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RNA修飾成學界熱點

2021-01-15 科學網

 

我們並不清楚一個分子上有多少不同的修飾。但有一點很清楚,這個領域非常有意思,值得繼續深究下去。

 

這是一個與mRNA結合的細菌核糖體的分子模式圖。

圖片來源:Laguna Design

今天,表觀轉錄組學研究正在蓬勃開展,不過相關的技術仍不夠完善,還需要繼續開發。例如,目前技術的靈敏性尚有不足,無法對少量稀有樣本開展研究,無法對轉錄組修飾開展定量研究,並且無法通過一次試驗發現多種不同的修飾等。而技術上的問題早在多年前就一直困擾著研究人員。

2004年,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腫瘤學家 Gideon Rechavi和同事將當時能找到的所有人類基因組DNA 序列與對應的信使RNA(mRNA)進行了比對,希望找到mRNA序列裡的腺嘌呤轉換成次黃嘌呤的信號。

這種轉換會改變蛋白質的編碼序列,對人類而言,這是保證天然免疫系統正常功能的關鍵因素。Rechavi回憶道:「這項工作聽起來簡單,但實際上非常複雜。多個研究小組都曾嘗試過,但都以失敗告終。」主要因為當時的測序技術還不發達,會產生很多錯誤的測序結果,進而帶來很大數據噪聲。

但Rechavi等人使用了新的生物信息學工具,所以成功地在轉錄組中發現了數千個轉換位點—— 一個有機體或細胞群中的所有mRNA,後續的研究又陸續將這些轉換位點的數量增加到了數百萬個。

不過,次黃嘌呤轉換算得上是一種特例:科研人員只需將DNA序列與RNA序列進行比對就能發現這些位點。但在mRNA序列裡,至少有1/4 的核酸(A、C、G、U)是攜帶化學修飾物的(表觀遺傳學修飾),而現有的測序方法無法發現這些修飾物,科研人員也不知道這些修飾物會給RNA帶來何種改變。

近年來,學界掀起了一股研究RNA表觀遺傳學修飾的熱潮,很多課題組都將目光集中在 N6—甲基腺苷(m6A)這個核酸分子上,研究在全轉錄組水平上的這種化學修飾,以及該修飾與人體健康和疾病的關係。但該研究面臨的問題非常大,因為這種修飾不僅發生在mRNA分子上,也發生在其他RNA 分子上,幾乎涉及生命科學的所有領域,連病毒的RNA都會發生這種修飾。

其實這些修飾本身並不新奇。人們之所以如此關注這種修飾,是因為發現了與這些修飾有關的酶,並且對其有了一定的認識和理解。2010 年,美國芝加哥大學化學家何川提出,這種化學修飾反應是可逆的,而且對於基因表達調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不久之後,何川課題組發現了mRNA化學修飾去除酶——FTO。該發現意味著m6A不只是一個被動的修飾物,細胞也可以逆轉這種修飾反應,即mRNA的化學修飾是可以由細胞來操控的。

用抗體繪圖

早在上世紀70年代初,科學家就發現mRNA存在化學修飾現象,當時使用的技術是對m6A進行放射性標記。但因為這些實驗都是通過mRNA 3』端多聚腺嘌呤尾高選擇性技術富集mRNA分子,所以科研人員擔心這會摻雜進其他種類的RNA。

美國威爾·康奈爾醫學院化學生物學家 Samie Jaffrey表示,「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讓他們無法確定mRNA裡是否還存在其他RNA以及是否發生了『汙染』,人們最終放棄了這種方案。」

另一個難題是確定mRNA裡哪些位點發生了m6A修飾。傳統測序技術會用到逆轉錄反應,即將RNA逆轉錄成互補DNA(cDNA),然後再對cDNA 進行擴增及測序。可是這些逆轉錄酶會去除mRNA上的修飾物。對此,Jaffrey 指出,所以人們根本看不到m6A。

不過雖然存在這些技術上的障礙,科學家還是在細菌的RNA上發現了一些修飾現象,這也引起了Jaffrey 的興趣,她決定看看在哺乳動物的RNA裡是否也存在這種修飾。

她和同事、遺傳學家Chris Mason一起,首先將RNA分子切成小片段,然後用含有特異性針對m6A的抗體對這些片段進行洗脫,最後對富集後含有m6A修飾物的RNA分子測序。通過這種方法,她們清楚地看到了mRNA上的修飾物,而且完全沒有汙染。Rechavi課題組也通過類似方法發現了大量的m6A修飾位點。目前,這些名為m6A-seq和MeRIP-seq的研究方法已經被人們廣泛採用。

多種修飾

其他RNA 化學修飾也引起了科研人員的注意。2016 年,由中國北京大學化學家伊成器、Rechavi與何川共同領導的兩個課題小組使用新抗體技術,實現了全轉錄組水平上N1—甲基腺苷(m1A)這一可逆RNA修飾的譜圖鑑定,發現m1A修飾能夠促進蛋白質的翻譯過程。

雖然研究人員尚不清楚m1A的具體作用,但已經找到了一條線索,即絕大多數RNA都只含有一個m1A位點,而且這些被修飾過的位點的翻譯頻率要遠遠高於其他未修飾的位點。Rechavi說:「這讓我們非常興奮,當然也是一個挑戰,因為我們即將面對的是一套全新的mRNA翻譯調控機制。」

而其他全轉錄組化學修飾研究策略,主要利用的就是某些RNA修飾物能夠與化學標籤結合的特性。當伊成器在2011年末建立自己的實驗室時,人們已經非常清楚,在其他RNA裡含有很多修飾過的RNA組成的核酸——假尿嘧啶,但在mRNA裡還沒有發現過這些核苷。

2015 年,伊成器實驗室發現了一種化學標記和洗脫方法,可用於富集mRNA上的化學修飾物。出乎預料的是,他們在人和小鼠的mRNA中發現了大量假尿嘧啶。於是他們開始專注於研究這些化學修飾物的功能。

伊成器認為,「mRNA裡的假尿嘧啶可能具有多重功能,這取決於它們在什麼時候、什麼位置、如何出現,以及是如何對RNA進行調控的。」目前人們也發現了很多假尿嘧啶寫入因子,但還不清楚是否存在假尿嘧啶擦除因子和識別因子。

不論是抗體還是化學標記,發現RNA中化學修飾位置都是一項非常麻煩的工作。例如,使用抗體時會面臨交叉反應的問題,因此,科研人員必須使用兩種以上的抗體進行實驗,而且還得進行交叉驗證。而使用化學標記方法又有可能更傾向於切斷、結合和富集某些特定的RNA片段並帶來偏倚。

伊成器表示,測序深度和所使用的生物信息學軟體會影響人們發現RNA修飾位點的工作。此外,細胞培養時間也會影響RNA的修飾水平。

優化工具

但無論何時,僅知道某個化學修飾是遠遠不夠的。芝加哥大學分子生物學家Tao Pan 指出,人們還需要對所有的RNA修飾進行定量分析,因為細胞也許就是依靠一定量的RNA修飾才能進行某種功能。對於那些希望通過激活RNA修飾相關蛋白調控修飾水平的科研人員而言,這種修飾定量信息尤為重要。

2015 年,Pan課題組提出了RNA修飾定量研究策略,至少可用於轉錄RNA(tRNA)的修飾研究。該策略採用了一種特殊的逆轉錄酶,能以較高的效率通讀待測RNA分子,哪怕分子中有很多位點已經發生了化學修飾,也不影響該逆轉錄酶的效率。

但最快速了解這些化學修飾物功能的方法可能就是發現它們的識別因子、寫入因子和擦除因子。一旦人們發現了能夠識別某種化學修飾物的因子,那麼就可以很容易地通過基因編輯技術調控該因子的表達,從而幫助科學家在全局上發現化學修飾改變的跡象。

近幾年,何川課題組又發現RNA修飾是一種轉錄子調控機制,參與了細胞內多種不同的作用。因此,科學家迫切需要更多、更好的新技術來探索這些奧秘。

去年10 月,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給何川和Pan提供了一個為期5年、總金額為1060萬美元的資助,以幫助他們建立一個新中心,用於開發與RNA修飾研究有關的新技術。

藉助新影像學技術,人們有可能在肉眼下看到某個RNA分子上的修飾物。此外,科學家開發出新的RNA直接測序技術,以替代傳統測序方法。比如英國牛津納米孔技術公司成功將DNA納米孔測序技術拓展成RNA納米孔測序技術。

但目前仍存在其他挑戰,例如在數據方面就有不小的困難,比如RNA修飾的絕對數量就是個問題。在一個RNA分子上找出所有的修飾,這需要對軟體進行大量嚴格的訓練,才能夠讓它們準確地識別並區分每一個修飾位點的具體情況。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師Winston Timp 說:「我們並不清楚一個分子上有多少不同的修飾。但有一點很清楚,這個領域非常有意思,值得繼續深究下去。」(張章編譯)

《中國科學報》 (2017-04-12 第3版 國際)

相關焦點

  • RNA修飾成學界熱點—新聞—科學網
    但該研究面臨的問題非常大,因為這種修飾不僅發生在mRNA分子上,也發生在其他RNA 分子上,幾乎涉及生命科學的所有領域,連病毒的RNA都會發生這種修飾。 其實這些修飾本身並不新奇。人們之所以如此關注這種修飾,是因為發現了與這些修飾有關的酶,並且對其有了一定的認識和理解。2010 年,美國芝加哥大學化學家何川提出,這種化學修飾反應是可逆的,而且對於基因表達調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 m6A(RNA甲基化修飾)課題思路介紹及熱點方向分析
    ,RNA的表觀遺傳學研究受到很高的重視,其中最具代表的是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即發生在RNA分子腺嘌呤第6位氮原子上發生甲基化修飾。國家自然基金支持情況既代表國家宏觀層面對學術研究的導向性,也可以反映出當前學術研究的熱點方向,我們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標項目分析m6A甲基化研究。
  • 國自然熱點—m6A等熱門RNA修飾研究技術漫談
    以m6A RNA甲基化為代表的RNA修飾領域是當前最受矚目的前沿熱點之一,高分文章頻出,2020年剛過半,據統計m6A文章已經300+篇,國自然項目數呈快速增長的態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將以m6A RNA甲基化為主,全面介紹RNA修飾研究中的常見技術手段,從而幫助研究者找尋合適的工具,大幅提升研究效率和速度。
  • 科學家探討蛋白質翻譯後修飾對肉品質影響—新聞—科學網
    中國農科院肉品加工與品質調控創新團隊近十年來聚焦宰後早期能量代謝與蛋白質翻譯後修飾關聯調控肉品質的分子機制,取得系列重大突破,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徑。 基於該團隊已有研究基礎,近日其對蛋白質翻譯後修飾影響肉品質的最新研究進展進行了系統梳理,綜述了蛋白質磷酸化、乙醯化、亞硝基化和泛素化等蛋白質翻譯後修飾對肉品質的影響,重點討論了蛋白質磷酸化對肉品嫩度、色澤、持水性的影響以及影響蛋白質磷酸化功能的機制和因素。相關成果發表於《食品科學與食品安全綜合評論》。
  • 一文講清非編碼RNA的前世今生,擁有2021的第一篇SCI的秘訣
    ncRNA比以前所想像的要豐富和重要的多,它們在轉錄調節,染色體複製,RNA加工,修飾,mRNA穩定性和翻譯,甚至蛋白質降解和轉運過程中都起作用。ncRNA的由來研究熱點近些年的研究熱點還是在LincRNA上面,未來還會發現更多的非編碼分子,會有窮盡嗎,誰知道呢?
  • 轉錄組研究新利器:ONT直接RNA測序,鹼基修飾、轉錄異構體一網打盡!
    然而,以上方法依賴於cDNA的合成及PCR擴增,去除了天然RNA的鹼基修飾信息,並且只能粗略地估計多聚腺苷酸(poly(A))尾長。ONT直接RNA測序技術是對天然RNA進行測序,能夠保留並檢測RNA鹼基修飾信息,對poly(A)尾長進行相對準確的估算,同時進行全長異構體分析,還原真實RNA特徵。
  • 史上最全非編碼RNA合集,擁有2021的第一篇SCI
    ncRNA比以前所想像的要豐富和重要的多,它們在轉錄調節,染色體複製,RNA加工,修飾,mRNA穩定性和翻譯,甚至蛋白質降解和轉運過程中都起作用。>ncRNA的由來研究熱點近些年的研究熱點還是在LincRNA上面,未來還會發現更多的非編碼分子,會有窮盡嗎,誰知道呢?
  • 杜克大學醫學中心揭示HIV-1新型RNA表觀修飾
    ,即發生在mRNA核苷酸分子上的共價修飾,這種特殊的修飾在細胞及病毒基因表達中發揮重要功能,逐步成為近些年研究的熱點。最近的研究在細胞中發現了一種新的修飾方式——胞苷4號位乙醯化(ac4C),能夠提高mRNA的翻譯的穩定性,研究者推測該機制可能也存在HIV-1中促進病毒的基因表達。利用光輔助交聯ac4C特異性抗體與RNA測序,發現在細胞內HIV-1轉錄本中存在11個保守的ac4C修飾位點。通過分析宿主轉錄組ac4C的定位,多數修飾位點位於編碼區,也有小部分在3』非翻譯區,但都含有UCU基序的特徵。
  • 動物所等揭示RNA修飾酶Dnmt2在精子獲得性遺傳中的重要作用
    精子介導的獲得性表型跨代遺傳是近年來的新興研究熱點,這個領域的興起似乎把科學史上已被打入冷宮的「拉馬克遺傳」理論重新搬上了現代生物學的舞臺。目前該領域的核心觀點是配子可以利用DNA序列之外的表觀遺傳信息載體(DNA甲基化、組蛋白修飾,RNA等)將獲得性性狀傳遞給下一代。特別是近年來關於哺乳動物精子RNA在此過程中的作用為這個領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 2018國自然研究熱點二: RNA甲基化研究深度剖析
    原標題:2018國自然研究熱點二: RNA甲基化研究深度剖析 一、聽說最近 RNA甲基化很火,它是何方神聖? 1、高分文章頻現 說起近來的科研熱點, RNA甲基化修飾的相關研究可以說是當前整個生命科學領域最熱門的方向之一,亮點文章頻出,著實讓人有些目不暇接。
  • 中外專家紀念蛋白質SUMO修飾發現20周年 —新聞—科學網
    日前,第八屆「泛素、類泛素蛋白質修飾研究與應用進展」國際會議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舉行。
  • 環狀RNA促進骨修復機制獲揭示—新聞—科學網
    此外,該團隊對circRNA-vgll3修飾的ADSCs複合CPC支架在修復大滑鼠準骨缺損模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進行了系統評價,結果表明circRNA-vgll3能增加骨礦物質密度、骨小梁數量與新骨體積,顯著促進骨缺損的修復。 專家表示,這項研究揭示了circRNA-vgll3在新骨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與機制,為臨床上骨缺損修復難題的解決提供了新思路。
  • Nat Commun:RNA的甲基化與去甲基化修飾
    2019年12月10日 訊 /生物谷BIOON/ --德國慕尼黑的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大學(LMU)研究人員發現了細菌RNA中一種新型的化學修飾形式。顯然,只有當細胞處於應激狀態時,這種修飾才會附著在分子上,並且在恢復過程中會迅速去除。核糖核酸(RNA)在化學形式上與DNA密切相關,而DNA是所有細胞中遺傳信息的載體。
  • 丙二醯化修飾影響2型糖尿病
    通常來說糖基化的血紅蛋白A1c(HbA1c)作為2型糖尿病的臨床檢測標準,而蛋白質翻譯後修飾在2型糖尿病中還有待揭示。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2型糖尿病及前驅糖尿病中malonyl-CoA水平有顯著上調,而malonyl-CoA又作為賴氨酸丙二醯化修飾的丙二醯基供體,其生物功能可能間接影響賴氨酸丙二醯化修飾的生物學意義,所以丙二醯化修飾引起了研究人員的興趣。
  • 研究揭示m6A RNA表觀遺傳修飾對成年小鼠造血幹細胞靜息狀態的調控...
    研究揭示m6A RNA表觀遺傳修飾對成年小鼠造血幹細胞靜息狀態的調控作用 2018-07-20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該工作首次揭示了m6A RNA表觀遺傳修飾在成體造血幹細胞(HSC)自我更新中的關鍵作用。
  • non-coding RNA databases匯總
    target=http%3A//cbcsrv.watson.ibm.com/rna22.htmlmiRTarBase: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irtarbase.mbc.nctu.edu.tw/index.htmlmiRanda:https://link.zhihu.com/?
  • 環狀RNA(circRNA)資料庫大匯總,快來看看有沒有你需要的!
    此外,更新後的資料庫包含了人類和小鼠之間環狀 rna 的保守性分析。3.Circular RNA Interactome(http://circinteractome.nia.nih.gov/Circular_RNA/circular
  • 非編碼RNA研究園地 | 一種大環肽與腫瘤發生的自然通訊
    摘要N6-甲基腺苷m6A是真核細胞RNA中最普遍的修飾該肽主要與rna結合蛋白(包括m6A)相互作用。m6A一個閱讀器IGF2BP1,因此被命名為「RNA結合調節肽」(RBRP)。Rna結合蛋白rna m6a讀取器IGF2bp1特別有趣,因為IGF2bp1的蛋白質評分在已鑑定的rbp相互作用體rna m中排在前5位。
  • 研究人員發現了調節神經發生的特定環狀RNA
    多種基因在分化時上調或下調,產生神經元特異性蛋白和核糖核酸(RNAs),包括環狀rna (circRNAs)。這類環狀rna直到最近才逃脫了常規檢測,儘管這些分子在哺乳動物大腦中高度表達。然而,腦表達環狀rna的功能作用仍然是未知的。
  • 華北理工大學以二氧化碳還原制乙醇取得新進展 —新聞—科學網
    將二氧化碳還原轉化為高附加值的化學品或液體燃料,是解決氣候變暖、能源危機的理想方式,是當前科學研究的熱點和難點。二氧化碳分子穩定、活化困難,通常需要活潑的氫源才能還原利用。傳統的熱催化二氧化碳加氫製備多碳產物,一般需要較高的溫度和壓力,且產物分布寬、選擇性低。以水作為氫源,利用太陽能驅動催化還原,有望實現溫和條件下的二氧化碳轉化製備多碳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