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聲播報|家庭婚姻矛盾四色「預警器」 ——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

2020-12-05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中國婦聯新聞 ,作者姜軍旗 王陳春

中國婦聯新聞

中國婦聯新聞

長治市婦聯婚姻家庭矛盾糾紛排查「四色預警」制度

藍色家庭預警 對一般的家庭矛盾糾紛,如偶發性的爭吵,標註「藍色」,經村婦聯執委有效調解處置,穩定超一個月,轉變為綠色平安家庭。

黃色家庭預警 對較大的家庭矛盾糾紛,如多次爭吵,村婦聯執委調解無果,標註「黃色」,經報告村婚調室有效調解處置,穩定超三個月,轉變為綠色平安家庭。每月回訪一次。

橙色家庭預警 對重大的家庭矛盾糾紛,如經常吵鬧並伴有肢體衝突,村婚調室調解無緩解,標註「橙色」,經報告鄉鎮婚調中心有效調解處置,穩定超六個月,轉變為綠色平安家庭。每周回訪一次。

紅色家庭預警 對特大的家庭矛盾糾紛,如雙方矛盾衝突激烈,或伴有過激行為甚至導致人員受傷,鄉鎮處置不成功,標註「紅色」,經報告縣婚調中心有效調解處置,穩定超一年,轉變為綠色平安家庭。矛盾突出期每周回訪兩次,緩解後每月回訪一次。

盧某某與張某某是山西省長治市黎城縣黃崖洞鎮下赤峪村的一對夫婦,兩人因家庭糾紛經常發生爭吵,婚姻面臨危機。經過鄉村排查、縣預警辦公室處置未果後,上報縣綜治中心,最終由縣法院家事法庭受理兩人的離婚案件。法院在充分了解了事實後,採取了調解模式,並特邀縣婦聯家事調解員參與調解,經過法院工作人員和調解員耐心細緻的調解,盧某某和張某某消除了誤會,達成了庭前和解。在成功處置後,縣法院向綜治中心上報結果,綜治中心將結果反饋至縣預警辦公室,縣預警辦公室將處置情況反饋到黃崖洞鎮,保證了糾紛的有效處置與監測,達到了案結事了。案件結束後,縣婦聯與家庭調查員進行了回訪,持續關注,依法保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維護婚姻家庭穩定。

這正是長治市婦聯全程跟蹤婚姻家庭矛盾糾紛調處的「七步閉環」。近年來,為做好婚姻家庭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工作,有效防範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糾紛風險隱患,創建平安家庭、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積極參與「三零」創建和基層社會治理,長治市婦聯立足職能,創新實踐,努力探索婚姻家庭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工作新路徑、新方法,打造矛盾糾紛排查前哨,積家庭「小安」促社會「大安」,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01

發揮優勢,建立信息摸排四級婦女組織網絡

根據全國婦聯、中央綜治辦等六部委相關意見,長治市婦聯結合工作實際制定出臺《長治市婦聯深入開展「婚姻家庭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工作的實施方案》,召開婚姻家庭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工作現場推進會,指導基層婦聯借力借勢,聯合聯動,創新創優工作方式方法,多部門合力推進工作。並充分運用鄉鎮婦聯區域化建設和「會改聯」婦聯改革成果,發揮縣、鄉、村婦聯執委、婦女小組長和「四新」領域婦聯組織的作用,建立縣、鄉、村、組四級家庭信息摸排婦女組織網絡。在鄉鎮,縱向排查異常家庭,發揮3萬餘名鄉鎮、村婦聯執委的作用,運用她們紮根基層、貼近婦女、善於溝通、親切親近的性別優勢,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

黎城縣黎候鎮仁莊村在全縣率先創建以婦聯執委及婦女小組長為主的「中心戶長制」。該村的「戶長制」把農戶細化為若干個中心戶,每15戶至20戶為一個單位,戶長負責管理本片區的法制教育、環境衛生、政策宣傳、信訪維穩、家庭矛盾、鄰裡糾紛、治安防範等具體事務。「中心戶長制」實行以來,在鄰裡糾紛、婚姻家庭矛盾調處化解等日常問題上,採取法、情並用的調解方式,化幹戈為玉帛,成效明顯。在「四新」重點行業、重點領域,橫向排查異常家庭,依託企業婦聯組織、婦女小組,對女職工家庭進行重點排查。村、鄉鎮婦聯實行排查報告制度,堅持定期排查和日常、專項排查相結合,及時發現和掌握各種矛盾隱患和突出問題。通過建立信息摸排四級婦女組織網絡,第一時間發現和處置異常家庭導致的苗頭隱患,做到不留盲點和死角,保證了異常家庭排查工作全覆蓋。

02

「四色預警」,打造婚姻家庭矛盾糾紛排查前哨

在婚姻家庭矛盾糾紛排查中,長治市婦聯建立了「四色預警」制度,通過對基層婦聯摸排出的異常家庭信息進行有效識別,根據事件的緊急程度、發展態勢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將異常家庭矛盾分為一般、較大、重大、特大四級,實行「藍、黃、橙、紅」四色預警。藍色家庭預警:對一般的家庭矛盾糾紛,如偶發性的爭吵,標註「藍色」,經村婦聯執委有效的調解處置,穩定超一個月,轉變為綠色平安家庭。黃色家庭預警:對較大的家庭矛盾糾紛,如多次爭吵,村婦聯執委調解無果,標註「黃色」,經報告村婚調室有效調解處置,穩定超三個月,轉變為綠色平安家庭。每月回訪一次。橙色家庭預警:對重大的家庭矛盾糾紛,如經常吵鬧並伴有肢體衝突,村婚調室調解無緩解,標註「橙色」,經報告鄉鎮婚調中心有效調解處置,穩定超六個月,轉變為綠色平安家庭。每周回訪一次。紅色家庭預警:對特大的家庭矛盾糾紛,如雙方矛盾衝突激烈,或伴有過激行為甚至導致人員受傷,鄉鎮處置不成功,標註「紅色」,經報告縣婚調中心有效調解處置,穩定超一年,轉變為綠色平安家庭。矛盾突出期每周回訪兩次,緩解後每月回訪一次。綠色平安家庭:學法用法無違法、崇尚科學講文明、家庭和睦鄰裡親、保護生態美環境。

今年以來,全市村級共排查信息3萬餘家庭,調處家庭矛盾900餘件,鄉鎮調處矛盾400餘件,重點行業排查矛盾300餘人次,調處矛盾50餘件,縣級處置信息20餘件,有效處置率100%。通過「四色預警」排查調處方式,實現了小事不出村,中事不出鄉鎮,大事不出縣。

03

「七步閉環」,實現婚姻家庭矛盾糾紛調處全程跟蹤

長治市婦聯在「四色預警」的基礎上,對於村、鄉鎮婦聯排查出的無法調處的矛盾糾紛,由縣級婦聯運用「七步閉環工作法」,實施全程建檔跟蹤處置。

「七步閉環工作法」,即:第一步,單位、部門、鄉鎮、企業等發現異常家庭信息後及時處置,處置成功進行存檔,不成功上報縣異常家庭預警辦公室(即縣婦聯婚姻家庭糾紛調解中心);第二步,縣異常家庭預警辦公室備案、處置,處置成功存檔,不成功上報縣綜治中心;第三步,縣綜治中心根據案件性質和各部門相關職能進行精準分流,對需要各部門聯合行動的疑難案件成立專案組,親自掛帥、全程督導,確保家庭糾紛案件得到徹底妥善解決;第四步,相關職能部門依法依規進行及時處置,講究方式方法,確保案結事了;第五步,各職能部門處置後向縣綜治中心上報結果;第六步,縣異常家庭預警辦公室將結果備案;第七步,通知發現異常家庭信息的單位、部門、鄉鎮、企業做好監測、管控工作。「七步閉環」工作法的開展,做到了處置家庭矛盾糾紛工作更加明確,工作任務更加細化,工作措施更加有效,實現了家庭矛盾糾紛的有效處置,杜絕了越級上訪事件的發生。

盧某某與張某某離婚庭前調解正是黎城縣婦聯運用「七步閉環工作法」,全程跟蹤並成功調處婚姻家庭矛盾糾紛的一個真實案例。

長治市婦聯負責人告訴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長治市各級婦聯組織通過開展異常家庭預警工作,對異常家庭進行全面排查、有效識別和及時預警,把家庭糾紛解決在萌芽狀態,真正實現了主動發現、主動預防、控制在先的作用,有效促進了家庭和諧,維護了社會穩定,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積極發揮婦聯組織作用。

來源/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姜軍旗 王陳春

原標題:《女聲播報|家庭婚姻矛盾四色「預警器」 ——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長治實踐》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家庭婚姻矛盾四色「預警器」——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長治實踐
    長治市婦聯婚姻家庭矛盾糾紛排查「四色預警」制度藍色家庭預警 對一般的家庭矛盾糾紛,如偶發性的爭吵,標註「藍色」,經村婦聯執委有效調解處置,穩定超一個月,轉變為綠色平安家庭。近年來,為做好婚姻家庭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工作,有效防範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糾紛風險隱患,創建平安家庭、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積極參與「三零」創建和基層社會治理,長治市婦聯立足職能,創新實踐,努力探索婚姻家庭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工作新路徑、新方法,打造矛盾糾紛排查前哨,積家庭「小安」促社會「大安」,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 「越地女兒」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新年第一會掀起頭腦風暴!
    「越地女兒」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新年第一會掀起頭腦風暴!觀點: 要充分發揮群團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發揮婦女在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獨特作用,將婦女參加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延伸到每個家庭,以小家和睦促社會和諧。
  • 從五個維度提高基層社會治理能力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重點在基層,難點也在基層。基層幹部處在服務群眾、化解矛盾的第一線,直接與群眾接觸,直接決定著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能否不走樣地在基層貫徹執行,直接關係到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作為社會治理的根本價值取向,以共享發展作為社會治理的工作目標,以自治共治作為社會治理的方式方法,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設計社會治理制度、制定社會治理規劃、實施社會治理政策時將人民的需求放在首要位置。適應社會主要矛盾轉化,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基層社會治理的協同性。
  • 建好小家為大家,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建好小家為大家,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2021-01-08 21: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探索黨建引領城鄉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建立以黨組織領導下的鄉賢理事會、業主委員會、管水協會、李橋青年社等社會組織。充分發揮群眾自治效能,提高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水平。創建「鄉鎮黨委領導、村黨組織主導、黨員幹部參與」的治理機制,在矛盾糾紛化解中,讓村民參與進來,發揮群眾在基層治理中的內生動力。走馬鎮李橋村調解委員會成立以來,成功化解286起社會矛盾糾紛,成功率達98%。
  • 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黃波 楊安 趙菡摘要:黨的十九大提出構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其重心和難點均在基層。實現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應有之義,也是平安中國建設的重中之重。
  • 家庭矛盾映射社會新生態
    解決家庭矛盾的過程中,個人與家庭對權利的主張、法制的建設、決策的公開、議事的民主都有了新的訴求,必將影響未來十年中國整體的社會生態來自江西贛州的郭先生走進電視演播室的時候,心裡很不是滋味。他和妻子林女士結婚15年,育有一子一女。
  • 寶興法院召開基層社會治理工作調研座談會
    寶興法院召開基層社會治理工作調研座談會 2020-05-30 02: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抗「疫」觀察:基層社會治理「病」在何處?如何療愈?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抗「疫」觀察:基層社會治理「病」在何處?如何療愈?  中新社北京3月16日電 題:中國抗「疫」觀察:基層社會治理「病」在何處?如何療愈?  中新社記者 張蔚然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對中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其中包括對基層社會治理能力的全方位「體檢」。
  • 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 新知新覺:使每個社會細胞都健康活躍
    原標題: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  新知新覺:使每個社會細胞都健康活躍  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指出:「要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使每個社會細胞都健康活躍,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將和諧穩定創建在基層。」
  • ——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的浙江實踐
    ——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的浙江實踐新華社記者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作出明確部署。新華社記者近日在浙江基層採訪,從一個個鮮活故事中,感受到之江大地勇立改革潮頭,在實踐中探索創新,強化黨建引領、推進科技支撐、引導群眾參與,譜寫著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新篇章。
  • 治安亂、群眾怨,基層難題怎麼破?湖北沙洋基層社會治理探出路徑
    在沙洋鎮平湖社區社會治理積分制頒獎現場,14 名積分 靠前的居民上臺領獎品。受訪單位/供圖在積分制的激勵下,沙洋縣賀集村村民義務參與路障清理。自2018年以來,沙洋縣將積分制管理同社區建設、鄉村振興等工作結合,增強了轄區單位、家庭、黨員、村居群眾的主人翁意識,居民群眾由以前被動參與社區黨務、居務工作到現在主動參加,湧現出一批關心社區發展、為社區建設出力、積極參與社區各類活動的熱心居民。實際上,積分制管理模式只是該縣加強市域社會治理的創新舉措之一。
  • 毛大春:充分調動公眾積極性參與社會治理
    共建共治共享蘊含實體上的共同建設、行動上的共同治理、治理成果的共同享有,貫穿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順應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既體現認識論原理也體現方法論指導。其中,公眾參與是落實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應有之義。我們在實踐中感受到,通過「四變」提升「四度」,可以更好地把社會公眾參與社會治理的力量調動、組織和發揮出來。
  • 湘江理論|深度|吳春紅:傳統家風是基層社會治理的「潤滑劑」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四中全會報告中強調:「注重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家風標示著一個家庭或家族的獨特精神氣質與道德風貌,良好的家風關乎著家庭成員健康成長、清新社會風氣的塑造,是達到基層社會「善治」的重要內容。打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必須堅持「四個注重」,充分發揮傳統家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作用。  注重充實時代內容。
  • 定海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舉措——「三把鑰匙」,多元解鎖糾紛
    近年來,定海區不斷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思路、新舉措,通過群眾自治、社會共治、公共服務等方式,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形成了「有事一起幹,事事有商量,人人成風尚」的基層善治新格局,並連續14年獲評「平安縣(市、區)」。定海到底擁有哪些基層治理「金鑰匙」,開啟了城鄉群眾「幸福門」?近日,記者走進該地一探究竟。
  • 莆田市打造24個幸福婚姻家庭驛站
    ,創新成立幸福婚姻家庭驛站,該驛站融合民政、婦聯、司法局等部門職能優勢,精心打造「調解員+婚姻家庭輔導員+心理諮詢師+律師+社工」等志願服務隊伍,為前來辦理婚姻登記的人員提供婚前宣傳、婚姻輔導、婚育知識講解,並見證愛情,為婚姻家庭提供多元化服務。
  • 桂華:賦予基層治理更大能動性
    基層治理靠群眾參與,涉及不同群眾利益關係的調平,需要不同群體的協商、合作、妥協及達成共識。「變通」「模糊」和「相對合理」是基層治理的實踐形態。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基層治理的上述實踐方式存在著嚴重的不規範色彩。因此需要設置資金管理、目標考核、任務檢查和責任追究制度,壓縮基層治理的「制度外」空間。基層需要與群眾打交道,群眾是差異化的,社會是多姿多彩的,生活很難量化。
  • 黨建引領開闢小區治理新路徑,中國車谷打造基層社會治理樣板
    武漢經開區工委組織部負責人說,住宅小區不僅是居民居住生活的基本單元,也是基層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是黨委和政府聯繫、服務群眾的「最後一百米」,小區治理水平直接影響居民生活質量、關係居民幸福指數。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指出,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把更多資源下沉到基層,更好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
  • 鄉鎮社會治理機制創新研究
    1.1.2.3基層自治:重視基層社會自治,發揮群眾參與的基礎作用    群眾參與社會治理是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的基本要求。社會治理首先需要社會的自我組織和自我管理,這是維持社會和諧穩定和社會安全秩序的自動調節機制。要積極探索社會治理新途徑、新形式,形成社會治理人人參與、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 激發人民的無窮力量 溫州繪就基層治理「同心圓」
    基層治理為群眾,基層治理靠群眾。只有激發人民的無窮力量,紮實推進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基層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才能尋求到人民群眾意願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繪就基層社會治理民心民願的最大「同心圓」。溫州又是如何讓群眾由「冷眼看」到「熱心幹」,由「熱心幹」再到「全力幹」,激發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主動性,拓寬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渠道?具體有著哪些高招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