉積物生態毒性評價的方法體系
  • Disease Ontology:人類疾病分類資料庫
    Gene Ontology, 簡稱GO, 是最常用的基因功能注釋資料庫之一。Disease Ontolog與GO資料庫類似,通過參照MeSH, ICD等疾病分類標準,對人類的常見疾病與罕見病進行了歸納整理,提供了一個統一的,標準化的疾病分類系統,對應的文章發表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連結如下https://academic.oup.com/nar/article/40/D1/D940/2903651
  • 海洋科普主題展 | 走近海洋 · 感受申藍
    、增強海洋生態保護意識,上海市海洋管理事務中心、上海自然博物館與金山區海洋局共同主辦,阿拉善SEE公益機構承辦此次展覽。走近海洋·感受申藍海洋科普主題展 ,不僅帶著我們去了解海洋、感受海洋,更能體會到人類探索海洋的博大智慧。從藍藻、陸地霸主恐龍、海洋霸主鋸齒鯊到人類的出現,這一步步經歷了複雜的演化之路。如今的它們在鋼藍色的洋流下面優雅地漂移著,輕盈地呼吸著......
  • 機器學習項目實踐:30+ 必備資料庫(預測模型、圖像分類、文本分類)
    原標題:機器學習項目實踐:30+ 必備資料庫(預測模型、圖像分類、文本分類) 1 新智元編譯 大多數年份的冠軍機器資料庫都能在這裡找到。 Driven Data- 現實世界實際問題資料庫,你可以用它來創造積極的社會影響。Driven Data 舉行在線模擬競賽,從而讓參賽者開發出最好的模型來解決這些現實問題。如果你有興趣使用數據科學對社會做貢獻,這就是你該去的地方。
  • 最全的資料庫分類及實例介紹
    資料庫從字面上的理解就是數據的倉庫,其實我們平時說的資料庫是指資料庫管理系統(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它是一種操縱和管理資料庫的大型軟體,用於建立、使用和維護資料庫,簡稱DBMS。嚴格來說資料庫是資料庫管理系統的實例,一個資料庫管理系統可以有多個資料庫實例。
  • 中國將建海洋生物DNA資料庫 5年時間建成資料庫
    本報北京8月18日電(記者喻思孌)記者18日獲悉:科技部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部署了「我國近海海洋生物DNA條形碼資源庫構建」項目。該項目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承擔,計劃用5年時間建成海洋生物DNA條形碼資料庫,形成一套海洋生物鑑定識別的標準體系。
  • 海洋一所海洋生物砷含量研究獲新進展
    本報訊 近日,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海洋一所)海洋生態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王宗興、研究員王保棟聯合北京師範大學研究團隊在國際環境科學與生態學領域期刊《水資源研究》上,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研究結果表明,與魚類相比,底棲動物(如軟體動物、甲殼類)存在著更明顯的砷生物富集效應。砷在軟體動物中,具有明顯的生物放大效應。在甲殼類、魚類中,出現了明顯的生物稀釋效應。
  • 山口紅樹林——集中分布有紅樹林、鹽沼草和海草海洋生態系統
    保護類型為海洋和海岸生態系統,重點保護對象是紅樹林生態系統。這裡集中分布有紅樹林、鹽沼草和海草海洋生態系統,是中國沿海具有較高的海洋高等植物生態系統多樣性和豐富的海洋動物多樣性的區域。保護區屬典型潮間帶森林溼地,符合《溼地公約》國際重要溼地指定標準的 3,即擁有對維持特殊生物地理區域生物多樣性的動植物種群。
  • 發改委:推動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預警規範化制度化
    《意見》提出,推動實現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規範化、常態化、制度化,引導和約束各地嚴格按照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謀劃經濟社會發展。那麼,為什麼要建立這種長效機制?長效機制有哪些特點?如何保障長效機制能夠高效實施?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記者:為什麼要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長效機制?
  • 昆蟲分類學報再次入選《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英文期刊核心庫
    日前,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發布了2019-2020年度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收錄來源期刊名單,我校《Entomotaxonomia》(昆蟲分類學報)再次入選英文期刊核心庫。  《昆蟲分類學報》自創刊以來一直被美國生物學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美國昆蟲學文摘(Entomology Abstracts)、英國動物學記錄(Zoological Record)、國際大英國協農業文摘(CAB Abstracts)等國際著名文摘及資料庫收錄;還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期刊網、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資料庫等多家國內權威文摘期刊和資料庫轉載收錄
  • 國內外海洋氣象組織及其現狀簡介
    本文將簡要介紹一些國內與國際海洋氣象組織,以及國際海洋學與海洋氣象學聯合技術委員會的組織框架、職能活動及現狀的信息,並由此提出一些目前在我國海洋氣象領域出現的問題,以期對我國海洋氣象學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有意義的參考。
  • 【垃圾分類】海洋公園管理中心的垃圾分類工作
    2020年,長島國家海洋公園管理中心制定了《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方案》和《垃圾分類工作監督管理制度》,成立垃圾分類領導小組
  • 北京市文憑考試「資料庫原理及應用」簡答題
    有關係模式R(A1,A2,…,An),X是屬性的集合,X?A1,A2,…,An,若Xf→A1,A2,…,An,即全體屬性完全函數依賴於X,則X是R的候選關係鍵。  2.為什麼要研究關係規範化理論?  1)我們說,用幾個結構簡單的關係去取代原來結構複雜的關係的過程叫做關係規範化,關係規範化理論是資料庫設計過程中的一個非常有用的輔助工具。
  • 簡單粗暴,微生物生態研究中常用資料庫簡介
    拿到序列後,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選擇什麼資料庫進行比對才能得到較好的分類鑑定結果呢?其實針對每一類生物的主要marker序列都有相應的資料庫以方便比對鑑定。今天盧瑟菌就和大家簡單聊一下微生物生態研究中那些個常用的marker基因序列資料庫。
  • 垃圾分類與海洋垃圾汙染
    說說垃圾回收和海洋垃圾汙染上海人最近可說是被垃圾分類給逼瘋了,日常問的問題都是『儂四撒拉西(你是什麼垃圾)?』。
  •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發布今冬我國沿海海洋災害預測信息
    首先為順應海洋預報產品供給側改革的要求,積極開展海洋預報產品創新,推出了《美麗海島》電視海洋預報節目,是我國首個針對海島旅遊的專題海洋預報節目;應用數值預報釋用技術,開發了針對我國管轄海域漁區精細化標準網格預報產品。此外還加強預報技術向業務化應用轉化,西北太平洋海-氣-浪耦合數值預報系統正式進入業務化應用階段,成為我國首個通過局《海洋數值預報業務化應用管理暫行辦法》審核的預報系統。
  • 吳惠仙:填補我國船舶壓載水科研空白 保護海洋的「綠水青山」
    此前,4種有毒藻類通過船舶壓載水傳播到我國,造成大面積赤潮災害。而中國大閘蟹也跟隨商船「移民」到歐洲,也讓不少國家頭痛不已。上海海洋大學海洋生態與環境學院生態系主任吳惠仙教授多年來致力於海洋生態環境研究,填補了國內船舶壓載水的科研空白。她領導創建的船舶壓載水檢測試驗室,是我國唯一具有國際互認資質的壓載水檢測試驗室。  送別了患病逝去的父親,她又一頭鑽進了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