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m6A RNA表觀遺傳修飾對成年小鼠造血幹細胞靜息狀態的調控...

2020-11-28 中國科學院

研究揭示m6A RNA表觀遺傳修飾對成年小鼠造血幹細胞靜息狀態的調控作用

2018-07-20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

語音播報

  713日,國際學術期刊Cell Research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周波研究組和四川大學龔玉萍研究組合作的最新研究進展Mettl3Mettl14 methyltransferase complex regulates the quiescence of adult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該工作首次揭示了m6A RNA表觀遺傳修飾在成體造血幹細胞(HSC)自我更新中的關鍵作用。

  m6AN6-甲基腺嘌呤)是最常見、最豐富的真核生物mRNA轉錄後修飾之一。它是由甲基轉移酶複合體Mettl3-Mettl14(及其輔助亞基WTAP)催化完成的。目前,m6A的生物學功能已受到廣泛關注,也成為HSC及白血病研究的熱點。在過去的工作中,科學家們發現Mettl3-Mettl14介導的m6A能夠促進急性髓性白血病的發展並維持白血病起始細胞。在斑馬魚和小鼠中,Mettl3的敲低能夠阻斷胚胎發育過程中的內皮-造血轉變,從而抑制pre-HSCs的產生。出乎意料的是,在E10.5胎兒中敲除Mettl3並不影響造血幹細胞和祖細胞(HSPCs)的數量或功能,這提示m6A在早期發育過程中對於HSC自我更新是不必要的。然而,過去的工作並沒有揭示m6A在成體HSC自我更新中的作用。

  周波及龔玉萍課題組發現,在成年小鼠骨髓中,利用Mx1-cre誘導敲除Mettl3可導致HSC數量的顯著性增長,然而,競爭性移植實驗以及二次移植實驗的結果顯示,Mettl3敲除顯著降低了供體來源的血液細胞在受體小鼠中的嵌合率。利用BrdU標記實驗,他們發現Mettl3敲除的HSC快速增殖,不再處於正常的靜息狀態。因此,儘管Mettl3敲除增加了HSC的數量,但HSC的功能受到了抑制。另一方面,Mettl14條件性敲除小鼠表現出與Mettl3敲除小鼠相似的表型,但表型明顯偏弱,而Mettl3/Mettl14雙敲小鼠則表現出與Mettl3單敲相同的表型,這表明Mettl3-Mettl14複合物在HSC中的功能主要由Mettl3介導。

  相對於其它成體幹細胞,HSC的研究有著更為成熟的表型鑑定標準(12種以上抗體組合流式細胞分析)和更為嚴格的功能檢測標準(移植致死性輻照後小鼠),因此,HSC一直被作為成體幹細胞的「範例」來研究新基因、新通路在幹細胞中的作用功能。周波及其合作課題組的這項研究,不僅對HSC自我更新的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也將引領m6A在其它成體幹細胞中的功能研究。

  另一方面,m6A的修飾過程在體內是動態可逆的,它的功能發揮不僅受到甲基轉移酶複合體Mettl3-Mettl14(及其輔助亞基WTAP)的調節,同時還受到去甲基酶(FTOALKBH5)和相應的閱讀器(YTHDFYTHDC等)協同調控。這些去甲基化酶或者閱讀器在HSC功能調控中發揮的功能與Mettl3-Mettl14複合物有何異同,也有待科學家們進一步的勘探。

  碩士一年級研究生姚頎是論文的第一作者,桑麗娜和林明輝是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周波和龔玉萍是該項工作的共同通訊作者。該工作得到了中科院戰略先導項目、科技部幹細胞及轉化研究重點研究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經費支持。

  文章連結

 

研究揭示m6A RNA表觀遺傳修飾對成年小鼠造血幹細胞靜息狀態的調控作用

  7月13日,國際學術期刊Cell Research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周波研究組和四川大學龔玉萍研究組合作的最新研究進展Mettl3–Mettl14 methyltransferase complex regulates the quiescence of adult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該工作首次揭示了m6A RNA表觀遺傳修飾在成體造血幹細胞(HSC)自我更新中的關鍵作用。
  m6A(N6-甲基腺嘌呤)是最常見、最豐富的真核生物mRNA轉錄後修飾之一。它是由甲基轉移酶複合體Mettl3-Mettl14(及其輔助亞基WTAP)催化完成的。目前,m6A的生物學功能已受到廣泛關注,也成為HSC及白血病研究的熱點。在過去的工作中,科學家們發現Mettl3-Mettl14介導的m6A能夠促進急性髓性白血病的發展並維持白血病起始細胞。在斑馬魚和小鼠中,Mettl3的敲低能夠阻斷胚胎發育過程中的內皮-造血轉變,從而抑制pre-HSCs的產生。出乎意料的是,在E10.5胎兒中敲除Mettl3並不影響造血幹細胞和祖細胞(HSPCs)的數量或功能,這提示m6A在早期發育過程中對於HSC自我更新是不必要的。然而,過去的工作並沒有揭示m6A在成體HSC自我更新中的作用。
  周波及龔玉萍課題組發現,在成年小鼠骨髓中,利用Mx1-cre誘導敲除Mettl3可導致HSC數量的顯著性增長,然而,競爭性移植實驗以及二次移植實驗的結果顯示,Mettl3敲除顯著降低了供體來源的血液細胞在受體小鼠中的嵌合率。利用BrdU標記實驗,他們發現Mettl3敲除的HSC快速增殖,不再處於正常的靜息狀態。因此,儘管Mettl3敲除增加了HSC的數量,但HSC的功能受到了抑制。另一方面,Mettl14條件性敲除小鼠表現出與Mettl3敲除小鼠相似的表型,但表型明顯偏弱,而Mettl3/Mettl14雙敲小鼠則表現出與Mettl3單敲相同的表型,這表明Mettl3-Mettl14複合物在HSC中的功能主要由Mettl3介導。
  相對於其它成體幹細胞,HSC的研究有著更為成熟的表型鑑定標準(12種以上抗體組合流式細胞分析)和更為嚴格的功能檢測標準(移植致死性輻照後小鼠),因此,HSC一直被作為成體幹細胞的「範例」來研究新基因、新通路在幹細胞中的作用功能。周波及其合作課題組的這項研究,不僅對HSC自我更新的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也將引領m6A在其它成體幹細胞中的功能研究。
  另一方面,m6A的修飾過程在體內是動態可逆的,它的功能發揮不僅受到甲基轉移酶複合體Mettl3-Mettl14(及其輔助亞基WTAP)的調節,同時還受到去甲基酶(FTO和ALKBH5)和相應的閱讀器(YTHDF或YTHDC等)協同調控。這些去甲基化酶或者閱讀器在HSC功能調控中發揮的功能與Mettl3-Mettl14複合物有何異同,也有待科學家們進一步的勘探。
  碩士一年級研究生姚頎是論文的第一作者,桑麗娜和林明輝是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周波和龔玉萍是該項工作的共同通訊作者。該工作得到了中科院戰略先導項目、科技部幹細胞及轉化研究重點研究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經費支持。
  文章連結
 
研究揭示m6A RNA表觀遺傳修飾對成年小鼠造血幹細胞靜息狀態的調控作用

列印 責任編輯:葉瑞優

相關焦點

  • 研究揭示RNA m6A修飾調控人幹細胞衰老的新機制
    已有研究表明,m6A作為基因表達調控中的重要節點,通過調節靶RNA的出核、穩定性、選擇性剪接和翻譯過程,參與調控諸多生物學事件,而關於m6A在衰老特別是在人幹細胞衰老過程中的研究卻鮮有報導。因此,m6A在人幹細胞衰老過程中的動態變化規律、調控作用及關鍵調節因子均需進一步闡明。
  • 動物所等揭示RNA m6A修飾調控人幹細胞衰老的新機制
    已有研究表明,m6A作為基因表達調控中的重要節點,通過調節靶RNA的出核、穩定性、選擇性剪接和翻譯過程,參與調控諸多生物學事件,而關於m6A在衰老特別是在人幹細胞衰老過程中的研究卻鮮有報導。因此,m6A在人幹細胞衰老過程中的動態變化規律、調控作用及關鍵調節因子均需進一步闡明。
  • Nature:科學家首次揭示RNA表觀修飾在造血幹細胞發育中的關鍵作用
    在脊椎動物中,造血幹細胞最初由特化的生血內皮通過內皮-造血轉化(EHT)過程產生於胚胎期主動脈-性腺-中腎區,隨後向胎肝(小鼠和人)或尾部造血組織(斑馬魚)遷移並進行擴增,向胸腺遷移以便發育為淋系細胞,最後,向骨髓(小鼠和人)或腎髓(斑馬魚)遷移以維持終生造血。
  • 【學術前沿】曲靜/慈維敏/張維綺/劉光慧合作揭示RNA m6A修飾調控...
    現有研究表明,m6A作為基因表達調控中的關鍵節點,它通過調節靶RNA的出核、穩定性、選擇性剪接以及翻譯過程,參與調控諸多生物學事件。但是,關於m6A在衰老特別是在人幹細胞衰老過程中的研究卻鮮有報導。因此,m6A在人幹細胞衰老過程中的動態變化規律、調控作用以及關鍵調節因子均有待進一步闡明。
  • 【科技前沿】曲靜/慈維敏/張維綺/劉光慧合作揭示RNA m6A修飾調控...
    現有研究表明,m6A作為基因表達調控中的關鍵節點,它通過調節靶RNA的出核、穩定性、選擇性剪接以及翻譯過程,參與調控諸多生物學事件。但是,關於m6A在衰老特別是在人幹細胞衰老過程中的研究卻鮮有報導。因此,m6A在人幹細胞衰老過程中的動態變化規律、調控作用以及關鍵調節因子均有待進一步闡明。
  • 化學所在RNA表觀遺傳修飾的化學調控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RNA的表觀遺傳修飾是RNA調節基因表達的化學基礎,利用新反應技術和新分子工具對RNA修飾進行精準調控對揭示RNA介導的遺傳信息表達網絡具有重要意義化學所在RNA表觀遺傳修飾的化學調控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RNA的表觀遺傳修飾是RNA調節基因表達的化學基礎,利用新反應技術和新分子工具對RNA修飾進行精準調控對揭示RNA介導的遺傳信息表達網絡具有重要意義
  • 首次揭示RNA的m6A修飾調控染色質狀態和轉錄活性的重要機制—新聞...
    1月17日,同濟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 《科學》首次揭示RNA的m6A修飾調控染色質狀態和轉錄活性的重要機制
    為發育和疾病的調控和靶點開發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1月17日,同濟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附屬東方醫院高亞威教授聯合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何川、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研究員韓大力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染色體相關RNA上的m6A 修飾參與染色質狀態與轉錄活性的調控》,在線發表於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科學》。
  • 造血幹細胞髓系分化潛能調控的分子機制_鄭大中科博生
    在應急情況下,處於靜息狀態的造血幹細胞能夠快速激活,分化產生所需要的各種血液細胞,這一過程是如何調控的並不清楚。來自中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Med23 serves as a gatekeeper of the myeloid potential of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的文章,揭示了Med23調控造血幹細胞髓系分化潛能的分子機制,闡明了Med23介導的轉錄調控、造血幹細胞的活化以及髓系分化潛能之間的關係。中科博生。
  • 杭州師範大學Cell Stem Cell揭示幹細胞表觀遺傳調控
    來自杭州師範大學的研究人員證實,SIRT6通過表觀遺傳調控Wnt信號控制了造血幹細胞穩態。這一研究發現發布在4月7日的《細胞幹細胞》(Cell Stem Cell)雜誌上。杭州師範大學衰老研究所的鞠振宇(Zhenyu Ju)教授與助理研究員汪虎(Hu Wang)博士是這篇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
  • Nature綜述:幹細胞功能的表觀遺傳學調控
    不同細胞的分化程序由轉錄和表觀遺傳學調控保駕護航。不過,人們還不了解表觀遺傳學調控在發育完成之後對組織內穩態做出的貢獻。       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雜誌七月十三日發表了題為「Epigenetic control of adult stem cell function」的綜述文章。
  • Sci Adv|周慶華團隊揭示表觀遺傳修飾調控熱應激跨代遺傳
    ,且這種現象在未經熱刺激的後代中仍然能維持到F5代,並揭示了這種跨代遺傳效應被組蛋白H3K9me3和DNA的N6-mA(DNA上的N6-甲基腺嘌呤)的修飾所介導。由於所觀察到的熱壓力誘導的生存優勢會在有限世代內恢復到正常水平,作者猜測這一現象可能是受到表觀遺傳的調控。通過對參與表觀遺傳調控的部分基因突變株進行檢測,發現組蛋白H3K9me3修飾參與該跨代遺傳效應。H3K9me3甲基轉移酶的set-25和set-32基因的缺失【10】,消除了這種熱激誘導存活優勢的記憶效應。
  • Cell Research:揭示m6A RNA修飾在哺乳動物精子發生中的作用機制
    該研究繪製了小鼠不同發育階段生精細胞的m6A RNA修飾圖譜,揭示了m6A RNA修飾通過調控精子發生過程中關鍵基因的轉錄後翻譯,從而控制精子發生的分子機制。精子發生是高度複雜和特化的細胞發育過程,包括精原細胞增殖、精母細胞減數分裂和精子形成三個階段。精子發生過程中的基因表達在轉錄水平、轉錄後水平及翻譯水平上受到精密的調控,從而確保精子發生不同階段功能特異基因的準確表達。
  • 辯論之外的故事:新型組蛋白修飾與表觀遺傳調控(一)
    "表觀遺傳調控的分子本質是修飾依賴的識別和催化",李海濤教授說。實際上,近年來隨著高分辨質譜分析技術和生化實驗手段的綜合運用,除了傳統上的組蛋白乙醯化和甲基化,陸續發現近十幾種新型組蛋白修飾類型,大大拓展了對組蛋白表觀遺傳的認識。,這些組蛋白上的各種修飾在多個位點上相互交織影響,形成了複雜的組蛋白修飾調控網絡,發揮了遠遠超過辯論所涉及內容的表觀遺傳調控新機制。(圖1)。
  • 【科技前沿】李國紅/許雪青合作揭示靜息態基因的染色質結構特徵並...
    基於染色質表觀遺傳標誌以及染色質結合蛋白,染色質狀態可以被分為許多不同的類型,如活躍狀態(active)、抑制狀態(repressive)以及靜息態(poised)等等。在眾多的染色質狀態中,靜息態因為與幹細胞的多能性相關,且在細胞分化過程中與基因快速激活的潛能密切關聯,所以受到很多研究者的關注。
  • 植物所揭示植物中O-GlcNAc糖基化介導表觀遺傳修飾調控發育新機制
    在植物中,這種動態的蛋白糖基化與磷酸化修飾調節植物春化作用介導的開花過程,而O-GlcNAc信號與組蛋白表觀遺傳調控的關係尚不清楚。  該研究揭示了植物體內一種新的蛋白O-GlcNAc糖基化介導表觀遺傳修飾調控開花的機制,並且建立了組蛋白甲基轉移酶的O-GlcNAc修飾參與植物發育過程的新功能。
  • 廣州健康院揭示造血幹細胞穩態調控的新機制
    近日,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王金勇課題組和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實驗血液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程輝/程濤課題組合作攻關,在造血幹細胞穩態調控領域研究取得新突破,最近在Haematologica(血液學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Loss of Nupr1 promotes engraftment by tuning the quiescence threshold of hematopoietic
  • 廣州生物院揭示多梳蛋白PCGF5調控胚胎幹細胞
    該研究工作揭示了多梳蛋白PCGF5調控胚胎幹細胞向神經前體細胞分化的相關分子機制。  表觀遺傳修飾在維持幹細胞特性及細胞命運轉變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多梳蛋白作為重要的表觀遺傳修飾因子首先在果蠅中被發現,是表觀遺傳修飾的重要調控因子。
  • 上海科學家揭示造血幹細胞調控激素 或可幹預白血病
    中科院生化與細胞所 供圖中新網上海7月25日電 (鄭瑩瑩 高雪蓮)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25日發布消息稱,該所的周波研究組與上海交通大學的鄭俊克研究組合作研究,首度揭示了促黃體生成素在維持造血幹細胞數量穩定中的重要調控功能,目前相關論文已發表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
  • 人類早期胚胎發育表觀遺傳調控規律解密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殖遺傳專科醫院徐家偉、姚桂東博士,清華大學生命學院博士生吳婧怡、博士生劉伯峰、博士後林自立和醫學院博士生王培哲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該研究獲得了國家重點研究發展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組部青年千人計劃等項目的支持。這一重要發現進一步理解人類胚胎發育過程中染色質重編程調控機制,也為研究體外受精、試管嬰兒等相關應用和胚胎發育相關疾病提供了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