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6月太陽離我們最近?但6月通常不是最熱的時候?

2021-01-16 學地理觀海洋

生活在北半球(大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北的溫帶地區)的我們,如果對於相關知識稍有了解,都知道在6月22日前後的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距離我們最近,之後又會向南移動,於冬至日到達南回歸線才開始折返。

北回歸線標誌建築

那麼問題來了:6月通常不是最熱的時候,按理來說應該太陽距離越近氣候越炎熱,但實際上北方氣溫高值往往出現在七月,南方更晚,一般在八月。

剛剛過去的五一,全國大部分地區都經歷了一個氣溫高值,隨後隨著一波冷空氣過境,氣溫又有所下降,回到了春天的溫暖。其實從太陽距離的角度看,現在和七月底八月初的太陽位置應該是相差不遠的,都處於北回歸線和赤道之間。但現在氣溫較為舒適,七月底大概是北方大部分地區全年的氣溫峰值。

下面的文字會逐步揭示其中的原理。

原理分析

我想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破曉時分,天是最冷的;然後隨著太陽升起,地面一點一點增溫,在下午兩點左右達到峰值,此後溫度開始下降。

太陽升起後,地面開始增溫

換個方式,也就說,一天中氣溫最高值不會出現在太陽高度角最大的中午十二點左右。在下午三點後,太陽西斜,輻射減弱,地面吸收的熱量小於耗散出去的熱量,溫度就開始下降。

也許有人要問了,地面溫度跟氣溫又有什麼關係?其實,太陽照在大地上的短波輻射,很大一部分都以長波輻射的形式反射回空氣中。地面是對流層大氣的直接熱源,地面溫度高了,近地面氣溫也就會相應升高。這也造成在對流層,氣溫隨著高度增加而降低,大約升高100米氣溫降低0.6℃。

對流層

如果我們把時間尺度拉長到一年,那就是夏季地球吸熱,冬季散熱了。夏季晝長夜短,白天吸收的熱量如果晚上耗散不完就會累積,氣溫就會越來越高。

3月21日前後是春分日,太陽直射赤道,之後陽光向北回歸線移動,北半球迎來夏半年,南半球迎來冬半年。因此對於靠近北回歸線的廣東海南一帶來說氣溫會迅速回升。同時由於我國特殊的地理位置,海陸差異顯著,春季冷空氣活動仍然比較頻繁,所以時常會有降溫天氣。隨著太陽直射點持續北移,北方地區有了更長的白晝,雖然由於不是直射單位面積地面吸收的太陽熱量不如南方多,但時間彌補了接收的熱量,所以南北方氣溫差距逐漸減小。即使北緯50度在盛夏仍然會有高於30℃的天氣。

季風進退與海陸差異的影響

以上是基本原理的概述,下面再說說其他影響因素。畢竟天氣系統比較複雜,一種天氣背後可能有很多因素在發揮作用。這裡仍然分析宏觀的情況。

季風進退,說的就是雨季。我國季風氣候典型,在天氣系統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雨季的來臨通常會降低氣溫,增加溼度(就是預報的溫度不高但體感溫度很熱的情況,然而氣象學中討論的並不是體感溫度)南方雨季大約在六七月,雨季結束後受副熱帶高壓控制變得炎熱乾燥。北方雨季稍晚,華北平原大約在七月中下旬,西北大約在八月。

雨季

南方地區在雨季結束後氣溫回升,八月左右出現極值;而東北和西北地區八月幾場秋雨下了就一下子入秋。因此雨季會影響氣溫的變化。

另外說的是海陸因素。南方受到海洋的影響更大,氣候的海洋性更為強烈。海洋的比熱容很大,對於氣溫變化反應更不明顯。海洋是在八月和二月達到溫度最大,最小值,會影響南方的氣候。北方氣候大陸性強,在一月和七月達到氣溫最低和最高值。

今天分享的內容到此為止,如果對於內容有獨到的見解,或者有其他方面的需要,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請定好您的鬧鐘,7月4日,地球將離太陽最遠
    你現在在地球上對你來說很熱嗎?還是冷場?地球的遠日點出現在北半球的夏季和南半球的冬季。這應該告訴你,我們離太陽的距離並不是四季的原因。事實上地球的軌道幾乎是圓的,但又不完全是圓的。所以我們到太陽的距離變化不大。
  • 請定好您的鬧鐘,7月4日,地球將離太陽最遠
    地球的遠日點出現在北半球的夏季和南半球的冬季。這應該告訴你,我們離太陽的距離並不是四季的原因。事實上地球的軌道幾乎是圓的,但又不完全是圓的。所以我們到太陽的距離變化不大。今天,我們與太陽的距離比6個月之後的距離要遠300萬英裡(500萬公裡)。相比之下,我們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約為9300萬英裡(1.5億公裡)。
  • 今天地球離太陽最遠
    這應該告訴你,我們離太陽的距離並不是四季的原因。事實上地球的軌道幾乎是圓的,但又不完全是圓的。所以我們到太陽的距離變化不大。今天,我們與太陽的距離比6個月之後的距離要遠300萬英裡(500萬公裡)。相比之下,我們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約為9300萬英裡(1.5億公裡)。
  • 地球距離太陽最近的時候,為什麼卻是北半球最冷的時候?
    文/Yookee眾所周知,地球圍繞太陽是在一個橢圓的軌道上作周期性公轉,既然是橢圓形軌道,那軌道上就有近日點和遠日點,即地球處在遠日點時離太陽最遠,在近日點時離太陽最近。如下圖所示:經科學測算,地球在1月初位於軌道的近日點,此時北半球正值最寒冷的冬季;在7月初位於軌道的遠日點,此時北半球正值最炎熱的夏季。我們都理解,地球上的寒冷或炎熱,直接取決於從太陽那裡獲取的光照。那麼在1月初的冬季,地球是離太陽最近的,理論上地球應該最溫暖才對,為什麼北半球卻是最寒冷的呢?
  • 什麼時候我們離太陽最近?是早晨還是黃昏
    在上半年(從1月1日到7月1日)逐漸離開太陽,到下半年則逐漸接近太陽。其最大距離與最小距離之差約為5000000千米,這個距離變化平均每晝夜約為30000千米,從中午到黃昏平均變化約7500千米,比地球自轉造成的距離變化大一些。
  • 你知道一年中地球離太陽最近是在什麼時候嗎?
    地球繞太陽的公轉軌道是一個橢圓形,太陽位於橢圓的其中一個焦點上,所以地球在一年的某一時刻會運行到距離太陽最近的位置,這個位置被稱為地球的近日點。就目前而言,地球大約在每年的1月3日左右運行至近日點,此時的日地距離大約為1.471億千米(平均距離為1.496億千米)。
  • 10月6日火星離地球最近,火星探測器為什麼不在這時候發射
    火星是我們地球的鄰居,也是目前為止人類最適合移居的星球。為了探索研究火星,人類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美國從60年代開始,就發射了許多探測器火星車去往火星,最近SpaceX的馬斯克更是把將人類移民去火星當成SpaceX的主要目標。
  • 10月6日火星離地球最近,火星探測器為什麼不在這時候發射
    火星是我們地球的鄰居,也是目前為止人類最適合移居的星球。為了探索研究火星,人類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美國從60年代開始,就發射了許多探測器火星車去往火星,最近SpaceX的馬斯克更是把將人類移民去火星當成SpaceX的主要目標。
  • 北半球最冷的一月,地球和太陽卻在最親密的距離
    在美國時區,即1月2日,東部時間早晨8:31,中部時間早晨7:51,山地時間早晨6:51,太平洋時間早晨5:51,阿拉斯加時間早晨4:51,以及夏威夷時間早晨3:51。  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是一個橢圓,天文學家把這個軌道上離太陽最近的點稱為近日點,這個詞由來源於希臘兩個詞根所組成:「peri」,意思是「近」,「helios」意思是「太陽」。
  • 太陽一天什麼時候離我們最近?你知道多少?
    太陽一天什麼時候離我們最近?你知道多少?首先說一下,這個還真不知道太陽在一天之中什麼時候距離我們最近。我覺得一天之內太陽對於地球距離的變化很小,完全可以忽略不計。我只知道一年之中,太陽什麼時候距離我們最近和最遠。由於地球是太陽的八大行星之一,因此地球圍繞著太陽公轉。地球在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並不是正圓形的,而是橢圓形的,太陽相對於地球的位置,近似於在這個橢圓的一個焦點的位置。
  • 今年的今天,地球離太陽最近!
    其實行星離太陽更近一點並沒有什麼不尋常的,這是一種發生在日曆年初的正常現象。地球沿橢圓形軌道運行,因此在365.25天的旅程中,它與太陽的距離會發生變化。據報導,美國東部時間周日(1月5日)凌晨2點48分,地球到達近日點,也就是離太陽最近的時刻。
  • 日環食2020年6月什麼時候出現 2020年6月日環食具體時間表
    導語:今年6月的天象中,除了不能錯過美麗的流星雨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天象千萬不能錯過,那就是日環食。雖然日環食並不是罕見的天象,但對某一固定地點來說,著實少見。那麼,到底日環食2020年6月什麼時候出現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2020年6月日環食具體時間表。
  • 夏至過後,地球將於7月4日到達遠日點,為什麼卻越來越熱?
    今年6月21日是夏至。夏至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夏至過後,地球繼續遠離太陽,大約在7月4日達到遠日點。那為什麼天氣反而越來越熱?一、地球繞日公轉軌道和近日點、遠日點。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每年完成一圈。但其公轉的軌道並不是標準的圓形,而是略微橢圓。每年的1月初,地球離太陽最近,也就是在近日點,距離太陽大約1.471億公裡;每年的7月初,地球離太陽最遠近,也就是在遠日點,距離太陽大約1.521億公裡。兩者相差約500萬公裡。二、地球自轉軸和夏至、冬至。
  • 除了太陽,它是離我們最近的恆星了,但是我們卻看不到它
    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滿天的星鬥都對我們眨眼睛,那麼哪顆星星距離我們最近呢?除了月亮這個星球之外,就是金木水火土和天王星這幾大行星了,恆星之中,太陽距離我們最近,當然它不能算夜空中的星星,那麼夜空中的恆星哪個距離我們最近呢?是最亮的天狼星嗎?不是的!
  • 火星將在10月6日最接近地球
    2018年7月28日清晨,印度尼西亞西爪哇島的亞迪·蘇裡亞迪(Yadi Suryadi)寫道:「月球(右)在月全食開始達到食甚階段時變紅,而紅色的火星(左)正好在它對面。」2020年10月13日,火星到達近地點,儘管地球還將在火星和太陽之間搖擺。為什麼我們並不是地球經過火星和太陽正中間的那一天,距離火星最近呢?
  • 冬至是北半球太陽輻射最弱的一天,為何卻不是最冷的那一天?
    我們對天氣冷暖的判斷,其實就是對氣溫高低的感知,氣溫的高低則是由空氣中所蘊含的熱量來決定的。大家都知道,地球上的光和熱都是來自於太陽,空氣中的熱量當然也來自於此,我們可以得出,對於地球上的某片固定區域來講,它吸收到的太陽輻射越弱,天氣就越冷。
  • 地球1月4日經過近日點 全年距離太陽最近
    參考消息網1月4日報導 北京時間1月4日22時,地球經過近日點,這是一年中地球距離太陽最近的時刻。經過近日點時,地球與太陽相距14710萬千米,比經過遠日點時的距離小了500萬千米。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月3日報導,地球過近日點通常在1月初,過遠日點通常在7月初。
  • 地球離太陽最遠時為何天氣越來越熱?|科學貓科普
    在遠日點,我們的星球比1月份少了7%的陽光,但是地球軌道的變化並不是導致我們季節更迭的原因。 Credit: NASA Goddard儘管地球北半球地表溫度很高,但太陽和地球之間的距離比距離最近的時候要遠300萬英裡。Credit:NASA GoddardOn Friday, Earth will swing toward the outermost point in its orbit, known as aphelion.
  • 水星離太陽最近,為什麼水星上依然有水?
    起初的水星是一顆不為人知的星球其實在整個太陽系統中,水星一開始是一顆最不為人知的行星。因為水星離太陽很近,我們無法用望遠鏡在良好的條件下看到它,如果我們直接用望遠鏡直接對準水星,太陽強烈的光線會破壞望遠鏡的光學系統!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哈勃從未拍攝過水星的圖像。
  • 今年6月來北半球高溫難耐 南半球遇罕見寒冷
    地球為何北熱南冷?由於氣候成因過於複雜,現在還沒有一個一致的意見。但是,分析人士無不擔憂地指出,這種極端天氣有可能在未來持續下去。今年夏天,北半球普遍高溫。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局指出,今年的6月份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6月份。在一片高溫的恐慌中,俄羅斯這個歷來以嚴寒著稱的國家,在這一輪的酷熱中受災頗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