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ley的矽光技術

2020-12-05 訊石光通訊網

先前的筆記(矽光工藝平臺比較(更新)),小豆芽比較過不同的矽光工藝平臺 ,當時沒有搜集到英國Rockley公司的相關資料。最近Rockley在一篇IEEE的刊物上詳細介紹了他們的矽光技術,小豆芽這裡簡單梳理一下。

與一般的矽光技術相比,Rockely採用的是3um厚的厚矽技術,而不是傳統的220nm厚的矽波導。典型的波導結構如下圖所示,

(圖片來自文獻1)

典型的波導參數為w=h=3um, e=1.8um。

Rockley的文章中列出了大多數Foundry選擇220nm厚矽波導的主要原因有:1)為了滿足單模波導條件,2)已有的CMOS設備不能處理厚矽(這一點小豆芽存疑),3)為了使用基於PN結的高速調製器。而波導尺寸變大後,波導中可能存在高階模式,可能會引入額外的損耗。關於單模的問題,Rockley通過結構的設計,只激發波導的基模,從而克服高階模損耗的問題。

Rockley花費較大的篇幅,列出了採用3um厚矽波導的優勢,主要有下面幾點:

1)偏振不敏感性

下圖是其波導的TE0和TM0模場分布,可以看出兩者的區別非常小。220nm厚的矽波導是偏振敏感的,通常使用TE模。因此,對應的接收端常採用偏振分集(polarizatoin diversity)的方案。Rockley的厚矽波導方案對偏振不敏感,系統中可以省去一些偏振操控器件。

(圖片來自文獻1)

2)較低的傳輸損耗

由于波導模式與波導側壁的重疊相對較小,3um厚的矽波導傳輸損耗可以比220nm厚的矽波導損耗(2-3dB/cm)下降一個數量級,傳輸損耗在0.2dB/cm左右。Rockley的不同類型波導的損耗,如下表所示,

(表格來自文獻1)

3)較高的工藝容差性

在一些幹涉器件中,矽波導加工的不完美,會引入相位誤差(phase error),從而導致器件工作波長的漂移,例如AWG、級聯Mach-Zehnder型濾波器。而對於3um的矽波導來說,相同的波導尺寸偏差,引入的相位誤差更小,最終使得其對工藝的容差性更高。具體的比較,如下表所示,

(表格來自文獻1)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採用3um厚的矽光波導,其波長偏移非常小,只有零點幾納米的變化。較高的工藝容差性,對應較高的良率和較低的成本。

4)可承受較大的光功率

由於矽材料存在雙光子吸收效應,波導中的光功率不能太大。220nm厚的矽波導功率上限值為300mW (25dBm), 而3um厚的矽波導可承受10W的光功率。目前小豆芽接觸到的矽光系統中,還沒有涉及到如此高的光功率。

5)可與III-V光晶片集成

由於InP光波導的模斑尺寸與3um厚矽波導尺寸接近,因而它們兩者可以直接進行耦合,不需要設計額外的taper結構。

Rockley還列出了一些他們的主要光器件:

1)Euler bend

由于波導尺寸較大,對應的波導彎曲半徑較大。為了進一步減小彎曲半徑,他們設計了Euler型的彎曲波導,對應的彎曲半徑為86um。在Euler型彎曲波導中,曲率半徑時漸變的,而不像傳統的圓弧型彎曲波導,存在曲率半徑的突變。對於90度的Euler彎曲波導,TE模的損耗為0.018dB, TM模的損耗為0.01dB

2)edge coupler

採用h=w=13um的波導作為端面耦合器,與單模光纖進行耦合。通過taper結構,將光場逐漸轉移到3um厚的矽波導中,結構如下圖所示,

(圖片來自文獻1)

該結構的理論耦合損耗值為0.15dB, 實驗值為1.1dB左右。

3)AWG

採用Euler bend和1.5um寬的波導,Rockley展示了4通道和16通道AWG的結構圖和測試結果,其插損都小於3dB, 串擾小於-25dB。兩種類型的AWG波長間隔分別為400GHz和100GHz。4通道AWG的尺寸為0.7mm*2.2mm, 16通道的AWG尺寸為2mm*6mm。而220nm厚的矽波導工藝下,AWG的尺寸為幾百微米。從尺寸的角度來看,基於3um厚矽的AWG尺寸大了很多倍,其優勢在於中心波長漂移非常小,只有0.1nm。

(圖片來自文獻1)

4)hybrid III-V laser/modulator

通過flip-chip的方式,將III-V雷射器與矽光晶片直接耦合,如下圖所示,

(圖片來自文獻1)

3um厚的矽光波導,無法通過設計矽的PN結結構,形成矽調製器。Rockley的方案是將III-V的電吸收調製器,通過flip-chip的方式,集成到矽光晶片上。III-V的電吸收調製器可以實現100Gb/s的PAM-4調製速率。

5)Ge探測器

Rockley在3um的矽上,進一步生長3um厚的鍺,形成探測器,其帶寬可以達到40GHz, C波段的響應率為1A/W, O波段的響應率為0.85A/W,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圖片來自文獻1)

與傳統的220nm矽光工藝相比,

Rockley

的厚矽工藝優勢在於較低的傳輸損耗、偏振不敏感性以及較高的工藝容差性。在調製器和探測器方面,它的性能與傳統工藝接近。它的晶片尺寸比220nm的尺寸大了很多倍。對於尺寸要求不嚴格的應用場景,並且光路中涉及到相位敏感的器件,可以採用3um厚的矽光工藝。目前提供3um矽光工藝的平臺,只有兩家,另外一家是芬蘭的VTT, 可選的工藝平臺較少。

另外,Rockley和蘇州亨通光電合作,成立了亨通洛克利公司,致力於100G矽光模塊產品的研發。

參考文獻:
A. J. Zilkie, et.al., "Multi-micron silicon photonics platform for highly manufacturable and versatile photonic integrated circuits", 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 in Quantum Electronics (2019)

相關焦點

  • Rockley的矽光技術 - 訊石光通訊網-做光通訊行業的充電站!
    先前的筆記(矽光工藝平臺比較(更新)),小豆芽比較過不同的矽光工藝平臺 ,當時沒有搜集到英國Rockley公司的相關資料。最近Rockley在一篇IEEE的刊物上詳細介紹了他們的矽光技術,小豆芽這裡簡單梳理一下。 與一般的矽光技術相比,Rockely採用的是3um厚的厚矽技術,而不是傳統的220nm厚的矽波導。
  • 圖解Intel最新成果:50G矽基光通訊技術
    點擊查看大圖,雷射器的發展歷程與半導體工藝的發展歷程    作為一項新興技術,矽光電技術(Silicon Photonics)是利用標準矽實現計算機和其它電子設備之間的光信息發送和接收簡單地說,該技術就是用光來替代傳統的銅導線傳輸信號,以獲得更高的傳輸速度。
  • 「老故事」變「新起點」 重慶高新區布局矽基光電子技術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矽基光電子是研究和開發以光子和電子為信息載體的矽基大規模集成技術,是未來集成電路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目前,正大力發展的大數據中心、5G、物聯網等產業,對矽基光電子技術需求非常迫切。
  • 歡迎參加2019南京矽基光電子集成技術與應用研討會
    矽基光電子集成技術與應用研討會   微電子技術經過半個多世紀的飛速發展,已經成為國家重要的高新技術和產業,它在「後摩爾定律」時代的走向成為全球關注的科技焦點之一。在此背景下,矽基光電子技術迅速發展,使得光電子學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 矽基光電子集成技術與應用研討會在南京江北新區舉辦
    創新周百場系列活動——芯動力人才計劃第四期矽基光電子集成技術與應用研討會當天在南京江北新區順利舉辦。本次活動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南京市江北新區管理委員會主辦,江北新區IC智慧谷、江北新區產業技術研創園承辦。
  • 9月7日.上海 | Keysight World 2020矽基光電子技術
    Keysight World 2020前沿研究的講臺邀請到重慶聯合微電子中心技術總監馮俊波博士,他的演講摘要如下:矽基光電子技術由於其和微子兼容的生態體系,可以緊密與微電子結合,這也是矽基光電子技術強大生命力的來源。
  • 瞄準集成電路前沿技術 重慶打造矽基光電子創新平臺
    新華網發(受訪者供圖)  新華網重慶4月9日電(王龍博)在一間約70平米的實驗室內,來自海內外的科研人員利用自主建設的8吋矽基光電子工藝線製造的集成電路產品完成晶片封裝、測試等環節,成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光電微系統先導工藝平臺。  在重慶高新區西永微電園,一家名為聯合微電子中心的企業正通過發力集成電路前沿技術,打造可以賦能電子信息產業和智能產業的國家級創新平臺。
  • 重慶高新區布局矽基光電子技術:早布局緊扣未來晶片發展方向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矽基光電子是研究和開發以光子和電子為信息載體的矽基大規模集成技術,是未來集成電路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目前,正大力發展的大數據中心、5G、物聯網等產業,對矽基光電子技術需求非常迫切。
  • 英特爾矽光子迎來重要技術突破:將光互連引入伺服器和封裝
    原標題:英特爾矽光子迎來重要技術突破:將光互連引入伺服器和封裝   今天,在英特爾
  • 英特爾公布矽光模塊關鍵技術!微型環調製器尺寸縮小了1000倍以上!
    摘要:12月4日,在英特爾研究院開放日上,英特爾披露了其業界領先的五大前沿創新技術進展,其中就包括將光子與低成本、大容量的矽晶片進行集成的關鍵技術。 12月4日,在英特爾研究院開放日上,英特爾披露了其業界領先的五大前沿創新技術進展,其中就包括將光子與低成本、大容量的矽晶片進行集成的關鍵技術。
  • 矽光子技術ABC:三大矽光子領軍人物談矽光子
    本文簡要把他們的觀點整理如下:矽光子技術是一項顛覆性的技術嗎?        Rickman認為矽光子技術是一項根本性改變的技術,而不是普通的線性改善。問題在於矽光子技術用在哪裡?現在的問題如何去解決?        Reed認為矽光子當然是顛覆性的(disruptive)技術。
  • 矽基光電子與微電子單片集成研究進展
    矽基光電子具有與CMOS工藝兼容,藉助成熟的微電子加工工藝平臺可以實現大規模批量生產,具有低成本、高集成度、高可靠性的優勢,是實現光電子和微電子集成、光互連的最佳方案。矽基光電子技術是指基於矽材料的光電子器件設計、製作與集成技術。
  • CUMEC矽基光電子MPW流片開放預訂
    6/12/2020,光纖在線訊     2020年5月30日,聯合微電子中心(CUMEC)在重慶向全球發布「180nm成套矽光工藝PDK」,標誌著聯合微電子中心具備矽基光電子領域全流程自主工藝製造能力,正式向全球提供矽光晶片流片服務。
  • 德國研發矽異質結電池技術
    德國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ISE)的科學家們利用強脈衝光(IPL)處理技術開發了一種無母線矽異質結太陽能電池。該裝置採用多矽基隧道氧化物鈍化觸點,並在晶圓片的兩側施加。科學家們用強脈衝光(IPL)處理代替了通常使用的熱退火,這是一種對各種薄膜進行快速熱加工的廉價的卷對卷技術。它通常用於燒結印刷電子產品中的銀基、銅基或鎳基電極,在光伏研究中,用於在矽晶片和金屬複合基異質結結構上燒結銅基電極。該小組解釋說,強脈衝光(IPL)主要由可見光組成,以持續毫秒的脈衝電磁輻射發送,用於電池的低溫金屬接觸快速加熱。
  • Intel的100G QSFP28 CWDM4矽光模塊
    其200G、400G矽光模塊也預計將在2020年下半年量產。   之前我們分析了Luxtera公司的矽光模塊的技術和內部細節,這次我們分析一下Intel的CWDM4矽光模塊的內部細節。   Intel的CWDM4模塊採用1271,1291,1311,1331nm波長,最長傳輸距離可達10km,採用QSFP28封裝,有0-70℃和15-55℃兩種溫度規格。
  • 矽基光電子集成技術前沿報告(2020年)附下載
    傳統通信用光器件主要基於 III-V 族半導體材料研製,近年來在尺寸、成本、功耗以及「與電晶片一體化」等方面面臨挑戰。矽基光電子集成技術(簡稱「矽光技術」)是光子集成的重要方向。其基於矽材料,並借鑑大規模集成電路工藝中已成熟的 CMOS 工藝進行光器件製造,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微小尺寸和「與集成電路工藝一體化」的優勢,一經提出便得到產業界廣泛關注,被認為是「光層的創新主線」。
  • 俄科學家論證矽基光電子學中離子注入的巨大前景
    為了解決位錯相關光致發光矽器件的發光熱穩定性差的問題,研究人員再進行摻雜硼離子,最終發光熱穩定性得到了較大改善。該項研究為研製高性能的矽基光發射器提供了參考。矽是電子工程學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矽基光電子在現代信息和計算技術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其應用領域包括:計算機、通信、航天、生物醫學和機器人等。
  • 上海微技術工研院和光迅科技共同開發MEMS及矽光子產品
    12/23/2015,上海微技術工業研究院(SITRI)是致力於「超越摩爾」產業、促進物聯網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的協同創新中心,武漢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ccelink,股票代碼002281)是全球領先的光電子器件廠商。雙方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在光電子通信領域的達成戰略合作。
  • SiFotonics 100G/400G 矽光集成晶片批量出貨
    ICC訊 矽光子技術國際領先企業之一的SiFotonics近期宣布,其基於CMOS製程的單片100G/400G 矽光集成晶片,獲得國際一流客戶的訂單,開始批量出貨。這些集成晶片集成了上百個功能部件,包括多種光波導無源器件、光調製器、光探測器、分光器、阻容元件等。
  • GlobalFoundries放棄7nm等先進工藝 轉向研發矽基光電子技術?
    顯然不是,人家早就找好了新的、更光明的路子,那就是高大上的矽基光電子(Silicon Photonics)。2014年10月的時候,GlobalFoundries宣布收購IBM全球商業半導體業務,獲得了所有與IBM微電子相關的智慧財產權、人員、技術、兩座晶圓廠,而且說是收購,結果不但都是白拿,IBM還支付了1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