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最近幾年在世界的輿論聲中活的並不逍遙自在,今天斷軸,明天DSG有問題,後天排放又造假,可謂是麻煩不斷。割地賠錢在所難免,但又有何妨?大眾想跟全世界說一句:I『m Chinese!
懂它的朋友都知道,大眾最拿的出手的莫過於高爾夫,知名度最高的莫過於甲殼蟲、T1。這裡有人要問了,其他的車型呢?帕薩特、邁騰、速騰等等。這些車其實還是不錯的,中規中矩,經濟實用,但國外市場的銷量相對於國內,那就差遠了。要說中國是大眾失散多年的母親那絕對沒人反對。去年一年南北大眾加進口大眾合計共售出300.62萬臺車,算下來一天就要賣八千三百多臺,在所有汽車企業中位列第一,驚訝不驚訝?
到底是什麼因素導致國人對大眾愛的死去活來呢?至今也沒有明確答案。有人說國人有大眾情節,因為來國內的時間比較久。有人說大眾看起來更高級,開起來更有德味。大概正是這些口口相傳才讓大眾熱銷至今。
好吧,天時地利加人和,銷量好就好吧,但是朗逸又何德何能可以月月得第一。六月銷量30553臺就是鐵的證明,這臺車如此好賣好海車匯還真想不通。要知道,大眾全系都已經更換MQB平臺的情況下,朗逸還在採用上世紀的PQ34,這就是大家所說的成熟穩定嗎?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海車匯在這裡建議所有廠家都不要推出新平臺新車型了,還是這樣的老傢伙更能受到大家青睞。
說起這個PQ34平臺,很多人可能不了解。PQ34誕生於1997年,是對應大眾橫置發動機小型車的通用平臺。高爾夫4就是誕生在這一代平臺上,而現在高爾夫8都已經在路上了,由此可見平臺的老舊程度。很多人認為平臺與他們無關,造出來的車都一樣,那這就大錯特錯 了。汽車平臺的不斷換代更新代表著汽車技術的不斷更替,更新的平臺具有更好的安全性這一點上無可厚非,操控什麼的就更別談了。
純正中國產並且只面向國內銷售的朗逸被各車友親切的稱之為「德原朗」,意為德國原裝進口朗逸,內裡的嘲諷之意溢於言表,這都要歸功於大眾銷售對於消費者的不斷洗腦。如果你去店裡買車,所有的銷售都會告訴你:這是大眾,你放心吧!這心又哪裡放得下?花了十幾萬買了個傭人,還是個老頭,體弱多病,各種小毛病頻發,難道就因為他是鼎鼎大名的「菲傭」?要知道十幾萬可以買到很多「年輕力壯的小夥子」了!開車有風險,買車需謹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