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膜」 燃料電池汽車能跑得更遠

2020-12-03 環球網

燃料電池汽車作為一種新能源電動車,只需要一兩分鐘即可加滿燃料,核心組件就是燃料電池,其中質子傳導膜的導電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燃料電池的能量轉化效率。近日,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張生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安德烈·海姆爵士等人合作,證實了石墨烯、氮化硼等二維材料具有質子傳導性,並進一步發現,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的雲母用於燃料電池的高溫質子交換膜比目前商用膜性能更優,更加節能環保。這兩項研究成果近期發表在《自然·納米》與《自然·通訊》上。

尋找更薄的「膜」提高續航裡程

據悉,與目前常見的家用鋰離子電動汽車相比,燃料電池汽車省去了漫長的充電時間,只需要一兩分鐘即可加滿燃料。同時燃料電池汽車不經歷熱機過程,不受熱力循環限制,能量轉換效率極高,續航更長,而燃料電池發電過程的產物只有水,更加環保,因此燃料電池汽車成為了未來汽車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

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是陽極燃料氫氣失去電子成為質子,而後穿過質子交換膜到達陰極與氧氣、電子結合生成水,質子在電池內部傳輸與外電路的電子構成電流迴路,因此質子傳導性能對於燃料電池能量轉化效率非常關鍵。目前商用全氟磺酸質子傳導膜厚度至少在5微米以上,需要在100℃以下處於水合狀態才能發揮作用,此時對氫氣的純度要求較高。若開發出100℃以上可以高效傳導質子的膜材料,將有助於提高燃料電池效率,降低對氫氣純度的要求,簡化水管理系統,達到降低成本、減少汙染的目的,對燃料電池汽車的商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尋找高效的高溫質子傳導膜材料並不容易。」張生介紹說,「這種材料不僅要求薄,而且在允許質子高速通過的同時,還得阻擋氫氣的滲透。因為氫氣的滲透會產生副反應,降低電池輸出電壓,影響燃料電池的整體反應效率。同時它還需具備耐高溫的特性。」

石墨烯等二維材料是理想材料

張生首先與合作者製備了微米級的單層石墨烯、氮化硼薄膜,厚度約為0.3納米(1納米等於0.001微米),將該薄膜兩側分別放置於不同濃度的鹽酸溶液中,由於濃差梯度的存在,濃度高的一側的離子會向濃度低的一側擴散,離子的運動形成了電流。

他們根據理論計算出具有六邊網格結構的石墨烯和氮化硼等二維材料由於其特殊的物理結構,只允許直徑小於10皮米(1皮米等於千分之一納米)的粒子通過。鹽酸由氫離子和氯離子組成,質子半徑約為0.001皮米,氯離子半徑約為180皮米,所以只有較小的質子才能通過該薄膜。由此證明,該實驗中通過二維薄膜的電流全部是由質子傳導產生的,而體積稍大的氯離子則完全沒有貢獻。張生表示:「通過這個實驗證明,石墨烯與氮化硼二維材料只允許質子通過,能阻擋其他離子與分子,包括氫氣的通過,滿足了燃料電池質子傳導膜材料的要求。」但他也坦言,石墨烯和氮化硼雖然比商業質子傳導膜更薄(相差一萬倍),但由於結構過於緻密,導致質子傳導阻力大於商業膜, 能量轉化效率並沒有提高,不適宜做商業化推廣。

雲母膜比石墨烯更具應用前景

在證實石墨烯等二維材料可以作為質子傳導材料的基礎上,張生和合作者們經過兩年的積極探索發現另一種二維材料雲母比石墨烯在燃料電池領域更具應用前景。

「雲母是一種在地殼中儲量極其豐富且價格十分低廉的礦物,其主體由像海綿一樣的鋁矽酸鹽層組成,鉀離子則像水一樣在其中的孔隙中大量存在。」張生介紹說,由於離子交換反應,鉀離子可以很容易地與質子進行交換。因為鉀離子半徑約為100皮米,而質子半徑約為0.001皮米,體積要小得多,因此質子可以很好地在鉀離子所在的孔隙中進行傳輸。

研究發現,離子交換處理後的雲母膜,質子傳導率得到極大提高,且使用溫度可以從100℃延伸到500℃,極具應用前景。張生介紹說:「我們發現離子交換反應後的雲母膜質子傳導率提高了100倍。同時雲母膜熱穩定性更高,且儲量豐富、價格低廉。」研究還發現在150℃的溫度下,雲母膜質子傳導率超過了目前商業化要求的兩倍,應用於燃料電池後,汽車的行駛裡程將會有很大提高。

目前張生正帶領研究團隊製備大尺度雲母薄膜,利用其高效的質子傳導性和優良的耐熱性,對現有燃料電池技術進行改良,推動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除了燃料電池之外,張生還計劃將上述質子傳導膜材料用於太陽能光解水、海洋藍色能源提取,以及二氧化碳電化學轉化成甲酸、乙醇、乙烯等化工原料的眾多清潔能源技術。

相關焦點

  • 燃料電池汽車有哪些_燃料電池汽車分類_燃料電池汽車優缺點
    燃料電池汽車是電動汽車的一種,其核心部件燃料電池。通過氫氣和氧氣的化學作用,而不是經過燃燒,直接變成電能動力。   燃料電池汽車的氫燃料能通過幾種途徑得到。有些車輛直接攜帶著純氫燃料,另外一些車輛有可能裝有燃料重整器,能將烴類燃料轉化為富氫氣體。單個的燃料電池必須結合成燃料電池組,以便獲得必需的動力,滿足車輛使用的要求。下圖為燃料電池汽車的燃料電池本體示意圖。
  • ...新能源汽車|氫燃料電池|氫能源|燃料電池|產業鏈|燃料電池汽車
    從2012年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划起,持續加強對於燃料電池汽車的戰略支持、產業引導以及財政扶持。自上海市發布第一個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規劃以來,各地政府密集出臺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規劃。根據北京最新發布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規劃,2023年前,力爭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3000輛、建成加氫站37座,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85億元;2025年前,力爭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1萬輛、再新建加氫站37座(共計74座),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24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我國電動汽車產業已形成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鏈,電動汽車市場規模全球位列第一位。
  • 電動汽車跑幾年就得換電池?那是老黃曆了
    人們為什麼不願意買電動汽車? 除了擔心家裡沒地方充電,出門跑不了長途,另一大顧慮就是電池衰減問題。 傳統印象中,「電動車跑個十萬八萬公裡,電池就報廢了」,「換個電池又要十萬八萬,比買臺新車還貴」。外加電池在車輛成本中佔了大頭,電動汽車的二手保值率也令人堪憂。
  • 章俊良: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膜電極及催化劑的研發與應用
    我今天報告的題目是關於《質子交換膜、催化劑研發及應用》,我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燃料系研究所。  我的報告分為以下三個部分。首先是燃料電池產業前景及簡單的原理簡介。捷氫的盧總把燃料電池的前景介紹非常的深度,我就稍微補充一下。燃電池肯定跟氫能相關,其實氫能應該是未來能源解決的終極方案。
  • 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加速 戈爾發布全新質子交換膜
    中國上海(2019年9月26日)隨著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逐漸升溫,降低氫燃料電池系統成本和提高性能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9月26日,戈爾公司(Gore)全新質子交換膜亮相第四屆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
  • 氫燃料電池汽車優缺點分析
    氫燃料電池是使用氫這種化學元素,製造成儲存能量的電池。其基本原理是電解水的逆反應,把氫和氧分別供給陽極和陰極,氫通過陽極向外擴散和電解質發生反應後,放出電子通過外部的負載到達陰極。   和普通電池一樣,燃料電池由陽極、陰極和電解質組成。大部分燃料電池汽車使用聚合物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
  • 清華大學在燃料電池領域的研究
    2008年,清華大學在北京奧運會期間投入了三輛燃料電池公交車,與2007年戴克公司試運行的汽車走同樣路線、停同樣站臺,並同樣運行一年時間,以此對燃料電池的性能進行考核。與戴克的三輛車相比,清華大學燃料電池汽車的氫氣消耗量明顯低很多。戴克的汽車百公裡耗氫量約為百公裡16公斤,而清華把汽車的耗氫量降至7到8公斤。
  • 拋開技術與成本 從節能角度淺談燃料電池汽車
    2015年初,某公司分管技術的副總,曾跟我說過這樣一段耐人尋味的話:「燃料電池汽車的時代就要來臨了,因為豐田已經推出了燃料電池汽車。豐田是汽車行業的風向標,我們可以做燃料電池汽車了。」這一先入為主的觀點,讓我再如何解釋燃料電池技術上的不成熟,都無濟於事。
  • 什麼是氫燃料電池_氫燃料電池汽車原理
    氫燃料電池轎車加一次氫可跑300多公裡,時速達每小時140~150公裡。氫燃料電池轎車比同類型內燃機車重200多公斤,貴5倍以上。  而電子是不能通過質子交換膜的,這個電子,只能經外部電路,到達燃料電池陰極板,從而在外電路中產生電流。
  • 豐田推出質子交換膜氫燃料電池
    近日,豐田汽車美國銷售公司在豐田美國總部託倫斯宣布啟動了發電量為1.1兆瓦的氫燃料電池發電機組。在用電需求高峰期時,這些燃料電池將為6個總部大樓提供一半的電力供應。另外,作為豐田燃料電池以及其他混合動力車燃料電池能量來源的氫氣供應站也與這些工業氫氣管道相連接,為其直接提供氫氣來源。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作為清潔能源,其1.1兆瓦的發電量平均可為大約765個家庭提供充足的電力能源。這是豐田現有太陽能電池板所能產生電量的兩倍。
  • 他研發的質子交換膜,能讓燃料電池成本降一半?
    作為氫燃料電池背後的核心部件,質子交換膜從上世紀60年代起就始終被美國杜邦公司壟斷。 隨著豐田Mirai、現代ix30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布,美日歐各國加氫站布局鋪開,氫燃料電池因其較高的比能量密度,優秀的能量轉換效率以及真正清潔的能源特性而備受關注。
  • 全球最大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示範電站建成
    [科學時報 李潔尉 馬燕婷報導]作為電動汽車的一種,燃料電池汽車被認為是人類解決汽車汙染問題以及汽車對石油依賴的最佳和最終方案
  • 氫燃料電池汽車,憑什麼這麼火?
    下面,局長跟大家一起聊聊,FCEV究竟是個什麼鬼?歷史上第一塊燃料電池由William Grove爵士在1838年打造,當時的原始燃料電池就跟如今的磷酸燃料電池類似。一百年後,英國工程師Francis Thomas Bacon發明了功率為5KW的鹼性燃料電池,也叫培根燃料電池。
  • 科普:氫燃料電池汽車不神秘
    2017年,科技部部長萬鋼為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尤其是氫燃料電池客車的發展指出方向。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逐漸統一認識,氫燃料電池汽車是下一步的發展趨勢。但廣大用戶卻分成兩類,一類是滿懷期待在等待,一類是敬而畏之有擔憂。其實,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原理並不神秘,其安全性也經過驗證,完全不必顧慮。
  • 【電動汽車百人會】​上海交大張永明: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核心...
    1月20-21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18)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召開,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張永明發表了主題演講,演講內容如下: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張永明各位領導、各位嘉賓,上午好!我聚焦燃料電池電堆部件——全氟質子交換膜。
  • 燃料電池產業化進程中的關鍵一環: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水熱管理
    在多種燃料電池中,以氫氣為燃料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也常稱為聚合物電解質膜燃料電池(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不僅具備燃料電池的一般優勢,還具有工作溫度低和啟停響應快等特點,在未來可廣泛應用於汽車動力源、分布式發電、無人機及軍事應用等場景。
  • 氫燃料電池汽車,打得過純電動車麼?
    (氫燃料電池工作原理)註:上圖中整體架構(左右進氣空間、PEM等)合起來被稱之為膜電極(MEA,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ies),也就是PEM類型氫燃料電池的核心。(不同種類燃料電池工作溫度、輸出功率、效率、應用領域,其中車載氫燃料電池為PEM類型)雖然氫燃料電池技術早在1838年就被發明了,並且隨後在太空(1960年NASA採用的培根燃料電池)、發電、小型機械和電氣設備供能等領域被採用,但受到PEA材料以及諸多限制,仍不足以應用於汽車產品。
  • 燃料電池汽車應用難在哪?燃料電池歷史及分類解讀!
    今日熱點燃料電池是和太陽能電池齊名的新興電池技術領域,它是一種將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發電裝置,那麼燃料電池如何分類,燃料電池汽車應用難在哪?1、燃料電池歷史及分類?燃料電池最早由英國Grove在1839年發明,他用以鉑黑為電極催化劑的氫氧燃料電池點亮倫敦演講廳的照明燈,燃料電池名稱則是由Mood和Langer在1889年首先採用,燃料電池按照工作溫度不同,可分為低溫燃料電池和高溫燃料電池,低溫燃料電池又分為鹼性燃料電池(AFC=100度)、固體高分子型質子膜燃料電池(PEMFC<100度)、磷酸鹼性燃料電池(PAFC=200度),高溫燃料電池則分為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
  • 氫燃料電池的三大優勢
    如果換個場景,你把氫氣管子插在一個已經非常熱的家用烤箱裡,別看裡面已經280-290多攝氏度了,但氫氣在那裡是不會燃燒的,因為溫度太低了。 最後,就是氫氣球的爆炸了。那是因為氣球的壁太薄了,而裝氫氣的罐子可以做得很結實。今天,氫燃料電池汽車上儲藏氫氣的罐子,用普通手槍子彈打都不會有問題。
  • 一周氫報丨膜電極測試方法標準發布 國內最大燃料電池汽車檢驗中心開建
    而團體標準《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膜電極測試方法》的出臺引起了行業熱議。全國氫能產業培訓(第一期)2020年6月20-21日·北京張老師 131918165621.氫能標準丨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膜電極測試方法5月26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T/CAAMTB 12—2020《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膜電極測試方法》團體標準正式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