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發現消失85年後的侏儒眼鏡猴

2021-01-17 科學網

這隻侏儒眼鏡猴還不能活動其超大眼睛 

據國外媒體報導,一種名為侏儒眼鏡猴的老鼠一般大的靈長類動物已經有85年沒有看到活的了,但如今卻意外地發現它們隱藏在印尼茂密森林的一個山頂上。

 

侏儒眼鏡猴只有57克重,類似於迷你小精靈,因為它們有直徑達1.6釐米的大眼睛和濃密的皮毛,這種皮毛可以讓它們在潮溼寒冷的生活環境下保持溫暖。不像大多數其它靈長類動物都能炫耀其指甲,而侏儒眼鏡猴只有爪子,印尼科學家表示這可能是為了適應抓住長滿苔蘚的樹木。

 

此侏儒眼鏡猴的最新發現表明自然保護有效。印尼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希望獲得有關此物種生活區的新信息,以便讓印尼政府更好地開展其保護措施。上次是在1921年看到活蹦亂跳的侏儒眼鏡猴,當時此活物種被採集並處理成了標本,之後收藏在一家博物館裡。幾十年過去了,人們再也沒有看到這種活的動物。因此,科學家認為這種動物可能已經滅絕了。

 

之後到了2000年,二位印尼科學家正在印尼蘇拉威西島中心的瑞林都國家公園的羅爾·卡提姆波山上誘捕老鼠,卻意外地誘捕到一隻侏儒眼鏡猴,並將它殺死了。於是,德克薩斯A&M大學的莎倫·古斯基·多倫和她的學生隨同一支印尼當地的科研小組,前往同一座山的山頂上尋找侏儒眼鏡猴。幸運的是,他們在去年夏天捕獲了兩隻雄性侏儒眼鏡猴和一隻雌性侏儒眼鏡猴。他們將無線電項圈套在這些侏儒眼鏡猴身上,以跟蹤它們的行蹤。

 

由於侏儒眼鏡猴能將其腦袋轉動180度,古斯基·多倫發現給它們戴這種項圈時非常危險。古斯基·多倫說:「我不確定世界上是否只有一人被侏儒眼鏡猴咬過。當我的助手用手抓住侏儒眼鏡猴,而我給它的脖子戴上這種無線電項圈時,它咬了我的手指一口。」後來,這隻雌性侏儒眼鏡猴被鷹給吃掉了。

 

從無線電項圈到觀察站,研究人員了解了此動物的更多習性。比如,雖然侏儒眼鏡猴的重量只有其它眼鏡猴體重的一半,但它們的腿都一樣長。這種侏儒眼鏡猴利用其超長的腿在森林裡上下跳躍,從一個樹梢跳到另一個樹梢。

 

至於睡眠,這種夜行動物藏在掏空的樹幹裡休息,它們比其它眼鏡猴更為安靜。研究人員希望持續研究侏儒眼鏡猴,以收集更多的相關信息,包括為何此動物比其它眼鏡猴小這麼多,並精確確定它們的生活範圍。

 

更多閱讀

 

 

 

 

 

相關焦點

  • 侏儒眼鏡猴
    侏儒眼鏡猴      侏儒眼鏡猴是世界上最小而且最珍稀的靈長類動物,體型只有老鼠般大小
  • 盤點八種極度瀕危物種:侏儒眼鏡猴酷似菲比
    雖然形勢令人沮喪,但好消息卻也不時傳入我們的耳朵,一些已被打上「滅絕」標籤的物種仍然健在,並且被人們發現它們的蹤影。以下8個物種便屬於這一類,雖然最終的結果可能是一場悲劇,但它們的故事至少現在還沒有畫上句號。 1.印尼再現Banggai烏鴉蹤影
  • 科學家發現世界最小眼鏡猴 失蹤80年後重現
    網上關於眼鏡猴的圖片電影中可愛的眼鏡猴形象中新網11月20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科學家今年8月在印尼蘇拉威西島山地,發現體型最罕見的侏儒眼鏡猴。科學家原本以為體重只有50克的眼鏡猴已絕種,失蹤了80年。他們在蘇拉威西島中部洛雷林杜國家公園的羅雷卡廷博山,觀察了兩個月,並用網捕捉兩雄一雌的侏儒眼鏡猴(pygmy tarsier),第四隻被逃脫。這種眼鏡猴是世界最小和珍奇的靈長目動物之一,晝伏夜出,依靠昆蟲維生,全身茸毛,頭部能夠轉動180度,巨眼大耳,跟靈長目不同的是有爪,無指甲。
  • 科學家發現世界最小眼鏡猴 失蹤80年後重現(圖)
    網上關於眼鏡猴的圖片電影中可愛的眼鏡猴形象  中新網11月20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科學家今年8月在印尼蘇拉威西島山地,發現體型和最罕見的侏儒眼鏡猴。科學家原本以為體重只有50克的眼鏡猴已絕種,失蹤了80年。
  • 手掌大的眼鏡猴:世上最小的靈長類動物 頭部可360度旋轉
    據科學家研究,眼鏡猴的祖先眼睛並非如此巨大,隨著物種進化,其眼睛後部有助於放大光信號的反光細胞逐漸消失,眼鏡猴便進化出巨眼來彌補這一缺陷。,當騷亂結束後,一切恢復寧靜,眼鏡猴又各自活動。當時,眼鏡猴活躍在世界各地,亞洲大陸、南美洲、北美洲等地都曾發現過眼鏡猴化石。不過,時至今日,眼鏡猴僅生活在東南亞的一些海島上,這些眼鏡猴進化得十分緩慢,其模樣與人們發現的幾千萬年前的眼鏡猴化石並無太明顯的差異。
  • 印尼再次發現稀有「侏儒」眼鏡猴 失蹤80多年
    路透社消息,科學家在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一個迷霧籠罩的山頂,發現了失蹤80多年俾格米眼鏡猴(pygmytarsier),這種猴子被認為是世界上個體最小,同時也是最稀有的靈長類。研究人員透露,科學家在蘇拉威西島中部洛雷林杜國家公園的羅雷卡廷博山,進行了長達兩個月的觀察,用網捕捉了三隻毛茸茸的,老鼠般大小的眼鏡猴,分別是兩隻雄性和一隻雌性眼鏡猴。
  • 中外科學家合作發現離龍類新屬種「侏儒黑山龍」
    (董麗萍 供圖)中新網北京5月12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12日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獲悉,該所科研人員董麗萍、王元青、王原等與日本、英國同行合作,在遼寧黑山縣下白堊統沙海組煤層(距今約1.2億-1億年)發現一件離龍類新屬種化石,以化石產地及其體型較小的特點,命名為「侏儒黑山龍」。
  • 【中國新聞網】中外科學家合作發現離龍類新屬種「侏儒黑山龍...
    發現一件離龍類新屬種化石,以化石產地及其體型較小的特點,命名為「侏儒黑山龍」。隨後又對掃描數據進行建模、再放大、鏡像後3D列印,最終恢復出侏儒黑山龍的大部分頭骨結構。  結果顯示,侏儒黑山龍與侏羅紀的櫛頜鱷和青龍相似,吻短、下顳孔未閉合。根據下頜長度推測,侏儒黑山龍的體長約30釐米,與櫛頜鱷和潛龍的大小相當。
  • 眼鏡猴在靈長類中有三個最:眼睛最大、耳朵最大、趾骨最長
    據說它是ET和眾多好萊塢科幻電影中外星生物的靈感來源;據說它們戀鄉情節極重,一旦離開生養自己的土地就會謝世;據說1921年全世界的科學家都認為它已在地球上絕跡,結果2008年人們又在印度尼西亞的密林裡意外發現了它們的蹤影------今天要說的是——眼鏡猴。
  • 消失近40年 世界上體型最大蜜蜂在印尼島嶼現身
    消失近40年 世界上體型最大蜜蜂在印尼島嶼現身 (1/2) "← →"翻頁
  • 世界上最小的猴子,眼睛卻相當之大,曾在地球上消失了90年!
    眼鏡猴,猴子界最小的一個種類,還有個名字叫做跗猴,聽名字就知道它的特別之處在於它的眼睛,到底有多大呢   大多數眼鏡猴總是獨自行動,獨自居住,不會成群結隊的一起生活,和人類不同的是,我們的小寶寶剛從母親肚子裡出來時眼睛往往還未睜開
  • 菲律賓的國寶--眼鏡猴Tarsier
    眼鏡猴的獨特之處在於眼睛——在小小的臉龐上,長著兩隻圓溜溜的大眼睛,眼珠的直徑可以超過1釐米。眼鏡猴是熱帶和亞熱帶茂密森林中的樹棲動物,喜歡生活在茂密的次生林和灌叢中,原始森林中也有分布。也可以參加當地一日遊的團,價格大約200人民幣,可以遊覽眼鏡猴保護區,巧克力山和羅波河,全程有車接送,還包含在遊船上的自助餐。
  • 消失近40年,世界上最大的蜜蜂現身印尼
    在印尼一座島嶼上,專家們發現了多年前就被認定已經消失了的大型蜜蜂。這種蜜蜂的體型比普通的歐洲蜜蜂還要大4倍,跟成年人大拇指一樣長。它的名字叫華萊士巨型蜜蜂。
  • 科學家發現中國已知最晚的離龍類——侏儒黑山龍
    離龍類是一類已滅絕的水生/半水生爬行動物,最早出現於中侏羅世,至中新世消失。近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董麗萍、王元青、王原等人與日本、英國同行合作在《系統古生物學雜誌》(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eontology)上報導了一來自遼寧黑山縣下白堊統沙海組煤層(阿普特期—阿爾布期,120—100 Ma)的離龍類新屬種——侏儒黑山龍(Heishanosaurus pygmaeus),屬名取自化石產地黑山縣,種名緣於該屬種與其他白堊紀離龍類相比體型較小的特點
  • 世界已知最小的猴子:眼鏡猴
    眼鏡猴又稱跗猴,是全世界已知的最小猴種。眼鏡猴有一個特別酷的事實,那就是它們每隻巨大的眼睛實際上比它們的大腦還要重,眼鏡猴是一種體型很小的靈長類動物,具有許多獨特的特徵,其化石歷史可以追溯到5000萬年前。
  • 眼鏡猴背毛質地柔軟,為帶有銀色光澤的灰毛,腹毛淺灰色
    眼鏡猴最奇特之處在於眼睛。在小小的臉龐上,長著兩隻圓溜溜的特別大的眼睛,眼珠的直徑可以超過1釐米,和它的小身體很不相稱,好像戴著一副特大的舊式老花眼鏡。所以,人們給它起了一個十分形象的名字,眼鏡猴。眼鏡猴,是一種高度特化的靈長類動物,體形很小。
  • 印尼40年來首次發現野生蘇門答臘犀牛
    光明日報馬尼拉3月25日電(記者趙中文)世界自然基金會印尼分會24日宣布,3月12日在印尼婆羅洲一處採礦場附近發現一隻約5歲大的蘇門答臘母犀牛,之後這頭犀牛落入動物保護組織設下的陷阱。這是當地40年來首次發現野生蘇門答臘犀牛,讓許多動物保護人士大為振奮。
  • 印尼燕窩的黃金地帶—卡普阿斯河
    來源:時刻頭條卡普阿斯河位於加裡曼丹島中部是世界上最長的島上河流說起印尼燕窩,大家都知道印尼燕窩佔全球燕窩總產量的80%,但如果問到印尼那個地方的燕窩最好,今天就有必要說一下印尼加裡曼丹島卡普阿斯河雨林燕屋現在的印尼燕窩品質和早年南洋的華人是密不可分的,在東南亞一帶,興建燕屋給金絲燕集體棲息、築巢、產卵、孵化,雨燕幼雛能飛了會留下燕巢,被稱為燕窩。
  • 2020年地球怎麼了?136000年前的滅絕物種再現,地球輪迴成定局
    然而在2020年專家表示一些宣布滅絕的生物又重新出現了。那麼它們的出現是不是意味著地球環境出現好轉了呢?一種在136,000年前滅絕的鳥,再次進化後「死而復生」科學家發現,這種「不會飛的鳥」原本是馬達加斯加本土的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