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翔:地理空間傳感網融合技術及應用

2020-10-17 測繪科學

來自公眾號:測繪科學

報告題目:地理空間傳感網融合技術及應用

個人簡介:張翔,武漢大學特聘副研究員、碩導。主要從事傳感網與乾旱災害研究。

報告摘要:如何有效地利用地理空間傳感網中的多源異構感知資源,仍然是當前關鍵的科學問題和技術難點。提出了地理空間傳感網的融合技術,分別從觀測能力融合、觀測數據融合和感知信息融合三個層次,構建了融合模型方法,使得針對乾旱關鍵變量和時空過程的感知分析能力得以提高,為監測和緩解重大乾旱災害提供了技術支撐。

來自公眾號:測繪科學

關於《測繪科學》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

主辦: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

郵箱:chkx@casm.ac.cn

網址:http://chkd.cbpt.cnki.net

電話:010-63880931

每月20號出刊,國內外公開發行。

國內郵局訂閱代號:2-945。

國外代號:BM3638

ISSN:1009-2307

CN:11-4415/P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納稅人識別號):

12100000400011075J

開戶行:中國建設銀行北京玉泉支行

帳號:11050164500009888888

行號:105100098013

相關焦點

  • 未來地理空間的智能時代
    一切都需要用新的科學和技術來認知。可是我們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2017年《科學》創刊125年,在其專刊中提出了125個最具挑戰的科學問題。例如,到底地球能負擔多少人口?生態系統會不會對全球的變暖有反應?這些問題的求解,都與從事地理信息研究的人有關。  5G時代的地理信息是什麼樣子?今天有網絡通信衛星,有導航衛星,有對地觀測的遙感衛星,未來將是空天地一體化的觀測。
  • 空間大數據:機遇與挑戰並存—新聞—科學網
    挖掘空間大數據的價值 「大數據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而幾乎所有的大數據,都需要而且可以與地理信息數據緊密融合。」泰伯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劉玉璋表示,空間大數據是大數據與地理信息數據的融合體。由此,空間大數據正在全球範圍內迅速崛起,給政府用戶、企業用戶與個人用戶提供前所未有的應用價值和服務能力。
  • CCTV13:我國加快推進地理信息技術應用
    ▲點擊關注,收穫更多GIS精彩記者從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了解到,隨著我國三維地理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大數據、人工智慧、5G以及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在自然資源的管理監測、國土空間規劃等方面的應用越來越深入。
  • 遙感技術在農業上的應用
    二、農業遙感的發展  從20世紀70年代出現民用資源衛星後,農業成為遙感技術最先投入應用和收益顯著的領域。特別是隨著高空間、高光譜和高時間解析度遙感數據的出現,農業遙感技術在長時間序列作物長勢動態監測、農作物種類細分、田間精細農業信息獲取等關鍵技術方面得到了突破。
  • 王偉中會見香港大學校長張翔
    深圳特區報訊(首席記者 綦偉)11月5日,市委書記王偉中會見香港大學校長張翔一行。希望雙方搶抓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和實施綜合改革試點重大歷史機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深化科研創新、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產學研融合等各領域務實合作,攜手推動大灣區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為更好實施粵港澳大灣區戰略,豐富「一國兩制」事業發展新實踐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張翔教授領導量子力學研究 翻轉經典物理學
    港大校長張翔教授在柏克萊加州大學擔任機械工程教授時帶領的科研團隊的最新研究顯示,熱能可以跨越幾百納米的完全真空空間,顛覆了經典物理學的其中一個基本概念。香港大學(港大)校長張翔教授在柏克萊加州大學擔任機械工程教授時帶領的科研團隊的最新研究,展示了量子力學如何顛覆了經典物理學這一個基本概念。由於一種稱為卡西米爾效應的量子力學現象,熱能可以跨越幾百納米的完全真空空間。這項極具開創性的研究結果剛在《自然》雜誌發表。
  • 浙江省教學空間建設與應用培訓會—融合虛實教學空間 推動教學方式...
    浙江省教學空間建設與應用培訓會順利召開 主辦:浙江省教育技術中心 承辦:柯城區人民政府 12月22日-23日,浙江省教學空間建設與應用培訓會在衢州市柯城區白雲學校召開,浙江省教育技術中心書記、主任王會軍,
  • 2020世界光子大會暨第九屆國際應用光學與光子學技術交流大會(AOPC...
    11月30日,世界光子大會暨第九屆國際應用光學與光子技術交流大會(AOPC2020)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拉開帷幕,與此同時第十二屆光電子中國博覽會也如期舉辦。崔鐵軍院士為獲獎者頒發了中國光學工程學會第六屆科技創新獎、科技進步類三等獎:化學氣體紅外光譜成像技術,申報單位昆明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學,主席完成人鄭為健等;基於地理坐標系的姿態角光學跟蹤測量技術,申報單位北京航天計量測試技術研究所,主要完成人張俊傑等
  • 高二地理教案:《地理信息技術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的應用》教學設計
    3.運用有關資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統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了解數字地球的含義。  知識梳理:  一、地理信息技術  1.地理信息技術是指獲取、①管理、分析和應用地理②空間信息的現代技術的總稱,主要包括遙感、全球定位系統和③地理信息系統等。
  • 2018空間信息軟體技術大會在南京召開
    江蘇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江蘇省測繪地理信息行業協會會長王祥在致辭中指出,「空間信息技術是保障國家戰略安全的基礎型技術。『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等發展戰略需要空間信息技術的支撐;鄉村振興戰略需要空間信息技術支撐;軍民融合戰略發展需要空間信息技術支撐;國家安全、國防建設也需要空間信息技術支撐;空間信息技術也與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息息相關;城市規劃與智慧城市建設、環境保護與美麗中國建設等都離不開空間信息技術的幫助。空間信息技術的發展、應用、創新,對於全國、對於江蘇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 中科星圖探索「北鬥+高分」技術融合
    「北鬥和高分融合是構建國家空間基礎信息的重要趨勢,這是我國乃至全球的重要趨勢。」在11月23日舉行的第十一屆中國衛星(600118)導航年會上,中科星圖副董事長、總裁邵宗有表示,從數字地球到數字孿生地球,需要依託於「北鬥為體、高分為象」的頂層設計,未來仍需突破多項關鍵技術。
  • 「北鬥+」融合創新與「+北鬥」時空應用
    通過「北鬥+」推動北鬥與高端製造業、先進軟體業、綜合數據業、現代服務業等多領域的技術融合創新,通過「+北鬥」推動與各行各業信息化、智能化建設的應用融合與產業協同,從而形成並不斷完善北鬥時空應用產業生態體系,促進我國智能信息技術和產業的全面發展,服務於國家戰略的全面實施。
  • 武威一中學子張翔榮獲郭沫若獎學金
    原標題:武威一中學子張翔榮獲郭沫若獎學金  中國甘肅網4月2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4月1日,自武威市傳來喜訊,武威一中2015屆畢業生張翔獲「郭沫若獎學金」,他是唯一獲此殊榮的一名甘肅籍學生。
  • 導航通信跨界融合,未來空間廣闊
    今天是5月17日——世界電信日,用以紀念1865年國際電聯的成立,並同時強調信息通信技術在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產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上世紀末以來,世界各衛星導航系統和應用產業不斷發展,衛星導航憑藉廣泛的產業關聯度以及與通信產業的高度融合度,已有效滲透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諸多領域。
  • 第三屆遙感應用技術論壇在京召開:遙感應用產業將迎來巨大發展空間
    「未來,遙感應用作為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航空航天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迎來巨大發展空間和更加美好的未來。」在11月19日舉行的遙感應用技術論壇開幕式上,來自遙感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暢談遙感應用產業未來發展,充滿無限期待。
  • 地理空間大數據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中國科學院院士童慶禧在「雲GIS與大數據」論壇上表示,「國內一些像超圖這樣的自主地理信息平臺軟體在迅猛發展,數據處理技術創新能力、開發能力在大幅度提高,使得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行業都從中獲得了非常大的收益。」然而,放眼全球,我國地理空間信息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創新仍任重道遠。
  • 智庫| 導航與遙感技術融合綜述
    導航與遙感技術結合從協同和集成層面走向深層次的融合,並且衍生出新的理論和方法。本文從協同、集成和融合3個層面論述了導航與遙感融合的技術理論及其應用,並給出了導航與遙感技術功能相互轉化的統一表徵方法。未來如果從系統設計層面考慮導航與遙感融合的需求,可以突破現有導航遙感融合的技術瓶頸,促進這兩項技術的深度融合發展。
  • 地理空間信息工程專業來了!
    其中,地理空間信息工程專業成為遙感與測繪工程學院的新專業。那麼,我們來看一下地理空間信息工程專業的具體介紹,為方便閱讀,下文將從4個方面來進行分析。培養目標主要課程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畢業去向地理空間信息工程專業學位:工學專業類:測繪類修業年限:四年所在學院:遙感與測繪工程學院地理空間信息工程是測繪科學、信息科學、計算機科學、地理科學交叉發展起來的一門專業,利用測繪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傳感器技術和移動通訊技術,解決地理空間數據採集、處理、可視化、分析、表示和服務的工程技術問題
  • 重磅乾貨 | 數字冰雹三維地理信息可視化·城市篇 技術解析
    三維地理信息系統分析空間數據的科學工具  三維地理信息系統,即三維GIS,是對包括大氣層在內的地球表層,與地理有關的數據進行採集、儲存、管理、運算、分析、顯示和描述的技術系統。
  • 2018空間信息軟體技術大會6月下旬將在南京召開
    為了更好地推動中國空間信息軟體技術的發展,促進國內科研機構、企業精英、廣大用戶與國際先進技術與經驗的深入交流,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與全球空間分析領域的領軍企業Esri聯合多家單位,共同籌辦了「2018空間信息軟體技術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