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成員間出現摩擦、矛盾怎麼辦 浙江各地法院積極探索審理新方式

2020-12-05 新華網客戶端

最近,湖州的徐女士到法院起訴離婚,但她的丈夫錢先生卻因財產分割問題不同意,兩人鬧得很僵。承辦案件的德清法院立案庭家事審判團隊法官錢慧芳,調查了解到徐女士夫妻兩人感情確已破裂,於是對兩人進行了調解離婚。看著他們心平氣和地走出法庭,錢慧芳感慨:「我們不一味『勸和不勸離』,但哪怕散了,也要好聚好散。」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家庭成員間出現摩擦、矛盾,最難評判誰對誰錯。然而,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事案件事關百姓的切身利益,事關社會治理的成效。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傳統婚姻家庭觀念不斷改變,家事案件類型呈現出多樣化特點,矛盾化解難度持續加大。一份簡單的判決書,已越來越難滿足群眾處理家事案件的現實需求。

社會轉型期所面臨的家庭倫理關係新情況、新問題怎麼解決?近年來,浙江法院積極探索家事審判新方式,出臺家事案件相關審理規程,設立心理疏導室、親情教育室、兒童觀察室,推出人身安全保護令、未成年人保護教育、審判輔助人等一系列制度,家事觀察員、離婚冷靜期、離婚證明等新詞彙不斷誕生,家事審判有了一套特別的「柔情解法」。

開庭前

用什麼打開情感死結

「和傳統莊嚴肅穆的法庭不一樣。」這是不少人走進德清法院家事審判區域的第一感覺。

推開法庭大門,一個大圓桌映入眼帘,幾張軟沙發圍桌而擺,原告和被告的身份牌被「丈夫」「妻子」取代,空氣中瀰漫著陣陣花香。緊挨著法庭,是一個心理疏導室,配備了心理測試沙盤和智能音樂放鬆系統,一旦當事人出現情緒波動,可由心理諮詢師及時疏導,一旁還有調解室、母嬰室、兒童遊樂區等。

這樣「客廳式」的家事審判區,已成為浙江法院的「標配」。「有好環境才有好心情。」30多年的家事審判經驗,使錢慧芳尤其能體會到當事人所處環境的重要性,「從開庭前開始,就讓當事人儘量處於一直放鬆的狀態,能更好地化解雙方矛盾,因此我們千方百計在細節上營造『家』的氛圍。」

錢慧芳告訴記者,她和許多法官在這幾年審理家事案件的過程中發現,由於一時衝動等原因到法院離婚的人越來越多。據統計,每年訴至浙江法院的家事案件平均達5萬餘件。如何讓矛盾激化的雙方,放下心中怨氣,好聚好散,甚至破鏡重圓?訴前調解成為大多數家事案件的首要選擇。

在溫州各級法院,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律師以及熟悉本地風俗民情、具有豐富閱歷、享有較高威望的鄉賢等,都被特邀加入家事案件的調解隊伍。這種調解模式被歸納為「三步工作法」:第一步,根據案件特點邀請心理疏導師和調解員等傾聽當事人傾訴,舒緩當事人情緒;第二步,引導當事人描述過往歡樂時光喚起美好回憶,找準調和家庭矛盾的關鍵點;第三步,規勸當事人消除對立情緒,擺事實、講道理為當事人打開情感死結。

溫州中院民一庭庭長夏孟宣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溫州兩級法院通過訴前調解成功或撤回起訴的案件達1444件,佔家事案件總數的32.3%。

記者在採訪調解員張小燕時,她正好收到了一張調解成功的家事案件當事人發來的照片。照片裡,三代人聚餐的畫面十分溫馨。對方告訴她,因為夫妻冷戰,在這之前,他們已整整10年沒坐在一起吃飯了。

「這種情況很常見,於是我們設置了離婚冷靜期。」夏孟宣說,對尚有挽回餘地的婚姻,讓雙方當事人在離婚前都先靜一靜,並根據具體案情制定方案,實行「一案一策」,時間一般在半個月至1個月左右。

平陽的張先生和吳女士因家庭財產由誰保管一事漸生隔閡。在一次激烈爭吵後,張先生向平陽法院提起離婚訴訟。法官了解到他們感情基礎尚可,且都想撫養兩個兒子,和好的可能性很大。開庭前,法官組織他們進行交流,分析家庭經營出現的問題,並徵詢他們的意願設置了1個月的冷靜期。

冷靜期間,法官不定期對他們進行電話回訪,並以兩個兒子為突破口給予疏導。冷靜期滿後,張先生趕到法庭撤訴,「法官,還好有這個冷靜期,我們認真考慮了彼此之間存在的問題,現在已經和好了。」

自2016年探索至今,溫州對906件一審家事案件設置了離婚冷靜期,經調解和好或撤訴628件。「即使不能促成當事人和好,對消除當事人對立情緒、理性化解糾紛也有一定積極作用。」夏孟宣說,「除了部分婚姻效力、身份關係確認、人身保護令申請等法律規定不能調解或不適宜調解的家事案件,其餘都會在開庭前先行引導當事人進行調解,充分了解他們的情感變化,並輔以必要的心理疏導和親情教育。」

庭審時 情與法的度如何拿捏

訴前調解和離婚冷靜期都不能起效的家事案件,就直接按照法律條文一判了之嗎?浙江法院給出的答案是,不。

「即便進入案件審理階段,調解依然是重頭戲。」湖州中院民一庭庭長程燁認為,家事案件十分特殊,往往涉及家長裡短、生活瑣事及家庭情感糾葛,矛盾的起因、雙方的生活現狀等僅僅通過庭審和案卷材料很難完全掌握,「其中的法律關係並不複雜,複雜的是妥善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如今在浙江各地,法院委託專門的家事調查員或家事調解員、人民陪審員等,走訪調查當事人及其近親屬、鄰居、村(社區)、教育機構等知情人員,深入了解具體情況,為案件辦理提供重要參考線索,成為家事審判的一種常態化做法。

程燁介紹,去年以來,湖州兩級法院共開展家事調查上千件(次),「調查人員甚至細緻到,把男女雙方住址與孩子學校間的距離進行了具體賦分。」

而家事案件背後衍生出的未成年子女權益保護、青少年心理健康乃至青少年犯罪等問題,則是法院關注的另一大焦點。

未成年人權益代表人這一全新角色的出現,為庭審時更好地拿捏情與法的尺度提供了解決方案。一年前,龍灣一對分居多年的夫妻打起離婚官司,女方一邊數落男方有吸毒和販毒前科,一邊卻明確表示不願撫養7歲的孩子。然而,男方顯然又不適合撫養孩子,怎麼辦?龍灣法院家事案件合議庭經評議後,決定通知區婦聯指派未成年人權益代表人參與訴訟。

代表人接到指派後,立即了解案情,通過上門探望,走訪原被告居住地居委會等,了解他們的實際生活狀況。

庭審中,代表人出具的報告提出,男方雖有不利於子女成長的前科劣跡,但考慮雙方分居期間,孩子一直與男方父母一起生活,改變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環境不利於孩子成長,同時女方甚少盡撫養義務,也沒有撫養孩子的意願。在徵求孩子意見時,孩子也願意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綜合所有因素,建議孩子名義上由男方撫養,實際上交給爺爺奶奶撫養。

最終,法庭採納了代表人的建議。「與調查團客觀公正發表觀點不同的是,代表人更多站在孩子角度,發表主觀意見。」夏孟宣說。

而與龍灣這對夫婦相反的是,紹興越城一對夫婦在離婚時都搶著要孩子。讓主審法官趙欽宇犯愁的是,雙方的住房條件、經濟收入、文化程度差異不大。於是,趙欽宇決定帶孩子進兒童觀察室看看。兒童觀察室就設在法庭旁,和一個小型兒童樂園差不多,只是牆壁上多了一面「隱形」的鏡子。趙欽宇和心理諮詢師站在鏡子背後,仔細觀察孩子與家長的親密度,對孩子進行心理測評,結果發現孩子更依賴母親,再綜合走訪調查的情況,最終判決孩子由母親撫養。

「這種方法非常有效。」紹興中院民一庭庭長陳鍵說,「充分尊重孩子的主觀意願,才能保證他們日後的健康成長。」

此外,浙江首個家事訴訟中心於今年3月落戶紹興,加入了鄉鎮(街道)和村(社區)幹部、地方鄉賢等家事觀察員。他們從各自的專業角度,結合案件爭議焦點及當事人的情緒變化、婚姻狀態等展開具體討論,為法官判決提供更全面的參考意見。在各方的共同參與下,2016至2018年間,紹興兩級法院共受理一、二審家事案件1.73萬件,其中1萬餘件以調解或撤訴形式結案,調撤率達57.8%。

聽取更多聲音,在家事審判時謹慎些、再謹慎些,已是浙江各地法院的共同選擇。

法庭外

矛盾糾紛源頭怎麼治

很多案子雖然結了,但法院的工作卻沒有結束。

去年7月,湖州第一張人身安全保護令出自安吉法院民一庭法官方勇承辦的案件。該案中,高先生和嚴女士曾是一對恩愛的夫妻,育有一女,但結婚10年後,嚴女士卻兩次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請求判準離婚。高先生接到起訴狀後,多次到嚴女士家中進行威脅,擔心受到傷害的嚴女士向法院提供了人身面臨危險的相關證據。

「根據調查,我們為嚴女士出具了人身安全保護令,禁止高先生實施威脅、騷擾等家庭暴力行為,同時禁止男方進入女方住所,裁定期限為6個月。」不僅如此,方勇還主動約談高先生,全面聽取當事人的心路歷程和真實想法,在一次次於情於法的分析勸導下,高先生意識到暴力解決不了問題,嚴女士也撤回了離婚訴訟,夫妻雙方承諾共同改進各自不足。「謝謝方法官,我們回去一定好好溝通、好好生活。」聽到當事人說出這句話,方勇還不放心,直到持續進行觀察回訪後,他心裡的石頭才漸漸落了地。

「一些家庭衝突、贍養糾紛等,如果不做好長期跟蹤,很可能又會產生新的矛盾。」對此,夏孟宣也深有感觸,「通過主審法官、調解員、人民陪審員等進行訴後回訪,在了解案件訴後情況、幫助當事人解決實際困難的同時,還能對當事人履行離婚、贍養等協議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

隨著家事審判訴後「戰線」的延伸,許多法院越來越意識到,多方合作解決家事矛盾糾紛源頭的重要性。家事糾紛「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訴前,成為家事審判的主要努力方向。

早在2016年,溫州中院被最高院確定為家事審判改革試點法院後,便第一時間聯合市綜治委、宣傳部、檢察院、公安局、婦聯等15家單位,建立全市家事案件多元糾紛解決機制領導小組,研究協調解決工作推進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將心比心,多引導一方當事人為另一方著想,才有利於問題化解。」鹿城區五馬街道和事佬工作室調解員陳萍感嘆。不久前,一名女子淚眼婆娑地上門求助,原來其丈夫因病去世,兩個孩子尚未成年,她希望把住房出租補貼家用,自己改租小面積房子,但遭遇婆婆和大姑姐反對。在持續近一個月的調解中,陳萍一方面拿兩個孩子打感情牌,另一方面做通求助者出去找工作的思想工作,最終婆婆也同意將現有住房出租,促進了矛盾化解。

和溫州一樣,浙江各地法院全面推廣在鄉鎮(街道)、村(社區)設立家事糾紛調解工作室,就地化解糾紛。與此同時,利用工作室等平臺,各地司法局、民政局、婦聯等部門合力發揮工作優勢,形成多部門共同參與化解糾紛的工作格局,為群眾提供日常婚姻家庭問題諮詢,並開展未成年人保護教育、中老年人身心健康關愛、困難女性幫助、法律援助服務等與解決家事糾紛息息相關的全方面服務,儘早預防婚姻家庭危機的發生。

今年7月,湖州中院出臺《家事案件審理規程(試行)》,把未成年人保護教育、人身安全保護令、財產申報及離婚證明等一系列創新做法形成制度。而作為著名僑鄉的溫州,在全國率先創設特邀海外調解員制度,4家基層法院在義大利、羅馬、美國等地設立海外調解聯絡點,已邀請海外調解員藉助遠程視頻平臺,參與審理家事案件220件,有效解決了涉僑家事案件周期長、訴訟成本高等問題。

在浙江各地法院家事審判庭的牆壁上,幾乎都寫著5個字「家和萬事興」。柔情關懷與剛性司法在這裡緊密相融,變當事人對抗模式為「拉家常」模式,不斷推動新時代家庭文明建設,使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相關焦點

  • 鄆城法院:要素式審判,讓案件審理實現「換擋提速」
    鄆城法院:要素式審判,讓案件審理實現「換擋提速」 2020-08-14 1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於三峽移民案件審理情況的調查報告
    若一方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作為出資的,一般仍承認合同有效,但需責令其到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補辦土地出讓手續,補交出讓金;當事人一方以土地使用權出資但未變更登記至合作雙方名下的,即使認定合同無效,但也按有效對待;對合作開發房地產的當事人不具備房地產開發資格的,一般認定合同無效。(4)對在雲陽等地出現的新型移民搬遷方式-----聯戶自建,庫區法院普遍採取了保護的方式。
  • 全國法院交流繁簡分流改革經驗 案件4分鐘審結
    這是全國法院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改革推進會期間,《法制日報》記者隨同與會代表來到西湖區法院觀摩刑事速裁庭審理案件時看到的一幕。近年來,我國訴訟爆發式增長,案多人少矛盾突出。今年截至6月20日,地方各級法院受案量超1428萬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2.84%。為破解難題,各地法院藉助信息化,大力推進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改革,有效提升審判質效,減輕群眾訴累。
  • 杭州富陽:創新管理人監管機制 推進破產案件審理
    為適應破產審判常態化、高效化,2015年6月,在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富陽區人民法院批准設立了民事審判第四庭,統一審理破產案件及相關衍生案件。    「破產審判並不是一開始就順風順水,尤其全國法院都還沒有積累有效經驗,法律法規還不全面,我們也經歷了一段摸著石頭過河的日子。」
  • 父母和孩子最熟悉的家庭生活,在長期相處中,為何矛盾和摩擦不斷
    自從上學後,從來沒有這麼長時間和父母朝夕相處過,之前「母慈子孝」的感受,在同一個屋簷下長期相處中,父母與孩子不同的生活習慣和觀念之間出現了矛盾和衝突。年齡大一些的孩子,不願意父母過多地幹涉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年齡小一些的子女,學習態度和生活習慣,又很讓父母操心和抓狂。
  • 法院婦聯互助合作 促進家庭穩定和諧
    法院婦聯互助合作 促進家庭穩定和諧 2020-10-28 23: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名山區法院建立「裁審銜接」機制 合力化解矛盾糾紛
    名山區法院建立「裁審銜接」機制 合力化解矛盾糾紛 時間:2020-11-11 09:18:34
  • 家庭成員出現新型冠狀病毒可疑症狀怎麼辦
    家庭成員出現新型冠狀病毒可疑症狀時怎麼做  (1)若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可疑症狀(包括發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輕度納差、乏力、精神稍差、噁心嘔吐、腹瀉、頭痛、心慌、結膜炎、輕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應根據病情及時就醫
  • 兩會特輯(二)| 2020年,薊州法院人的高光時刻
    、公正司法、忠誠履職,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作為一名人民法官,我努力審理好每一起案件,以實際行動踐行司法為民的宗旨。每當我看到當事人因為矛盾妥善化解而握手言和的時候,每當我看到當事人因為權益受到保護而喜笑顏開的時候,我都能感受到這份職業所帶來的尊榮與成就。上倉人民法庭 井維顏「天津法院2020 年度學術討論會」二等獎
  • 瀋陽日報專題報導:市法院審理遼寧輝山乳業集團有限公司等83家企業...
    經周密法律調查和詳盡法律論證,2018年5月,經管理人申請,市法院依法裁定遼寧輝山乳業集團有限公司等83家企業採用實質合併方式進行審理,對25家企業進行分別重整、協調審理,共計108家企業進入重整程序,實現了債權人利益最大化。 輝山乳業重整案件,涉及債權人近3000人,涉及金融類債權人、貿易類債權人、自然人投資類債權人,債權債務結構異常複雜。
  • 震驚全國地溝油案件今日審理 法院並未當庭宣判
    震驚全國地溝油案件今日審理 法院並未當庭宣判   中新網寧波8月24日電(何蔣勇 徐小勇 李義山)記者從浙江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獲悉,令人噁心作嘔的泔水、餐廚廢棄油,經過加工後竟「廢物利用」,重新回到了餐桌上,震驚全國的「地溝油」案件近日在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 廈門法院2019年度十大典型案件都在這啦!
    法院審理湖裡法院一審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數罪併罰判處組織者顏某甲有期徒刑二十一年,其他組織成員有期徒刑二年至十一年不等;二審亦維持原判。法院審理思明法院以假冒註冊商標罪、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分別判處廈門某科技公司、廈門某貿易公司罰金35萬元、230萬元,對楊某甲、楊某乙分別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四年並處罰金。二審法院考慮民事訴訟審理結果、社會危害性等因素對楊某乙改判有期徒刑三年,並適用緩刑。
  • 【多元調解】網絡調解,千裡距離轉為方寸間,矛盾糾紛得以快速調解
    【多元調解】網絡調解,千裡距離轉為方寸間,矛盾糾紛得以快速調解 2020-07-20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掃黑除惡】紅安法院一審公開審理被告人陳三星等14人涉惡案
    【掃黑除惡】紅安法院一審公開審理被告人陳三星等14人涉惡案 2020-10-20 20: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跨越半個地球的庭審——高陵「智慧法院」跨國連線審理婚姻案件
    跨越半個地球的庭審——高陵「智慧法院」跨國連線審理婚姻案件 2020-05-31 02: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女聲播報|家庭婚姻矛盾四色「預警器」 ——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
    經過鄉村排查、縣預警辦公室處置未果後,上報縣綜治中心,最終由縣法院家事法庭受理兩人的離婚案件。法院在充分了解了事實後,採取了調解模式,並特邀縣婦聯家事調解員參與調解,經過法院工作人員和調解員耐心細緻的調解,盧某某和張某某消除了誤會,達成了庭前和解。
  • 家庭婚姻矛盾四色「預警器」——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長治實踐
    盧某某與張某某是山西省長治市黎城縣黃崖洞鎮下赤峪村的一對夫婦,兩人因家庭糾紛經常發生爭吵,婚姻面臨危機。經過鄉村排查、縣預警辦公室處置未果後,上報縣綜治中心,最終由縣法院家事法庭受理兩人的離婚案件。法院在充分了解了事實後,採取了調解模式,並特邀縣婦聯家事調解員參與調解,經過法院工作人員和調解員耐心細緻的調解,盧某某和張某某消除了誤會,達成了庭前和解。
  • 涇陽法院:下鄉調解解決家庭紛爭 法院村委共築和諧家庭
    涇陽法院:下鄉調解解決家庭紛爭 法院村委共築和諧家庭 2020-11-11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寶興法院召開基層社會治理工作調研座談會
    為了探索完善人民法庭參與基層治理機制,豐富矛盾糾紛化解方式,進一步實現訴前調解與訴訟審理的有效銜接,近日,寶興法院在靈關法庭召開基層社會治理調研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