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多種癌由病毒引起

2021-01-07 海南日報數字報
  

  

  病毒不僅會讓你疼痛、咳嗽、流鼻涕,一些「腫瘤病毒」還會導致癌症。美國休斯敦衛理公會醫院腫瘤病專家安吉爾·羅德裡格茲博士等多位專家總結出了「病毒導致的多種癌症及相關建議」。

  人類乳頭瘤病毒與咽喉癌  咽喉癌發病位置較深,在聲帶附近。口腔與性器官接觸容易傳播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是一大病因。

  建議:性愛時使用安全套是最基本的保護措施。另外最新研究發現,注射HPV16/18疫苗可有效降低咽喉癌的風險。

  人類乳頭瘤病毒與陰道癌及外陰癌  HPV還可能會導致陰道癌及宮頸癌。

  建議:定期做婦科檢查,外陰潰瘍及時治療。

  人類乳頭瘤病毒與肛門癌  肛門癌不同於直腸癌,侵襲的是肛門周圍皮膚。

  建議:HIV感染者和擁有多個性伴侶的高危人群應該接受肛門抹片檢查。

  人類乳頭瘤病毒與宮頸癌  大約70%的宮頸癌病例與HPV-16和HPV-18這兩種病毒有關。攜帶這兩種病毒的女性罹患宮頸癌的風險會增大,但是並非所有感染者一定會得宮頸癌。

  建議:定期去醫院接受HPV病毒檢查是防治宮頸癌的第一步。其次,有條件的人最好接種HPV疫苗加以預防。

  人類皰疹病毒4型與伯基特淋巴瘤  目前認為本病與感染人類皰疹病毒4型(EB病毒)密切相關,器官移植手術後服用免疫抑制劑容易導致這種淋巴瘤。

  建議: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必須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人類皰疹病毒4型與霍奇金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也稱霍奇金病)是淋巴結腫瘤,EB病毒會擾亂和阻止淋巴細胞凋亡。

  建議:人體免疫力低下時,容易感染這類病毒。避免接觸各種射線及一些放射性物質,生活規律有助提高免疫力。

  C肝病毒與肝癌  輸血和共用注射針頭是C肝病毒的主要傳播方式。

  建議:發現異常應做C肝病毒篩查。HCV攜帶者應該禁酒。

  愛滋病病毒與卡波西肉瘤  與卡波西肉瘤關係最大的病毒是人皰疹病毒HHV-8(HIV類病毒之一)。

  建議:多項研究發現HIV和HHV-8病毒傳播與肛交有關,因此,應該禁止不潔性交。

  人類嗜T淋巴細胞病毒1型與白血病   HTLV-1通常會通過靜脈注射傳播,不會直接導致白血病,但與白血病有關聯。

  建議:患者應避免共用注射針頭。曾經與他人共用過針頭的人群應該接受檢查。

  (胡康)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謝華安
    近50年來,謝華安多次赴海南從事水稻育種工作。他領銜研製的「汕優63」,從1986年起,連續16年創下了雜交水稻推廣速度、年種植面積、累計種植面積、增產稻穀總量四個全國之最。  回放  「我年輕時經常吃了上頓缺下頓,現在好了,水稻等農作物穩產高產,中國人不會餓肚子了!」今年8月,謝華安接受海南日報記者採訪時說。
  • 海南日報數字報
    食蟹猴又名長尾猴或爪哇猴,在動物分類學上屬於靈長目、類人猿亞目、猴科、獼猴屬,食蟹猴種,因為它的遺傳物質與人具有高達98.5%的同源性,其組織結構、生理和代謝功能等方面與人類相似,因而在人類生命科學以及其他相關科學研究中佔有其他實驗動物無法替代的重要位置,被譽為活的最精密的實驗儀器。  但是,並不是說只要能養出來,就可以做實驗。
  • 海南日報數字報-全方面多角度立體化展示美好新海南
    本報海口11月2日訊 (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李文粹)11月2日,「壯麗新時代 美好新海南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植物的「彩色戶口簿」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實習生 卓慧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華南植物園編著、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海南植物志》,一直以來是世人了解海南植物的重要工具書。
  • 海南日報數字報-這些瞼虎特「海南」
    文\海南日報記者 孫慧  據科學家推測,地球上約有870萬種物種,但很多同屬類物種之間差別極其細微,對科研者而言,發現新物種是可遇不可求的幸運。譬如說,瞼虎。
  • 海南日報數字報-大山藏萬物之靈
    ■ 海南日報全媒體中心記者 劉麥  中國人喜山,也喜歡靠山而居,因為大山藏萬物之靈
  • 海南日報數字報-尊重自然規律呵護海南溼地
    (2月3日《海南日報》)  2月2日是「世界溼地日」,溼地與森林、海洋並稱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有「地球之腎」之稱。溼地具有多種獨特功能,它不僅為人類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資源,而且在維持生態平衡、保持生物多樣性、保護珍稀物種資源以及涵養水源、降解汙染、調節氣候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珍稀瀕危植物知多少?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海南,物華天寶,資源豐富,植物資源尤其令人嘆為觀止。
  • 海南日報數字報-「溼地明星」紫水雞
    文\海南日報記者 周曉夢 實習生 王靚婷  編者按  紫水雞,一種罕見的水鳥,由於過去遭到大量捕食,一度被誤以為已然滅絕,而未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對象。
  • 海南日報數字報-辦學國際化 高校更「洋氣」
    ■ 本報記者 陳卓斌  單人單座、小班雙語教學、全觸屏黑板……近日,海南日報記者在海南大學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聯合國際旅遊學院(以下簡稱國際旅遊學院)採訪時發現,這裡的授課方式和教學設備與國內普通高等院校不太一樣。
  • 海南日報數字報-風吹浪打漁歌歡
    海南南部的疍家鹹水歌,西部的軍話漁歌是海南漁歌中的重要部分。此外,海南島其他漢族地區的歌謠中,也有許多以海洋生活為背景的,比如海南島東部僑鄉的歌謠中,以趕海和送親出海到南洋的內容居多。海南最南部的回族也有自己的漁歌,三亞市的《搖籃曲》:「妹挑飯到海邊等,看見哥船帆順風,目送哥船捕魚去,去也一帆回一帆」。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部「狼的格林童話」
    文\海南日報記者 徐晗溪  十多年前,《狼圖騰》一出版即成暢銷書,關於狼的精神品性在年輕人中引發諸多討論
  • 海南日報數字報-尋訪「坡棉紙」
    文\海南日報記者 徐晗溪  《更路簿》是海南漁民世代在南海諸島生產作業的航海指南,其中蘊藏的歷史密碼涉及南海歷史、造船、航海技術、法律、自然地理、經濟等多個學科。
  • 海南日報數字報-什麼是中東呼吸症候群?
    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是由一種新型冠狀病毒(MERS-CoV)引起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該病毒於2012年在沙烏地阿拉伯首次被發現。冠狀病毒是一組能夠導致人類和動物發病的病毒,常能夠引起人類發生從普通感冒到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的多種疾病。  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 動物產品有高風險  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動物產品(如奶和肉),帶來了多種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高風險。
  • 海南日報數字報-神奇的「旺根技術」
    文\圖 海南日報記者 曾毓慧  在海南生活多年、今年56歲的福建人陳新,自年輕時就偏愛琢磨如何加快植物的生長速度,苦心研究30多年努力破譯植物的生長密碼,研發了植物的「旺根技術」(也稱「三旺技術」,即旺根、旺杆、旺果),讓苗木生長加速度
  • 海南日報數字報-解密免疫細胞培養過程
    近日,解放軍307醫院CTC腫瘤治療中心主任陳虎在接受中國醫師協會唯一專業官方報紙——《醫師報》的專訪時也強調,生物免疫治療開啟了腫瘤治療的希望之門,有望在未來治癒惡性腫瘤。由此,他倡議開闢更多研究渠道,讓此療法在國內又好又快地造福更多患者。  其實,早在2010年,海口市人民醫院已在國內率先引進CLS生物細胞免疫療法,截至目前已有超過3000位患者率先成功接受CLS生物細胞免疫治療。
  • 海南日報數字報-「旗艦動物」儒艮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有一種海洋動物,讓全世界的水手從古至今都深深懷念,衍生出了無數動人的童話故事
  • 海南日報數字報-細心做防護 有序推復工
    ■ 本報記者 李佳飛  特約記者 黃良策  「轟……」2月13日下午,位於文昌市東路鎮的海南歌頌飼料有限公司
  • 海南日報數字報-春來蛇橋浮水面
    文\海南日報記者 葉媛媛  圖\海南日報記者 陳元才 特約記者 龍泉  它是一座古橋,卻如同一位隱匿於深閨的姑娘,每年只有短短兩三個月願意露出「嬌容」;它的芳名聽起來不那麼溫柔,名曰蛇橋;它靜靜地佇立在海口龍塘鎮國倉村,因其獨特性漸漸吸引了不少關注
  • 海南日報數字報-熱島昆蟲:神奇而充滿未知的世界
    文\圖 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傑  春發夏生,秋收冬藏,大自然的規律何其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