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有機光電探測器 可用於屏下指紋和圖像傳感器

2020-11-30 電子發燒友

新型有機光電探測器 可用於屏下指紋和圖像傳感器

發表於 2019-07-10 16:03:35

日前消息,有機光電探測器(organic photodetector,OPD)和大尺寸圖像傳感器開拓者Isorg與OPD材料生產和其他領域產品的全球供應商住友化學(Sumitomo Chemical),近日宣布合作開發用於智慧型手機指紋傳感器和混合有機CMOS圖像傳感器的新OPD產品。

此次合作擴大了住友化學與Isorg於2013年開始的現有合作。Isorg將向其原始設備製造商(OEM)授權其技術工藝,而住友化學將生產專用有機半導體材料,並在生產技術和市場營銷方面支持Isorg。

此次合作旨在為OEM提供材料和技術處理解決方案,使它們能夠採用高性能、高質量的指紋識別傳感器和CMOS圖像傳感器將產品推向市場。其指紋傳感器可以整合到智慧型手機顯示屏下方,在顯示屏上的任何點或位置進行指紋識別。其混合有機CMOS圖像傳感器旨在用於包括近紅外功能在內的相機應用。住友化學和Isorg預計這些傳感器將滿足安防、汽車、診斷和消費電子市場應用所需要的性能和質量標準。

「與Isorg合作將使我們能夠填補市場空白,提供那些製造難度較高的經濟型全尺寸指紋識別傳感器和CMOS圖像傳感器,用於智慧型手機顯示屏下應用以及混合可見光和近紅外相機的苛刻應用,」住友化學執行副總裁Hiroshi Ueda表示,「住友化學正利用自身的材料平臺抓住成像領域的新增長機會。」

「Isorg很榮幸與住友化學合作,為OEM提供用於指紋傳感器和混合有機CMOS圖像傳感器的高效解決方案,提供顯著的性能優勢,」Isorg執行長兼聯合創始人Jean-Yves Gomez表示,「憑藉住友化學的強大支持,及其行業領導地位、遍布全球的運營能力和追求卓越的品質,進一步增強了Isorg為客戶提供優質產品的能力。我們期待與客戶就這些產品的設計和應用進行合作。」

展望未來,住友化學和Isorg將共同致力於相關產品的商業化,以及時滿足客戶的需求。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潮科技 | 利用有機光電探測器實現隱形高解析度指紋傳感器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MEMS」(ID:MEMSensor),作者麥姆斯諮詢殷飛,原文題目《利用有機光電探測器實現隱形高解析度指紋傳感器》,36氪經授權發布,略有刪減。 近年來,有機光電探測器(OPD)因在大面積光感測應用中前景廣闊而備受關注。
  • 國外科學家利用有機光電探測器實現隱形高解析度指紋傳感器
    近年來,有機光電探測器(OPD)因在大面積光感測應用中前景廣闊而備受關注。例如,當前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已經轉向全面屏發展,隨著物理Home鍵因全面屏而消失,通常放置在這一按鍵下的指紋傳感器也失去了空間。一種簡單的解決方案是在顯示區域中嵌入薄膜指紋傳感器。
  • 用於下一代可穿戴設備的有機光電探測器
    轉自微信公眾號:柔性電子服務平臺作者:Lynn下一代可穿戴電子設備需要柔韌性和可拉伸性,以便能夠與人體緊密結合。目前市場上的光電探測器都是基於剛性的無機晶體材料,其機械柔性有限。相比之下,基於有機聚合物和分子的光電探測器由於其固有的機械柔性、易於加工、可調的光電特性、良好的光傳感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已經成為很有前途的替代選擇。
  • 可用於高性能光電探測器的新型材料
    由於這種化合物能夠探測並將寬範圍的光波長轉換成電信號,因此它可以成為一種新型的探測材料。 數位相機以及許多其他電子設備都需要光敏傳感器。為了滿足這種光電元件日益增長的需求,工業界正在尋找新的半導體材料。它們不僅應該覆蓋廣泛的波長範圍,而且應該是便宜的。在德勒斯登開發的一種混合材料滿足了這兩個要求。
  • 屏下指紋是什麼意思 屏下指紋識別技術有哪些
    屏下指紋識別對於全面屏的發展起助力作用,第一款真正量產的屏下指紋手機是來自vivo,到現在為止,各大廠商都推出了自家的屏下指紋手機,那麼屏下指紋識別技術有哪些?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吧! 以蘋果為代表的部分廠商選擇了3D識別技術,通過結構光構建人臉模型進行識別。但此類技術不可避免涉及到劉海屏問題。
  • 新型光電探測器,有出色的傳感和成像能力
    據麥姆斯諮詢報導,來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薩姆厄裡工程學院(the UCLA Samueli School of Engineering)的工程師們採用石墨烯發明了一款新型光電探測器,它比目前最先進的光電探測器能處理更多類型的光。同時,該器件還具有出色的傳感和成像能力。
  • 屏下指紋識別原理介紹_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原理分析
    屏下指紋識別原理是什麼?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原理介紹。指紋識別技術如今已經十分成熟,有著各種處理手段,還有光學識別和半導體識別等技術差別。而在手機端,備受關注的是屏下指紋識別,這種識別方式更加先進,技術要求更加嚴格,這裡簡單介紹其工作原理流程。
  • 兩種主流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對比
    其中 vivo 一口氣推出五代光電屏幕指紋技術,側面反映了光學式識別技術成熟度的高速發展。Vivo 針對光線穿透過程中發生的折射和散射現象,在 NEX 三代光電指紋技術中增加了「準直層」,很好的解決了感光元件在低透過率發光顯示屏下感光不足的瓶頸,從而實現了準確率和解鎖速度的大幅提升。
  • 光學和超聲兩種屏下指紋方案以及結構光和TOF兩種3D識別方案介紹
    ,行動裝置端生物識別面臨一場新的革命,也就是屏下指紋和3D識別的岔路口。 目前主流的替代方案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以 iPhone X 為代表的 3D 面部識別方案,而另一種是以 vivoX21 為代表的屏下指紋識別方案。此外,還有技術難度較低的後置指紋方案,已被三星、小米、OV 等廠商採用,但其在便捷性、美觀性、背部整體性上有所不足,預計未來主要將用於一些低端機。
  • TFT方案屏下指紋識別技術簡介劉延
    進入2019年,手機廠商紛紛拿出了壓箱底的技術,區域屏幕指紋識別就是其中之一。vivo、OPPO和小米均展示了自家的區域屏幕指紋識別技術,這項技術是如何實現的呢?相較於目前的屏下指紋識別方案又有什麼優劣?因此,進入公曆2019年後,小米和OPPO不約而同的公布了自家最新的屏下指紋識別技術。
  • 調研機構:2020年有望成為LCD屏幕屏下指紋識別手機量產上市的元年
    那麼,哪種指紋識別技術與屏下指紋解鎖更「搭配」?「超聲波式指紋識別具有較強的穿透性,可以穿透金屬、玻璃等常用手機材質,但目前市場佔有率低,研發難度較大;電容式指紋識別技術成熟,但存在手指沾水就識別失靈等情況,識別率低,且不能穿透太厚的東西。」天馬微電子研發高級總監李俊誼表示,光學指紋識別技術更成熟、速度也更快。就目前的技術和市場來看,光學指紋識別更適合用於解決手機屏下指紋識別的問題。
  • 大面積柔性有機光電二極體在可穿戴弱光光電探測器領域優於矽器件
    大面積柔性有機光電二極體在可穿戴弱光光電探測器領域優於矽器件柔性大面積有機光電二極體的性能已經發展到可以與傳統的矽光電二極體技術相比提供的優勢,特別是對於諸如生物醫學成像和生物特徵監測等要求在大範圍內檢測低水平光的應用。
  • 同樣是屏下指紋 三星所用的超聲波技術有何不同?
    近日,三星正式發布了年度旗艦手機Galaxy S10系列,其中S10和S10+均採用了高通的新一代超聲波屏下指紋技術,那麼具體體驗如何呢?國外媒體The Verge在現場上手體驗了S10的超聲波屏下指紋之後表示,整個指紋識別速度非常快,而且用戶只需要將手指放在屏幕的三分之一下方任意位置,就能實現快速解鎖。
  • 高通第二代超聲波屏下指紋傳感器發布,掃描速度快50%
    電子工程專輯 EE Times China -提供有關電子工程及電子設計的最新資訊和科技趨勢 1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晶片巨頭高通發布了第二代超聲波屏下指紋識別器3D Sonic Sensor Gen 2。
  • 屏下指紋原理和使用技巧分享 一文幫你速成老司機
    一是這種解鎖方式將指紋放在了正面,更符合人的使用習慣,不管是手機放在桌子上還是拿在手裡都可以直接解鎖,不會像後背指紋那樣必須拿起來才能解鎖,也不用像面部識別那樣需要調整手機和面部的角度,屏下指紋使用起來就像傳統的正面指紋一樣方便。二是屏下指紋又可以將指紋識別模塊隱藏在屏幕下方,不會佔據正面空間,與目前追求更高屏佔比的全面屏手機發展方向一致。
  • 蘋果(AAPL.US)或將導入超聲波屏下指紋方案?
    美股 蘋果(AAPL.US)或將導入超聲波屏下指紋方案?相關資料顯示,高通在2015年就推出超聲波屏幕指紋識別技術。2018年,公司則發布了其3D Sonic屏幕指紋識別傳感器。相較於目前流行的光學屏幕指紋識別,高通的3D Sonic無需依靠手指的光學圖像進行身份識別,而是通過超聲波獲取指紋信息,能夠讓用戶在溼手等情況下使用。
  • 高通第二代超聲波屏下指紋技術發布 生物特徵數據抓取數值增長1.7倍
    高通第二代超聲波屏下指紋技術發布  當地時間周一(11日),高通在2021年CES消費電子展上正式發布第二代超聲波屏下指紋識別器3D Sonic Sensor Gen 2,較第一代指紋識別面積增大77%,生物特徵數據抓取數值增長1.7倍,最重要的是,識別速度提高了50%。
  • 乾貨|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分類、封裝及工藝流程匯總
    ,形成不同的電容值,從而電容式指紋識別傳感器獲取指紋圖像信息。,原因是手指或者晶片表面有水、汗液等雜物,使脊線和谷無法與傳感器充分接觸,導致電容值偏弱。 電容式指紋識別第一次採集指紋需要多次按壓,這是因為目前按壓式採集會有採集指紋面積小的問題,需要多次按壓拼出較大面積的指紋圖像。 獲得合格的指紋圖像之後,還需要通過算法對圖像進行強化和細化,獲得比較清晰的圖像,然後進行特徵提取。
  • 透明電極指紋傳感器問世
    讓手機屏任何位置都能識別身份  科技日報北京7月8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通訊》雜誌近日發表了一項材料科學新突破:韓國科學家團隊用超長銀納米纖維和純銀納米線組成的隨機混合網絡納米結構,創造出新型透明電極,進而產生一種透明的指紋傳感器。
  • 新型有機圖像傳感器:有望取代矽基圖像傳感器!
    導讀近日,韓國大邱慶北科學技術院的研究團隊採用有機半導體與透明電極之間的一種黏結技術,開發出具有高色彩選擇的有機圖像傳感器,無需彩色濾光片就可以捕捉鮮明的色彩。背景圖像傳感器,是攝像頭、閉路電視和自動駕駛汽車中的關鍵記錄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