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西的故事:一具大約320萬年前的類人骨骼

2021-01-17 網易

  1974年,一具名為「露西」(Lucy)骨骼的發現,在科學界掀起了一股浪潮,因為她基本上代表了我們的猿類祖先,和現代人類之間「缺失的一環」。露西屬於阿法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約300萬年前生活在東非。

  露西直立行走,面部酷似現代人類和猿類的雜交體,像許多南方古猿一樣,還表現出我們熟悉的其他特徵。原始人類露西通過她的遺骨講述了一個故事,但她給到我們的收穫遠不止這些。對很多人來說,露西引發了一場關於人類意味著什麼的辯論。

  露西大約有320萬年的歷史

  阿法南方古猿大約生活在295萬至385萬年前。在露西的案例中,碳定年法被證明是不可能使用的。然而,一種叫做氬氣年代測定法的方法,利用她遺骸周圍的土壤含量,來估計她生活的時間範圍。

  基於這些結果,科學家們得出結論:「露西」的年齡「不到318萬歲。」

  她死的時候很可能還年輕

  

  研究人員一致認為,露西在年輕時就去世了。因為幾塊骨骼證據得出了這一結論,包括她牙齒上的線索。露西的智齒長出來了,也有磨損的痕跡。她骨頭上幾個不同的融合點,也表明她擁有完整的骨骼。

  這些因素,再加上沒有衰老跡象,表明她已經完全長大,但還不算太老。

  露西的名字,來自披頭四的一首歌

  

  古人類學家唐納德·約翰森,在1974年發現了露西。當時,甲殼蟲樂隊仍然非常受歡迎。在詹森發現了這具骨架後,他和他的團隊成員回到營地慶祝。他放了一盤披頭四樂隊的磁帶和歌曲「露西在天空與鑽石」啟發了為這些骨骼起名字的靈感。

  科學家們不知道她是怎麼死的,但他們知道她不是被吃掉的

  

  雖然科學家們仍不清楚露西是如何死亡的,但看起來她並不是受到食肉動物的攻擊而死亡。根據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說法:

  通常,被捕食者殺死,然後被其他動物(如鬣狗)吃掉的動物,會有咀嚼、碾碎和啃咬骨頭的跡象。長骨的末端經常缺失,而且有時會被折斷(這使得捕食者能夠得到骨髓)。

  然而露西的骨骼上並沒有任何這些跡象,除了她骨盆骨上,有一個食肉動物牙齒留下的刺孔。

  我們之所以知道她的性別,是因為她的物種大小不同

  

  露西身高只有3.5英尺,體重在60-65磅之間。儘管一些科學家認為,她的小體型不應該導致人們對她性別的猜測,但也有人認為這表明她是女性。阿法南方古猿的雄性在體型和外貌上與雌性不同。

  在大多數類人猿物種中,男性的牙齒更大,但在阿法南方古猿中,男性和女性的牙齒大小都是一樣的。科學家們提出了這樣的理論:這個物種並不需要巨大的牙齒,來顯示雄性的統治地位。

  一些專家認為,她是從樹上摔下來的

  到目前為止,關於露西的死亡,只有一個可信的理論:大量的間接證據表明,她是從高空墜落的。露西身體多處壓縮性骨折,一些專家認為她死於這些創傷。阿法南方古猿從生活在樹上,過渡到在地面上直立行走,所以從高大的樹上摔下來,是有可能的。

  沒有食肉動物吃她的屍體的證據,因此食肉動物很可能沒有攻擊或殺死露西。然而,科學家們可能永遠無法確定她的死因。

  她的骨骼表明,她是直立行走的

  

  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露西的骨骼顯示了「明顯指向兩足動物的證據」。她的腿上有一些線索,因為膝關節和膝蓋骨顯示出兩足動物運動的跡象。她的骨盆也表明她適應了直立行走,而不是四肢著地。

  而且,她的腳趾看起來更像人類的腳趾,而不是猿的腳趾(大腳趾向前,而不是向旁邊),而且她的脊椎具有直立所需的彎曲度。

  她來自非洲東部

  

  阿法南方古猿的領土,覆蓋了非洲東部的現代國家衣索比亞、肯亞和坦尚尼亞。而露西出現在衣索比亞哈達爾村附近的一處考古挖掘現場。

  研究人員發現了比預期更多的骨頭

  

  在大多數情況下,考古挖掘只會在不太理想的條件下發現部分骨頭。但對於露西,考古學家們發掘出了大約40%的完整骨骼。

  一塊以上的特定骨頭,說明有另一具屍體。幸運的是,在發現的幾百塊骨頭碎片中,不存在同樣的部位,這使得它們更有可能來自同一具骨骼。

  露西並不孤單

  

  雖然對科學家來說,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發現,但露西並不是死後數百萬年被發現的唯一阿法南方古猿。考古學家還發現了一組被稱為「第一家庭」的骨骼和迪基卡「兒童骨骼」。

  其他科學家發現了Au。在坦尚尼亞萊託裡發現的阿法南方古猿化石,以及最古老的雙足足跡。

  她仍然住在衣索比亞

  

  原始的露西骨骼,在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的衣索比亞國家博物館,古人類學實驗室找到了一個安全而永久的家。在此之前,她於2007年前往美國,許多美國機構都擁有她骨骼的掃描和複製品,以供進一步的研究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人類「老祖母」露西的故事:在綴滿鑽石的天空
    在人類進化歷史上,有幾塊人類化石是最出名、最珍貴的,上次我們介紹了人類進化早期的三個「明星」:撒海爾人圖邁、生活在非洲東部的原初人千禧,以及強壯的地猿阿迪。今天,讓我們跟隨古人類學家,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趙凌霞老師,一起去了解南方古猿和「人類的老祖母」露西的故事。
  • 人類祖先「露西」亮相上海世博會
    昨天,320萬年前的原始人「露西」骨骼化石的惟一複製品亮相上海世博會非洲聯合館衣索比亞展區。「露西」被認為是「第一個直立行走的人類」,是目前所知的人類最早祖先。1974年11月24日,美國古人類學家在衣索比亞的阿法爾凹地發現了「露西」,這具南方古猿阿法種的古人類骨化石保存40%的骨架,生前才20多歲,根據其骨盆推算生過孩子,距今320萬年,被認為是年代最久且骨骼保存最完整的人類化石。「露西」真品被保存在美國休斯敦自然科學博物館。已為「露西」骨骼化石展品講解了25年的講解員,專程來到上海為遊客服務。
  • 孩子,你與米粒、海豚、大象都是一家人——走進地球生命故事
    我們人類的祖先是一隻叫「露西」的古猿1974年,美國科學家唐納德·詹森和他的同事們,在衣索比亞發現了一具遺骸化石。在歷經幾百萬年的地質更迭後,仍然保持40%的完整性,具有很大的研究價值,這讓考古學家們興奮不已。當晚,他們就開起了慶功會。
  • 其他人類祖先曾與「露西」共存
    研究人員一直試圖搞清是否還有其他直立行走物種曾與「露西」分享非洲大裂谷,特別是他們發現在南方古猿阿法種消失後曾有幾種人族同時存在。古人類學家曾發現了數以百計的距今400萬到300萬年之間的南方古猿阿法種的骨骼與牙齒化石。但是在這一時期,只有一種可能的人族——肯亞平臉人——出現,並且它的頭骨破損得太嚴重,以至於研究人員無法就其是否代表著「露西」或另一個新種而達成共識。
  • [視頻]人類的起源——「露西人」
    東非大裂谷不僅是全球構造活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同時也是古人類考古中心之一,而隨著距今300多萬年前露西人骨骼化石的出土,更將人類起源非洲的說法鎖定在東非大裂谷。    出境:我旁邊就是珍貴的露西骨骼化石,這是一個仿製品,珍品已被收藏,為什麼說她珍貴,是因為她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保存最完整、距今330萬的人類化石。
  • 南方古猿露西的樹上鄰居
    1974年發現的「人類祖先」、南方古猿「露西」化石,生活的年代是320萬年之前。而當露西在東非活動時,另一類史前人類可能就生活在樹上。3月29日發布於《自然》(Nature)的 研究 中,科學家研究了2009年在衣索比亞發現的史前人類足部化石,年代約為340萬年前。
  • 露西號將探索這一群古老的天體!
    大約40億年前,我們太陽系的行星與大量圍繞太陽運行的巖石或冰狀物體共存。這些是形成行星的原始構造塊。當這些巨大行星軌道的移動將它們分散到太陽系遙遠的外圍或更遠的地方時,這些遺留下來的大部分物體就消失了。
  • 老母親「露西」的大腦更像誰—新聞—科學網
    1974年,「露西」的發現震驚了世界。320萬年前,人類的老目前「露西」似乎能直立行走,但仍在樹上生活。這種古老人屬的大腦比分布在東非各地的黑猩猩大腦更大。近日,刊登於《科學進展》的一項新研究,利用CT掃描技術,觀察了南方古猿阿法種(「露西」和「塞拉姆」)化石頭骨內300萬年前的大腦印跡,為弄清其大腦進化提供了新的線索。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古人類學家William Kimbel等人,使用高解析度的常規和同步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分析了來自衣索比亞迪基卡和哈達爾遺址的8塊頭骨化石。他們拍攝了一名阿法種幼童畸形的頭骨和牙齒的超高解析度圖像。
  • 南方古猿的大腦像人還是像猿?科學家從「小露西」頭骨上找到答案
    很多人對「露西(Lucy)」都不陌生,1974年,人類學家唐納德·約翰斯在衣索比亞發現了她,根據腳骨、腿骨、盆骨判斷,生活在320萬年前的露西已經能夠直立行走,因此她在人類漫長的演化過程中非常重要。此前人們已經知道,南方古猿的腦容量略大於黑猩猩,達到了450毫升到530毫升,然而對於南方古猿大腦的發育情況並無了解,直到最近,科學家用3D 技術重建了「小露西」——幼年南方古猿頭骨,發現他們的大腦並不簡單。科學家一共掃描了8個南方古猿頭骨,包括6個成人和2個兒童,其中一個兒童的骨骼發現於衣索比亞的迪基卡地區(Dikika),因此得名「迪基卡小孩」。
  • 人類演化的故事——還原化石背後的真相 | 宇宙自然生命簡史 67
    粗略地來說,人類演化的故事是這樣:大約 700 萬年前,發生了一件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大事,一群新的人科動物走出非洲的熱帶叢林,開始在廣闊的大草原上四處走動。這就是南方古猿。在此後的 500 萬年中,它們是最主要的人科動物。南方古猿有幾個分支,有的較為瘦弱、矮小,像達特發現的塔翁小孩;有的則較為強壯、高大;但他們的共同點就是能直立行走。
  • 《自然》:人類之母露西系從樹上墜亡—新聞—科學網
    目前為止,露西是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古人類化石之一。1974年,露西的骸骨在非洲衣索比亞的阿法地區被發現。她被認為生活在距今約318萬年的時代,是「人類起源於非洲」的重要證據之一。 研究人員公開化石副本,可3D列印後進行驗證其結論 露西是生活在318萬年前的人類祖先遺骸,屬於南方古猿人屬阿法種(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簡稱阿法南方古猿)。 研究人員分析了露西骸骨中骨折的情況,發現了不同尋常的證據,證明已經滅絕的阿法南方古猿有在樹上居住(樹棲)的習慣。
  • 700萬年前的大腿骨無主人紐西蘭發現與人體型相近的企鵝化石骨骼
    庫密瑪努企鵝因毛利的民間故事而得名,同時也是毛利語的「鳥類」,是已知第二古老的企鵝。來自德國申根堡研究所和法蘭克福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傑拉爾德·邁爾表示,化石顯示出早期企鵝的喙比現代企鵝的更長,可以更加有效地刺穿魚身。
  • 「露西」太空飛行器最後研發階段完成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旨在拜訪特洛伊(Trojan)小行星群的「露西」探測任務最後研發階段大功告成,獲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通過。「露西」由美國西南研究所(SwRI)領導,擬於2021年10月發射,拜訪主小行星帶內的1顆天體和特洛伊小行星群內的7顆天體。
  • 尼安德特人(8)
    這些研究想要知道尼安德特人是誰?他們是如何生活的?他們為什麼在大約3萬年前消失?在歐洲和尼安德特人共存的數千年間,我們現代的祖先與他們是如何互動的,他們是朋友還是敵人?尼安德特人是我們的祖先,抑或我們失聯已久的表親?考古遺址的發掘結果告訴我們,相較任何現今的猿類,尼安德特人與我們更相像。那麼,到底有多像呢?他們是否是人類家族演化分支中走入末路的一個物種?
  • 人類發現巨型古企鵝骨骼化石:和人身高相仿,活在6000萬年前
    近日,紐西蘭科學家在該國南島發現身高跟成年人差不多的巨型古企鵝骨骼化石,是該區域發現的第2隻巨型企鵝化石。有關研究刊登於當地古生物期刊。 英國《衛報》8月15日報導,紐西蘭科學家發現了這種已滅絕的巨型企鵝的骨骼化石,這種企鵝大約有人類那麼大
  • 甘肅和政:帶你聆聽3000萬年前的生命故事
    在和政展廳裡的這具「斯氏弓頜豬」的骨架,比較年輕,大約只有550多萬年的歷史。之所以特別,是因為古生物學者在臨夏和政的泥土裡挖掘出來後,就一直保持著最原始的出土狀態——「這是一具令人震撼的是『母子合葬』化石,你們看她腹部底下、被保護的小幼崽的頭骨,瑣碎的骨骼懵懵懂懂,根本不知道災難的來襲,與這具斯氏弓頜豬『媽媽』的驚恐與掙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虎文花繼續講道,「專家鑑定,這具斯氏弓頜豬生前正在懷孕期間,遭受突發性自然災害被埋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