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計劍、沈介澤:透過現象用本質!一種受高分子粘彈性啟發的...

2021-01-10 騰訊網

古往今來,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故事比比皆是。牛頓看到蘋果落地而發現其本質——萬有引力;法拉第看到小磁針在通電導線旁發生偏轉而發現其本質——電磁感應;愛因斯坦觀察到光打在金屬電路上產生電流而發現其本質——光電效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從看高分子本質到用高分子本質,一種新的形變策略孕育而生。

最近,浙江大學高分子系計劍課題組沈介澤等人充分利用高分子粘彈性本質,用一種及其簡單新穎的方法實現了材料空間差異化的連續精準調控,從而實現三維形變結構的連續精準控制

樸實無華的新形變機理

在創造形狀記憶效應(SME)時,他們利用不同時溫條件編輯形狀記憶聚合物(SMPs) ——聚多巴胺修飾(PDA)的Nafion的不同區域。由於聚合物粘彈性,不同區域的分子鏈鬆弛狀態不同即內應力分布不均勻,在均勻熱激活下不同區域恢復率不同從而釋放內應力產生各種三維結構。這種截然不同的策略通過無極調節聚合物熱歷史產生連續可調的精準物理圖案化信息。另外,在一個高溫下退火處理可以消除不同區域的熱歷史差異,使材料能被重新編輯並且可以多次調節以適用於實際環境。更重要的是,這種方法不僅僅適用於Nafion/PDA,而且還適用於其他熱響應的SMPs。

圖1. 物理圖案化過程中不同區域內應力演變示意圖

圖2. 不同時溫條件下內應力差異

圖3. 不同時溫條件SME差異

意想不到的編輯手段——光

與以往的光作為刺激響應因素不同,他們首次利用光作為編輯手段。將Nafion/PDA平面材料在溫度Td下拉伸到合適長度(strain)並且在室溫下固定。基於PDA的光熱轉化能力,在保持應變下用808nm近紅外光進行照射,使光照區域溫度超過Td達到Tp-t。這樣光照區域與非光照區域就有了不同分子鏈狀態,在恢復溫度Tr下不同區域的恢復率不同從而釋放內壓力產生形變。

圖4. 物理圖案化過程示意圖

獨特的形變性能——可連續調控可重新編輯

研究者調控Td,Tr,Tp-t和strain四個因素連續調控形變量,如下圖所示。形變量隨Tr增加先變大後變小,隨strain,Tp-t單調遞增,隨Td單調遞減。突破了圖案化方法不能連續調控形變信息的瓶頸。

圖5. 不同因素對形變量的調控

基於這種較好的精準調控,他們設計了不同圖案化信息得到了可預計的三維結構。

圖6. 具有不同圖案化信息的三維形變

另外,連續調控的特點使研究者能在一個連續變化的因素下得到動態形變,並且能在變化過程中固定想要的形狀。

圖7. 連續調控下的動態變化

最後由於該策略編輯的是物理圖案,因此在合適的高溫下材料內的幾何信息能被擦除,實現重複編輯。

圖8. 物理圖案的擦拭與重新編輯

總之,本研究開創了一種新的形變編輯策略,利用高分子本質通過對形狀記憶聚合物熱歷史的物理調製來編輯幾何信息。該方法不僅具有以往策略的優點,而且具有獨特的能力。不同區域異質性的連續調節使所獲得的三維結構能無限變化,提供了生成更準確更精細結構的可能性。此外,近紅外雷射編碼的物理圖案可以被擦除和重新編程,允許幾何信息在同一材料內重新編碼。

https://pubs.acs.org/doi/pdf/10.1021/acsami.0c08995

來源:高分子科學前沿

聲明: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學之處,請在下方留言指正!

相關焦點

  • 善於透過現象看本質
    習主席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強調:「要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做到眼睛亮、見事早、行動快。」習主席這一重要論述,飽含著對中青年幹部的殷切期望,也為我們成事成才指明了努力方向。
  • 受章魚啟發!浙大學者研製出500毫秒超快「開關」智能粘合劑
    但是,這些受動物粘附啟發的人造膠粘劑只適用於溼潤或乾燥的表面,其膠粘強度開關比有限。報導了一種由章魚啟發的智能膠粘劑的新穎設計,該膠粘劑通過同時模仿章魚吸盤的形態和肌肉致動來提供快速可調,可切換和高度可逆的粘合強度。
  • TA儀器與陝西科技大學聯合舉辦「材料熱分析和粘彈性表徵及其應用...
    此次會議主要是加強這些領域的技術交流,針對各領域研究人員及工程技術人員,達到深入的了解材料在熱分析和粘彈性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表徵方法的目的,包括這些測試的最新應用。提高技術人員在自己的研究領域內,確定材料在熱物性和粘彈性方面的測試目的和評價手段,更好的針對自己的研究領域和實驗所需參數選擇和組織更好的研究工作。
  • 評論丨透過現象看本質
    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科學的、人民的、實踐的、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是指導我們觀察世界、分析問題的有力思想武器。黨員幹部應把學習馬克思主義,特別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作為政治必修課,通過深入學習實踐,不斷把握規律、追求真理,認識世界、改造世界。
  • :利用單分子力譜研究高分子單鏈彈性的環境響應
    這一來自《道德經》的古典哲學思想對高分子領域的學者仍有啟發:高分子單鏈可視為「一」,高分子材料則是由無數個「一」堆積和組裝而來。高分子單鏈性質與其宏觀材料性質之間應存在直接的關聯。雖然目前仍難以建立這一關聯,但我們相信,對高分子單鏈的深入研究必然會促進高分子科學與工程領域的發展。
  • 預測粘彈性固體的延遲不穩定性
    在彈薄的彈性殼破裂之前,觀察到類似的蠕變,這種現象稱為持續持續不到一秒鐘的跳躍式波普。儘管殼的緩慢蠕變運動看起來是彈性穩定的,但持續時間長了幾個數量級,但是在地震餘震發生之前,可以在地殼上注意到更大範圍的殼。研究人員仍在學習粘彈性的確切作用由於缺少預測性理論框架來檢測此類系統的未來穩定性而導致的餘震。在每個概述的示例中,材料中緩慢的粘彈性流動會導致系統不穩定,從而導致內部存儲的彈性能突然釋放。
  • 四川大學黃光速教授團隊:創新分子設計的粘彈性顆粒驅油劑成就老油田取得新勝利
    在國家油氣田科技重大專項三個「五年計劃」的持續支持下,針對聚合物驅後油藏和高溫高鹽油藏提高原油採收率的難題,四川大學黃光速教授團隊和勝利油田產學研結合,原創性地提出了部分支化部分交聯的粘彈性顆粒驅油劑(PPG)分子設計。
  • Nature綜述:細胞外基質粘彈性性能對細胞行為的影響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Paul A.Shenoy,以及哈佛大學的David J. Mooney均為通訊作者。生物組織和ECM表現出複雜的、隨時間和速率變化的力學行為,包括粘彈性、孔隙彈性、塑性和非線性彈性的結合。既粘彈性又塑性的材料被認為是粘塑性的。
  • 北京化工大學|研究生入學考試《高分子化學與物理》考試大綱
    介紹  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於1958年,當時北京化工大學成立。考慮到複合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和金屬材料的協同作用,這是中國最早採用高分子材料的材料。發展中的學院之一。經過六十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學院已成為中國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人才培養,科研,社會服務,國際交流與合作,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重要基地之一。
  • 受「嗜熱菌」啟發,軟物質女神龔劍萍教授開發出「遇熱變剛、越熱越剛」水凝膠
    (Tg)以上往往發生軟化甚至流動,這種固有的熱力學特性限制了高分子材料在高溫下的廣泛使用,如何打破高分子材料這種固有特性,實現高溫條件下材料性能的強化仍是個棘手問題。近期,北海道大學(Hokkaido University)的龔劍萍教授團隊開發了一種熱致變硬水凝膠材料,當溫度從25 0C升至70 0C時,該水凝膠顯示出超快速、等體積、可逆的相變過程,其剛度、強度和韌性分別提高了1800倍,80倍和20倍。
  • Nature重磅:受章魚吸盤突觸啟發的防水粘合貼片
    目前,人造的溼粘和幹粘粘合劑包括可以抽吸和毛細作用的多級蘑菇形或多孔結構、由納米顆粒組成的超分子結構以及利用多種聚合電解質製作的化學基結構。但研製製備簡單、性能良好、在乾燥和潮溼兩種環境下可重複使用同時能在吸附表面避免非化學性汙染的粘合劑仍是一個重大的挑戰。
  • 透過現象看本質,是頂尖高手的基本功
    商業顧問最核心的能力,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洞察力。除了系統學習之外,提高洞察事物本質的能力,最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練習。怎麼練習?為了幫他養成時刻思考事物本質的習慣,我會經常和他一起探討,一件事情的本質是什麼。我舉兩個例子。
  • 一線心語 | 透過現象看本質——提升調查研究能力
    一線心語 | 透過現象看本質——提升調查研究能力 2020-11-11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Nature | 細胞外基質粘彈性影響細胞行為
    ,並描述了粘彈性生物材料在再生醫學中的潛在用途,提示大家在未來具有可控粘彈性的生物材料的出現可能會改變生物材料在再生醫學中的應用。2020年8月26日由賓夕法尼亞大學Vivek B. Shenoy、Paul A. Janmey、哈佛大學David J.
  • 南京大學張秋紅、賈敘東課題組《AFM》:自修復「粘」彈體用於界面...
    如用於監測生物電信號的電極材料不僅需要優異的彈性和導電性,還需要和生物界面具有優異的粘附性來保證信號的穩定性。目前所採用的電極所採用的基體材料通常採用矽橡膠類彈性體,這類聚合物在具有高彈性的時候並不能具備粘附性。因此製備一種本身具有粘性的彈性體具有重要的意義。
  • 受指紋啟發的石墨烯/銀納米材料的可調式圖案化全彈性電子皮膚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受自然指紋紋理的啟發,浙江大學Yancheng Wang教授課題組在國際期刊ACS Appl. Mater.Interfaces (IF 8.758)上發表題為「Fully Elastomeric Fingerprint-Shaped Electronic Skin Based on Tunable Patterned Graphene/Silver Nanocomposites」的研究論文,本文開發了一種新型的高彈性電子皮膚,用於高靈敏的壓力和溫度傳感
  • 北京印刷學院《高分子物理與化學》考試大綱
    理論結合實際分析討論題  三、試題構成 高分子物理與化學知識70%,緊密關聯印刷包裝材料知識 30%。  四、考試的主要範圍  考試範圍包括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物理及相關印刷包裝材料。  第一部分 高分子化學  高分子的基本概念、分類和命名。
  • TPE包膠射粘知識淺述
    TPE彈性體軟膠具有優秀的綜合性能,是二次注塑,包膠射粘成型,雙色注塑最常應用到的軟膠材料。下面與大家分享TPE包膠射粘知識淺述。  1  TPE應用於包膠射粘的主要優點  1.TPE彈性體軟膠應用於二次注塑,包膠射粘。
  • 《Science子刊》可編程彈性反衝生物啟發高功率密度/強收縮水凝膠
    受許多生物在跳躍過程中能量轉換機制的啟發,最近,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Ximin He和蘭州化物所傑青周峰研究員在《Science》子刊發表Bioinspired high-power-density strong contractile hydrogel by programmable elastic recoil一文,他們論述了通過在聚合物網絡中存儲和釋放彈性勢能來設計一種彈性驅動的強收縮水凝膠
  • 錢義祥——高分子物理與聚合物熱分析
    用實驗的真實數據作圖得到熱分析曲線。物質變化的現象在熱分析曲線上顯現是對事物本質和規律反映的一種形象,是顯性信息。顯性信息顯示真理,卻不證明真理。簡單地說出曲線的變化情況,即看圖說話而缺乏深度分析,它是不能揭示變化規律的。唯有用高分子物理理論對高聚物的熱分析曲線進行解析,曲線才具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