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CO2)具有安全無毒、廉價易得、可再生等優點。目前,被回收和利用的CO2資源佔比極低,其最大的制約因素是CO2利用成本高。因此,開發經濟價值高的CO2利用新技術,對於推動全社會關注CO2、建設具有綠色碳循環特徵的碳中和社會意義重大。傳統的CO2轉化策略主要利用有機金屬化合物或者高能量的化合物捕獲CO2從而生成包括羧酸、脲、碳酸酯和氨基甲酸酯等羰基化合物。然而,基於這些策略的CO2轉化類型非常有限,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更是寥寥。根本原因是CO2在熱力學上較為穩定,其選擇性活化和轉化相對困難。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與選擇氧化國家重點實驗室李躍輝團隊一直致力於C-CN鍵的選擇性構建(中國科學-化學, 2018, 48, 1603; Asian J. Org. Chem. 2018, 7, 367; Chem, 2018, 4, 2883; J. Org. Chem.2019, 84, 6199; J. Org. Chem.2020, 85, 6471)。近日,李躍輝團隊通過還原氰基化策略,利用鎳-三膦配體催化體系實現了有機氯代物的催化氰化反應,可用於製備結構多樣的氰類藥物和功能材料分子(中間體)。
該研究受到生命體內尿素循環以及鎳鐵氫化酶生成過程的啟發,以CO2和NH3作為新型氰源,替代了傳統氰化反應中的劇毒CN-。考慮到使用劇毒氰化物對工藝的特殊要求和高綜合成本,該方法表現出較好的應用潛力,為未來實現無氰化工業生產開闢了新的方向。
相關成果以研究論文的形式在近期的《自然—通訊》雜誌上發表(Nat Commun,2020, 11, 4096. DOI: 10.1038/s41467-020-17939-2;論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7939-2)。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科學院和蘭州化物所特聘人才計劃等的支持。(來源: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7939-2
版權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