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科學家稱,在太空釀酒或可以實現

2021-01-07 紅酒世界網

Producing Wine in Space Is 『Possible』 , Says NASA Scientist

摘要:

美國宇航局的太空人已經吃上了在國際空間站種植的蔬菜,不久的將來,他們或許能喝上在太空釀造的葡萄酒。

ABSTRACT: NASA astronauts on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are eating produce harvested in space, and scientist says that producing wine in space is possible.

在過去幾十年間,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取得了長足發展,特別是國際空間站的建設。太空人不僅可以在國際空間站進食,還可以親手實地種植生菜和白菜等蔬菜。雖然種植蔬菜的數量可能不足以製作一頓沙拉,但是美國宇航局(NASA)沒有為此感到沮喪,相反地,生菜和白菜的成功種植讓他們看到了更大的可能:或許在未來,他們可以在太空釀造葡萄酒?

美國宇航局蔬菜生產系統的首席研究員焦亞·馬薩(Gioia Massa)表示:「釀酒葡萄的種植將會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挑戰。我們與農業部共同栽培了一些低矮果樹,聽說他們單獨培植了一些低植株的葡萄藤。如果培植出來的葡萄藤高度足夠低,並培養順利,在國際空間站釀酒的第一步就不成問題了。」

  釀酒葡萄進入空間站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是其規模與種植方式。據馬薩介紹,「在空間站,植物間距十分緊湊。如果葡萄藤能捲起來種植或者剪下較大的枝幹,也不失為一種辦法。」他接著說道:「要讓盤卷生長的葡萄藤得到足夠的光照無疑是非常困難的。」或許美國宇航局可以和聖託裡尼(Santorini)的釀酒師商討如何在一個籃子裡瘋狂種植大量的葡萄藤。另一個艱巨的挑戰是如何授粉。馬薩表示,在明年,太空人將嘗試徒手授粉低矮的西紅柿植株。如果成功,這個授粉方法將可以運用到葡萄授粉上。

  然而,種植釀酒葡萄只是釀酒的開端。在空間站進行葡萄酒發酵同樣是相當棘手。今年早些時候,一群大學生設計了一項空間站釀造啤酒的測試。測試結果表明在太空將糖分轉化為酒精不再是科幻小說裡出現的情節。一位工作人員告訴編者「涉及到葡萄酒釀造的實際過程,我覺得可以開發一種可以在微失重環境中進行發酵的微生物反應器」。

  所以,我們可以暫且得出這個結論:在太空種植葡萄和釀葡萄酒或可能實現。(文/Blair)

相關焦點

  • 中國人實現首次在太空種菜,太空種植到底是什麼樣子?
    別看它基因組小,但是它可以在短期內就能繁育多代。正因為擬南芥擁有這些優點,科研人員可以通過地面遙控,對太空中的培養箱進行溫控和澆水,啟動了擬南芥和水稻生長,並使其順利開花結果。之所以選擇種蘿蔔,是因為科學家對它們的屬性已相當了解。且不需要特別照顧,只要 27 天就能發育成熟。他們用鋁箔紙將其包好,置入冷藏室中,計劃在2021年將把它們送回地球,供科學家研究。
  • NASA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探察最活躍的恆星工廠
    NASA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捕獲了穿透塵埃雲的紅外光,讓科學家對其進行了觀測。1958年,地球上的射電望遠鏡首次發現了星雲「W51」,它距離地球17000光年,位於天鷹座(Aquila)方向上。W51直徑達約350光年,是銀河系中最活躍的恆星形成區域之一。
  • 未來有望實現的5大太空技術,科學家:太空旅行或將實現!
    一直以來,人們對太空的好奇從未減退,對太空的探索也從未停止。在未來,人類在徵服宇宙的道路上將取得多大成就?科學家對此進行了大膽而又科學的預測。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未來有望實現的五項太空技術吧!據美國福克斯新聞報導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已對外宣布過小行星開發計劃。NASA把小行星的兩個任務命名為Lucy和Psyche。
  • 創新科技融入釀酒工藝,富樂頓太空啤酒榮獲「天祿獎」
    在眾多參賽品牌中,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富樂頓生物工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研發的「ESPACENO」系列太空啤酒「SPACE 1」榮獲賽事最高獎「天祿獎」。這款啤酒將空間酵母技術與現代啤酒工藝相結合,實現了口感、健康與科技元素的完美融合,受到評委會的一致好評。據悉,本次啤酒挑戰賽由中國酒業協會指導,中國國際啤酒挑戰賽組委會主辦。
  • NASA:一個被航天事業耽誤的設計公司
    (圖源:nasa.gov)而除了標誌,NASA 的下屬機構 JPL(噴氣推進實驗室)還負責製作一些紀念海報和科學海報,將科學與藝術相結合,幫助大眾了解複雜的科學發現。JPL 的科學家們為海報的設計提供思路,而海報的製作,則是由 JPL 的視覺創意團隊 The Studio 完成。
  • 在太空,從喝酒到釀酒,怎麼「噸噸噸」最爽?
    此外,在太空微重力環境下,航天員喝酒後容易打出酒精與氣體混合的「溼嗝」。雖然美國政府對太空環境下飲酒並不支持,但是駐守在和平號空間站的美國太空人卻經常參加慶祝活動,喝到了好酒。2011年,蘇格蘭一家威士忌酒廠與太空研究機構合作,把一個威士忌酒版,運上國際太空站存放近3年後,重返地球。試飲報告顯示,登上太空的酒版氣味十分獨特,類似煙燻魚,亦有黑醋慄及紫羅蘭的香味,整體氣息更為濃烈....甚至還有肉桂、煙肉及火腿等味道......餘韻強烈持久,味道前所未見。日本飲料公司三得利研究人員認為,將威士忌儲存在太空,口感可能會更醇美。
  • 墨西哥天文臺突然關閉,科學家們卻閉口不談,NASA:這下瞞不住了
    墨西哥天文臺突然關閉,科學家們卻閉口不談,NASA:這下瞞不住了一直以來,人類對太空、對宇宙的探索都沒有停止過。之前很多科學家們通過調查研究之後發現——火星非常適合人類進行星際移民,不過現在一直還沒有人類登陸火星的計劃。而說到以火星為代表的星球進行研究,就不離不開天文臺了。
  • 他原本是一名釀酒商,卻釀出焦耳定律,成為了科學家!
    如果是像福爾摩斯般,原本是聰明的化學家,後來成為善於推理和觀察的偵探,這樣的設定當然十分具說服力;不過,假若你原本是釀酒商,後來成為了科學家,要建立名聲和使人信服,這條路便不容易走了,例如像英國物理學家焦耳。
  • 我國科學家完成4條釀酒酵母染色體的...
    天津大學、清華大學和華大基因日前完成了4條真核生物釀酒酵母染色體的從頭設計與化學合成,實現了生物合成研究的最新突破。北京時間3月10日凌晨三點,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以封面形式同時刊發了這4篇研究長文。 什麼是真核生物?為什麼科學家對釀酒酵母「情有獨鍾」?這一突破有何意義?
  • 世界地球日,與NASA一起探索這顆美麗的藍色星球
    為了保護自己和他人,在今年的世界地球日我們可以藉助網絡實現「虛擬聯繫」,NASA鼓勵大家用#宅家地球日(#EarthDayAtHome)的標籤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慶祝地球日50周年的照片和小視頻,內容可以是特殊科學活動的圖片,也可以是自己創作的藝術品,還可以是窗外的樹或任何能帶給你靈感的東西。
  • NASA發布阿耳忒彌斯計劃,將於2024年實現首位女性太空人登月
    在實現月球表面可持續駐留的同時,我們也將朝著在火星上邁出人類第一步的目標不斷前進。」NASA在其正式計劃中記錄了阿耳忒彌斯計劃迄今為止所取得的進展,明確了關鍵科學、技術和載人任務,以及商業和國際夥伴關係,這將確保NASA繼續引領探索任務並實現載人登月的宏偉目標。
  • NASA科學家在土衛六大氣層中發現 「奇怪」的碳基分子
    NASA的科學家在土衛六泰坦(Titan)的大氣層中發現了一種從未在其他星球大氣層中發現的分子。事實上,許多化學家幾乎沒有聽說過,也不知道如何拼寫這種分子:環丙烯亞基(cyclopropenylidene)或C3H2。科學家們表示,這種簡單的碳基分子可能是更複雜化合物的前體,這些化合物可以在土衛六上形成或供養潛在的生命。
  • NASA一周新聞(2021.1.29)
    視頻來源:NASA翻譯:NASA中文2021年首次太空站太空行走1月27日,NASA的麥可·霍普金斯和維克多·格洛弗走出國際空間站,進行預定的兩次太空行走中的第一次以完成歐洲科學平臺的安裝和電池升級工作。在這次太空行走中,兩人重點研究了「Bartolomeo」科學載荷平臺的電纜和天線索具。
  • 聚焦2016年度NASA太空科技衍生品
    NASA的首席技術專家David Miller說:「技術轉化是機構中最古老的一直延續的操作任務,但是我們的工作是持續不斷的並且有深遠的意義。」「如今NASA正在發展多樣科技,我們努力並加速工作,使公司和組織能儘快將它們投入到衍生品的應用中去。」
  • 普通人什麼時候能實現太空旅行?日本科學家:快了
    俄國著名科學家齊奧爾科夫斯基有一句名言:「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是人類不可能永遠生活在搖籃裡」。這是這位被稱為航天之父的科學家,在人類還沒有發明飛機的時候向太空旅遊發出的大膽設想,這不得不讓現在的我們肅然起敬。
  • nasa現在接受了讓阿提米斯登陸者將太空人送上月球的建議
    相關:nasa與商業夥伴合作的登月計劃「走向工業:我們對美國發達的阿爾泰米島登陸者的最後呼籲就在這裡!」美國宇航局局長Jim Bridenstine星期一在推特上宣布。「對於nasa團隊和公司在2024年之前迎接人類重返月球的挑戰,我深感榮幸。我們等不及要看你的提案了。」該機構在一份聲明中寫道,太空飛行硬體的開發可能需要6到8年的時間。
  • 釀酒趣談,世界上所有植物都可以釀酒嗎,最好釀的植物是什麼
    酒是上天賜給人類最好的禮物,在農業文明前人類就發明了酒,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新品種的不斷發現,釀酒原料的不斷篩選,現在人類已經可以釀造出口感極佳的酒了。那麼,是不是世界上所有的植物都可以用來釀酒呢。世上無閒草,理論上講,確實所有植物都可以,在釀酒師的眼裡,路邊的小草也有它的用處。為什麼所有植物都可以用來釀酒呢?這要從釀酒的原理說起。
  • nasa生日那天的宇宙是什麼意思?怎麼查?
    nasa生日那天的宇宙是什麼意思?  從NASA官網了解到,為紀念哈勃太空望遠鏡啟用30周年,NASA宣布將公開其拍得的366張張珍貴宇宙影像,網友只要在其上線的「生日宇宙」專題頁面選擇其出生日期,就能看到生日當天哈勃拍下的宇宙圖像。
  • 重磅│給太空探索算算帳,NASA現在有多窮
    ,但最終還是要由科學家們來執行,而NASA的科學家們也在努力,爭取做到「好鋼用在刀刃上」。他以此來抨擊人類花費大量資金開展太空探索而對數百萬人因飢餓而死亡無動於衷。當然,很多人也持有和薩拉馬戈相似的觀點,在他們看來太空探索就是燒錢的遊戲,而那些探測器只是科學家們的大玩具而已。 但是,如果我們對人類的太空探索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們就會得出相反的結論。
  • NASA一周新聞(2021.02.05)
    國際空間站的新能源2月1日,邁克·霍普金斯和維克多·格洛弗在國際空間站外完成了5小時20分鐘的太空行走,以更換太陽能陣列的電池並升級空間站的一些外部攝像頭。太空行走結束了為期四年的工作,用新的鋰離子電池更換老化的鎳氫電池。計劃在不久的將來再進行兩次太空行走將重點放在安裝新的太陽能電池陣列所需的工作上,這將增加空間站的現有電力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