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是紅樓夢的核心,歪史認為這一句富有哲理的詩句是紅樓夢的點睛之筆。富含哲理的句子頗得兵法虛虛實實的精要。
在整本書第一回,就點出這句話即告訴大家,這部著作不是寫實的,而是虛無縹緲的故事,純屬虛構,這也是著作的立意,而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兩個則是引子,無疑暗示讀者,千萬不可當真。
雖然立意不可當真,但是並不是沒有用處的廢話,這一句話告訴大家,凡事不必太在意,認真你就輸了,有些事情你沒必要較真,你當作至理的東西在別人眼中一文不值,而同理別人眼中價值連城的東西對你來說或許就是個雞肋。
或許可以強行解釋為時空環境不一樣,所以看待某事物的結果不一樣,但是這樣的話術只適合政治場合,朝三暮四,顛倒黑白指鹿為馬都一樣可以狡辯。何況其他。
但是,人間真理黑就是黑,還就是白,現實中雖然凡事不可較真,但是也不能隨意丟棄原則。這部處處透露著虛無主義的書,大概看好像是假的,仔細看又好像是真的,裡面的人物一個個都是虛構的,但是又一個個可以隨便在大千世界找到相似的人,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處。
一如開頭,從太虛幻境開始,步入現實,但是最後榮華富貴隨風飄去,黛玉撒手人寰,寶玉跟渺渺真人,茫茫大士出家,一切又悄悄落入那個太虛幻境,什麼都來過,什麼都沒有來過。
即使作者開頭點明了,一切都是假的,但是讀者讀完卻感覺一切都是真的,這時候真真假假就隨遇而安,因為讀者不同,理解角度不同,得到的結果就不同,甚至背道而馳,同一句話得到不一樣結果 。
即使世界上最真的情,無論是親情,愛情還是友情,整部著作描述非常多,但是最後都看起來假的很。
至於權勢,王熙鳳的權勢來自榮國府,榮國府的權勢來自皇權,皇權來自全天下,就是這樣虛無,看起來是你的,實際上是別人的。可是,你實實在在的擁有這一切。
所以,你到底有沒有過這一切?恰如王熙鳳的判詞,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算計來算計去,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你擁有的只是短暫的,你失去則是永恆的東西。
為了權勢很多人絞盡腦汁,最後賠上了性命,但是依然樂此不疲,作為家道中落的曹雪芹,則早就看破了這一切,所以他偽託渺渺真人茫茫大士在太虛幻境上演一齣戲。
富貴榮華一如過眼雲煙,人生不過黃粱一夢而已,回到開頭,你本來沒有這一些東西,但是突然有了,終究還是沒有,正是赤條條來,光禿禿去,和徐志摩一樣,不帶走一片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