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0日,一篇名為《達文西睡眠法可行嗎?》的文章發表於科技類網站果殼網,文中列舉眾多例子,以及一些親歷者的實驗,甚至引用軍方研究,最後證明達文西睡眠法完全不可行。
事實真是如此嗎?還真不一定。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學院有位歷史學家,花了16年去研究古人的睡眠,他發現,所謂整晚睡眠其實是現代技術導致的結果,在電燈發明之前,人在晚上是分段睡的。沒電燈前,太陽一下山街道就暗下來了,晚上大家一般沒事不出門,天一黑就上床睡覺,大概凌晨一兩點鐘自然醒來。這段清醒時間古人用來禱告、閱讀、做愛或者聊天。大約活動一兩個小時,再上床接著睡。
我們無法在短時間陷入深度睡眠狀態,恢復精神。大多數人的睡眠時間,是在晚上,一睡就是八小時。不過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有睡眠困難的症狀,難以正常入睡。不要說十五分鐘了,有些人在床上躺了一整夜都無法睡著,或者是只能進入淺睡眠狀態,稍微一點外界刺激就會醒來。
現在很多養生專家都說,睡眠很重要啊,9點睡6點起最符合自然規律。科學家發現,夜間的這段清醒時間,大腦會分泌催乳素,這種激素能讓我們感覺內心平靜,還能促使大腦產生靈感和創意。所以很多人會在半夜工作,比如巴爾扎克就是半夜起床,工作到早上八點再睡。寫《變形記》的小說家卡夫卡,也是白天睡覺,晚上工作。
一直到19世紀末期,人們還都是分段睡的。後來電燈發明出來了,晚上活動多了,人們才慢慢放棄了分段睡眠,改成了深夜睡、早晨醒的整段睡眠。然而達文西是一個天才,他的創作非常大,設計的學科非常廣。據他開創了一個睡眠法,把平常我們八小時的睡眠習慣,分解為若干個小的睡眠階段,4小時休息15分鐘。從而節約了更多的時間用於他自己的學習、創造之中。
所謂的達文西睡眠法其實就是讓身體適應古人那種分段睡眠的模式!我們之所以對達文西睡眠法感到不可思議,只不過是現代社會科技文明太強大了,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並不是自然規律,而是新技術幫我們慢慢形成的。
分享是一見鍾情,關注是最長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