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氣象建模應用:維也納案例研究

2021-02-17 建築模擬

Full Title

Urban weather modeling applications: A Vienna case study    

Keywords

urban climate, modeling, dynamic downscaling, morphing, data analysis 

【Research Article】

本文分析了生成與地點有關的城市氣象數據的不同方法。我們將生成的氣象輸出與氣象研究和預測(WRF)模型、城市氣象生成器以及漸變算法進行了比較。這些方法是基於從奧地利維也納兩個不同城市收集的5個研究周期的經驗數據(氣溫、溼度和風速)進行比較的。我們的結果表明,在最終的模型輸出中存在顯著的時間和空間差異。結果進一步表明,在高密度的城市地區以及在春季、夏季的溫暖和極端條件下,預測性能更好。

Recently, the interest in urban weather modeling methods has been steadily increasing. This is in part due to the insight that thermal building performance simulations are typically undertaken with standardized weather files that provide a rather general perspective on urban weather conditions. This may lead toward errors in conclusions drawn from modeling efforts. In this context, present contribution reports on the potential of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generate location-dependent urban meteorological data. We compare the meteorological output generated with 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WRF) model, Urban Weather Generator, and morphing approach. These methods were compared based on empirical data (air temperature, humidity, and wind speed) collected from two distinct urban locations in Vienna, Austria, over 5 study periods. Our results suggest significant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crepancies in resulting modeling output. Results further suggest better predictive performance in the case of high-density urban areas and under warmer and extreme conditions in spring and summer periods, respectively. 

Authors

Milena Vuckovic, Kristopher Hammerberg, Ardeshir Mahdavi   

Department of Building Physics and Building Ecology, TU Vienna, Vienna, Austria

Vuckovic M, Hammerberg K, Mahdavi A(2020). Urban weather modeling applications: A Vienna case study. Building Simulation, 13: 99–111.

https://doi.org/10.1007/s12273-019-0564-y

Please click 閱讀原文 to read the full article.

公眾號:建築模擬

網址:www.springer.com/12273

編輯部:bsjournal@tsinghua.edu.cn

相關焦點

  • 傾斜攝影和雷射掃描技術在城市三維建模中的融合應用研究
    摘 要: 基於提高傾斜攝影技術在城市三維建模效果目的,採用了地面雷射掃描技術在傾斜攝影建模基礎上進行匹配融合的方法,通過對某個小區建築物進行無人機傾斜攝影和地面擺站雷射掃描相結合的數據處理實驗,得出了通過兩者技術融合在城市建築三維模型建設中紋理效果有效提升的可行性結論,並在實驗結論中提出了改進意見。
  • 深圳大學王偉璽:複雜虛擬城市環境建模與仿真技術探討|CCF-GAIR 2019
    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會用到多種多樣的建模和仿真技術,以及 VR、AR、MR 等場景表達技術,這些和我們本次大會的主題當中講到的很多計算機領域、人工智慧領域的技術都會結合在一起進行應用,這是我們的整體技術思路。
  • PM2.5-GNN 圖網絡:複雜系統自動建模在大氣汙染中應用
    然而大氣汙染預報問題具有很大的挑戰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首先,大氣汙染是典型的複雜系統[3],汙染物之間會產生複雜的化學反應,生成二次汙染物,使得整個系統產生整體大於部分之和的效應;在時間和空間維度均存在長程相關性[4];此外,融入氣象與環境專業的領域知識對該問題的研究至關重要[5]。
  • 資料|MATLAB優化算法案例分析與應用(進階篇)
    from=leiphonecolumn_res0817內容簡介 · · · · · ·《MATLAB優化算法案例分析與應用(進階篇)》是深受廣大讀者歡迎的《MATLAB優化算法案例分析與應用》一書的姊妹篇,即進階篇。本書全面、系統、深入地介紹了MATLAB算法及案例應用。
  • 超解析度在氣象領域的應用
    超解析度在氣象領域的應用 2020年03月24日 16:40作者:網絡編輯:宏偉 從應用角度,精細化預報將預報精度從城市級別提升到所在地點附近級別;從研究角度,精細化預報不僅提供了某個地點從地面到高空十幾公裡的氣溫、降水、風向、風速基本氣象要素,還為進一步研究影響這一地點的雲的移動軌跡、增減變化趨勢提供了可能。近年來各個行業對數值預報精細化需求越來越高。  制約高精度的數值天氣預報模式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硬體設備的計算能力以及計算時間。
  • 基於兆芯CPU的金融數據建模獲選年度隱私計算標杆案例
    打開APP 基於兆芯CPU的金融數據建模獲選年度隱私計算標杆案例 兆芯 發表於 2021-01-14 17:08:01 基於兆芯
  • 維也納紅與黑:卡爾·馬克思大院與「紅色維也納」百年
    1919年5月4日——這個日子對近代中國的意義自不待言,而對維也納這座城市來說,這一天亦標記了一座裡程碑。這座城市尺度的巨構,將若干看似矛盾的空間特質收於一身。一陣漫步,不覺之間,夜幕悄然降臨,在維也納這個歐洲戲劇之都的近郊,似有人就要拉起一面帷幕,在這座日常生活的城市劇場上演些什麼。卡爾·馬克思大院現狀總平面圖、沿街立面。
  • 天線及傳輸信道模型建模的方法及系統仿真案例概述
    本文通過研究業界針對通信終端及雷達系統中天線及傳輸信道模型建模的方法及系統仿真案例,總結兩個不同的系統中天線模型的差別及仿真的側重點。  1、通信終端中的天線模型  移動通信信道主要存在以下特點:開放變參信道,容易受到各種幹擾影響;接收點地理環境非常複雜多樣,如大致可分為城市、近郊及農村三類;用戶具有隨機移動性。
  • 維也納的風,沉浸在音樂的魅力中,整個城市宛如凝固的音樂
    史蒂芬教堂被稱為維也納的心臟,建於12-15世紀,一直是維也納的標誌。碧藍的維也納天空,173米的史蒂芬教堂的哥德式尖塔,宛如一座山峰突兀地挺立於城市之中。在十字形教堂建築的大斜坡屋面上,特殊的上釉瓦頂,色彩不同的釉瓦,拼成各種幾何圖案。深藍色的底色,淺藍色的斜線,錯落有致,組成菱形格子。
  • DarwinML全自動建模平臺最佳實踐案例
    重症感染症候群(又名敗血症,Sepsis)預後研究根據其較早期的檢查指標,我們使用DarwinML為重症監護室(ICU)患者預警感染重症感染症候群(又名敗血症,Sepsis)的可能性,以及是哪些指標以何種方式導向這一結果。從而讓醫療研究者可以儘早地根據患者的各項檢查指標來判斷Sepsis病症的預後。
  • 分析國內外智慧城市建設的規律與經驗及應用案例
    隨著網際網路和信息化的發展,在雲平臺、大數據和物聯網等技術的支持下,率先在美國「智慧星球」概念下誕生的「智慧城市」,逐漸成為當今世界各國城市建設的發展趨勢和選擇。 一、國外案例 自21世紀初期,美國、英國、德國、荷蘭、日本、新加坡、韓國等先一步開展了智慧城市的實踐,誕生了許多經典案例。 1.
  • 氣象局中科院合作加強衛星氣象遙感研究應用
    據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總工程師盧乃錳介紹,雙方將充分發揮在各自領域的研究優勢,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圍繞氣象衛星遙感的基礎研究與技術應用開展合作,促進遙感基礎研究在衛星氣象方面的深化應用。    雙方協議建立長期、穩定、互利、共贏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充分挖掘、利用自身資源和優勢開展全面深入的合作,不斷提升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共同推動我國衛星氣象遙感探測技術及定量應用水平的提高,為我國氣象衛星在天氣、氣候、環境、生態等方面的監測應用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持。
  • 韋編|案例研究法的發展與應用
    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Case Study Method)是一種經典的實證研究方法,或許你曾在諸多文獻中看到過它的身影,又或許你曾經通過它研究過某個課題,但你真的了解它嗎?什麼是案例研究法?01案例研究法的源頭可追溯至1870年,哈佛大學法學院院長蘭德爾認為:「法律條文的意義在幾個世紀以來的案例中得以擴展。這種發展大體上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案例來追尋。」之後「案例法」在法律、醫學教育、商業教育領域逐步應用、發展。
  • 5G無人機9大應用案例
    5G無人機,是當前最具創新精神的移動通信應用之一。雖然目前市面上已經有很多無人機,但他們基本都是通過WiFi和藍牙連接的,只能滿足人們的一些娛樂體驗。要想從狹窄的娛樂應用空間邁向更為廣闊的行業應用市場,無人機離不開通信的支持,而移動5G,將會為無人機應用帶來新機遇。
  • CSDN「2019 優秀 AI、IoT 應用案例 TOP 30+」重磅發布!
    基於此,CSDN 隆重啟動了「2019 優秀 AI、IoT 應用案例 TOP 30+」徵集評選活動。從創新性、先進性、引領性、效益性四大評選維度出發,以此希望評選出未來影響人類社會發展的變革性 AI、IoT 產品/解決方案。我們相信,這些優秀案例的挖掘不僅會彰顯 AI、IoT 技術價值,同時也會為不同行業領域的技術落地帶來啟迪。
  • 海綿城市景觀設計應用技術研究
    結合相關的工程方案,將海綿城市系統應用在綠道景觀設計中,通過植草溝,下凹式綠地等技術手段實現道路徑流控制和局部雨洪管理。使海綿城市和綠道景觀共生。目前在城市道路中所應用到的海綿城市的技術主要集中在道路兩側的生態植草溝,採用了「灰+綠」的綜合模式,將雨水自然下滲和市政排水相結合,利用此雙保險模式,儘量確保地表徑流及時排走,減少城市內澇,這是該措施應用核心目標[2]。微觀審視該舉措,的確具有一定的時效和成效。
  • 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算法原理與案例實踐暨Python大數據綜合應用...
    原標題: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算法原理與案例實踐暨Python大數據綜合應用高級研修班通信和信息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工程項目辦公室 通人辦〔2018〕 第5號 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算法原理與案例實踐暨Python
  • COMSOL案例解析06:線圈-磁場建模
    Comosl案例解析01:你的油箱能晃動嗎?Comsol案例解析02:潰壩模型Comsol案例解析03:PDE之-E-H方程Comsol案例解析04:雷射燒蝕去除材料論文速遞01:等離子體模塊與CFD模塊多場耦合新手進階-案例分析實戰聯合體?or 裝配體?
  • 數據時代幾何處理與建模的研究進展與趨勢
    建模,在某種意義上有可以分為重建式建模(從二維圖像,深度圖,點雲,CT,草圖等),編輯式建模(通過變形改變已有模型),過程式建模(通過組件的語法演繹),和合成式建模(通過組件的重組)等。很多問題很顯然不能簡單地從單物體拓展到多個物體,比如分割,簡單地將已有的單物體分割方法應用到多個物體上很容易會丟失多個物體隱含的對應關係,匹配也是一樣。
  • 強化數據分析,精準天氣預報,人工智慧賦能氣象研究 | 智周報告核心版
    儘管現代氣象預測系統已經在數值預報模型上取得不錯的效果,但這種依賴人們對大氣物理的理解的物理模型常會收到各種各樣隨機因素的幹擾,無法滿足氣候覆雜多變的地區的預測需求。伴隨著以神經網絡為代表的人工智慧算法研究的發展和在應用領域的成功,氣象行業也在嘗試用統計算法代替或補充傳統數值模型。不少氣象單位、科研機構和科技公司都在不同的應用場景融入了人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