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時玩手機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母親哺乳時注意事項

2020-12-05 中國網絡電視臺

哺乳時玩手機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母親哺乳時注意事項

原標題:

  智慧型手機已經成為了生活的一個部分,吃飯看手機,睡覺之前也要玩手機,甚至一些年輕的媽媽,哺乳也要玩手機。

  近日,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研究者發現:母親在哺育嬰兒時如果玩手機,這種具有不確定性的嬰兒護理方式可能會破壞寶寶正常的大腦發育,導致日後的情緒障礙,如不愛與同伴玩耍和快感缺失等。

  儘管這項研究目前是在嚙齒類動物中進行,但實驗結果提醒我們:當母親哺育嬰兒時,很多日常的幹擾(比如打電話和發簡訊等)看似無害,卻有可能會對嬰兒的發育產生深遠的不良影響。

  孕婦玩手機對胎兒有什麼影響?

  1、手機輻射可能導致胎兒畸形

  生活中,很多人都是手機不離身。甚至懷孕後,手機還是孕媽媽們的最佳伴侶。即使沒有使用手機,孕媽媽們也會時常手拿著手機,或者把手機揣在衣服口袋裡。

  但是,孕媽媽們知道嗎?雖說手機輻射的影響不及電腦,但鑑於其使用頻率,它的輻射時間會比電腦長。而孕媽媽在懷孕不同階段,手機輻射對孕媽媽的影響也不盡相同。

  孕早期用手機要更謹慎

  據研究,手機也會發出低水平的「非電離」電磁輻射。電離輻射來自像X光、放射治療儀和CT掃描這樣的放射源,已經確定對寶寶發育有害。尤其是孕媽媽在懷孕前3個月,受到手機輻射影響的危險比懷孕中、晚期的危險大得多。因此,為了寶寶的健康發育,避免它受到任何傷害,孕媽媽在頭3個月要儘量避免使用手機。

  但是,由於工作或者是聯繫的需要孕媽可能不得不在孕早期使用手機。在用手機的地方,如辦公室或者家裡,可以適當擺放一些吸輻射的植物,如仙人掌,要多喝水。還有,孕媽媽們不要長時間用手機,可以買防輻射服應對手機輻射。

  2、玩手機遊戲要有節制

  懷孕期間,孕媽媽無聊的時候總愛用自己的智慧型手機上qq或者玩遊戲來解悶。其實,孕媽媽如果經常用手機上網的話,會對肚子裡的寶寶有所影響。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肚子裡的寶寶畸形。

  孕媽媽們要好好控制自己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每次使用手機儘量不要超過30分鐘,每隔10分鐘可以休息一下。

  另外,可以的話,孕媽媽儘量不要連接wifi,因為連接wifi的話,手機輻射比較大的。孕媽媽可以不要用wifi,直接玩玩手機遊戲,但是時間不要太長。而且,玩遊戲的時候,手機儘量離肚子遠一些。

  懷孕3個月前,這時候胎兒處於胚胎期,如果長期受到手機輻射,嚴重的話,很可能造成肢體缺陷或畸形孕媽媽懷孕 4~8個月,這是胎兒形成期。這時,如果孕媽媽經常玩手機,肚子裡的寶寶可能會免疫功能低下,出生後體制弱,抵抗力差。

  母親餵奶時的注意事項

  定時限奶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能使乳房受到定時刺激,能促進奶汁分泌;嬰兒定時進奶,可使消化液定期分泌,促進消化吸收。

  餵奶前要先換尿布,使嬰兒臀部乾燥舒適,並將奶頭用溫水洗淨,然後使嬰兒處於半坐位。餵奶時,母親用食指和中指壓住乳房,避免奶頭堵塞孩子的鼻孔而影響呼吸。餵奶後,把孩子豎抱起來,頭靠在母親的肩膀上,輕輕地柏孩子的背,這樣可將吸奶時吞下的空氣嚷出來,防止溢奶。

  餵奶的時間不宜太長,一般10分已經足夠。健康而飢餓的嬰兒在第一個5分內已將需要量的2/3攝入。餵奶時間過長,易使乳頭浸軟而發生裂口,也會造成嬰兒不專心吃奶的不良習慣。

  兩側輪流餵奶比較好。如果乳房內乳汁末吸完,應用吸乳器將其完全吸出,這樣才能維持乳汁最大的分泌量。

相關焦點

  • 媽媽病期的哺乳
    哺乳期間出現乳腺炎怎麼辦有媽媽患上乳腺炎,高燒的時候,把奶擠出倒掉,有這個必要嗎?患了乳腺炎也照樣可以哺乳。此時的母乳中富含抗體,正是幫助寶寶強身健體應對未來病菌襲擊的天然良「藥」。乳房出現疼痛的腫塊時,並不一定是乳腺炎,需要醫生根據檢驗結果判定,其間繼續讓寶寶多次多量地吸吮,是消除腫塊,幫助母親避免乳腺炎及其惡化的好辦法。
  • 媽媽哺乳期常吃高糖食物,當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哺乳期高糖飲食影響孩子認知 都知道母乳有益寶寶健康,哺乳期飲食則會影響母乳質量。美國一項研究顯示,母親哺乳期攝取高糖飲料會損害孩子幼年認知能力發展。研究報告在最新一期《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月刊上刊載。 洛杉磯兒童醫院糖尿病和肥胖項目研究人員先前研究發現,女性產後頭幾個月喝高糖飲料不僅會增加自身增重風險,還可能使剛出生不久的孩子經母乳攝入過多糖分。
  • 哺乳母豬失重時發生了什麼?
    眾所周知,母豬在哺乳期間,由於採食量不能滿足母豬自身維持以及哺乳的需要,通常需要動員身體儲備,因此會出現失重。如果出現過度失重,則會影響下一胎的繁殖性能,包括但不限於斷奶到發情間隔延遲、分娩率下降及產仔數下降、窩重下降等。但是導致這一現象的確切機制至今並沒有完全闡明。
  • 非哺乳動物也哺乳?中國科學家發現長期哺乳的大蟻蛛
    非哺乳動物也哺乳?我科學家發現長期哺乳的大蟻蛛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權銳昌研究員及其同事陳佔起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在國際上發現了首例哺乳動物之外能通過哺乳養育後代的現象,為動物哺乳行為進化研究打開一片新領域。
  • 「哺乳」不再是哺乳動物專屬?中國科學家發現會長期哺乳的蜘蛛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記者董瑞豐)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研究人員發現一種蜘蛛具有長期的哺乳行為,這是國際上首次發現哺乳動物之外能通過哺乳養育後代的現象,為動物哺乳行為進化研究方向打開一片新領域。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科學》北京時間30日在線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
  • 蟑螂奶、蜘蛛奶,動物界有哪些奇葩的哺乳行為
    它的胚胎發育仍舊是由卵提供養分,但是幼體在孵化後並不馬上產出,而是寄居於母體體內,由乳腺提供養分,直到幼體接近蛹化時才產出。這種生殖方式也被稱為腺養胎生(adenotrophic viviparity),或者蛹生(pupiparity)。
  • 中科院科學家發現會長期哺乳的蜘蛛—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科學家發現會長期哺乳的蜘蛛中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發現,可能要給生物教科書打上一個問號了。 11月30日,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研究員權銳昌及博士後陳佔起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在《科學》雜誌發表了一篇題為「一種跳蛛的長期哺乳行為」的研究論文。這也是國際上第一次發現哺乳動物之外能通過哺乳養育後代的現象,為動物哺乳行為進化研究方向打開了一片新領域。
  • 哺乳時情緒低落,是多巴胺惹的禍,3個方法教讓你心情變好
    哺乳時情緒低落,是多巴胺惹的禍,3個方法教讓你心情變好在正常情況下,對於新手媽媽來說, 給寶寶餵奶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雖然說餵奶這件事本身非常痛苦,但是由於在哺乳期間新媽媽身體內就會產生大量的催產素,這種激素就能夠使人獲得片刻的愉悅。
  • 昆明動物所基於動物模型研究證實哺乳傳播寨卡病毒
    2015年寨卡疫情在巴西爆發,發現大量嬰兒出生時腦發育缺陷與該疫情相關。寨卡病毒主要通過蚊子叮咬傳播,但它也可通過被感染的精液進行性傳播。研究表明孕婦感染ZIKV後,病毒可以通過胎盤感染胎兒的大腦引發胎兒小頭症。近期也有臨床報導發現,在ZIKV感染的母親乳汁中,可檢測出ZIKV的病毒基因RNA片段和感染性病毒顆粒。
  • 我國科學家發現首例具有哺乳行為的無脊椎動物
    中國科學院近日公布,該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研究人員發現一種俗稱為大蟻蛛的蜘蛛類動物具有長期的「哺乳行為」,並且這種哺乳行為在各方面都和哺乳動物極其一致。  這是國際上發現的首例具有哺乳行為的無脊椎動物,即發現了首例除哺乳動物之外還能通過哺乳養育後代的現象,為動物哺乳行為進化研究方向打開一片新領域。研究成果論文已於11月30日在線發表於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雜誌上。
  • 鯨魚在海裡怎麼哺乳?雌鯨魚有乳房嗎?
    鯨魚表面光禿禿,看不出有乳房,難不成把奶擠到海裡,那也太浪費了吧,今天,我們以座頭鯨為例,來談談鯨魚哺乳這件事。 海裡怎麼餵奶?座頭鯨:我有獨特的吃奶姿勢 首先,鯨魚是有乳房的,只是它的乳房不像其它動物一樣飽滿突出,它的一對乳房隱藏在生殖裂兩邊的細縫裡,這兩條裂縫被稱為乳溝,在哺乳時,鯨魚媽媽浮到水面附近,緩慢遊動,細長的乳首從溝口伸出,鯨魚寶寶從後方靠近,因為沒有靈活的四肢,也沒有突出的乳房,鯨魚寶寶的喝奶就顯得尤為困難。
  • 哺乳媽媽哪些體檢項目不能做?
    但如果要使用增強造影劑,就可能會影響乳汁。做檢查前跟體檢機構確認清楚是CT/MRI平掃還是增強(是否需要用造影劑)。 CT/MRI增強 做CT/MRI增強時,需要注放射性造影劑到體內。
  • 哺乳仔豬特殊的生理特點及飼養方法
    哺乳仔豬出生前後,其營養物質吸收和廢物排洩都是不同的。哺乳仔豬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以後各個階段的生長發育和健康水平。哺乳仔豬特殊的生理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01消化器官容積小、胃內排空快仔豬出生時,消化器官重量和容積都較小。比如仔豬出生時胃重僅有4~8g,僅能容納乳汁25~50g。但仔豬消化器官發育很快,在整個哺乳期,胃容積擴大了2~3倍,小腸容積擴大了50~60倍。
  • 對抗地心引力的美胸保衛戰,哺乳媽媽「挺」好
    原標題:對抗地心引力的美胸保衛戰,哺乳媽媽「挺」好 前幾天在群裡看到了幾張圖,說的是不能言說的痛——胸部下垂。 青春期時乳腺發育,小女孩兒有了小胸脯,孕期乳腺二次發育,小B能變大C,然而這一切跟美型無關,純粹是為了給娃儲存口糧。斷奶後乳腺腺體萎縮,胸部會變得軟趴趴,但是,這並不是胸部下垂的主要原因。
  • 「感覺我像動物」,王斯然餵奶被婆婆圍觀:揭露女性哺乳隱私問題
    原來王斯然在新手媽媽的身份中,還沒有轉換過來,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於是經常會一家人圍觀王斯然餵奶。這樣的場面,讓王斯然覺得自己毫無隱私,直言感覺自己好像動物。不少的網友也引發了共鳴:像奶牛!也有人說出自己的心聲,在生孩子的時候,全家人都看著自己哺乳,甚至公公、小叔子也在場。大家都焦急地催著孩子吃奶,寶媽要求大家散場,婆婆還會說都是一家人,害羞什麼。
  • 中國科學家發現蜘蛛哺乳行為 乳汁蛋白質含量是牛奶4倍
    ,為動物哺乳行為進化研究方向打開一片新領域。哺乳歷來都被認為是哺乳動物獨有的行為,儘管有一些類群的動物,例如鳥類和蟑螂也提供類似「乳汁」的分泌物餵養後代,但是無論是從行為模式上、持續時間上還是功能上都與真正的哺乳動物的哺乳相差甚遠。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研究人員發現一種跳蛛(大蟻蛛)具有長期的「哺乳行為」,並且這種哺乳行為在上述各方面都和哺乳動物極其一致。
  • 不影響哺乳的6種特殊檢查及疫苗
    不影響哺乳的6種常見檢查1. B型超聲波檢查(B超):通過超聲波反射成像,對人體無損害,不會影響哺乳,母乳媽媽可以放心接受檢查。2. 磁共振掃描(MRI):通過電磁波成像,對人體無損害,不會影響哺乳,母乳媽媽可以放心接受檢查。3.
  • 大象竟會哺乳三年?
    大象竟會哺乳三年?母愛是世界上最無私最偉大的一種情感,在廣泛的動物界,母愛不容忽視——有些動物為了確保幼崽健康成長,甚至會做出一些令人敬畏不已的舉動。快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動物界的偉大母愛吧!格陵蘭海豹不吃不喝提供奶水每年冬末,格陵蘭海豹都會遷至紐芬蘭附近和格陵蘭及北海繁殖後代。為了避免天敵,雌性個體往往會將幼崽產在大塊浮冰上。
  • 哺乳胸罩孕婦不穿會有什麼危害嗎
    哺乳胸罩對於孕婦而言不僅是為了方便哺乳,更好的是為了保護孕婦的乳房。然而,很多女性因為經常要給寶寶進行哺乳,這時候剛剛生產的孕媽本身就經歷了一次生死,已經精疲力盡了,還要再麻煩穿哺乳胸罩脫哺乳胸罩,感覺特別的麻煩又難受,被束縛的胸部睡覺都難受,那麼能不能不穿哺乳胸罩呢?哺乳胸罩孕婦不穿會有什麼危害嗎?
  • 母乳餵奶時,媽媽多做這兩個小動作,有助於寶寶長高,大腦更聰明
    同時,撫觸能促進智力發育,尤其撫觸手部的時候,能促進孩子精細動作發育,讓寶寶大腦更聰明。最後,增加母嬰感情,促進寶寶和媽媽的情感交流,讓寶寶產生信賴和安全感。但是在冬天,由於天氣太冷,洗澡後擔心孩子著涼感冒,很多家長不會給孩子做撫觸。但其實做撫觸可以選擇性做,比如孩子的手腳部位的撫觸,都是不受溫度要求的。每天在給寶寶哺乳的時候,給寶寶做一做,既能刺激寶寶的大腦發育,也讓寶寶手指更靈活更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