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博學|人文|卓越
中國是一個合餐制的國家,中國人素來講究吃飯聚餐時高朋滿座,其樂融融。但是你知道麼,當人們在飯桌上推杯換盞的時候,有一種細菌也在伺機流傳,如若不甚,我們可能會因此與癌癥結下不解之緣。這種細菌就是這些年被越來越關注和重視的幽門螺旋桿菌。
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中國胃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約佔全球總數的42.6%和45%,胃癌已成為我國惡性腫瘤排名的第二位。而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胃癌發生的重要誘因。
那麼,啥是幽門螺旋桿菌呢?
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革蘭氏陰性桿菌,螺旋形,是一種微需氧,寄生在胃內的細菌,黏附於胃黏膜及細胞間隙的螺旋形革蘭氏陰性桿菌,是目前所知能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種類,是被世界衛生組織所屬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公布的I類生物致癌因子。
得了幽門螺旋桿菌
就一定會得胃癌嗎?
......
我國的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約為58%-64%,也就是說,我國至少有8億人受到了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這些人群都是潛在的胃病甚至胃癌患者。
Hp感染是目前最明確的胃癌發生危險因素之一。
幽門螺旋桿菌是如何進行傳播的呢?
幽門螺旋桿菌主要藏在人體的唾液、牙菌斑、胃和糞便裡,人是唯一的傳染源。
其傳染途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口口傳播
科學研究發現:胃部的幽門螺桿菌在唾液中會有殘留,而共餐和接吻是交換唾液最直接的方式。
幽門螺旋桿菌也可在牙菌斑和齲齒上生長繁殖,所以要認真刷牙,不要共用牙刷。幽門螺旋桿菌亦可通過半生不熟的肉製品進入到我們的胃裡,繼而發生感染。
糞口傳播
糞便中存活的幽門螺桿菌汙染了水源或食物,可令飲水者或食用者感染幽門螺桿菌。
母嬰傳播
包括不清潔的哺乳,口對口餵食,咀嚼後餵食,親吻嬰兒口唇,或用大人的餐具、吸管等餵食。
醫源性傳播
侵入式檢查如胃、喉鏡,口腔、牙科、鼻腔治療等,是造成醫源性感染的主要原因。因此,檢查和就醫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
Hp感染的症狀有哪些?
其實並非每個感染者都會有症狀,大多數人渾然不覺。但是患有胃病的人大多數是陽性。
主要症狀是反酸、燒心以及胃痛、口臭。
會引起慢性胃炎
主要臨床表現有:上腹部不適、隱痛,有時發生噯氣、反酸、噁心、嘔吐,病程緩慢,但是容易反覆發作。
可能引起胃黏膜損害
臨床疾病的發生呈現多樣性,患者多出現反酸、噯氣、飽脹感等。
Hp感染可能引起哪些疾病?
HP感染目前是公認的胃癌的元兇之一!
除了胃癌,幽門螺桿菌還能引起多種胃病。
胃炎
幾乎所有Hp感染者都有胃炎,主要可分為非萎縮性胃炎、萎縮性胃炎、淋巴細胞性胃炎等。其中,1%會轉變為胃癌。
國際學術界公認胃炎癌變過程為: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癌變。
潰瘍
Hp感染者中,大約15%~20%會患上胃潰瘍、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等疾病。
腫瘤
約1%的Hp感染者會發生胃癌、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
消化不良
Hp感染者大約5%~10%會發生消化不良。
其他疾病
增生性胃息肉、胃黏膜肥大症等非常見胃病,以及缺鐵性貧血、血小板減少症、維生素B12缺乏症等胃外疾病。
孩子感染了怎麼辦?
如果您家裡有人感染了Hp,那麼會不會傳染給家裡的孩子呢?
兒童感染了HP後——
幾乎沒有症狀
兒童HP感染者發生嚴重疾病的機率很低,大部分感染HP後沒有明顯症狀,少部分有腹部不適,如噁心、嘔吐、返酸等消化道症狀。
根除後可能再次感染
兒童HP感染根除後再感染率可能較高;而成人真正根除後,再感染率較低。
有些可以自發清除
兒童在其生長發育過程中,有一定的自發清除率,大約10%左右;而成人HP感染,不經治療,不可能自發清除。
是否是Hp感染該如何檢查?
侵入式檢查-胃鏡活檢
胃鏡除了可以看到胃部的情況,還可以「順手」取一些組織做活檢,在做活檢時可以對幽門螺桿菌進行檢測。
如幽門螺桿菌呈陽性,還可加做一個細菌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對後續的藥物治療有幫助。
非侵入式檢查
碳13、碳14呼氣試驗
碳13和碳14檢查方式也很簡單,吹口氣就能完成。具有無痛苦、靈敏度高、檢出率和符合率高的特性,是近年來很受歡迎的一種檢測幽門螺桿菌的方法。
抗體測定法
抽血檢查血液中是否有抗體。
但不能代表是否正在感染,因為即使根除了,抗體依然還是陽性。
抗原測定法
檢查糞便中是否有Hp抗原。
Hp感染一定會導致胃潰瘍或胃癌麼?
不一定。
但大多數胃潰瘍與十二指腸潰瘍患者都存在Hp感染,因此認為Hp感染是引發潰瘍病的主要原因
雖然Hp感染率那麼高,但在感染人群中真正能患上胃癌的也就1%左右,而且這1%還多見於潰瘍病患者。
胃癌的發生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除了有幽門螺桿菌在作祟,還有——
免疫力弱
遺傳因素
長期精神壓抑
喜歡吃醃製食品
抽菸嗜酒
......
與幽門螺桿菌協同作案,最終招來胃癌。
感染了HP與胃癌沒有直接因果關係,僅僅是罹患胃癌的機率增加而已;然而沒有被感染者不一定不會得胃癌。
哪些人應提高警惕?
消化性潰瘍(包括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
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狀、胃黏膜萎縮或糜爛的人;
患有胃癌、胃癌術後或有胃癌家族史的人;
MALT淋巴瘤患者;
計劃長期服用質子泵抑制劑或非甾體類消炎藥(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的人;
患有不明原因缺鐵性貧血,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人;
其他幽門螺桿菌相關性疾病(如淋巴細胞性胃炎、增生型胃息肉、Menetrier病)。
如何根除Hp?
要想根除Hp,一般需要服用這些藥物——
抑制胃酸的藥物(PPI)
兩種抗生素
鉍劑
療程一般是1-4周,根除率達90%以上。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用藥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買藥回家吃。
生活中如何避免Hp感染?
飯前便後洗手:洗手應著重清理手心、手背和指尖縫隙,不要給幽門螺桿菌機會。
食物要經過高溫:幽門螺桿菌有個弱點,就是不耐熱,水要燒開才能喝,肉要做熟才能吃,牛奶要消毒才能飲用。
少刺激胃:少吃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不吸菸,不喝酒飲食,營養均衡,細嚼慢咽。
建議分餐:外出就餐或家裡有感染患者應選擇使用公筷,直至其完全治癒。
禁止口對口餵食:一定要避免給孩子口對口餵食。
牙具定期換:建議使用一段時間漱口水和抑菌牙膏,緩解口腔炎症,牙刷三個月換一次。
HP感染是導致胃癌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要想遠離胃癌,以下這些人群不但要及時檢測並根除幽門螺桿菌,還要在40歲前做一次胃鏡精查——
年齡40歲以上的人,男女不限;
胃癌高發地區人群;
幽門螺桿菌感染者;
既往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手術後殘胃、肥厚性胃炎、惡性貧血等胃癌前疾病;
胃癌患者一級親屬;
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鹽、醃漬、煙燻飲食、吸菸、重度飲酒等)。
口口傳播
是幽門螺旋桿菌傳染的重要途徑,
所以,
人多聚餐,
請一定記得使用公筷,
因為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
很有可能會致癌!
文章來源:消化內科 王華
稿件編輯:李偉華
稿件審核:宮浩翔
部分圖片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