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向世界發出「共建透明海洋計劃共同體」的倡議

2020-12-05 騰訊網

當地時間2019年9月16日,第三屆世界海洋觀測大會在夏威夷檀香山市召開,會期五天,來自世界各國的1500多名海洋工作者參加了會議,共計2480人向大會提交了128篇白皮書。聯合國海洋特使皮特·湯姆斯,中國女子帆船環球航海第一人宋坤,世界航海家丹尼斯·卡菲麗等知名人士致辭。

據悉,世界海洋觀測大會自1999年開始,每十年舉辦一屆,匯聚全球從事海洋觀測的國家機構、大學、科研部門及企業精英,共同探討近十年來海洋觀測的發展,並制定符合未來十年海洋新興需求的解決方案,是全方位、多領域、大規模、高層次的海洋科技盛會。本次大會主題致力於優化海洋觀測數據與社會需求的關係。

當地時間9月17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主任、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吳立新圍繞大會主題做了題為「助力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面向變化的地球系統中的中尺度—亞中尺度多學科海洋觀測」的主旨報告。他指出,目前海洋觀測和預測的一個重要瓶頸,是無法正確的分辨海洋的中尺度—亞中尺度過程,而這些過程對海洋氣候變化、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和海上活動具有重要影響。因此,未來應該圍繞海洋中尺度—亞中度過程開展多學科的精細觀測,揭示其中的主要物理機制和生物地球化學循環過程,支撐高時空解析度的模式預測預報系統,服務未來人類發展需求。吳立新表示,「海洋科學是超級科學,需要各領域、各學科、各國家的科學家聯合攻關、協同創新研究,希望世界各國科學家能共同聯手,共建透明海洋,助力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為全人類謀福祉。」大會報告引起眾多科學家的強烈共鳴,贏得了熱烈掌聲。

中國科學院院士、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主任、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吳立新做主旨報告

根據世界海洋觀測大會議程,當地時間2019年9月19日,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聯合澳大利亞聯邦科工組織、國際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舉辦了特別分會。會議由本屆世界海洋觀測大會組委會主席之一、聯合國海洋科學與可持續發展計劃小組成員、德國亥姆霍茲(基爾)海洋中心科學家Martin Visbeck和澳大利亞聯邦科工組織首席科學家、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領軍科學家、國際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主任蔡文炬共同主持。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學術委員會秘書長潘克厚代表主辦單位致歡迎辭。

本屆世界海洋觀測大會組委會主席之一、聯合國海洋科學與可持續發展計劃小組成員、德國亥姆霍茲(基爾)海洋中心科學家Martin Visbeck主持會議

澳大利亞聯邦科工組織首席科學家、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領軍科學家、國際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主任蔡文炬主持會議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學術委員會秘書長潘克厚致歡迎辭

本次特別分會向世界各國海洋觀測與探測研究領域科學家發出了共建透明海洋計劃共同體的倡議,呼籲各方:加強海洋現象觀測、過程與機理認識、變化預測結合,開展多尺度、多要素、多平臺的綜合觀測,為全世界科學家、海洋管理部門、公眾提供有效信息,共享共用信息、技術;開展能力建設培訓活動,提升終端用戶對海洋資料的認識度和有效利用率。來自中國、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法國、德國、比利時、瑞典、瑞士、荷蘭、奈及利亞等12個國家以及世界氣象組織(WMO)、全球氣候研究計劃氣候變異及可預測性(WCRP/CLIVAR)、全球海洋觀測夥伴關係(POGO)等國際組織的100人參加了特別分會。

2015年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成立伊始,就建立了「透明海洋」科學計劃,以「看得清、查得明、報得準」為目標,啟動了觀測、研究、預測以及相關技術的研發工作。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還搭建了「全球海洋院所領導人峰會」平臺,啟動建設了「國際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CSHOR)、「國際高解析度地球系統預測中心」(iHESP)等國際研究基地,積極推動全球海洋領域的合作,共同應對當今全球海洋發展所面臨的巨大挑戰。2017年聯合國啟動了「海洋科學與可持續發展十年計劃(2021-2030)」的編制,確立了「透明海洋」等六大建設目標,鼓勵各國、國際組織和全球海洋科學界、教育界積極參與。共建透明海洋計劃共同體的倡議將成為我國科學家對聯合國新十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突出貢獻,並將成為助力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有力、具體舉措。

相關焦點

  •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與國際一流並跑
    800多位優秀海洋科技人才匯聚鰲山灣畔,集中展示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試點運行以來的發展成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全球影響力大幅提升,基本實現了與國際一流海洋科研機構並跑的態勢。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深刻把握國家海洋事業的發展要求和時代潮流,按照中央在重大領域組建一批中國特色國家實驗室的重要部署,加快推進實驗室治理現代化,勇挑「試點」重擔,大膽探索國家實驗室的建設思路、運行管理體制與機制。
  • 位於鰲山灣畔的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打造世界級藍色高地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就像一面旗幟,指明了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的發展方向。」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主任、中科院院士吳立新表示,來自中央、省、市等各級的關心支持,為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的建設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活力。我們人類居住的這個藍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個孤島,而是被海洋連結成了命運共同體,各國人民安危與共。」殷殷囑託,牢牢地印在了海洋工作者的心坎裡。「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是全國唯一的試點國家實驗室,我們既然勇挑『試點』重擔,就要再接再厲,創造輝煌,為祖國為民族立新功。」這是每一個參與到「試點」建設當中的青島海洋工作者的心聲。
  • ...所聯合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首次實現幹涉成像雷達...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海洋和內陸河湖是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生態文明思想,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堅持陸海統籌」國家發展戰略,為我國陸海水資源的調查監測工作提出了內在要求和新的方向。對陸地河流湖泊和海洋等自然生態系統的水資源調查監測是自然資源部「兩統一」職責的具體內容之一。
  •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運行五周年 基本實現與國際一流並跑
    12月18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2020學術年會在青島開幕。記者從此次學術年會上了解到,經過五年的運行,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全球影響力大幅提升,基本實現了與國際一流海洋科研機構並跑的態勢,若干研究方向具備了領跑優勢。
  •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基本實現與國際一流並跑,若干方向具有領跑優勢
    12月18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2020學術年會在青島啟幕。800多位優秀海洋科技人才匯聚鰲山灣畔,集中展示了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試點運行以來的發展成就:五年來,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全球影響力大幅提升,基本實現了與國際一流海洋科研機構並跑的態勢,若干研究方向具備了領跑優勢。
  •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基本實現與國際一流並跑,若干方向具有領跑優勢
    12月18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2020學術年會在青島啟幕。800多位優秀海洋科技人才匯聚鰲山灣畔,集中展示了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試點運行以來的發展成就:五年來,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全球影響力大幅提升,基本實現了與國際一流海洋科研機構並跑的態勢,若干研究方向具備了領跑優勢。
  • 海洋命運共同體引領新型海洋觀
    2019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青島集體會見應邀出席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的外方代表團團長時,提出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理念和倡議,引起海內外強烈反響。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是全人類共同維護和諧海洋、共築國際海洋秩序、共促海洋經濟合作的中國方案,契合各國利益,是推動國際關係向新型全球化轉型發展的重要倡議。
  • 山東推動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早日獲得中央批准
    近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第一屆理事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順利召開。他表示,在國家部委的指導下,在理事會的領導下,在兄弟單位的支持下,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在中國特色國家實驗室體制機制創新探索、重大戰略任務實施、科研平臺建設、國際合作深化、服務地方發展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將時刻牢記總書記的囑託,奮力拼搏,努力為建設海洋強國做出應有的貢獻。
  •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深海研究中心在青島藍谷啟動
    1月11日至12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2019學術年會在青島藍谷舉辦。期間,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宣布啟動建設深海研究中心,推動我國深海開發方面邁向更深層次。
  •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發布7個可共享航次信息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23日訊 今天,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在梳理各單位提報的航次計劃基礎上,匯總了今年10月至12月船時信息,並公開其中7個可共享航次信息,面向各理事單位、創新單元及承擔「鰲山計劃」「問海計劃」等重大科研項目的科研機構和團隊徵集船時需求
  • 山東省於傑副省長到青島調研海洋國家實驗室創建工作
    為貫徹落實山東省委創建國家實驗室領導小組會議精神,5月23日,山東省副省長於傑到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調研,並召開專題座談會,聽取意見、建議,推動國家實驗室創建工作落實、落細
  •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面向企業在線發布20多項通用海洋成果
    大數據精準匹配118家企業需求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面向企業在線發布20多項通用海洋成果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19日訊 昨日,國家海洋技術轉移中心與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聯合舉辦了線上成果發布交流對接會
  • "逐夢深藍"山東•青島海洋科學香港青年實習計劃在青島藍谷圓滿...
    8月29日,「逐夢深藍」山東·青島海洋科學香港青年實習計劃活動圓滿完成,結業典禮在位於青島藍谷的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舉行。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山東省、青島市臺港澳辦、香港海洋公園公司、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等單位領導、實習導師代表及16名來自香港各大高校學生近50人參加結業典禮。
  •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入刊國際頂級學術期刊
    該工作由位於青島藍谷的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海洋動力過程與氣候功能實驗室賈凡副研究員為第一作者,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領軍科學家蔡文炬教授和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主任吳立新院士為聯合通訊作者的科研團隊共同完成。  本研究利用CMIP5多模式數據及海氣耦合模式實驗,發現全球變暖將導致大西洋尼諾/尼娜對ENSO的影響減弱,且具有模式間一致性。
  • 2019青島國際海洋科技展覽會圓滿閉幕
    此次會議由中國造船工程學會、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西北工業大學和中船重工第七〇五研究所聯合主辦,青島藍谷管理局、中船重工西安船舶工業公司和中船重工第七一〇所共同協辦。
  • 關於全球變暖 青島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又有新發現_中國海洋外宣第...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3日訊 近日,由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主任蔡文炬院士領銜,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黃剛教授團隊、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多位專家學者參與的研究團隊,在全球變暖對印度洋偶極子事件的影響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首次發現正位相印度洋偶極子強事件在全球變暖下表現為發生頻率增加。
  • 關於全球變暖,青島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又有新發現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3日訊 近日,由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主任蔡文炬院士領銜,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黃剛教授團隊、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多位專家學者參與的研究團隊,該成果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子刊《自然氣候變化》進行了線上報導,進一步彰顯出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在海洋與氣候變化研究領域的重要國際影響力。
  • 上海交大與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合作共建籤約儀式舉行
    8月26日下午,上海交大與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合作共建籤約儀式在閔行校區舉行。雙方即將籤署的相關協議,標誌著上海交大與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合作共建之路正式開啟。
  •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高解析度地球系統模式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傑12日,記者從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獲悉,近日,由該實驗室「卓越科學家」、中國海洋大學「築峰人才工程」第一層次教授、海洋動力過程與氣候功能實驗室張紹晴教授首席領導和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多位專家學者主導參與的高解析度地球系統模式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高解析度(10公里海洋+25公裡大氣)通用地球系統模式(CESM)成功實現在國產眾核「神威·太湖之光」機器上的算法改造和優化
  • 【新聞聚焦】中國首個獲批試點運行的國家實驗室正式啟動深海研究中心建設 | 《2019全球海洋科技創新指數》正式發布!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2019學術年會發布多項研究新成果。胡耀傑攝中國首個獲批試點運行的國家實驗室(目前全國唯一的試點國家實驗室)——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2020年1月12日在青島結束2019學術年會。會上,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集中展示了「透明海洋」 「海底發現」 「藍色開發」等重大任務推進情況及2019年新取得的眾多科研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