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娛理
相比於罪犯窮兇極惡、人心叵測,更讓人無法接受的是正義者被冤枉,被無視,被殺死。
檢察官江陽之死,是一次追求正義的獻祭。
《沉默的真相》中沒有對於人性之惡的展現,沒有迷霧重重的懸案,在前4集就交代清楚了3條故事線,迅速展開了一場正義與邪惡的較量。
從警察嚴良、任玥婷查張超地鐵拋屍案,引出被害人江陽生前一直在追查的侯貴平自殺案,再到侯貴平舉報女學生被強姦案,3個案件一一展開,被害者江陽在一次又一次希望和幻滅中,走完了尋找光明的一生。
《沉默的真相》截圖,侯貴平、江陽、嚴良
原著《長夜難明》是紫金陳最受關注的一部代表作,是難得的社會派推理小說。相比本格派的注重解謎,懸疑派的注重氣氛,社會派則更注重的是對於人性的描繪與剖析,以及各種值得思考的社會問題。
一個明擺著漏洞百出的冤案,就是無法查清這其中的真實情況,而法治、正義在江陽查案的過程中又越來越堅定地成為了他畢生的追求,為了一個素未謀面的侯貴平,他賭上了自己的一生,這也是《沉默的真相》最為精彩和最為動人之處。
《沉默的真相》劇照,白宇飾演江陽
豐富內容支線,帶來懸疑驚喜
《沉默的真相》第一集幾乎是1:1還原原著的,甚至是張超帶著箱子進地鐵不想安檢時說的一句「真的是被子,不用檢。」都沒有變化,只不過是把原著中更為荒誕的桌球拍換成了電動玩具車的鑰匙。
部分還原,也有部分改編。相較於原著,《沉默的真相》中《江潭晚報》女記者張曉倩的故事線就是全新加入的,嚴良的生活現狀,任玥婷的原生家庭中父愛的缺失,以及臥底警察劉明洋的生活現狀也都展現出了警察在執法辦案之外,關於生活部分的B面。
《沉默的真相》劇照,廖凡飾演的嚴良、呂曉霖飾演的任玥婷等警察在辦公室
在以往懸疑劇中,媒體的作用大多在於和警察的博弈,如何在現場和警察的口中去得到新聞點才是媒體工作的重點,例如前不久在Netflix播出的《誰是被害者》中,報社記者通過和警察聯手查案,在案件中獲得獨家信息進行報導,而且報導的內容也不一定是對案件有所幫助的,甚至有時還會出現反作用。
但在《沉默的真相》中,將媒體和警察拉到了同一戰線上,神秘人通過媒體手段向外曝光照片並督促警察辦案,在第一張照片中就明顯的放出了麗景大飯店的招牌,給警察提供線索的同時也在震懾罪犯,在照片背後,又連上了爛尾樓爆炸案,環環相扣,案件的複雜程度增加。
同樣,九宮格圖片通過媒體發布也是劇作改編時新加入的一條支線,在原著中,只是侯貴平拍到了照片並進行一次又一次地舉報,照片作為原著小說中的重要物證,通過這樣的方式發布出來,增加了不少緊張感。
另外,照相館的李大北支線也是在原作基礎上添加的,這樣一個唯利是圖想要兩邊敲詐的小人物遊走於侯貴平、江陽、胡一浪之間,八成會難得善終,從他對待三人的態度中也能看得出來,在平康縣,真正值得畏懼的是「胡一浪們」,而不是代表正義的檢察官和支教教師。
《沉默的真相》劇照,白宇飾演江陽
在劇中警察的群相中,單獨著墨的是任玥婷犧牲的警察父親和因為臥底工作成為精神病患者的劉明洋。在爆炸的爛尾樓中,任玥婷拿著一支煙,說這是父親的味道,說著自己曾經對於他的種種不理解和想念。
這樣的不理解和想念也出現在劉明洋的家庭中,每次臥底任務歸來,劉明洋的兒子都會對他有陌生感,由於工作造成的家庭身份的缺失或許就是警察們的生活現狀。
《沉默的真相》截圖,呂曉霖飾演任玥婷
一增一降,點到即止
除了故事的支線增加外,被強姦的女學生年齡也從原著中的14歲變成了18歲的復讀生,背後「大老虎」的層級也有所下降,這樣的一增一降也能看得出編劇的用心——他們沒有激化觀眾心中的憤慨,但也做到了點到即止、發人深思。
原著作者紫金陳生活在浙江,書中的地名也大多和他的生活經歷有關,劇中的江潭市和清州市平康縣對應原著中的杭市和金市平康縣。
平、康兩個字是擁有美好寓意的,平靜、平安、健康、小康,都是充滿希望願景的,但就是在平康縣,觀眾能看到的是落後、是性侵、是無助、是貧窮,美好的名字下面爬滿了陰暗的蝨子,清州也是如此,看似清廉,實則充滿賄賂和權錢交易。
《沉默的真相》劇照,白宇飾演江陽
偏遠的小縣城好像就這麼順理成章成為了「法外之地」,帶動全縣GDP發展的企業成為了當地最大的財政收入,再加上涉黑,賄賂官員,在平康縣隻手遮天似乎並不是什麼難事。
人情社會下,所有人都習慣了順應的生存法則,尤其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學生——翁美香面對「假表哥」只能謹慎地從眼神中透露出恐懼,卻無法向身邊的男性支教老師求助。在被侵害後,她也只能通過自殺來了結,而沒有報警的勇氣。
侯貴平案或許也不是這個小縣城唯一的冤案,但想要在這片黑暗中尋找光明的,似乎卻只有這愣頭愣腦帶著一股衝勁兒的3個人。
《沉默的真相》截圖,侯貴平、翁美香和「假表哥」
江陽、朱偉、陳明章,三個人的力量加起來仍像是雞蛋在碰石頭一樣,在用法治和人情社會鬥爭,檢察官、警察、法醫聯合起來依舊無法為一個無辜的受害者翻案,明明知道壞人是誰,卻無法將其繩之以法。
接下侯貴平自殺案,並不是一個多麼感人、多麼熱血的開始,甚至多少帶著一些趕鴨子上架的意味。在追查案件的時候,江陽也退縮過、猶豫過,但最終他還是選擇了堅持,在一次又一次的證人、證據出現問題的時候,還能不斷地努力尋找新的突破口,三個人一步一步的走來,從來沒有落淚過。
但是江陽卻在朱偉從警校學習3年後的聚會上,因為丟了錢包而嚎啕大哭,這麼多年來,他沒有了仕途、沒有了原本的愛情,生活受到威脅,丟錢包那天是他唯一的一次崩潰,百感交集。
《沉默的真相》截圖,白宇飾演江陽
求一個程序正義
正義是《沉默的真相》一直想要去探討的話題,正義和程序正義的區別是什麼?江陽在追求正義中度過的這一生究竟值不值得?在司法程序下取得的正義是否真的有意義?以及江陽的死換來的結果是否符合預期?
江陽一生的轉折點在於被誣陷進監獄的那3年,這是張超唯一敗訴的案件,在沒有證據能證明江陽的清白時,他選擇了讓他認罪伏法以換來減刑,把他受到的傷害減少到最低限度,但依舊無法為他換得清白。
日劇《Legal High》中也有這樣的探討,古美門律師最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律師不是神」,張超也是如此,他能做的只能是按照法律允許的範圍去做自己的事情,司法公正也是按照這樣的公正程序體現的,張超救不了江陽,也並不是他的錯。
《沉默的真相》劇照,張超(寧理飾)和嚴良(廖凡飾)
這樣的內心愧疚才有了他設計以江陽之死換得程序正義的想法,去完成江陽的遺願,將真相公之於眾,但同時也有另一群人在犧牲,這樣的犧牲頗有慷慨赴死的架勢。
原著小說的結局令人唏噓,壞人一邊,李建國跳樓自殺,但對外界宣稱是擦玻璃失足墜樓,依舊落得了兢兢業業奮鬥的好名聲;夏立平也是跳樓,但對外宣稱身體不好所以選擇輕生;胡一浪死於心臟病,好像最終都是以死亡逃脫了法律的制裁,而他們背後的「大老虎」,在全文也只是輕描淡寫的一句「大老虎落網」。
目前《沉默的真相》只更新了6集(但超前點播可以看到大結局了),對於結尾的改編也還沒有透露,但就目前的改編來說,江陽、朱偉、張超、陳明章的故事線基本變化不大,最後這點微光如何刺破長夜,又能帶來多大的光明,一切都還是未知的。
《沉默的真相》劇照
為了給一個陌生人伸張正義,你願意付出多少?江陽的選擇是一生,那試問,又有多少人願意成為江陽呢?估計答案是幾乎很少。江陽在堅持的是真相,是自己心中的正義,他的堅持和勇敢感染到了身邊的人,同樣也感染到了本來在追查地鐵爆炸案的警察。
但是這樣的熱血背後,卻沒有給觀眾帶來太多的爽感,而是一次又一次的無奈、憋悶。不同於以往本格派推理作品,相比於案件的結局,社會派的懸疑作品更注重的是通過案件反映出來的人性和社會意義。
江陽這個角色無疑是具有人性光輝的,在這一點的展現上,並沒有太多口號化的表達,而是讓觀眾找到了代入感,能切身體會到他的喜悅和痛苦,這樣一部作品的社會意義更是躍然紙上。
《沉默的真相》劇照,江陽哭泣
此前的「新國劇訪談錄2020」,在與愛奇藝副總裁、自製劇開發中心總經理戴瑩的對話中,她曾經透露給娛理工作室選擇好記影業的關鍵是,「當時想做《長夜難明》的團隊很多,但是前期特別花心思,願意為這個項目去想策劃、改方案的團隊並不多,很多都沒有落到實際行動上,我覺得好記影業包括陳奕甫導演,他們真的為了這個項目做了很多的準備,從前期的一些想法,再到改編方案等等,都會和我們經常交流,我們再用專業的眼光去判斷。」
在懸疑短劇的賽道上,不僅是經驗豐富的老團隊在競爭,新團隊也是這一品類上不容小覷的存在。
《沉默的真相》在眾多懸疑短劇中,想要表達的主題最為寫實也最讓人心痛,它就像是一部「洋蔥劇」,撥開了重重迷霧後,留下的是鼻酸和壓抑。在追求光明的路上處處都是灰暗,但依舊帶著能看到微光的希望向前,江陽之死其實也化作了另一種可以鼓舞人心的力量。
《沉默的真相》劇照,江陽(白宇)和張超(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