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新聞30分):來看東非大裂谷科考。東非大裂谷不僅是全球構造活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同時也是古人類考古中心之一,而隨著距今300多萬年前露西人骨骼化石的出土,更將人類起源非洲的說法鎖定在東非大裂谷。
出境:我旁邊就是珍貴的露西骨骼化石,這是一個仿製品,珍品已被收藏,為什麼說她珍貴,是因為她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保存最完整、距今330萬的人類化石。
這具被科學家們稱為人類祖先的珍貴的露西骨骼化石是1974年,美國著名考古學家唐納德。C。喬漢森教授等人在衣索比亞境內的東非大裂谷阿瓦什河下遊發現的「南方古猿阿法爾種」化石,距今300多萬年。據說,當考古學家們在發現這個化石返回住地的途中,恰好收音機裡正在播放一首當時的流行歌曲《露西在充滿鑽石的天空中》,於是科學家們即興就把這次發現的化石命名為露西。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教授金昌柱:最先發現的是她的頭骨,當時並不能判定是人還是猿,因為人和猿的基本區別是直立行走,直到發現了她的腿骨才確定是人類,因為有骨盆可以確定是女性。
對於露西的形成,金教授還介紹說,在東非大裂谷中,第三紀早期的茂密森林逐漸減縮,猿從從樹上下到地面直立行走,當猿種中的大多數由於地面環境的變化而不能適應時,另外一些卻幸運的適應了新的環境而生存和繁盛,這就是最初的兩足行走猿,即人類的祖先,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教授金昌柱:發現露西對古人類研究的意義。
責編:尚豔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