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子對質子質量的直接貢獻為80%以上—新聞—科學網

2020-11-23 科學網
美首次在光子—質子碰撞中測量J/ψ介子表明
膠子對質子質量的直接貢獻為80%以上

 

美國物理學家在新一期《物理評論快報》雜誌撰文稱,他們藉助光子—質子碰撞,首次對一種名為J/ψ介子的亞原子粒子進行了測量。初步結果表明,膠子對質子質量的直接貢獻為80%以上。研究人員稱,測量在以前未探索過的能量區域進行,有望開闢新研究領域。

J/ψ介子由一個粲夸克和一個反粲夸克組成,由光子—質子碰撞產生,因此攜帶有質子中膠子的信息。夸克是一種基本粒子,質子和中子都由夸克組成;而膠子讓夸克「偎依」在一起。J/ψ介子由丁肇中等團隊發現。1976年,丁肇中等人因此榮膺諾貝爾物理學獎。

佛羅裡達州立大學(FSU)強子物理學小組是美國能源部託馬斯·傑斐遜國家加速器設施GlueX協作組的主要成員,他們希望找出與膠子有關的新信息。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將光子束髮射到GlueX光譜儀中,光子束穿過液態氫罐,並與其中的質子發生反應。探測器接著開始測量在對撞中產生的粒子,物理學家可重建對撞細節並獲得更多有關產生粒子的信息。

研究從2016年開始,研究人員每年能收集約100萬至200萬千兆字節的數據。他們表示,與以往研究相比,新測量在更低的能量閾值下進行,這意味著新測量對膠子在質子中的分布以及它們對質子質量的貢獻更敏感。

結果表明,產生的J/ψ介子比預期要多,這意味著膠子對質子以及整個原子核質量的貢獻更大,膠子對質子質量的直接貢獻為80%以上。

科學家們仍在進行進一步測量,希望對組成原子核的粒子和力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測量碰撞中產生的J/ψ介子時,還可以尋找其他包含粲夸克的亞原子粒子。GlueX協作組也一直在尋找五夸克態(pentaquarks),但迄今一無所獲。此前,中國清華大學科學家參與的LHCb實驗發現了五夸克態的蹤跡。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膠子對質子質量的直接貢獻為80%以上
    美國物理學家在新一期《物理評論快報》雜誌撰文稱,他們藉助光子—質子碰撞,首次對一種名為J/ψ介子的亞原子粒子進行了測量。初步結果表明,膠子對質子質量的直接貢獻為80%以上。研究人員稱,測量在以前未探索過的能量區域進行,有望開闢新研究領域。
  • 科學家首次測定:膠子對質子質量的直接貢獻為80%以上
    物理學家組織網圖美國物理學家在新一期《物理評論快報》雜誌撰文稱,他們藉助光子—質子碰撞,首次對一種名為J/ψ介子的亞原子粒子進行了測量。初步結果表明,膠子對質子質量的直接貢獻為80%以上。研究人員稱,測量在以前未探索過的能量區域進行,有望開闢新研究領域。J/ψ介子由一個粲夸克和一個反粲夸克組成,由光子—質子碰撞產生,因此攜帶有質子中膠子的信息。
  • 物質的質量來自哪裡?進入質子內部看看
    現在我們知道,原子是由更小的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的。電子是基本粒子,意味著它無法繼續分割,但是質子和中子可以進一步分解為基本粒子夸克和膠子。質子是由兩個上夸克和一個下夸克組成的(中子則是由一個上夸克和兩個下夸克組成),但是當我們把三個夸克的質量加起來時,卻發現夸克的質量之和比質子質量的0.2%還要少。(膠子本身是無質量的,而電子的質量不到質子質量的0.06%。)這是為什麼?這其中的原因與一種對我們來說非常違反直覺的力有關——強核力。
  • 天體物理學家告訴你質子的質量從哪來?
    在恆星生命的所有階段,包括巨相,核聚變為恆星提供動力,核與核將更加緊密地結合,通過E = mc將質量轉化為能量的輻射所發射的能量將更加緊密。由於未知得原因,質子質量的99.8%,來自這些膠子。在某種程度上,整體的重量遠遠超過其各部分的總和。一開始聽起來似乎不可能,因為膠子本身就是無質量顆粒。但是你可以把它們之間產生的力量看作彈簧:當彈簧伸縮量為0時,彈簧不產生彈力,但是形變量越大彈力越大。事實上,兩個夸克之間的能量,其距離變得太大,它就像額外的夸克/反夸克對存在於質子:海夸克。
  • 美國對撞機開建,破解質子質量之謎
    質子由更小的夸克和膠子構成,膠子像膠水一樣把夸克綁在一起。令人驚奇的是,夸克只佔了質子和中子質量的很小部分,膠子可能佔了宇宙可見物質質量的90%以上,這是為什麼?此外,對於夸克和膠子是怎麼互相組織的,我們也知之甚少。如今,有望解決這些疑問的利器即將誕生。
  • 一個至今無解的謎:構成萬物的質子和中子,質量從何而來?
    據科學家估計,可觀測的宇宙中存在大約1053千克的普通物質,其中絕大部分是質子和中子,總數大約有1080個。原子就是這兩種粒子與電子組成的。但是質子和中子的質量是從何而來的呢?答案其實並不簡單。質子和中子由夸克和起著黏結作用的膠子組成。膠子是無質量的,而質子和中子(統稱為核子)內部所有夸克質量的總和不到核子總質量的2%。那麼其餘的質量是哪來的呢?
  • 質子和中子的質量從哪裡來的?一項新的設備有望找到答案
    質子和中子由稱為夸克的粒子和稱為膠子的結合粒子組成。膠子是無質量的,質子和中子內的夸克質量(統稱為「核子」)的總和約佔核子總質量的2%。那麼剩下的來自哪裡呢?這不是這些基本原子碎片的唯一奧秘。核子的旋轉同樣令人費解 - 其中的夸克旋轉無法解釋它。科學家現在認為自旋,質量和其他核子特性是由夸克和膠子之間的複雜相互作用產生的。但究竟如何發生這種情況尚不清楚。
  • 物理學家們終於計算出了質子質量的來源
    質子的質量不僅僅是其各個部分的總和。現在,科學家們才知道是什麼導致了亞原子粒子的重量。質子由什至由較小的稱為夸克的顆粒組成,因此您可能希望簡單地將夸克的質量相加即可得到質子的質量。但是,這個數字太小了,無法解釋質子的體積。
  • 質子為什麼自旋?物理學給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答案
    質子有兩個上夸克和一個下夸克,它們由膠子連接在一起,膠子是無質量的,帶顏色電荷的粒子,它們把三個夸克相互連接在一起。每個夸克的自旋是1/2,所以你可能會簡單地認為只要一個自旋方向與另兩個相反,就會得到質子的自旋。直到20世紀80年代,標準推理都是這樣進行的。
  • 神秘的質子內部世界
    普通可見物質的質量約佔整個宇宙質量的5%,由「基本粒子」構成,其中99%以上的質量由大約1080個質子和中子貢獻。核子是組成原子核的質子和中子的統稱。核子的質量是怎麼來的呢?1964年,英國物理學家希格斯(Higgs)提出了希格斯場的存在,並預言了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的存在。
  • 質子的壓力如何分布?物理學家首次「完整」計算出來了
    一茶匙的中子星物質的質量大約是月球質量的15倍。然而「天外有天」,作為構成宇宙中大部分可見物質的基本粒子——質子,其內部壓力更高。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物理學家們首次通過考慮夸克和膠子(質子的基本亞核成分)的壓力貢獻比例,計算出了質子的壓力分布,發現其結構中包含一個高壓核心。質子結構中的最高壓力,甚至比中子星內部產生的壓力還要巨大。高壓核心產生的壓力是向外的,周圍區域產生的壓力向內。
  • 太陽CNO聚變循環產生中微子—新聞—科學網
    恆星的能量來自於氫到氦的核聚變,這通過兩個過程發生:質子-質子鏈反應(pp)和碳氮氧循環(CNO),前者只涉及氫氦同位素,後者靠碳氮氧催化聚變。質子-質子鏈反應是與太陽大小類似的恆星的主要能量產生方式,約佔全部生產能量的99%,這一點已得到廣泛研究。研究碳氮氧循環更具有挑戰性,因為通過這種機制產生的中微子每天只比背景信號多幾個而已。
  • 國際科學團隊成功揭開質子質量之謎
    憑藉目前世界最強大計算機的運算能力,法國、德國和匈牙利的物理學家發現:95%的質子質量由夸克和膠子的能量轉化而來,以此確認了描述粒子間強相互作用理論的有效性,並從粒子學角度證明了愛因斯坦著名的質能公式
  • 組成質子的夸克,質量只佔質子的7%,剩下的93%都是什麼?
    組成質子的夸克,質量只佔質子的7%,剩下的93%都是什麼?我們知道組成世間不同物質的基本粒子是原子,而組成原子的粒子,又有原子核和核外的電子。至於組成原子核的粒子,那就是質子和中子了。而科學家又把質子和中子再進行了「分割」,發現它們是由更小的粒子「夸克」組成的,其中質子由2個上夸克和1個下夸克組成,而中子由1個上夸克和2個下夸克構成。但是科學家經過測量後,發現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組成質子的夸克,質量只佔質子的7%。那麼質子剩下93%的質量都是什麼?
  • 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打響 「中國品牌」—新聞—科學網
    「像張先生這樣的患者是很幸運的,他們無需再遠渡重洋到國外先進粒子機構接受質子重離子治療,在家門口即可享受到國家醫療事業發展帶來的福祉。」醫院黨委書記吳曉峰說。 5年內,醫院著力重離子技術優勢,圍繞我國發病率靠前的鼻咽癌、顱內顱底腫瘤、早期肺癌、肝癌、前列腺癌等5個重點病種開展臨床治療,並對胰腺癌開展重點臨床研究(「5+1」重點病種),重點病種出院患者數佔總數的63%,醫院首創的局部復發鼻咽癌重離子再次放療的規範,已成為鼻咽癌粒子放療領域認可的國際標準。「癌中之王」胰腺癌的重離子放療方案,獲得國際腫瘤權威機構的科研資助。
  • 國產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加速器研製成功—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近日發布消息,由我國科學家自主研製的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治療系統加速器順利引出200兆電子伏特的質子束流,實現高能量級超導回旋加速器技術的關鍵突破
  • 首次觀察到質子-質子碰撞產生的三質量規範玻色子
    測量波色的核素是膠子、W±以及Z波色子。    Triboson相互作用非常罕見,通常比希格斯玻色子事件稀少數百倍,因為它們通常每千億質子-質子碰撞發生一次。儘管標準模型可以預測它們的存在,但迄今為止物理學家還無法通過實驗觀察它們。
  • 質量並不等於重量,質量是怎麼來的?電子為什麼也會有質量?
    但原子並不是構成物質的最小單位,原子本身又可以拆分為質子、中子以及電子。 電子屬於基本粒子,也就是物質的最小單位,不可繼續分割,而質子和中子還可以分割為夸克。兩個上夸克和一個下夸克結合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個質子。
  • 超氚核與反超氚核質量和結合能精確測量
    該測量結果更新了近50年前測量的超氚核的Lambda分離能,顯示了超氚核的Lambda分離能比早期測量結果約大三倍;也通過測量超氚核與反超氚核的質量差別在世界上首次以萬分之一的質量精度驗證了CPT(電荷共軛變換-宇稱反射-時間反演)對稱性在奇異物質原子核上的成立。
  • 2018年理論物理所重要科研進展系列十九:從格點量子色動力學理解質子質量來源
    核子由夸克與膠子組成,Higgs粒子為夸克提供了質量,而膠子沒有質量。但是Higgs為夸克模型中組成核子的上下夸克提供的質量,在核子尺度僅為核子質量的約1%。從量子色動力學(QCD)出發,夸克質量的貢獻會被誇克凝聚的效應加強;而除了夸克質量的貢獻,核子質量中還有夸克與膠子運動產生的動能貢獻。同時,純粹的量子反常效應也對核子質量有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