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建海洋生物DNA資料庫 5年時間建成資料庫

2020-12-06 中國網

本報北京8月18日電(記者喻思孌)記者18日獲悉:科技部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部署了「我國近海海洋生物DNA條形碼資源庫構建」項目。該項目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承擔,計劃用5年時間建成海洋生物DNA條形碼資料庫,形成一套海洋生物鑑定識別的標準體系。

據介紹,研究人員將首先選擇我國近海原核生物、植物、浮遊動物、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及魚類等類群中常見的、關鍵的、有代表性的、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重要海洋生物物種,進行DNA條形碼序列提取和資料庫構建。預計在未來5年內搭建起一個涵蓋2000個物種的15000條標準數據的基礎DNA條形碼資料庫。

專家認為,對海洋物種的準確識別是海洋環境保護與資源可持續利用、海洋經濟發展和海洋科學研究的基礎性工作,但我國專業的海洋生物分類學研究團隊規模有限,傳統的形態鑑定方法有較大局限性,無法滿足海洋科研、海洋經濟和管理的需求。項目首席科學家李新正表示,利用DNA條形碼鑑定海洋生物,為每一個物種做一把「尺子」,這就是DNA條形碼資料庫的作用。資料庫形成後,海洋生物將有自己的「分子身份證」。

相關焦點

  • 朱軍委員:建議建全民DNA資料庫實現網際網路打拐
    全國政協委員、央視著名主持人朱軍告訴中國青年網記者,他建議,在現有「打拐」DNA資料庫的基礎上,進一步創建包括新生兒和廣大兒童在內的全民DNA資料庫,並實現全國聯網。全國政協委員、著名主持人朱軍用「責任」二字詮釋了自己的五年履職感受。
  • DNA條形碼 海洋生物的「身份證」
    >臺禹微製圖   近日,科技部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部署了「我國近海海洋生物DNA條形碼資源庫構建」項目,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承擔,預計在未來5年內搭建起一個涵蓋2000個物種的15000條標準數據的基礎DNA條形碼資料庫。
  • 海洋生物「DNA字典」有望完成 要等5年
    我國近海海洋生物種類數以千計,但一直不掌握比較完整的「DNA」資料。
  • 新疆理化所建成中國玄武巖纖維材料大資料庫
    新疆理化所建成中國玄武巖纖維材料大資料庫 2018-11-09 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 【字體: 語音播報   玄武巖纖維是一種以玄武巖礦石為原料,通過熔融拉絲而製成的纖維狀材料,具有優異的絕緣、耐腐蝕、阻燃等性能,生產過程環境友好,目前只有俄羅斯、烏克蘭、中國
  • 建兒童DNA資料庫 江西有了打拐「神器」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劉斐、楊靜)3月1日,記者了解到,我省兒童DNA資料庫在南昌啟動,該資料庫面向我省0至10歲年齡段的兒童,通過採集其DNA樣本進行專業檢測分析、數字轉化和存儲,並預留存兒童及其父母的一般信息建立DNA資料庫,在意外發生時或必要時,利用所存儲的信息,可有效預防拐賣兒童違法犯罪活動。
  • 建全民DNA資料庫應先釐清利弊
    全國政協委員、央視著名主持人朱軍告訴記者,他建議,在現有「打拐」DNA資料庫的基礎上,進一步創建包括新生兒和廣大兒童在內的全民DNA資料庫,並實現全國聯網。(3月14日中國青年網)   假如從現在開始,逐漸將新生兒和兒童的DNA信息錄入資料庫,並在若干年後,建立一個涵蓋全民的DNA資料庫,拐賣兒童等許多社會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 江西建兒童DNA資料庫 將採集0~10歲兒童DNA樣本
    中國江西網南昌訊 記者修傑淼報導:1日,江西省兒童DNA資料庫在南昌正式啟動。我省將採集0~10歲兒童的DNA樣本入庫,一旦孩子走失,將利用基因技術快速比對找回失蹤孩子,幫助被拐賣或走失兒童快速尋找到原生家庭。
  • 全球三大蛋白質資料庫將合而為一
    新華網華盛頓10月30日電(記者毛磊)美國和歐洲有關機構最近宣布,將把全球三大主要蛋白質資料庫資源集中起來,建設一個新的蛋白質資料庫,以方便各國研究人員更好地利用不斷膨脹的人類基因組和蛋白質科研信息。    新的「聯合蛋白質資料庫」預計在三年內建成,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所已決定為這項計劃斥資1500萬美元。
  • DNA損傷修復基因資料庫
    oncotator在對腫瘤突變進行注釋時,專門集成了一個損傷修復基因的數據,將Wood RD等人在文章中提到的DNA損傷修復相關的基因進行了匯總,網址如下https://www.mdanderson.org/documents/Labs/Wood-Laboratory/human-dna-repair-genes.html
  • 中國資料庫殺入世界第一梯隊?資料庫的突破到底意味著什麼?
    阿里雲在數據管理及數據分析領域都擁有深厚的技術積累,比如雲原生分布式資料庫PolarDB既解決了傳統資料庫容量有限、擴縮容時間長等問題,又提供了分鐘級擴容、彈性變配、超高並發等能力。今年雙11,PolarDB再度刷新了資料庫處理峰值紀錄,高達1.4億次/秒。
  • 全球首個商用生物組學微生物質譜資料庫建成
    融智生物科技(青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融智生物」)近日宣布建成基於生物組學的微生物質譜資料庫。這是全球首次發布商用生物組學微生物質譜資料庫。  據介紹,基質輔助雷射解吸電離飛行時間質譜(MALDI-TOF MS)已廣泛應用於歐美等發達國家以及我國的三甲醫院、省市級食品安全監管機構等。
  • 我國建成全球第四個綜合基因組權威資料庫
    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有關人員表示,此前,國際上被認可的生物組學數據中心主要有美國的NCBI、歐洲的EBI及日本的DDBJ,要想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需要先將自己的原始數據提交到這三個官方指定的資料庫中。「中國的生物組學數據產量約佔全球的40%,是數據產出大國,卻沒有能夠被國際認可的資料庫系統,不得不將自己寶貴的數據資源交給他人代管。」
  • 完善DNA資料庫是打拐的最優路徑
    1994年,當5歲的兒子吳峰(化名)和往常一樣和小夥伴在家門口玩耍時失蹤,租住在鄭州市管城區南門西拐8號院,以賣菜為生的吳先生怎麼也沒想到,下一次再見到兒子已是24年後的今天。3月2日上午,在市公安局商城路分局,失散多年的父子倆終於重逢。吳先生百感交集,緊緊攥著兒子的手不願撒開。
  • 全國兒童DNA資料庫落戶青島
    毛佳偉介紹,「全國兒童DNA資料庫」為所有0-10歲兒童預存DNA信息,並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進行統一管理。資料庫建成三年來,為數萬名的適齡兒童預存了DNA信息。目前,該項目現已在浙江、上海、廣東、山東、四川等17個省、市、自治區設立了執行機構,力爭儘快實現全國多省市執行機構全覆蓋。
  • 12月在線資料庫匯總|資料庫|甲基化|DNA|標誌物|預測|分析|-健康界
    在12月期間,總共發表了醫學相關在線資料庫47個。下面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主要有哪些資料庫,以及筆者比較感興趣的資料庫。1. 疾病與藥物相關資料庫疾病和藥物相關的資料庫一共有5個。涉及到多種不同的疾病。
  • 中國建成藏藥系列資料庫 包含藥理結構成分(圖)
    中新網3月24日電 日前,由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科學信息中心和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所諾迪藏藥研究中心合作建設的特色資料庫——中國藏藥系列資料庫已經完成單機版和網絡版的建設,並開始上網提供服務。  據中國科學院消息,具有2300多年悠久歷史的藏醫藥是中國藏文化的瑰寶,也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 生物信息學資料庫大全
    http://www.tigr.org/tdb/hcd/overview.html  DNA序列資料庫 包括與DNA的複製、轉錄、修復等有密切關係的蛋白質因子。 ★BioSino是中國自主開發的核酸序列公共資料庫。 http://www.biosino.org/  ★CUTG,MM子使用頻度表。
  • 【收藏版】生物信息學資料庫大全
    http://www.tigr.org/tdb/hcd/overview.html  DNA序列資料庫 包括與DNA的複製、轉錄、修復等有密切關係的蛋白質因子。 ★BioSino是中國自主開發的核酸序列公共資料庫。 http://www.biosino.org/  ★CUTG,MM子使用頻度表。
  • 我校主辦的英文學術期刊《建成遺產(英文)》被Scopus資料庫收錄
    我校主辦的英文學術期刊「Built Heritage」被Scopus資料庫收錄 來源: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時間:2020-11-26
  • 【中國科學報】世界山茶屬植物品種資料庫正式開通
    【中國科學報】世界山茶屬植物品種資料庫正式開通 2019-05-23 中國科學報 高雅麗 【,世界山茶屬植物品種資料庫已基本建成並於5月21日正式對外開放使用,這是為數不多由中國人主導、其他國家山茶屬植物知名專家協助完成的重要資料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