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節奏普遍加快,睡眠不足已成為當今都市人的普遍現象。能美美的睡上一覺,一覺睡到自然醒是所有人都嚮往的。這裡的一覺睡到自然醒就指的是單相睡眠法。而「達文西睡眠法」就是多項睡眠法,達文西睡眠法的作息時間是「工作4小時睡15分鐘」。而研究「證明」小憨15分鐘和睡90分鐘都能夠帶給人4個小時的清醒時間。那麼,「達文西睡眠法」只睡2小時就精神百倍,靠譜嗎?我先舉兩個例子。
1、我開車上高速跑長途的時候經常犯困打瞌睡,那種感覺很痛苦,因為下一個服務區可能還有幾十公裡,你又不能在高速上停車。這個時候,無論你怎麼打、擰、掐、喊等折騰自己都不能讓自己頭腦清醒,耳聰目明,注意力集中。犯困的時候,車子最多只能開個80邁,再快就要蹭護欄了。等堅持著開到下一個服務區,然後進去小憩20-30分鐘就會自然醒,睡醒後立刻滿血復活,開車上路。我開車從不疲勞駕駛,感覺犯困了就靠服務區小憩,1500公裡的路程我當兩天開,因為我近視散光不開夜車。這樣一路下來,每次到達目的地後依然會感覺特別勞累。
2、作為住院醫生,上夜班是必須的。夜班完全就是看運氣的,有時候可以安穩的睡一晚上,有時候會整晚忙碌不停,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剛睡下,來個病人處理一下,回來剛睡下,又來一個病人需要處理,一個夜班就這麼睡睡起起。我的感覺是,安穩的睡一晚固然難得,忙綠一整晚也過的很快未必就覺的很勞累,反而是睡睡起起的讓人痛苦難當,疲勞異常。當護士前來喊你的時候,你的雙眼皮子仿佛有一千斤重,你的心裡也會一萬個不願意,但你又不得不迅速爬起來,然後臉上強堆笑容去面對病人。真累啊,心累啊!
綜合以上兩個例子,我認為,採用小憩的方式睡覺,可以暫時的提神醒腦,但是這樣會引起更大的疲勞。我沒有嘗試過如果堅持達文西睡眠法會出現什麼效果,但是我相信如果你建議誰去這樣睡眠,他一定會覺得你腦子壞了。據說有人堅持過達文西睡眠法,而且聲稱「效果不錯」,但是這種堅持也只是很短暫的幾個月而已。2012年4月10日,一篇名為《達文西睡眠法可行嗎?》的文章發表於科技類網站果殼網,文中列舉眾多例子,以及一些親歷者的實驗,甚至引用軍方研究,最後證明達文西睡眠法完全不可行。達文西睡眠法「謠言已破」?
人一天需要睡多長時間,這本身就是因人而異。我以前有個同事,大家都喊他「蟲族」(星際爭霸裡的種族),原因就是他精力特別旺盛。別人中午午休,他就吵別人,然後四處挨罵。晚上別人都睡覺了,他還很精神,一個人彈吉他,繼續惹人厭。晚睡下後又要爬起來幾次跑到外邊去給女朋友打電話,大家都疑惑,他到底需不需要睡覺。對於這樣的人,你是給他講一天要保證有充足的睡眠時間呢,還是告訴他達文西睡眠法的精義所在?
除了達文西睡眠法,還有很多其他的睡眠法,比如R90睡眠方案、三段睡眠法、黃金睡眠法等等。這些睡眠方法都有一個共同點,看似各有各的道理,但是局限都很大。
局限一:適用性差,這就是所謂的睡眠方法很多,但是沒有一個能廣泛推廣的原因,人們還是遵循著自己的作息時間,即使睡眠感覺到睡眠不足,但也難以改變。
局限二:不能因人而異,忽視了個體的睡眠特點,某種睡眠方法越是強調其科學性實用性,其實越是背離了個體而存在,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別人睡覺做什麼夢。
局限三:導致睡眠變成負擔,所謂的睡眠方法都需要數學數字的制約,嘗試者的行為必須符合這些數字要求,睡眠才可能會有效,如果睡眠能成為一種功課,那麼可能會影響睡前難以放鬆,難以入睡。
總結,睡眠的時間有說6小時的、8小時的、10小時的等等,睡眠時間的長短不代表著睡眠的質量,深度睡眠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目標。因此,不能說睡覺6個小時就不夠,睡覺10個小時就睡過頭了。保持一種對待睡眠的良好的心態有助於獲得最佳的睡眠質量。另外我覺得,睡眠還是越簡單越好,簡單的倒下便睡最好。我們只要遵循自己的生物鐘,保持規律的作息,這或許更重要。你說呢?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