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蟲博士"泔水裡養黑水虻 渾身是寶產值驚人

2021-01-07 搜狐網

黃沙在青農大實驗室裡研究黑水虻幼蟲的生活環境。

  一方幼蟲日食800公斤泔水

  10月17日一早,記者來到位於城陽區的青島農業大學,見到了「蟲博士」黃沙,他正在實驗室查看他的寶貝蟲子。打開培養皿的蓋子,記者看到一群類似蒼蠅幼蟲的軟體蟲子正在蠕動著。「這不是蛆嗎?」記者感到很詫異。「它可不是蛆,它比蛆要有用的多,這是黑水虻的幼蟲。」黃沙說。

  「這是一種資源昆蟲,叫亮斑扁角水虻,俗稱黑水虻。」黃沙說,黑水虻是雙翅目水虻科的一種腐食性昆蟲,生長發育分為卵期、幼蟲期、蛹期和成蟲期。幼蟲在自然界以腐爛的有機物和動物糞便為食,成蟲壽命短,不超過10天,以花蜜、露水為食,產卵量平均800粒。

  「幼蟲喜食腐物 ,泔水正是它的美食。」黃沙介紹,把泔水稍作處理就能完全成為黑水虻幼蟲的飼料 。而且,黑水虻幼蟲對鹽、調味品 、食物毒素及其他化學添加劑不敏感,特別喜好油膩的食物。

  黃沙給記者算了一筆帳,來顯示蟲子的食量之大,處理泔水的效率:「幼蟲從3齡起進入大量取食階段,在食物充分的情況下可全天 24小時進食,取食效率非常高。」黃沙說 ,1立方米飽和4齡幼蟲在適宜的的環境下,24小時內可處理約800公斤(70% 含水量)餐廚廢棄物 。對死魚、爛果、豬糞、剩飯菜等常見的有機廢棄物特別有效。

  幼蟲全身是寶,可餵雞蠍烏龜

  黑水虻如何讓泔水變廢為寶?黃沙告訴記者,太溼的泔水不能直接餵給幼蟲,需把泔水倒入加工設備粉碎,再把水過濾掉,剩下的固體物質可以直接餵給幼蟲。泔水的初加工很簡單,可操作性很大。幼蟲通過分泌特殊物質,達到泔水滅菌除味,驅趕蒼蠅的效果。

  「這種蟲子全身都是寶,含有很高的蛋白質,當做飼料是非常好的。」黃沙告訴記者,黑水虻幼蟲的營養價值極高,烘乾的黑水虻幼蟲中含有42%的粗蛋白和36%的脂肪,以及胺基酸和脂肪酸等物質,優於普通的豆粉和骨粉,可加工成昆蟲乾粉,替代魚粉,成為優質的水產養殖飼料。「幼蟲可以直接作為飼料飼養雞、蠍子等經濟動物,觀賞鳥類和龜類也能以它為食。」

  黑水虻蛻掉的殼也能成寶。「這些殼如果給禽類等動物吃,就像給它們補充了維生素。」黃沙說,幼蟲的糞便也能成為寶,烘乾後經過機器簡單加工成粒,可以用作有機肥還田。

  「黑水虻幼蟲的加工很簡單,但是它的高附加值確實很讓人讚嘆。」黃沙告訴記者,經黑水虻處理過的有機廢棄物 ,再加上適當的有益微生物菌的結合,病原微生物的存在可能性完全控制在安全範圍。

  大規模養殖年產值達100億

  「我們的黑水虻項目市場前景非常廣闊。」黃沙介紹,中國是飼料添加劑魚粉的最大進口國,2013年,中國的魚粉需求量大約為260萬噸,國內的魚粉產量遠遠滿足不了需求,所以每年需從國外進口約130萬噸。如果黑水虻產品完全替代魚粉,則意味著每年黑水虻產品的需求量在130萬噸以上,產值在100億以上。

  「根據青島市市政公用局環衛處2012年的數據,青島市內四區每天產生的餐廚廢棄物量是 230噸,每年有8萬多噸的泔水廢棄物。」黃沙介紹,利用黑水虻處理泔水的潛力是巨大的,昆蟲具有生長迅速快、繁殖及再生能力強、食物轉化率高的特點,若能規模化養殖,前景廣闊。

  黃沙告訴記者,他2012年大學畢業後,用了一年的時間去廣州、西安等地調查研究黑水虻,吃了很多苦。「當時從廣東帶來了一小盒黑水虻,現在已經有了十幾萬隻蟲子,我很是自豪,也算有了成果。」記者了解到,黃沙不久前獲得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青島賽區的優勝獎,青島農業大學也很支持他的創業,提供了實驗室和技術支持。文/圖 本報見習記者 魏海洋

  延伸

  雖和蒼蠅是親戚,它卻能驅蠅

  當天,記者跟隨黃沙來到位於青島農業大學附近的廠房,一走進飼養室,就看到旁邊有一個用白色窗紗簡單搭建的繁殖棚,兩三立方米大的空間裡,有很多類似蒼蠅的黑色昆蟲在飛舞,這就是黑水虻成蟲。

  記者走進繁殖棚,裡面密密麻麻地布滿了成蟲,但這些蟲子不像蒼蠅一樣往人身上湊。「黑水虻雖然和蒼蠅是親戚關係,但是它們有很大差別。」黃沙介紹,黑水虻的幼蟲和成蟲都對人類無害,研究表明預蛹期的黑水虻腸道內是乾淨的,不含有任何有害的病菌;成蟲習性溫和,既不叮人,也不會攜帶致病的細菌,而家蠅成蟲至少帶有30多種有害病菌。「成蟲的壽命短,對人體氣味沒有趨性,棲息環境是有綠色植物的空地,只取食少量水或植物分泌物,幾乎不進食。雌成蟲憑藉腐敗氣味尋找合適的場所產卵,產卵後即死亡。」

  「這傢伙還能驅趕蒼蠅,另外還可以減少泔水裡的有害物質甚至氣味。」黃沙說,黑水虻幼蟲的食譜與家蠅有很大的重疊,因此黑水虻的大量繁殖會抑制家蠅種群,並佔據家蠅繁殖的場所,達到驅趕效果。黑水虻幼蟲在取食過程中,能夠分泌一種有機酸抑制環境中的微生物生長。「我們在實驗中發現,被黑水虻充分取食的餐廚廢棄物沒有腐敗現象,無不良氣味。另外,病理實驗證明,黑水虻消化道能夠消減食物中90%以上的大腸桿菌。」

  「讓泔水變寶,全靠我的這些名不見經傳的小蟲子。」說這話的是青島農業大學的黃沙,這位「蟲博士」所養的蟲子怎樣把惹人厭的泔水消化掉?又是怎樣產生經濟效益的?記者17日來到青島農業大學一探究竟,這種蟲子俗稱黑水虻,一立方米的幼蟲24小時內可吃掉800公斤的餐廚廢棄物,幼蟲是優質的水產養殖飼料,蛻掉的殼、糞便也都是寶,大規模養殖後年產值能達100億元。

相關焦點

  • 蟲博士
    聰明的科研人員請來了「不噴水的消防兵」——用天牛的天敵對付天牛,以蟲治蟲。仇蘭芬就是箇中高手。在市園林科學研究院天敵昆蟲繁育中心,森林昆蟲學博士仇蘭芬戴著副眼鏡,正目不轉睛地觀察顯微鏡下的蟲子,一看就是半天。
  • 2016食品安全微信10大謠言:小龍蝦渾身都是蟲
    2016食品安全微信10大謠言:小龍蝦渾身都是蟲 原標題:   3.小龍蝦成了小「蟲」蝦?  謠言類型:誇大其辭  謠言:小龍蝦渾身都是蟲,不能吃。  真相:蝦蟹不宜生食 ,但煮熟的小龍蝦可放心食用。水產品中有寄生蟲並非新鮮事,關鍵在加工過程中要燒熟煮透。  4.肉鴨長得快是因為吃了「興奮劑」?  謠言類型:改頭換面  謠言:肉鴨生長過快,長期注射激素。
  • 青島浴場海中頻現「咬人蟲」,今日揭開神秘面紗
    炎炎夏日裡,去海水浴場洗海澡、遊泳是不少市民、遊客在青島避暑降溫的首選。近日,不少市民反映說,在海裡遊泳的時候遇到了不明的小生物,被咬得渾身都是小紅點。有市民表示前段時間她在第一海水浴場附近遊泳,回來時發現胳膊、腿窩、脖子、前胸多處出現了不少小紅疹。
  • 2021青島大學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工作已經展開,新東方在線考博頻道將為廣大2021考博考生發布轉載各博士招生單位發布的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考博專業目錄、考博參考書目、及導師聯繫方式,以下是2021青島大學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 呂令玉:博士她娘成「養蟲大王」
    長女呂君梅,廈門大學博士畢業,在一家中外合資企業任工程師;次女呂粉榮,浙江大學博士畢業,在杭州工作;長子呂兆超,蘭州大學碩士畢業,在寶雞工作;次子呂寧,浙江大學碩士畢業,在杭州工作……一個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呂溝村的普通農村家庭,培養出了兩個博士、兩個碩士,這讓呂令玉在十裡八鄉名聲響亮
  • 旅遊:美麗自由的青島,激情四溢的啤酒,蟲巒蝶樟的嶗山
    由於正值夏季,而且剛下完雨,山下植被覆蓋,環境溼熱,蚊蟲滋生,各種飛行生物對人進行俯衝轟炸,讓人防不勝防,所以嶗山之難不在於地勢地貌,而在於蚊蟲的困擾,所以嶗山下半部分的可以說是「蟲山菌嶺」、「蟲巒碟嶂」,由於一直和蚊蟲做鬥爭,爬山過程中並沒有拍攝多少照片。巨峰景區很罕見的人文景觀,一路看風景輕鬆愉快。
  • 海賊王:黃金城中出現的6種動物,一種力氣驚人,一種比白星還大
    肌肉龜你沒看錯就是肌肉龜,渾身都是肌肉,力氣驚人,還是可站立的烏龜。也是黃金城的主要唯一交通動力來源,別看他是烏龜,發動機發動的時候,這群小傢伙跟打了雞血一樣。速度驚人,路飛、烏索普、喬巴就算靠著這幾隻烏龜參加比賽拿到了冠軍,得到了1000萬貝利。對了肌肉龜的身材可不輸健美先生哦!鬥牛:豬肉
  • 青島女博士在美國遭蟲咬被線蟲寄生:皮下有東西蠕動
    在美國讀博士的小劉近一年時間被一種怪病折磨得幾乎崩潰,四處求醫卻查不出結果。無奈之下,小劉回到家鄉青島,終於在青島醫生的幫助下,聯繫了相關專家,得到了確診,原來她體內生長了一種名叫線蟲的寄生蟲。
  • 青島早市,這種海鮮像豬腸子,25元一斤,味道鮮美
    豬腸、鴨腸是人們熟知的美食,而在膠東半島的青島、煙臺等海域有一種美食,叫「海腸」。乍一看上去,海腸看上去與豬腸長得很相似,甚至會被人誤當作豬腸。其實,海腸的學名叫單環刺螠,俗名:海腸、海腸子,屬於螠蟲動物門。
  • 盤點全球巨型生物:以死鯨為食的大王具足蟲
    原標題:盤點全球巨型生物:以死鯨為食的大王具足蟲   盤點全球巨型生物:以死鯨為食的大王具足蟲  來源:科技訊我有話說  世界上總有些動物長的體型格外巨大,如果用人類來打個比方,就像籃球運動員跟普通人的體型差距一樣。
  • 科學家發現4.25億年前的天鵝絨蟲化石
    北京時間11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最新一期出版的《地質學雜誌》上,英國萊斯特大學地質學家馬克-佩納爾博士稱,他們最近在北美洲的安大略湖沿岸發現了一塊有著4.25億年歷史的罕見天鵝絨蟲(Velvet Worms)化石。
  • 七號蟲鬥古城
    七號蟲鬥古城今年九月中旬,幾位河間市人,帶著一批蛐蛐兒,找我以蟲會友。我約了一些保定蟋蟀愛好者,來到養蟲名家梁金鎖處,進行了一場蛐蛐兒友誼賽。此蟲背鋪兩片黃色大翅,如披金甲,配一付絳紫牙鉗,堪稱奇蟲;客方拿出一條七號蟲進行合對,七號蟲渾身黝亮,圓頭青項,身闊方腹,生就一付紅花牙鉗,長相非凡,更是異種。目測兩蟲,體重均為7釐左右,正好匹敵。這樣,兩蟲入柵後,經芡領各不示弱,均擬先發制敵。
  • 青島「90後」小夥赴濟捐造血幹細胞,為在讀醫學博士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 1月6日,冒著數十年一遇的嚴寒,「90後」在讀醫學博士王一休踏上了開往濟南的列車。他將在濟南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1名白血病兒童的生命,捐獻成功後,他將成為山東省2021年度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青島市第102例捐獻者,同時是青島市首例在讀博士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王一休是棗莊人,出生於1992年,2011年考入山東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大學期間,他熱心公益,2012年開始多次參加獻血活動,同年加入中華骨髓庫,隨時準備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他人生命。
  • 口袋妖怪:蟲系肉盾?八代出門就能抓的寶可夢!索偵蟲威力驚人!
    蟲系寶可夢是口袋妖怪遊中非常常見的一種,其中赫拉克羅斯、巨鉗螳螂、火神蛾等等都是出了名的蟲系強者,玩家使用者居多。但拋除強度之外,蟲系大多都有一個普遍的弱點,那就是怕火併且身板脆弱。而這期我們要說的寶可夢就是蟲系家族的一員,它就是八代的新寶可夢以歐路普!
  • 死亡之蟲!蒙古死亡蠕蟲真的存在嗎?
    據傳聞,在蒙古的大草原上,有一隻渾身血色,身長5尺,如同一根腸子一般的生物在茫茫荒野上到處蠕動,形狀怪異,外形可怖,甚至有傳言,它的嘴裡能噴出含有劇毒的腐蝕性液體,人體一旦被擊中,片刻內便會死亡。早在1926年,美國探險家羅伊·查普曼·安德魯斯(Roy Chapman Andrews,1884年1月26日-1960年3月11日)出版的《追尋古代人的足跡》就提到了這種生物,他在書中寫道:「儘管現在的人們很少見到『死亡之蟲』,但是當地蒙古人對『死亡之蟲』的存在表現得非常堅定,而且那些目擊者的描述竟驚人地相似。
  • 青島科大李龍博士開發了新型硝酸根載體並構建了高選擇性傳感器
    近日,青島科技大學環境學院青年教師李龍博士團隊及錢翌教授團隊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礎上(Polymeric membrane electrodes using calix[4]pyrrole bis/tetra-phosphonate cavitands as ionophores for potentiometric acetylcholine
  • 「一衣帶水,青島—衝繩美之海」海洋生物主題展,五一亮相青島海底...
    大眾網青島·海報新聞4月26日訊(記者 黃煜婷 通訊員 項路軍)迎五一,青島海底世界在負一層主題展廳舉辦「一衣帶水,青島--衝繩美之海」海洋生物主題展,來自日本衝繩美之海水族館及其周邊海域的20多種新奇特的海洋生物將集體亮相。
  • 呆萌又兇悍,像蟲又不是蟲,奇葩的天鵝絨蟲一定要見識一下!
    像蟲不是蟲的有爪動物櫛蠶在分類上隸屬於有爪動物門,聽起來是不是有些陌生?其實就是形容它們是一類長著爪子的蠕蟲。有爪動物是一類非常原始的無脊椎動物,它們的身體跟昆蟲、蜈蚣、鼠婦等節肢動物一樣也分節,每節上有一對附肢,頭部也有一對細長的觸角,圓柱形的身體上有13~43對足,身長平均5釐米。
  • 放屁蟲放的屁近100℃,科學家搞清它強大火力背後的驚人機制了
    但你知道放屁蟲放屁背後的機制嗎?特別是它們放屁時溫度會達到驚人的近100℃,它們是如何產生這種奇臭無比的炙熱氣體,並把它們釋放出來的呢?來自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史蒂文斯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對此進行了研究。
  • 放屁蟲放的屁近100℃,科學家搞清它強大火力背後的驚人機制了
    但你知道放屁蟲放屁背後的機制嗎?特別是它們放屁時溫度會達到驚人的近100℃,它們是如何產生這種奇臭無比的炙熱氣體,並把它們釋放出來的呢?來自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史蒂文斯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對此進行了研究。為了追蹤放屁蟲體內化學裝置的工作原理,研究人員使用氫的同位素氘對專門合成的化學混合物進行標記,然後將其注入放屁蟲的體內,或者摻在食物裡,在幾天內連續飼餵給放屁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