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氣象部門昨天宣布,22日起我市進入梅雨期。總體來說,今年梅雨期雨帶南北擺動,降水呈現間歇性、短時雨強大等特點。
預計22-25日我市以陰雨天氣為主,其中23-24日有一次明顯降雨過程,雨量可達大到暴雨;26-28日雨帶南落,我市降水減弱,多陣雨天氣;29-30日雨帶再次北抬,我市又將有一次明顯降雨過程。
一九至二九,扇子不離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汗溼衣服透……6月21日12時24分迎來「夏至」節氣,對於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來說,夏至日是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也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最長的一天。夏至時節的到來,意味著到了梅雨、暴雨、強對流和高溫天氣的主場。眾所周知,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陽光直射點開始從北回歸線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減短,民間就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
中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麋與鹿雖屬同科,但古人認為,二者一屬陰一屬陽,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屬陽。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
夏至和冬至一樣,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節氣。夏至時節正是江淮一帶的「梅雨」季節,這時正是江南梅子成熟期,空氣非常潮溼,冷、暖空氣團在這裡交匯,並形成一道低壓槽,導致陰雨連綿的天氣。在這樣的天氣下,器物發黴,人體也覺得不舒服,一些蚊蟲繁殖速度很快,一些腸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滋生。這時要注意飲用水的衛生,儘量不吃生冷食物,防止傳染病發生和傳播。
在夏至後,飲食要以清洩暑熱、增進食慾為目的,可以多吃些苦味食物,宜清補。「冬吃蘿蔔,夏吃薑」,夏季暑熱,多數人食欲不振,而生薑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對於防暑度夏有一定益處。此外,夏至後,氣溫逐漸升高,人體出汗量也會隨之增加,所以人體需要大量補水,在飲食上可喝些綠豆湯、淡鹽水等。
具體天氣情況:全市昨天傍晚到今天多雲有時陰,東南風3-4級,最低氣溫22℃到23℃,最高氣溫30℃到31℃;22日全市多雲到陰,局部地區有時有陣雨或雷雨,最低氣溫22℃到23℃,最高氣溫29℃到30℃;23日全市陰轉陣雨或雷雨,最低氣溫23℃到24℃,最高氣溫29℃到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