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盆地行:桑託斯盆地 深海升騰新希望

2020-12-03 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桑託斯盆地

  近年來發現海上油氣田最多、最大的盆地之一

  桑託斯盆地是巴西最大的海上盆地,位於巴西東南部海域,是南美洲油氣第二富集的被動陸緣盆地。據IHS數據,截至2018年9月底,盆地共發現油氣田86個,已發現石油可採儲量53億噸、天然氣可採儲量2萬億立方米,累計石油產量1.7億噸、天然氣產量6.7億立方米。

  盆地內主要項目

  1. 巴西裡貝拉項目(Libra項目)

  項目位於巴西裡約熱內盧東南部海域桑託斯盆地深水區。裡貝拉油田超過1500平方公裡,石油預期儲量相當於巴西全國已探明原油總儲量的80%,為全球石油開採規模最大的海上油田。

  2. 巴西佩羅巴項目(Peroba項目)

  佩羅巴項目是中國石油繼裡貝拉項目後,於2017年10月成功中標的又一重要超深海勘探區塊。今年10月24日,中油國際(巴西)公司佩羅巴項目首口探井Peroba-1井順利開鑽,標誌著佩羅巴項目油氣勘探工作全面拉開序幕。

  漂移期

  1.12億年至今

  晚白堊世, 隨著大西洋洋中脊的形成和洋殼的擴張,桑託斯盆地進入漂移階段,演變為被動大陸邊緣盆地。在地幔熱冷卻作用下,穩定坳陷沉降,沉積充填了一套巨厚海相地層。漂移早期,發育淺海碳酸鹽巖臺地, 形成了一套海相灰巖;森諾曼—土倫期,由於海平面上升,盆地內沉積了一套海相泥頁巖;漂移晚期,巨厚海相泥巖發育,局部夾有多套濁積砂巖沉積。

  地質概述

  清晨,在亞馬孫熱帶雨林裡,群居的橙翅亞馬孫鸚鵡在高大樹木的樹冠之間飛來飛去,尋找成熟的果實。在巴西,這個南美洲最大的國家,不僅有植被茂盛的亞馬孫雨林,而且有活力四射的足球和森巴舞。

  巴西海上油氣資源豐富。桑託斯盆地是巴西最大的海上盆地,位於巴西東南部海域,沿岸有裡約熱內盧和桑託斯港。北鄰坎波斯盆地,南接佩洛塔斯盆地,面積約32.7萬平方公裡,水深從淺水到3200米,是典型的被動大陸邊緣盆地,石油地質條件十分優越,油氣田發現眾多。近年來,盆地在深水區鹽下湖相碳酸鹽巖領域連續發現了盧拉油田、朱皮特油氣田和裡貝拉油田等多個大型油氣田。

  桑託斯盆地最底部堅硬地層是5億年前的巖漿巖基底,上覆沉積巖包括碳酸鹽巖、鹽巖和碎屑巖。

  桑託斯盆地的形成演化與中生代以來岡瓦納大陸的解體及大西洋的擴張有關,經歷了基底期、裂谷期、過渡期和漂移期4個階段。在1.31億年前的白堊紀早期,南美板塊和非洲板塊之間地殼軟流圈物質上湧,導致熱地幔上升。這時構造活動強烈,地面被大型斷層撕裂,形成了廣闊的湖泊。湖泊中沉積了巨厚泥巖層,含有能夠轉化成油氣的微生物有機物。在白堊紀中期,整個桑託斯盆地雛形已經形成,由於南美板塊與非洲板塊不斷遠離,南大西洋海水開始從阿根廷一側進入桑託斯盆地內。湖盆內含鹽濃度不斷升高,廣泛沉積了巨厚的蒸發巖。該套蒸發巖層主要由鹽巖、硬石膏和白雲巖組成,平均厚度超過2000米,是非常好的油氣蓋層。

  在白堊紀晚期,南美板塊與非洲板塊已經完全分離,桑託斯盆地已經被海水完全淹沒,盆地進入漂移期。隨著大量海洋生物和大陸河流帶來的碎屑沉積,盆地內沉積了富含有機質的鈣質泥巖和黑色頁巖,以及在古陸架斜坡區沉積了濁積砂巖。古新世之後,隨著沉積厚度不斷增大,負載越來越重,早期沉積的蒸發巖層發生了塑性流動,有的呈柱狀,有的呈棒槌狀,還有的像一堵牆。這些蒸發巖是非常緻密的,能夠很好地將油氣遮擋住並聚集起來。

  據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資源評價結果,未來桑託斯盆地可供勘探石油可採儲量105億噸,天然氣可採資源量4萬億立方米。 (楊振宇)

  專家解讀

  本期嘉賓:邊海光

  勘探院全球油氣資源與勘探規劃研究所工程師

  問:

  桑託斯盆地為什麼能形成世界級巨型油氣田?

  答:油氣是生物物質(主要包括浮遊植物、細菌和高等植物)死亡後的遺體等有機質,通過沉積作用進入沉積物中並被埋藏下來,在適當的溫度、時間、細菌、催化劑等物理、化學及生物化學條件下形成的。當生油巖達到一定溫度時,有機質才開始生成油氣,這個溫度稱為門限溫度,通常在50攝氏度至130攝氏度之間。換言之,油氣的生成只出現於有限的溫度和深度範圍,溫度過低或過高都不利於油氣形成。

  桑託斯盆地很多湖相頁巖的埋藏深度已經超過6000米,如果按照地溫梯度不小於40攝氏度/公裡推算,其生油巖已經遠超門限溫度了。但是,由於上覆約2000米厚的蒸發巖層熱導率功效非常高,極大地加快了地熱在垂直方向的逸散速度,有效降低了地溫梯度。其生油巖層溫度處在門限溫度範圍之內,並且富含大量生物有機質,從白堊紀末期開始生成油氣,直至目前處於生油高峰期,是非常優質的生油巖。生成的大量油氣向上運移,進入到上部具有高孔隙度的疊層石灰巖,並聚集起來。白堊紀中期發育的厚層鹽巖分布廣泛,具有非常好的非滲透性,能夠遮擋油氣散失。也就是說,這個盆地具備了大量油氣生成、良好的儲集空間和阻止油氣散失等大油氣田需要具備的所有條件,必然能夠形成世界級巨型油氣田。(本版顧問:邊海光 技術支持: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全球油氣資源與勘探規劃研究所)

  人文漫步

  做一個世界的水手

  在陌生的城市旅行,是一件美好的事情。這份美好,來自對未知的好奇和探尋。

  巴西裡約熱內盧是此行的最後一站。從秘魯的豪爾赫查維茲國際機場出發,飛機降落在裡約加利昂國際機場時,天色微明。海水在月光下波濤翻滾,高大的棕櫚樹在海風吹拂下,黑色的剪影,輕柔縹緲。那一刻,我想起美國詩人沃爾特·惠特曼的詩句:「做一個世界的水手,奔赴所有的港口」。正是這句話,激勵著每一次旅途中疲憊的我,振作起來,給予我再次出發的力量。

  早上起來,推窗遠眺,科帕卡巴納海灘上,已經有人在趕海。下樓,穿過馬路,走上海灘,細軟綿厚的沙子,踩上一腳,迅速淹沒腳面。此刻,海灘上人不多,不遠處聚集了一群人。走過去,一座半腰高的水泥臺上,是剛剛捕獲的海魚,沒有一種我能叫出名字。這些大西洋裡的「來客」面目猙獰,打魚人卻興奮地向周邊的人展示著這些戰利品。

  科帕卡巴納海灘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海灘,湛藍的海水捲起層層波濤,浪花雪白,金色細小的沙子潔淨鬆軟,海風習習,如熱吻撲面。在這裡散步、踢球、沐浴陽光、海上沖浪、閒聊、調情、小睡、思考……海灘之美,對裡約人來說,不僅是生活的全部,也有著特別的記憶。當年達爾文搭乘小獵犬號沿著南美洲海岸航行時,曾經在裡約停留,在沙灘上漫步。達爾文在1832年6月1日的日記中寫道:我不知道該用什麼修飾詞來形容這樣的景致,「美麗」顯得太單調乏味。每個形態、每種顏色都是如此誇張,遠遠超出我過去見過的一切。

  關於海灘的故事,裡約有很多,最著名的當數伊帕內瑪姑娘。1963年8月,在距離科帕卡巴納海灘不遠處的伊帕內瑪海灘,一個漫長悶熱的午後,詩人費尼希斯·迪·摩賴斯和作曲家湯姆·喬賓在海灘的酒吧裡,正在喝著威士忌閒聊,一個年輕的姑娘從兩人身前經過,高挑、黝黑、年輕、可愛,一路向大海而去。美麗的背影激發了詩人和作曲家的創作激情,這曲《伊帕內瑪姑娘》,融合了巴西森巴舞曲和美國爵士樂風格,成為「新派爵士音樂」的開山之作。很多年後,村上春樹說:「每次聽到《伊帕內瑪姑娘》,就會想起高中的走廊。伊帕內瑪姑娘如今依然繼續走在灼熱的沙灘上,直到最後一張唱片磨平為止,她會永遠不停地繼續走著。」

  海濱人行道上,白色與黑色的石頭拼鑲成各種波浪形圖案。從沙灘走上來,我乾脆脫掉鞋子,赤腳走在這獨特的石子路上,在高大挺拔的棕櫚樹下,好像看到伊帕內瑪姑娘在遠處伴著海風正婆娑起舞。

  裡約充滿活力,而且性感,更像是一個五彩繽紛的魔方。裡約的景觀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裡約人最愛說一句話:上帝用六天時間創造了世界,而把他的第七天獻給了裡約,由此可見一斑。

  在裡約西部,科爾科瓦多山腳下,小火車向上緩行。海拔709米的高山,因為氣候的原因,雲霧繚繞在山腰,周邊植被茂盛,菠蘿蜜樹葉子不時被緩慢行駛的小火車帶動,搖擺起來,像極了森巴舞。20多分鐘後抵達山頂車站,山頂上巨大的基督像,需要仰視而觀。雲霧中,基督像身著長袍,雙臂平舉,低頭俯視,目光深情。這座塑像建於1931年,為慶祝巴西獨立100周年而建,由法國雕塑家保羅·蘭多斯等人創作。塑像總高38米,左右兩手指頂端之間距離為23米,重達1145噸。這座塑像也成為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

  遊客們在基督像下,擺弄著各種姿勢,與巨大的塑像合影,祈求美好與祝福。遠望瓜納巴拉灣,巨大的油輪正緩緩經過,為巴西經濟注入強勁的動力。2014年7月,巴西世界盃足球賽決賽在裡約舉行,2016年第31屆夏季奧運會在裡約主辦,支撐起這些重大賽事的正是巴西經濟的復甦和裡約獨特的魅力。而在裡約外海發現的龐大石油儲量,成為經濟繁榮和復甦的最重要部分,使巴西成為能源生產者,石油出口國。(記者 孟慶璐)

  滄海變遷

 

  桑託斯盆地基底形成於約5億年前的前寒武紀,主要是大地內噴發出的巖漿巖。這些巖漿巖暴露在地表,經過了幾億年的風吹日曬,表層巖石有的被風化掉了,有的成為了變質巖。在三疊紀時期,潘基亞大陸開始裂解。現今的桑託斯盆地位置處,發生了劇烈的構造活動,一條條巨大的斷裂伴隨著地震被拉開。經過雨水和河流的匯聚,桑託斯盆地雛形形成了。

  在白堊紀早期,南大西洋開始拉開,形成了東巴西裂谷系。桑託斯盆地處在該裂谷系中間部位,具有典型的裂谷發育特徵,表現為盆地底部半地壘和半地塹結構。這個時期盆地內發育廣泛的湖泊相和河流相,以及板塊拉開引起的巖漿巖。

  中白堊世阿普特期,桑託斯盆地進入穩定構造環境的過渡階段,在熱沉降作用下,表現出碟狀的坳陷結構。

相關焦點

  • 印媒:「一帶一路」推動塔裡木盆地復興
    參考消息網7月1日報導《印度教徒報》網站6月29日發表文章《塔裡木盆地的必然復興》稱,中國正在對新疆進行大量投資,尤其是在其雄心勃勃的「一帶一路」倡議範圍內的塔裡木盆地。有了「一帶一路」倡議,塔裡木盆地——新疆連接中國與中亞、南亞、西亞、俄羅斯和歐洲的重要節點——必然會復興。過去,印度通過距離塔裡木盆地喀什不遠的莎車與絲綢之路相連。但目前,在巴基斯坦的安排下,通往印度次大陸的路線經過的是喀什以南的喀喇崑崙公路。文章介紹,從塔裡木盆地經吉爾吉斯斯坦的兩條主要通道也通往中亞。
  • 中國海拔最高的盆地,柴達木盆地,想不到這麼美!
    柴達木為高原內陸型盆地,其全部在青海海西州境內,是一個被崑崙山、阿爾金山、祁連山等山脈環抱的封閉地區,東西長約800KM,南北連結崑崙、祁連山脈寬約600KM,泛柴達木地區面積30多萬平方公裡, 柴達木素有"聚寶盆"的美稱,這裡涵蓋冰川、雪山、崖壁、峽谷、雅丹、丹霞
  • 我國啟動深海盆地熱液活動成礦機理研究
    3月26日,國家「973」項目——典型弧後盆地熱液活動及其成礦機理項目在青島啟動。未來5年,我國科學家將通過不同發育階段的弧後盆地(靠大陸一側的深海盆地)熱液系統對比,揭示該區域熱液活動對近海底水體和沉積環境的影響機制,圍繞弧後盆地的地質構造與巖漿對熱液成礦的作用進行研究。
  • 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大洋盆地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大洋盆地,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大洋盆地位於大洋中脊與大陸邊緣之間,它的一側與中脊平緩的坡麓相接,另一側與大陸隆海溝(太平洋型大陸邊緣)相鄰。   大洋盆地被海嶺等正向地形所分割,構成若干外形略呈等軸狀,水深約在4000~5000米左右的海底窪地,稱海盆。
  • 四川盆地:紅層盆地出「藍金」
    四川盆地曾有過顯著的海陸變遷,經歷了海盆、湖盆、陸盆的滄桑之變。從古生代到早三疊紀,四川盆地經歷過兩次大規模海侵。第一次從5億多年前的寒武紀開始,延續到3.7億多年前的志留紀,使當時的四川盆地不斷下陷成了海洋盆地。志留紀末期,那裡發生了「加裡東運動」,使除了西部龍門山地槽外的其餘地區均上升為陸地。到了2.7億年前的石炭紀末,發生了範圍更大的第二次海浸,盆地再次被海洋佔領。
  • 四川盆地的形成原因
    四川盆地屬揚子陸臺一部分,稱為四川陸臺,屬較穩定的地區,但仍經過兩次大規模的海浸.第一次從5億多年前的寒武紀開始,延續到3.7億多年的志留紀,不斷下陷成了海洋盆地,志留紀時發生加裡東運動,除了西部的龍門山地槽繼續下陷外,其餘地區上升為陸.2.7億年前的石炭紀末,發生範圍更大的第二次海浸,盆地再次為海洋佔據.二疊紀時海陸交替,形成重慶附近的南酮
  • 寧蕪盆地構造發展簡史
    這個盆地為燕山運動所改造,深部普遍有花崗巖體的侵入,後期塊斷上升、遭受剝蝕改造。根據盆地內發育的建造和經受的改造情況,可將寧蕪盆地構造發展由早到晚分為以下五個階段:1、坳陷型盆地——火山基底的形成在印支期褶皺的青龍群坳陷區之上,相繼發生晚三疊世黃馬青組及早、中侏羅世象山群坳陷盆地,構成火山活動的基底。
  • 只知南陽盆地,可知還有南襄盆地,其實南陽盆地的靈魂是襄陽
    南陽盆地面積有36635平方公裡,是以南陽市為主體,同時包括湖北省西北部,即襄陽市背部等地區。南陽盆地所屬地區是河南南陽市、泌陽縣、湖北西北部四個縣區市。雖說盆地的名字叫南陽盆地,而不是襄陽盆地,但是襄陽卻是南陽盆地的點睛之筆。
  • 李後強:進一步解放思想,破除「盆地意識」
    今年春,省委書記彭清華同志號召全省幹部群眾要進一步解放思想、破除「盆地意識」,將一張藍圖繪到底。從4月中旬開始,全省上下開啟「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掀起了思想大解放、觀念大轉變的熱潮。通過認真學習、熱烈討論、深入調研,廣大黨員幹部深入剖析了「盆地意識」之表現和根源,進一步增強了危機意識、開放意識、機遇意識,為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注入持久的思想解放動力。
  • 塔裡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哪個盆地最大?
    在我國有三大平原 ,以及四大盆地 。三大平原 指的是東北平原 、華北平原 、長江中下遊平原 ,那麼四大盆地在什麼地方呢? 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在大西北 的新疆 ,地處新疆南部地區 。 塔裡木盆地處於北邊的天山 ,南部的崑崙山 、東面的阿爾金山相互之見 。 那麼塔裡木盆地有多大?
  • 四川盆地是怎麼形成的?
    當時湖水幾乎佔據現今四川盆地的全境,稱為「巴蜀湖」,從此結束了海浸的歷史。盆地四周山地繼續隆起,同時產生不少大斷層,如西部的龍門山大斷層和東部的華瑩山大斷層,把盆地分為三部分,巴蜀湖縮小為僅有2萬平方公裡的蜀湖。
  • 如果把塔裡木盆地灌滿水會怎樣?西北地區將成為最大的聚寶盆
    塔裡木盆地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總面積超過40萬平方公裡。在塔裡木盆地內部,有我國最大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要知道,我們華北平原的面積才只有30萬平方公裡,卻養活了超過3億人口。許多人夢想著開發這片不毛之地,讓它成為一片充滿希望的土地。
  • 如果把塔裡木盆地灌滿水會怎樣?西北地區將成為最大的聚寶盆
    許多人夢想著開發這片不毛之地,讓它成為一片充滿希望的土地。當然,首當其衝的就是水資源的問題。塔裡木盆地本身氣候乾旱,雖然同緯度其他地區以平原為主,但塔裡木盆地由於受到青藏高原的阻隔,本身水汽就很少,再加上蒸發旺盛,這裡也就成為了一片以沙漠為主的地形。如果塔裡木盆地不是沙漠,而是一個巨大的湖泊的話,那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內,水資源的問題就不用擔心了。
  • 【玩轉地理】世界五大盆地都是哪?剛果盆地不是最大?中國最大的...
    現在盆地地處歐亞大陸腹地,遠離海洋,盆地周邊高山聳立,層巒疊障,海拔4000~6000米,來自太平洋的東亞季風及印度洋的南亞季風所攜帶的潮溼氣流很難抵達塔裡木盆地上空,而西風環流攜帶的水汽在到達帕米爾高原和天山西坡一帶時,大多凝結下降,只有當有較強西風氣流時,少量水汽才可以進入塔裡木盆地,形成降水,愈往東氣流越變乾燥,造成盆地降水西部多於東部。
  • 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剛果盆地」與最大的內陸盆地「塔裡木盆地」
    小夥伴們,你們知道剛果盆地這個地方嗎?剛果盆地是非洲最大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也被譽為非洲的心臟。剛果盆地的前後左右都是高原,從高空看下去,樣子長得方方的,面積約三百三十七(337)萬平方千米。三個剛果盆地就和我們中國的一樣大了!
  • 新疆盆地篇:塔裡木盆地
    塔裡木盆地是世界第一大內陸盆地,也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內陸盆地。塔裡木盆地處於天山、崑崙山和阿爾金山之間。南北最寬處520千米,東西最長處1400千米,面積約40多萬平方千米。海拔高度在800-1300米之間,地勢西高東低。
  • 共建「一帶一路」,習近平為何提倡「相向而行」?
    (近觀中國)共建「一帶一路」,習近平為何提倡「相向而行」?  中新社北京4月21日電 題:共建「一帶一路」,習近平為何提倡「相向而行」?  作者 鍾三屏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即將在北京舉行。
  • 【玩轉地理】帶你認識盆地的成因、特點、分類及其著名盆地!
    3、塔裡木盆地中的新寶藏——塔中沙漠油田 塔裡木盆地是中國最大的含油氣沉積盆地盆地南緣衝積扇平原廣闊,是新墾農業區。發源於山地的河流,受冰川和融雪水補給,水量變化穩定,農業用水保證率高。除額爾齊斯河注入北冰洋外,瑪納斯、烏倫古等內陸河多流注盆地,瀦為湖泊(如瑪納斯湖、烏倫古湖等)。北部的阿爾泰山區盛產黃金。
  • 塔裡木盆地的前生今世
    ,面積達53萬平方千米,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內陸盆地。盆地地勢西高東低,中部是著名的塔克拉瑪幹沙漠,東部有亞洲「幹極」羅布泊,盆地邊緣為山麓、戈壁和綠洲(衝積平原)。氣候乾旱少雨,生態環境脆弱。塔裡木盆地也是我國的聚寶盆,含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玉石、鉀鹽等礦產資源。在恐龍繁盛的時代(侏羅紀至白堊紀)塔裡木盆地所在的地區是汪洋大海,地質學家稱之為副特提斯海(特提斯海的一個演化階段),那麼這海是如何變成盆地和沙漠的呢?
  • 中國地理小區域——四川盆地
    材料一:四川盆地簡圖材料二:「巴山夜雨漲秋池」。巴山是指重慶一帶的山地丘陵區。夜雨是指晚八時以後,到第二天早晨八時以前下的雨。重慶、峨眉山一帶地區的夜雨佔全年的60%以上。這些地區的秋季細雨綿綿,降雨量多於春季(稱為華西秋雨),河流會出現秋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