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特代理臺灣奕力科技CTP觸控IC,全力推動大陸觸控螢幕行業發展

2020-11-27 中國觸控螢幕網

    北京時間05月31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 在科技迅猛發展的深圳乃至整個中國及世界,在觸控螢幕領域技術已經悄無聲息的改朝換代。從傳統式的電阻屏變成了電容式觸摸應用方案,觸摸感應已經廣泛應用到小家電,智能家居,數碼產品,美容儀器等行業中,觸摸感應使得控制操作方式,更容易,更時尚,同時還增加產品的使用壽命,觸摸方式優點眾多,被越來越多的生產商家所關注,同時也越來越多用戶接受觸摸方式的產品。藉助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市場的持續火熱,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等新興產品的崛起,都催熱了觸控IC市場的溫度,電容式感應觸摸IC成為主流觸控螢幕應用技術。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material/news/dynamic/2017/0531/47343.html

 艾司特是臺灣奕力的代理商,為什麼選擇ILITEK IC 呢?

 奕力科技成立於2004年11月,為專業的IC設計公司,主要從事TFT-LCD面板驅動及觸控IC之研發及銷售,產品主要應用於手機、數字相機、車用顯示器、平板計算機、筆記本電腦、教育系統,電子白板智能型家電等各式電子產品

 奕力科技藉由完整產品線、高質量、及良好客戶服務獲得市場肯定,中大尺寸觸控IC穩居中國市場佔比約五成,目前在小尺寸面板驅動IC的出貨量居全國前列。

 奕力一直以邏輯性、全面性與架構化的思維作為解決問題的思考模式,一直致力於產品創新,自我挑戰,大膽嘗試,明確自己的目標。

 我們不僅滿足客戶的需要,我們更以超越客戶期望為目標,進而能夠超越同業的競爭,引領世界潮流。

 奕力科技電容屏觸控IC系列產品線豐富,觸控IC有針對小尺寸電容式觸控螢幕如智慧型手機,中尺寸的電容式觸控螢幕如平板電腦,工控設備,大尺寸的電容式觸控螢幕如觸控螢幕一體機,觸控螢幕電視等等。

 奕力科技的觸控晶片是一套系統級的綜合解決方案,具有超高的信噪比(SNR),結合已獲專利的各類感應器設計和創新的軟體算法,助力多家應用廠商創新實現了多項優越功能和卓越的觸控體驗。除了超快觸控反應率(Report Rate)以外,奕力觸控IC還實現了能夠清晰區分手指、手掌和拇指並避免誤觸的智能手握抑制(Smart Grip Suppression),達到支持觸摸尺寸最小2.5毫米的觸屏敏感度。智能掃描(Smart Scan)功能則是通過創新的算法,實現與LCD驅動電路的協同工作,消除了相互幹擾,達到最佳的顯示和觸控綜合性能。

 艾司特的主要產品及其特點

 艾司特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為專業的CTP IC代理及設計公司,主要從事CTP觸控IC的研發及代理,產品主要應用於中大尺寸工控CTP、車載CTP、平板電腦CTP等。公司代理的奕力科技觸控IC,憑藉完整的備貨、高品質及良好客戶服務得到了市場的一致肯定,過去四年中大尺寸CTP IC出貨量穩固佔奕力觸控IC市場約七成。

 艾司特在基於奕力這個強大的後盾之外的特點就是:一直把用芯,真芯,細芯,精芯,誠芯 這十二字方針貫徹到底。用最真誠及最大的熱情服務於我們的客戶。全程跟蹤服務,技術指導,讓您沒有任何後顧之憂。

 艾司特的產品:艾司特所設計的圖紙搭載奕力IC.,性能強大,我們有很多不同系列的IC可以適用不同尺寸的TP(以及超大尺寸的TP),根據這些不同的IC設計出不同的線路。

 從客戶的反應來看我們的產品受到了廣泛的好評。不僅僅因為質量,更因為本身強大的性能和特點。有著優秀的抗幹擾能力(30MHz~1GHz),穩定性和防靜電並且最高能在接觸情況下防4K V,接觸空氣時防8K V.

 我們其中一款應用於大尺寸的晶片支持NB, Tablet and automotive應用,可在24V高壓下驅動,並且內建抗雜訊電路 。工作溫度可在-40℃~85℃ 。支持十點以上的觸控點。

 艾司特的經營理念

 持續創新,微觀細節並縱觀全局,鼓勵合理的實驗嘗試,持續的自我質問挑戰。速度和彈性,明確的目標/簡單的流程,挑戰極限,授權和團隊分工。客戶導向,整個公司的營運為客戶導向持續的討論了解整個產業的供應鏈,持續了解客戶的需求。

 艾司特在未來日子裡的目標及方針

 艾司特在現有成就的基礎之上,會繼續努力於服務質量,產品質量,提升產品的性能,持續降低成本,確保品質的提升和快速的大批量交付能力。會更加的貼近奕力,共同努力生產出讓您更加滿意的產品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 18925266773

 聯繫人: 張小姐

 公司網址: www.icitouch.com

 聯繫QQ號: 348898479

 電子郵件: sales01@icitouch.com

觸控螢幕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控螢幕材料、觸控螢幕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控螢幕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裡查看詳細步驟

相關焦點

  • 觸控螢幕行情看好 觸控IC群雄逐鹿
    【導讀】:受益於智慧型手機出貨比例攀升,2014上半年觸控螢幕行情看好,觸控晶片的行情也往上走。
  • 觸控面板控制晶片廠威達高科被臺灣光罩股份收購
    北京時間08月13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臺灣光罩擬斥資2.93億元 收購觸控晶片廠。臺灣光罩決定再次出手展開併購,將以新臺幣2.93億元額度內,收購觸控面板控制晶片廠威達高科所有流通在外股權,每股收購價不高於11.5元。
  • 2020年版中國觸控屏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2020年版中國觸控屏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依據國家權威機構及觸控屏相關協會等渠道的權威資料數據,結合觸控屏行業發展所處的環境,從理論到實踐、從宏觀到微觀等多個角度對觸控屏行業進行調研分析。  《2020年版中國觸控屏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內容嚴謹、數據翔實,通過輔以大量直觀的圖表幫助觸控屏行業企業準確把握觸控屏行業發展動向、正確制定企業發展戰略和投資策略。
  • 2020年版中國觸控螢幕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觸控螢幕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觸控螢幕起源於上世紀**年代,直至**年iphone手機的推出,成為觸控行業發展的一個裡程碑,蘋果將電容式觸控技術推向了主流。觸控技術開闢了移動終端人際交互操作的新模式,並全面進入PC、NB、平板電腦、遊戲機、電子書等領域。
  • 臺灣TP觸控面板廠宸鴻和業成的業績表現都遠好於國內同行
    從近日臺灣兩大TP觸控面板企業的相關公告顯示, TPK-KY宸鴻(3673.TW)今年10月的營收為新臺幣100.76億元(約合人民幣22.17億元),環比減少5.65%,同比增加21.18%;累計1-10月營收844.11億元(約合人民幣185.77億元),同比增加15.94%。
  • 2020年中國觸控螢幕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走勢分析報告
    《2020年中國觸控螢幕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走勢分析報告》可以幫助投資者準確把握觸控螢幕行業的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為投資者進行投資作出觸控螢幕行業前景預判,挖掘觸控螢幕行業投資價值,同時提出觸控螢幕行業投資策略、營銷策略等方面的建議。
  • 2020-2026年中國觸控螢幕市場深度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2020-2026年中國觸控螢幕市場深度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主要研究分析了觸控螢幕行業市場運行態勢並對觸控螢幕行業發展趨勢作出預測。報告首先介紹了觸控螢幕行業的相關知識及國內外發展環境,並對觸控螢幕行業運行數據進行了剖析,同時對觸控螢幕產業鏈進行了梳理,進而詳細分析了觸控螢幕市場競爭格局及觸控螢幕行業標杆企業,最後對觸控螢幕行業發展前景作出預測,給出針對觸控螢幕行業發展的獨家建議和策略。
  • 集成觸控與顯示驅動晶片TDDI目前佔驅動IC滲透率已經逼近3成
    集成觸控與顯示驅動晶片TDDI目前佔驅動IC滲透率已經逼近3成 作者:51Touch時間:2019-05-08 來源:DIGITIMES
  • 2017年中國電容屏觸控晶片產業發展現狀及行業細分領域需求規模測算
    2017年中國電容屏觸控晶片產業發展現狀及行業細分領域需求規模測算2016/3/18 10:39:0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列印】【關閉】核心提示:一、整體市場狀況近年來,隨著電子設備操控性的提升和電子技術的發展,觸控螢幕技術在手機、平板 電腦、PMP、導航儀等電子設備中的應用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 替代ITO 石墨烯觸控螢幕產業化之路還有多遠?_行業新聞_中小觸控螢幕...
    4、石墨烯觸控模組關鍵技術 石墨烯觸控模組製程可分為前段sensor工藝和後段的貼合工藝, 前段工藝 的目的是實現電容式觸控螢幕的sensor, 而後段工藝則是將sensor與觸控晶片貼合組成石墨烯電容式觸控螢幕成品。其中主要的工藝步驟包括: 銀漿的絲印與刻濁、石墨烯sensor與觸控晶片的貼合、蓋板貼合於除泡。
  • 觸控螢幕技術是誰發明的_觸控螢幕技術的發展歷程
    當手指或其它物體觸摸安裝在顯示器前端的觸控螢幕時,所觸摸的位置由觸控螢幕控制器檢測,並通過接口(如RS—232串行口, USB等)送到主機。 目前觸控螢幕已經由單點觸屏發展到實現多點觸屏了。這種最早的觸控螢幕被命名為「AccuTouch」,由於是手工組裝,一天生產幾臺設備。1973年,這項技術被美國《工業研究》雜誌評選為當年100項最重要的新技術產品之一。不久,SamHurst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並和西門子公司合作,不斷完善這項技術。直到1982年,Sam Hurst的公司在美國一次科技展會上展出了33臺安裝了觸控螢幕的電視機,平民百姓才第一次親手「摸」到神奇的觸控螢幕。
  • 全貼合技術OGS觸控螢幕在智能機市場擴大,電阻式觸控螢幕空間壓縮
    綜上所述,雖然顯示屏與觸控螢幕一體化整合是未來發展的大方向,但OGS在三大新興嵌入式觸控螢幕技術中,無疑是目前最為主流的技術。    全貼合工藝的流行對觸控螢幕供應鏈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師楊仁傑指出,過去臺灣地區觸控螢幕供應鏈分工比較細緻,比如萊寶、南玻主要做ITO濾光膜,不做貼合,而宸鴻就專長於觸控螢幕的貼合,但是現在隨著利潤率的降低,宸鴻的涉獵範圍也開始向上遊濾光膜技術蔓延,失去宸鴻支持的萊寶、南玻因此被迫向觸控螢幕貼合轉移。
  • 替代ITO薄膜 分析觸控面板新興材料發展概況
    除此兩家之外,美國企業Atmel雖提供觸控IC至透明導電膜的解決方案,但因技術發展較晚,且在生產過程屢因製程問題而影響其出貨,而大陸企業受Atmel發展結果的影響,於是企圖同時強化研發與製造能力,以獲得完整的解決方案。
  • 新工藝新材料引發觸控面板行業質變
    以半年為基準做分析,2014上半年臺灣觸控面板產值為1,085億,相較2013下半年的1,273億,衰退了15%;相較2013上半年的1,429億,衰退了24%。  觸控面板行業量增價跌的局面,已經讓人們意識到,觸控行業已經不是比「誰的產品更好」的競爭,而是比「誰能最有力的控制成本」的競爭。
  • 解析觸控面板新興材料對比_行業新聞_顯示面板材料資訊_顯示面板...
    除此兩家之外,美國企業Atmel雖提供觸控IC至透明導電膜的解決方案,但因技術發展較晚,且在生產過程屢因製程問題而影響其出貨,而大陸企業受Atmel發展結果的影響,於是企圖同時強化研發與製造能力,以獲得完整的解決方案。
  • 深度分析電容觸控晶片與壓力感測技術於智能型手機發展
    source:pixabay自iPhone導入電容觸控熒幕後,是否具備手指觸控界面技術已成為消費者區分智能型手機和功能手機的一項指標,也帶起亞洲各地電容觸控技術相關廠商,而電容觸控晶片更是推動此趨勢的關鍵角色
  • 淺析電容觸控晶片與壓力感測技術
    (文章來源:和訊網) 電容觸控技術雖早已成為智能型手機的標準配備,但隨著Apple導入In-Cell(觸摸面板功能嵌入到液晶像素中的方法)觸控技術,原本外掛式觸控技術的廠商受到不小衝擊,尤其對電容觸控晶片廠商影響甚巨。
  • 什麼是電磁屏,什麼是電磁式觸控螢幕,電磁式觸控螢幕原理
    主動式電磁感測其電磁筆會主動發射特定頻率的電磁訊號至數位板上X/Y軸天線陣列,數位板     最近幾天關於電磁式觸控螢幕的消息突然多了起來,顯示有同方科技因為原筆跡數字書寫技術而收購了E人E本,後又有三星看好漢王的電磁式觸控螢幕技術而探討可合作的可能性。
  • 深度探究壓力感測技術以及電容觸控晶片於對智慧型手機發展作用
    自iPhone導入電容觸控熒幕後,是否具備手指觸控界面技術已成為消費者區分智能型手機和功能手機的一項指標,也帶起亞洲各地電容觸控技術相關廠商,而電容觸控晶片更是推動此趨勢的關鍵角色。  在觸控和顯示技術的整合趨勢下,智能型手機的主流電容觸控晶片廠商相繼與顯示面板晶片結盟,像是Synaptics收購Renesas顯示驅動晶片事業體、晶門科技與譜瑞科技分別收購Atmel部分maXTouch產品線和Cypress部分TrueTouch產品線,臺灣電容觸控晶片廠商敦泰和晨星,也各自併購顯示驅動晶片廠商旭曜和奕力,皆是為了在顯示和觸控技術整合的大趨勢下做好準備
  • 臺灣光罩擬新臺幣2.93億元收購觸控面板控制晶片廠威達高科
    打開APP 臺灣光罩擬新臺幣2.93億元收購觸控面板控制晶片廠威達高科 工程師曾玲 發表於 2018-09-01 1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