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現象看本質,是頂尖高手的基本功

2020-12-03 劉潤

很多同學問我,如何提高洞察事物本質的能力?

我說,這個問題非常複雜,一兩句話很難說清楚。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甚至專門寫了30講的課程。

商業顧問最核心的能力,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洞察力。

除了系統學習之外,提高洞察事物本質的能力,最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練習。

怎麼練習?

我的兒子小米,今年十一歲。

為了幫他養成時刻思考事物本質的習慣,我會經常和他一起探討,一件事情的本質是什麼。

我舉兩個例子。

1

有一次,我和我的兒子小米打籃球。

我投籃比他準。

小米問:為什麼?

我說因為我投籃是往上投,你投籃是往前投。

小米問:這有什麼區別?

我說這個區別就在於,往上投,可以把力道控制不準帶來的方差,消化在上下的方向。

往前投,會把這個方差,消化在前後的方向。

什麼是方差?

假如A班級有10個同學,平均身高1米5。

有個同學兩米,有個同學一米。有個同學1米75,有個同學1米25。有個同學1米6,有個同學1米4。

他們的平均身高依然是1米5。

而B班級也有10個同學。所有同學的身高都是正好1米5。

所以他們的平均身高也還是1米5。

A班級和B班級的平均身高都是1米5。

但是你覺得這兩個班級,誰的身高的「質量」更高?

B班級,因為它的方差更小。

每一個同學的身高和平均數都有個差值。

把這個差值平方、加和、再取平均,就是方差。

A班級的方差很大,B班級的方差為零。

具體到工業的例子。

A公司做手機殼。

假如手機高度是15釐米。有的手機殼是20釐米,有的手機殼是10釐米。有的手機殼是16釐米,有的手機殼是14釐米。

但是平均還是15釐米。

但這樣幾乎沒有一個手機殼可以用。

B公司也做手機殼。所有手機殼都是正好15釐米。

他平均還是15釐米,但是他的每個手機殼都可以使用。

A公司的方差很大,B公司的方差為0。

所以雖然平均數一樣,但我們說B公司的質量要高。

回到籃球。

籃球的初學者,對力道的控制是不準確的,所以方差很大。

也就是說籃球的初學者投籃的質量很低。

那麼我們把這個方差消化在上下的方向上,還是消化在前後的方向上呢?

消化在上下的方向上,對投籃的落點波動很小。

而消化在前後的方向上,對投籃的落點波動很大。

所以我儘量往上投。

這就是我投籃比你準,這件事情的本質。

往上投,這依然需要大量練習。

大量練習之後,一旦能夠投中,投中的穩定性就會很高。

穩定,就是質量。

每一件事情背後都有其邏輯。

邏輯對的事情不一定就能成,但是邏輯錯的事情幾乎成不了。

理解每一件事情的邏輯,然後找到正確的辦法,然後刻意練習。

籃球也是一樣。

儘量往上投,就是我投籃比你準,這件事情的本質。

2

小米剛開始學奧數時,老師從一元一次方程開始講起。

比如,X+5=8,求X等於多少。

老師教了一個方法:

把左邊的5移動到右邊,然後+號變-號。

X+5=8

X=8-5

X=3

老師還了他們一個口訣:左邊移右邊,+變-,-變+,×變÷,÷變×。

於是,小米在做題時一邊計算,一邊背誦口訣。

我就問他,小米,用這些口訣做題會快,但是,你知道它們的原理嗎?它們的本質是什麼呢?

他說,不知道。他有點困惑。

我對小米說,我們做任何一件事,都有三個東西:

WHAT,是本質。

WHY,為什麼。

HOW,怎麼辦。

口訣只是方法,是 HOW ,不是本質 WHAT。

老師講得很好,給你一個讓你容易理解的方法和口訣,是 HOW。

但如果不了解本質 WHAT,可能以後就很容易忘記那些口訣。

我繼續說,口訣的本質呢,是這樣的:

方程的等號意味著兩邊數值是相等的,那麼兩個相同的數字同加同減同乘同除,做相同的運算,那麼其結果肯定也是相等的。

這就是這些口訣的本質。

小米還是有點困惑,又問,為什麼這會是本質呢?

於是,我進行了一番解釋。

我們來看方程式,左邊的 X+5 和右邊的8,是相等的。

它們同時進行了一個相同的運算,那就是同時減5。

X+5-5=8-5

X=8-5

所以你看,所謂的5從左邊移動到了右邊,加號變減號,本質上只不過兩邊做了一個同時減5的操作。

同樣的,再比如,X-5=8,兩邊同時+5就變成了:

X-5+5=8+5

X=8+5

這時看上去5移動到右邊,減號變加號,但本質上是兩邊進行了一個同加5的運算,結果不變。

無論是加減還是乘除,其本質並不是移動,而是兩邊做相同運算,這就是解方程的本質。

小米聽了之後恍然大悟,啊,原來是這麼回事呀。

我說:小米你要記住,方法論只不過是本質推演出來的東西。

任何一個問題,你了解了方法論之後,都要爭取多問一個為什麼。

你多問一個為什麼,你就會往本質多走一層。

再問一個為什麼,你就會往本質又多走一層。

3

關於「本質」的探討,我和小米進行過很多很多次。

慢慢地,他就養成了思考事物本質的習慣。

有一次,小米擦桌子的時候,對我說了一句話。

他說:「擦」的本質是什麼?擦的本質,是通過擴大表面積的方式,來提高揮發速度。

這句話也許還不完全準確,但是我非常高興。

因為他眼中看到的世界,已經不僅僅是事物的表象,還有表象背後,錯綜複雜的連接關係。

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件事情,都值得被思考。

這是鍛鍊洞察力最方便也是最好的機會

在這個過程中,我不是為了讓小米得出最正確的結論。

而是為了讓他養成思考的本能。

最後的話

每一件事物,都有它的本質。

但是大部分人卻只能看到表象。

普通人看到的是一隻手錶,而優秀的人看到的,是手錶背後幾百個零件。

普通人看到的是一次合作,而優秀的人看到的,是背後的利益分配、風險轉嫁。

普通的人看到的是一個團隊,而優秀的人看到的,是團隊裡錯綜複雜的責權利。

透過表象看本質,是頂尖高手的基本功。

就像那句話說的一樣:

花半秒鐘看透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的人,註定擁有截然不同的命運。

想要提高洞察事物本質的能力,最基礎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練習。

那怎麼練習呢?

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要養成一個習慣,思考一下這件事情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遇到問題,多問幾個為什麼。

你每多問一個為什麼,你就往本質多走了一層。

每一件事情的背後,都有根本的邏輯。

邏輯對的事情不一定就能成,但是邏輯錯的事情幾乎成不了。

我們探尋本質,其實就是在找到那條,邏輯對的道路。

先找到事物的本質,然後在邏輯對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做事情才能事半功倍。

相關焦點

  • 善於透過現象看本質
    習主席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強調:「要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做到眼睛亮、見事早、行動快。」習主席這一重要論述,飽含著對中青年幹部的殷切期望,也為我們成事成才指明了努力方向。
  • 全職高手:老闆娘透過現象看本質,一句話讓葉修無法反駁
    《全職高手》第二季播出之後,許多角色更加生動立體,尤其是老闆娘陳果,看似是個傻愣愣的大姐,實際上大智若愚,總能通過現象看透本質。比如上次葉修介紹魏琛的時候,表明喻文州和黃少天是老魏帶出來的,結果老闆娘來了一句,「繼承了手殘加話嘮」?
  • 一線心語 | 透過現象看本質——提升調查研究能力
    一線心語 | 透過現象看本質——提升調查研究能力 2020-11-11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評論丨透過現象看本質
    馬克思主義深刻揭示了事物的本質、內在聯繫及發展規律,是「偉大的認識工具」。1946年6月,全面內戰爆發。當時,國民黨在軍隊數量、軍事裝備、後備資源及外來援助等方面,都明顯超過共產黨。在極其嚴峻的形勢面前,毛澤東從客觀存在和事物發展的規律出發,透過現象看本質,發表了「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
  • 通過現象看本質,是一個人生存的基本功
    學會把一件事情想明白,學會推理和審視,學會辨析事實和觀點,學會通過現象看本質,是一個人生存的基本功。
  • 王志文的《天道》早已說破透過現象看清本質!思維認知是關鍵
    在臺詞上,值得反覆看。而其中加上王志文的腔調,更是如虎添翼,仿佛王志文就是丁元英,丁元英就是王志文。是什麼原因讓我們對《天道》中的丁元英如此痴迷?而《天道》電視劇我們真的有沒有深思過?第三個是動力:底層思維認知是各種現象出現的動力。第四個是通用性:底層認知不是針對某個特定問題的,而是針對一類問題或現象的,有的甚至能被運用在萬事萬物之上。
  • 一個人洞察事物規律和本質的能力
    很多人應該都沒思考過這個問題核心就是你洞察事物規律和本質的能力這麼理解呢?>小夥子眼裡就只看到的是一塊地皮而開發商卻看到的是這裡高樓大廈然後自己腰包就賺了幾個億很多時候,就是這樣的普通人看到的都是表面,是樹苗而高手呢
  • 透過現象看本質,如何設計一款病毒產品?
    此文章普遍適用於剛創業的小公司,談談如何做到低成本獲客和病毒裂變,學會運用本質思維,通過現象看到本質。表面上看:買家和賣家都獲得好處,因而收割了大量的下沉用戶。7.
  • 浙江大學計劍、沈介澤:透過現象用本質!一種受高分子粘彈性啟發的...
    古往今來,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故事比比皆是。牛頓看到蘋果落地而發現其本質——萬有引力;法拉第看到小磁針在通電導線旁發生偏轉而發現其本質——電磁感應;愛因斯坦觀察到光打在金屬電路上產生電流而發現其本質——光電效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從看高分子本質到用高分子本質,一種新的形變策略孕育而生。
  • 透過現象看本質:除巖板外,我們還能做什麼?
    花一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半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教父》柯裡昂今年巖板吸引了絕大多數人的眼球,有一定實力規模的企業開始大批量擴建巖板生產線,今年中國巖板行業的投入金額數以十億計。
  • 《弦理論》業餘和職業及頂尖高手之間的差距到底在哪裡?
    第五篇文章叫《亦人亦神的費德勒》,題目已經說明了它的主旨,那些頂尖高手中的頂尖高手,是半人半神的,能達到這個級別的選手其實很少見,足球裡的馬拉度納,拳擊裡的阿里,籃球中的麥可·喬丹,網球中的費德勒。華萊士想捕捉的就是半人半神的費德勒身上的那種神性。以上就是《弦理論》這本書中收的五篇隨筆,我們簡要地介紹了這五篇文章寫的都是什麼。那我們的解讀,分成兩個部分。
  • 協和醫院:最頂尖的醫生,也要拼「基本功」
    在中國,協和醫院被譽為攔在病人和死亡之間的最後一道關卡,治療各類疑難重症的最頂尖專家匯聚於此,連續十年在中國醫院排行榜中蟬聯榜首。1910年,東北鼠疫大流行,戰功卓著的防疫先驅——伍連德,最早讓中國人用口罩預防傳染病,拯救了億萬生命,他也是協和醫院的籌建者之一。
  • 透過現象談本質,頂級高手在日照匯聚一堂
  • 真正的高手,都能輕易洞察事物的本質,擁有一個開了掛的人生
    02真正會思考的人,能透過現象,洞察事物的底層邏輯電影《教父》裡有這麼一句臺詞:「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叔本華說,一個明智的人就是一個不會被表面現象所欺騙的人,他甚至預見到了事情將往哪一個方向發展。那些真正能夠吃透深度思考的人,輕易的就能透過紛繁複雜的現象,看清楚事情的本質,並吃透其中的底層邏輯。
  • 透過現象看本質——孟晚舟事件觀察
    看完以下數據,我們可能會明白為什麼加拿大寧願惹到中國也不願惹惱美國了…加拿大加拿大出口總額如圖所示,加拿大出口的前五大類產品中首位出口國家都是美國,且佔比均在70%以上,而出口我國的更多是一些農副產品例如菜籽油、豬肉等。
  • 透過現象看本質,夏季高溫如何釣魚?從氧氣含量下手,包你不走空
    其實透過現象看本質,溫度背後影響最大的就是氧氣。我們可以從氧氣含量多少的角度入手,科學的,有針對性的去篩選好的釣位,這樣魚獲自然不錯,實際垂釣中,筆者也是這樣實踐的,效果確實比一般的要好。這種條件其實非常常見,也是大家都能夠觀察到的現象,比如夏天出現高溫溼度大的情況下,這種天氣情況就會非常的悶熱,感覺整個天空被罩在一個鍋蓋下面一樣蒸著,非常的悶,人也相當的不舒服,這個時候,就會看見一種現象,很多平時看不到的大魚,這個時候都齊刷刷的遊動到了水面上,嘴巴張的大大的,不停的用嘴喝著水,在吐水,它們為什麼會這麼做?
  • 透過現象看本質 電容容量下降和爆裂分析
    本篇文章將探討一個在電容使用過程中比較普遍的的一個現象,就是電容容量的下降及電容爆裂的故障原因。目前國內很多電容器廠家都有此問題,我司經過多次技術攻關,從鍍層結構變化來抑制此現象發生。  電容爆炸的原因分析  排除極性電容接反造成的電容爆照之外,爆炸的主要原因還有就是電壓的耐他不組、、不足,這可能有二方面的原因:  第一、電容本身耐電壓不高。因為現在很多客戶為了設計需求,要求電容尺寸做的非常小,這就會造成電容耐壓降低,另外就是廠家將電壓標高。
  • 透過現象看本質:關於機油乳化N個被混淆的問題
    最近網上關於一些品牌出現機油液面升高和機油乳化現象的事情突然冒了出來,大家都很關注,之前咱們已經從技術角度分析了機油增多是怎麼回事?了解到了機油液面升高是一種所有燃油車上都會出現的現象,不必過度擔心。那對於機油乳化的現象,大家究竟又有了真正的了解了嗎?
  • 沈奕斐《透過性別看世界》:如何理解性別差異?
    沈奕斐9月21日下午,思南讀書會如約在思南文學之家舉行,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專家沈奕斐攜新書《透過性別看世界》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講座「如何理解性別差異?——《透過性別看世界》」。男性女性最重要的本質區別是生殖器官的不同嗎?性別那麼容易被區分開來嗎?「我今天會先從性別差異講起:首先我們透過性別看世界,性別到底是什麼呢?我的研究方向是性別研究,尤其是關於家庭研究,我自己的理想就是『把生活深化為學術,把學術翻譯為實踐』,特別社會學研究就是把我們日常中遇到的問題找到背後的規律並總結出來。同時,我希望把學術的東西用更通俗的方式表達出來。」沈奕斐如此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