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真相|一個理想主義者決定去死

2021-01-09 恰同正少年

本以為隱蔽的角落與摩天大樓就已經足夠支撐今年的懸疑大旗,沒想到,沉默的真相這樣一部沒有高級演員陣容,沒有強大宣傳策劃只有十二集的網劇,一躍而上,成為榜首。

在電視劇動輒七八十集,劇情注水冗長拖沓,畫面磨皮失真加扣圖的年代,年輕人們已經習慣了×2倍速觀看,但,沉默的真相,每一禎畫面,都會讓人願錯過。整部劇不過十二集,卻處處包含著小心機和劇情暗示,時間空間之間來回穿梭,不僅沒有讓人對故事情節產生錯亂感,反而隨著劇情的層層遞進,真相越來越明晰。人物角色的表情,生活狀態以及各種背景都真實得令人入戲。無論是破敗的鄉村學校還是大城市的街頭以及蒼蠅館子裡破敗的牆壁,都會讓你覺得似曾相識。這恰恰是很多影視劇為了所謂的美感而捨棄了的東西。

但沉默的真相如果僅僅是做到這裡,那也不過是算作一部還算可以的網劇罷了,顯然,它企圖讓人們看到的不是這些紛繁複雜的拍攝手法和人物特寫,它想讓人們看到的是:一個真正的理想主義者十年飲冰,難涼熱血的赤子之心。

故事開始於一個平凡的鄉鎮,一邊是為了理想和愛情而奔赴地方檢察院的青年才俊,女朋友同在單位,嶽父就是領導,剛來就受到單位極大的認可沒多久便成為科長,江陽,和他的名字一樣,站在長江邊上,前途一片光亮;一邊是為了心中的正義和希望而下鄉到貧困地區的支教老師,和女友分離,面臨艱苦的環境,不段騷擾的流氓,最終為了真相背著罵名慘死他鄉,候貴平,並沒有和他的名字一般,一生富貴平安。

故事一開始就是一個矛盾,本以為可以幸福平淡地和女友過完今生,沒有想到大學同學李靜找上門,希望他能夠盡一個老同學的情分,為自己死去的男友申冤翻案。作為檢查官的江陽無疑是察覺到這件事情的難度的,兩年前的案子,李靜現在才找到他,無疑是在其他地方碰了很多壁,況且,證據證人恐怕都已經隨著時間消失了。作為一個檢察官,他的職責無疑是監督法律的實行,保證公平正義,但他的職責也無非是維護屬於他工作職責內的程序上的正義。這個案子翻案或者不翻案,其實與他的工作職責並無關係,然而女朋友吳愛出於一時的正義感和氣憤拍桌應諾,江陽畢竟是一個普通男人,都想在女朋友的面前展示自己英勇無畏的一面,答應了李靜的請求。

不難看出,江陽並非影視劇中典型的英雄形象,他既不勇敢,也不坦蕩,甚至,他還有一絲普通人都會有的虛榮感。

但正式這樣一個人,走到了最後。江陽的一諾,整整用了十年才完成。從一開始調取法醫驗屍報告,花自己的錢去向陳法醫「買」,到後面的需要照片時被金山照相館的老闆勒索五萬,他至始至終沒有去找過李靜,也就是這件事最開始堅持的人。但正義的人,就像蠟燭,就像火把,他走過的地方,總會有新的火光出現。陳法醫看似貪財吝嗇,但實際保留一顆正義之心,李偉表裡如一,心中始終相信光明。他們被江陽吸引,也和他成為並肩作戰的兄弟。他們各自有各自的興趣,生活圈子,性格各不相同,但因為同一個真相,成為了生死之交。

隨著案情一步步推進,江陽發現了事情的嚴重性,他不僅得不到公開的支持,還收到了威脅和恐嚇,但真相就如泥沼,一旦發現了,就會越陷越深。江陽見識到了警局的黑暗,也漸漸察覺到了高層和企業之間不可告人的秘密。此時,他不得不推開自己的愛人,也不得不暫時放下檢查官的身份。

越往深處越孤獨,兄弟的入獄,陳法醫辭職,證人消失,連自己孩子也受到威脅,甚至最後帶著汙名進入監獄,出來後一無所有,妻離子散,落得一身病症的江陽淪落為靠修手機過生活的人。而最初支持他的愛人,早已經嫁給了別人,過著富足平淡的生活,最初執念要為男友翻案的李靜,也成為了書店老闆不再執著。只有這個當初最猶豫的人,反而堅持走到了最後。

進去前的他,白衣黑褲,名校畢業,精英人才,而出獄後的他,身形佝僂,形容枯槁,仿佛隨處可見的「生活的失敗者」。

每當他發現一個突破口,就會被銷毀,只要他有一個證據,就會被處理掉。這一切開始變得絕望,江陽為了這重重的一個承諾,付出了所有,甚至於最後患上了肺癌,只剩下五個月的生命,他還在掙扎,在不甘,現在他已經不是局外人了,更是局中人。他依舊和兄弟們喝酒,聊天,只是他不再和以前一樣,意氣風發,痛罵惡人,他只是佝僂著脊背,呆呆地聽著別人的訴說,甚至於,他為自己錢包掉了而痛哭流涕,當場吐血。

他問不停的念著「我錢包掉了,我的錢包掉了,身份證和銀行卡還要補辦……」每一次面臨公開的場合,就是對他過去的一場審判,這種錐心刺骨的疼痛,會讓一個男人崩潰。

最後,他拿到唯一的證據,也找到了最後的證人,但他發現,以前的受害者已經開始了自己的新生活,她不願意再去面對這件事情,若是以前的江陽肯定會氣急敗壞,但現在他明白正常的生活對一個人是多麼重要,他就是一個生活被毀了的人,不希望有人和他一樣。於是他選擇用死亡來換取最後的籌碼,用巨大的轟動引來儘可能高級的專案組,不再像以前一樣,層層阻攔,層層包庇。

當所以的努力都半途而廢,一輩子的人生都被埋葬在罵名之中時,江陽選擇了用死來換取最後一搏。一個理想主義者,從思慮猶豫到意氣風發,再從憤怒痛苦到殊死一搏,為的,只是那份公正。

江陽從來不是一個英雄式的人物,他只是一個普通人,黑暗的風暴卷到他的身邊,於是他選擇試一試,便被卷進去,只剩下骨頭被吐出來。這風暴經過很多人的身邊,只是有的人選擇看不見罷了。侯貴平同樣也是被卷進去的人。但我們正需要這樣的人,正如魯迅說的一句話:.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相關焦點

  • 《沉默的真相》:一段殘忍「世相」的靜呈
    所以《隱秘的角落》裡需要去面對的,是被遮蔽在角落深處的人性冰山的不可捉摸,是高智商犯罪者的扭曲異化全程,是一個人究竟可以恐怖到什麼程度這樣的哲學元命題。《沉默的真相》裡需要去面對的,是試圖阻擋和消泯真相的那個極其龐大的東西。那個東西,不是一個具象的張東升或朱朝陽,而是一組環環相扣的鏈條,一個嚴絲合縫的機器,一張罩住江陽的網,一套逼迫他們就範和放棄的邏輯。
  • 獻給2020的終章,解讀年度佳劇《沉默的真相》中深刻的哲學
    這樣一個年份不由的讓我想起一句話:這些年太難了,就像是一個長夜,無數次憧憬著黎明的到來。這是懸疑劇《沉默的真相》中,主角江陽在死前最後的留言,也是他人生中唯一的一次向老天爺感嘆命運的不公。大學畢業即考取檢察官並與檢察長的女兒相戀的他,本應仕途一帆風順,愛情幸福美滿。但他的人生軌跡因為一樁冤案而與自己理想的樣子背道而馳。可後面再發生的事情讓他明白,理想的樣子中也許並沒有理想。
  • MBTI小知識|NF理想主義者
    然而,遺憾的是,與之前的SP技藝者和SJ護衛者相比,我們身邊的NF理想主義者實在是太少了。而世界如果能多一些這樣的人,我們的生活肯定會更加美好。那麼,稀少神秘的NF理想主義者究竟是怎樣的呢?我們從整體形象、日常交流、習性能力、興趣關注、思想觀念這五個方面來大致了解下吧。
  • 《慶餘年》:一個理想主義者在架空世界中的歷史
    作為一個擁有現代記憶的女性,它有著和這個時代不一樣的思想,與這個時代又是那麼的不同,所以對於她來說,自己是孤獨的,但是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她是最偉大、最讓人著迷的一個女性。她擁有著天下的財富,身邊有著一個坐擁天下的男人,可以說她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可是她死了。這個是本書的一個基礎,也是所有讀者們的一個遺憾。
  • 《沉默的真相》大結局解析 最後的結局好麼
    《沉默的真相》大結局解析大結局和小說有什麼不同劇作一點一點撕開這層隱蔽性。看完她說採訪江陽、回憶江陽的情形,會隱約覺得她或許知情。直到第九集,卡恩集團胡一浪以投廣告為名、請報社負責人和張曉倩吃飯,說著「是不是見過」的輕佻鬼話,張曉倩用盡力氣扯出一個假笑、嘴角依舊咬牙切齒。
  • 名場面還原,遠超紫金陳預期,《沉默的真相》真正好看的是什麼?
    檢察官江陽之死,是一次追求正義的獻祭。《沉默的真相》中沒有對於人性之惡的展現,沒有迷霧重重的懸案,在前4集就交代清楚了3條故事線,迅速展開了一場正義與邪惡的較量。一個明擺著漏洞百出的冤案,就是無法查清這其中的真實情況,而法治、正義在江陽查案的過程中又越來越堅定地成為了他畢生的追求,為了一個素未謀面的侯貴平,他賭上了自己的一生,這也是《沉默的真相》最為精彩和最為動人之處。
  • 最是痴絕處,姑蘇有忘機 答「藍忘機是理想主義者嗎?」
    質疑他是否過於理想主義,其實不知道,理想主義從來都不是一個貶義詞,而這個世界就是由理想主義者改變的。點擊右上角「關注」,了解更多的電視劇深度賞析原作者: 鄭元本文是關於肖戰和王一博主演的古裝電視劇《陳情令》話題下的一個問題的回答。船動湖光灩灩秋,貪看年少信船流。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
  • 哀莫大於心死,「沉默」是一個女人最大的哭聲
    當女人變得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一定是寒心了。哀莫大於心死,「沉默」是女人最大的哭聲。越痛、越不動聲色,越傷、越保持沉默。一個人的寒心,是從沉默開始的。吵與鬧,是變相交流。爭辯是因為還在乎,沉默是因為心已冷。沉默的人放棄了對別人的期望,不再有所期待。女人但凡放棄了對一個男人的希望,那麼最直接的一種表現,通常就是閉上了嘴巴。
  •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阻止真相公布的才是謠言,刻意抹殺真相的才是謠言,不讓人說真話的才是謠言,在真話裡面挑刺的才是謠言!隱瞞真相的結果是導致民眾焦慮恐慌,所謂的輿情是這麼產生的,而不是人為刻意製造的。壓抑比疫情更加折磨人!某些部門應該把這個問題先捋清楚。捋清楚了以後再想想怎麼組織語言把已故李文亮醫生家人的近況向民眾做一個全方位的跟蹤性的介紹。以此來獲取民眾的信任,並消除所謂的不良輿情影響。
  • 人工智慧時代的電車難題:所有的真相VS沉默的真相
    人工智慧時代的電車難題:所有的真相VS沉默的真相 胡逸 2020-10-21 15:42 來源:澎湃新聞
  • 崔永元,偏執會讓一個理想主義者走向哪裡?
    他的前同事朱迅評價他——「崔永元是一個性情中人」。這是個很有意思的評論,性情,既有真實不虛偽的意思,但也有控制不住自己情緒的意思。但如果僅僅是這些,崔永元還是那個堅持做「好人」的崔永元,最多,我們只會說,這是一個與現實有點格格不入的「理想主義者」。其實所有的轉變,出現在他開始反轉基因之後。
  • 《沉默的真相》豆瓣9.2,如何超越《無證之罪》《隱秘的角落》
    同樣是紫金陳的作品,推理劇《沉默的真相》開播非常低調,加上超前點播事實上已經全部播完了。豆瓣評分從開播8.9到超級點播播完9.2分,對日漸挑剔的觀眾,彈幕也表現極為友好。這樣一部低調的劇如何贏得大家的心?
  • 沉默的真相侯貴平的說的英語是什麼意思 侯貴平英語鏡頭有什麼含義
    《沉默的真相》中的侯貴平是劇中的關鍵人物了,都是圍繞侯貴平案件進行,在劇情中,出現了侯貴平英語課的鏡頭,說了兩句英語,這其中有什麼含義呢?  沉默的真相侯貴平的說的英語是什麼意思  在第四集中的19分10秒中,侯貴平僅有的英語課鏡頭,領讀了兩句話:  What if I never let you go?
  • 長夜不再難明 上知乎了解《沉默的真相》
    「高開炸走」,這個網友量身定製的新梗,已成為時下爆火網劇《沉默的真相》的專屬形容詞。作為爆款劇《隱秘的角落》的接棒者,《沉默的真相》不但憑實力在知乎、豆瓣等平臺收穫9.2的超高分,也讓劇迷、網友們在見證臺劇「文藝復興」之後,再次看到了國劇的「復興之光」。
  • 《苔蘚》:一個人死了,帶走了所有真相
    然後,千刑警拋出了一個極具誘惑的條件,讓劉木刑和他共建一個理想中的美好世界,能夠讓犯罪的人重建人生的烏託邦。一直很清醒的劉木刑這時候頭腦一熱答應了,其實他也不是頭腦一熱,他只是把自己放在了神位,這就是讀《聖經》讀多了,他希望自己成為神一樣的角色,讓那些惡人放下惡,重新成為人。這時候《苔蘚》兩個字出現,正片開始。
  • 全媒派 | 我們分析了125萬字影評,發現了《沉默的真相》高口碑的秘密
    《沉默的真相》究竟有多「好」? 「紫金陳」這個名字隨著熱門網劇《隱秘的角落》的走紅開始被觀眾熟知,由於《隱秘》這部作品的成功,《沉默的真相》(下文簡稱為《沉默》)上線時就被貼上「紫金陳繼《隱秘》之後又一力作」的標籤。
  • 做一個「完美主義者」真的好嗎?不,別再強求自己了
    是啊,做一個完美主義者,究竟有什麼不好呢?它不僅可以提升自己,也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優秀。可是你知道嗎?想要成為一個「完美主義者」,是要付出很多的代價,而所謂的代價,它可能會成為動力,也可能會成為泡沫,在陽光的折射下便瞬間消失了。
  • 希諾——一個優秀的長期主義者
    堅守長期主義,堅守自己的理想與本心,用品質與時間做出了傲人的成績。希諾集團創始人張碧峰和黃偉軍夫婦在低價競爭的煎熬中,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智械機巧,不知者為高,知之而不用者尤高」,這背後是張碧峰先生一直以來奉行的長期主義價值觀。「高端玻璃杯銷量已經超過國際大牌,保溫杯超越日系品牌只是時間的問題」。希諾杯老總張碧峰理性而自信地說。
  • 最著名前穆斯林:為何女權主義者不為穆斯林婦女維權?
    在此我要澄清:不是全部也並非大多數的男性移民沉溺於性侵或認可這類攻擊,但是否定攻擊者的價值觀與西方價值體系的迥然不同是一個嚴重錯誤。 在西方婦女得到解放,有性自主權。宗教虔誠度、性行為和性約束由女性的個人意願決定。
  • 街道辦招8人清華北大畢業生:理想主義者的陣亡
    是的,街道辦錄用清華北大學生的背後,根本就沒有情懷和理想。一切都是扯淡。就是典型的、十足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街道辦一定有金磚、有寶貝,否則清華北大的學子不會趨之若鶩。餘杭拋出的待遇非常誘人,博研副處級待遇,碩研正科級待遇;從街道辦出發,未來的仕途之路一片光明,把它作為官場發達的跳板,自然是職業選擇的上上之選。呼籲情懷,似乎成為一種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