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郯子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郯子也是春秋時期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也是「二十四孝」當中一個故事的主人公,郯子是哪裡人呢?和臨沂的郯城有什麼關係嗎?
郯子(生卒年月不詳),己姓,子爵,少昊後裔,春秋時期郯國(今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國君。中國二十四孝「鹿乳奉親」故事主人公。
孔子周遊列國時到郯國,曾以郯子為師。 當時二十六歲的孔子,其博學早已聞名魯國,郯子見這樣一個知名學者卻能夠如此虛心求教,十分感動,便傾其所有,全部奉告。離開郯子依然興奮的孔子,還忍不住向人惋惜著感嘆著:像郯子這樣有學問的人,已經散落於四方了。
郯子治國講道德、施仁義、恩威有加,百姓心悅誠服,使郯地文化發達,民風淳厚,一些典章制度都繼續保持下來,對後世的影響十分深遠。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周王室漸趨衰敗,諸侯大國之間相互爭戰侵吞,天下動亂。郯國,雖是區區小國卻頗有名氣,這其中主原因是國君郯子的政績、才華和仁孝之德,贏得了人心。